(原创)京北有个巩华城

出德胜门北上20公里沙河,历史上有巩华城,因城垣早已消失,仅剩的四个城门又湮没于城乡结合部的民居之中,很少有人关注曾经的巩华城。念叨了两年却一直不知道具体的方位,城铁昌平线有巩华城一站,去过后才知道,顺路走起码3里地,不如从沙河公交站往东开始找寻。打探“去巩华城怎么走?”,问得对方茫然,你得说清巩华城的哪个门,现今这里没有“城”的概念。

北沙河
沙河有南、北沙河,夹巩华城流过后汇合,明正统年(1448年)筑石桥,南沙河曾有安济桥,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拆毁,部分石料用做水库护坡的修建。北沙河有朝宗桥,是北域进京必经之地,源于《诗经》“洒彼流水,朝宗于海”,以江河入海比喻诸侯朝见,不过当年闯王李自成也是走的这桥进的北京,不是朝拜,是要天朝改姓。如今依旧是往返八达岭高速路的进京辅道单行线用桥,是北京三大古桥(卢沟桥、永通桥)之一。
历史上两桥之间,南来北往,行商富贾,肩担负贩,络绎不绝,日久带出个沙河镇,店铺的聚集带就是现今京昌路与曾经巩华城西墙垣之间的工商街。

1409年明成祖朱棣开始营建长陵,下葬徐后,1421年在必经之地沙河建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的停留处。正统元年(1436年)被洪水冲毁。百年后,嘉靖十六年(1537年),嘉靖帝驻跸沙河见到遗址生情,尚书严嵩见状进言:复建行宫兼京师拱卫,于是有了巩华城。
曾经的巩华城:以行宫为中心,东、西、南、北四垣各长2里,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辟四门,有门楼,有瓮城相围,其中南、北两门,主门楼为三门洞,中间的门洞与针对的瓮城墙也开有门楼,皇帝专用,不管是活的还是驾崩的。东、西门瓮城则只有两侧开有城门。
行宫建在城中偏南,为防水患,地基高起。南北宽150米,东西长160米。行宫南墙居中有迎正门,正对巩华城南门,汉白玉石甬直铺城下。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行宫内有正殿一座,制如长陵祾恩殿,为帝后灵柩停放处。左右殿堂为帝后寝宫,周围群房为文武大臣、太监歇息之处。
城外有围城浚池,宽6.7米,深3.3米,四门以吊桥进出。
隆庆六年(1572年)疏通巩华城外安济桥到通州渡口的榆温河150里水路,与南北大运河相通,城外东南处修复元代时的临水泊岸和北门内建“奠靖仓”的物流体系,以满足用于祭祀和陵卫的国家物资需要。
巩华城在明代,先设勋臣所守,后提至副总兵守御,后改为守备。开始的巩华城是国家禁地,500间朝房,其余都是空地,军民不得擅入另有营造。万历元年对民开放并允许居住,巩华城开始有了民生。清代,少了帝王背景开始背时,先由“巩华营”戍守。康熙十六年(1677年),行宫设为“擀毡局”,就是毛毡作坊,属武备院管,为军队生产,在现在就算是军工企业,不过沙河的“清水毛毡”曾是有名的。乾隆八年(1743年),北路厅捕盗同知衙置在巩华城南门西侧城隍庙东。到清代末期,巩华城就开始渐露衰败。

△东门及瓮城。最先走近的是东门——镇辽门,这“辽”指向东北方辽宁,后来的满清入关。城门周边与瓮城内瓦砾一片,正是由于拆迁,才使古城垣得以袒露。

△▽东门瓮城南侧门券。


△东门瓮城北侧城垣,城砖全无,土垣还能显示瓮城的轮廓。明代的城砖讲究,为满足京城宫、城营建,沿大运河土质适宜之处大建烧制砖瓦的窑场,北直隶的武清、东昌府的临清、江南苏州为大,其中临清以“岁额城砖百万”为最。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下挖1米便可见红、白、黄相间的“莲花土”,细腻无杂,烧成砖后,击打有声,断后截面无孔,八十年代文物部门对其检测验证,一般砖的硬度是70度,临清古砖达200度。明代造城,不仅城砖质量讲究,垒砌也讲究,在北京,因大量使用江米熬汁调和垒砌城墙用泥,在当时南米北调的集散地留下个江米巷的地名,就是现在的东、西交民巷。因造南京城用大量鸭油和泥,‘鸭’满为患,吃不了只得盐腌防腐,如今南京留下个地方名吃——盐水鸭。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城渐废,但砖不废,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京城除紫禁城外,皇城、内外城及其它历史留下的城垣都经历了扒砖盖房的过程,从砖城到土城直至在岁月的风蚀雨刷中最终消失。

▲东门城门,门洞的城内一侧。

北门瓮城的正门。

▲▼北门与仅剩的半个瓮城及东侧坍塌的门券。正门为三个门券,针对正门瓮城墙建有门楼开券门,大概面向十三陵而取名展思门,“思”吗?皇恩浩荡,当时的万民一口同声,直到朱氏退朝。


▲▼西门瓮城墙,北半圈裸夯土,南半圈裹城砖,与东门相同,瓮城只见南侧开门,北半拉难以分辨是否开有券门。瓮城门封且关闭,原来是社区的活动室,如今随城内拆迁关闭。


西城主门,威漠门。漠,大漠,泛指如今的内外蒙疆域,逐元退回大漠,与其博弈似乎贯穿了大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土木之变”,大明的皇帝成了阶下囚。
这城角的柱石、条石相箍,榫卯相咬,让你知道啥叫顶天立地。

沙河中学,建在高台上,巩华城中心原帝王行宫的遗址,驾崩前帝灵柩送十χ陵中途停灵和后帝前往祭祀歇息的地方。门前,小车、摩托、三轮......,如今中学生放学也兴接送。台阶壁上是学校的宣传:2011年参加高考111人,考入本、专科109人,其中本科26人,高考录取率98.2%,状元考入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网上说学校里还有行宫遗留的石碑,向人打听的回答是:啥也没有。

▲拆迁中刻意保留的小庙。巩华城曾有小庙20多个,在文革中各路神仙全部改行。

▲▼“拆迁大局已定”“抓紧签约最好”,高音喇叭,犹如硝烟未尽的战场,如今都已完成使命。只有几座房子还孤立傲然,一个还飘起五星红旗,那是还有话要说。其实现在的北京,高房价下,赶上拆迁,等面积交换,怎么算也是一件偷着乐的事情。


▲南门瓮城上的西券门,居然有门可入。

▲▼巩华城南门的正门与瓮城东券门。瓮城内瓦砾一片,除了瓮城西门,其它的门洞都被改造成了房舍利用,正门中间走皇帝的门洞,被改造成两层,布满砖砌的咸菜腌制池和酱菜缸,把“天子”泡在了酱缸里,在大明这可是犯上。门楣上有汉白玉石匾,由严嵩书:‘巩华城’,独此一块,另书四门石匾,分别镶在各自瓮城门上。


▲瓮城西券门内有千斤闸门滑道。门板通过上下滑动来控制城门的开、关。

▲▼南门面向京城,叫拱京城。瓮城正南开券门,城内侧,可见曾经依墙而建房舍拆迁后的留痕,城外侧是一个小区的后门,空旷的空间成了小区的停车场。从这里往西约20分钟的步行,就是京昌路上沙河公交站。从这里开始找巩华城最便捷,转四个城门用时四个小时。

规划里巩华城将通过文物修复包括参考皇家行宫建筑形制重建大明行宫,在沙河再现一个“明城”,不知要整成个啥模样,再建几个赝品“永定门”还真不如保留下这原汁、原味、原物的历史沧桑。
看巩华城,如今正当时。
- · (原创)北法海寺废墟
- · (原创)天津一日行摄
- · (原创)高梁河 北京城的母亲河
- · (原创)柳沟豆腐宴
- · (原创)从南北大运河的北终端侃起
- · (原创)长城与关沟里的长城
- · (原创)镇边城-水头长城-南石洋沟风雪穿越
- · (原创)从十字寺到金陵
- · (原创)房山景教十字寺
- · (原创)新版《唐伯虎点秋香》
- · (原创)图说上海(一)
- · (原创)镜头中的夜上海 图说上海三
- · (原创)新安江最后的客船?
- · (原创)古镇塘栖
- · (原创)爬卢浦大桥看上海里滩 图说上海四
- · (原创)徽州古村唐模
- · (原创)在杭州走大运河
- · (原创)绍兴鲁迅故居
- · (原创)延庆古崖居
- · (原创)永宁古城寻古
- · (原创)雪后金山岭长城
- · (原创)八卦呈坎
- · (原创)到桂林,不可不去灵渠
- · (原创)徽州古城
- · (原创)在金茂登高望远
- · (原创)西溪一日
- · (原创)在上海侃大船
- · (原创)意外收获
- · (原创)小小贩与老外侃价——看完准乐
- · (原创)枯草是金-满金峪
- · (原创)姑苏木渎
- · (原创)吴根越角看枫泾
- · (原创)在朱家角采风觅古
- · (原创)多伦路上的名角
- · (原创)朱家五代铜艺 国字第一铜匠
- · (原创)心灵寄存 在宣武门天主堂的拍摄
- · (原创)中关村里的海淀教堂钟声
- · (原创)老子天下第一 圣莲山游记
- · (原创)辽宁滨海公路行
- · (原创)先有莲花池 后有北京城
- · (原创)响水湖北京结长城
- · (原创)天津的楼盘北京卖 行摄金泰丽舍
- · (原创)四海花田 四季花海
- · (原创)郭亮三日速写
- · (原创)秋在乌兰布统
- · (原创)红叶岭上看红叶
- · (原创)百望山 法国楼
- · (原创)榆树庄的隋唐园
- · (原创)侃侃帝王庙
- · (原创)在摄影展览馆里采攫
- · (原创)最佳伉俪奖
- · (原创)蔚州打树花
- · (原创)蔚县古村堡
- · (原创)银河SOHO的建筑曲线
- · (原创)京郊有个七百年的村落老教堂
- · (原创)新建古镇
- · (原创)希拉穆仁与库布齐
- · (原创)2014北京彩色跑
- · (原创)莫尔道嘎!
- · (原创)满洲里的国门风云
- · (原创)屯溪有两条老街
- · (原创)四姑娘山行记
- · (原创)井陉那嘎达
怎么找到的??
我只到过那个桥,沿河东行走到了水库,当时不晓得这个城,亏大发了。。。
可以想像,凭天朝的实力,一定能建个金璧辉煌的明清大市场,估计,外面来的人会感冒的。
这周日天晴的话,还准备去这疙瘩!!
去那个翠湖湿地看白鹭!近旁边是纳兰性德故居纪念馆!(有一说他是贾宝玉原型)
345路沙河站下车,东行即可,估计现在拆迁都完了,该保留的都坦露出来了。
学习了
这是古长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