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游之蒲阴陉(4)骑行拒马道

 10月9日

       参观罢清西陵,沿112国道向紫荆关骑行。按一般说法,这条路就是蒲阴陉了,但我宁可叫它拒马道。 

       按学者不同的说法,拒马道沿拒马河到紫荆关后舍拒马河而走十八盘奔易县;五回道从浮图峪经兰家庄翻越五回岭的五阮关进入漕河流域,然后再沿蒲阳河到蒲阴;灵丘道则从灵丘出发,过隘门峡、倒马关直出唐县。

 

蒲阴陉三道位置关系图。


网上下载的一张地图

 

       拒马道起于河北易县,至涞源与飞狐陉衔接。这条古道实际上就是拒马河上游的河谷。

 

拒马道走向图

  从广义上来讲,进入易县境内就进入拒马道。到坡下村,就到了太行山山根。这儿两边山岭挟住陉道,公路须走“之”字形上太行。网上介绍,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建在今坡下村的峡谷中。边墙自关门向西两翼伸展,直达两山峰顶。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 

       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全程10公里,纵深2.5公里余,均系羊肠路。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荆坡道人在重修紫荆关盘道记中云:“南有石径十八(盘),由底升巅,崎岖若羊肠之险,东倚于岩旁,后天之畔,西临乎洞壑,蟠地之绝崖。然则南城两都,北极边陲,迁客骚人多游于此。我朝所以设关,凭此险……。”可见,古十八盘既是内地联系北方各族人民的必经之路,又是抵御外族南犯的自然天险。 

       10点半开始从清西陵出发,112国道一路上坡,再加上四五级的西北风,骑行非常艰难。早晨没吃多少东西,肚子也开始提意见。一身疲惫,竟然没顾得上找老乡了解一下那十八盘的羊肠小道是怎样一个走向。


 

上坡路

在112国道与241省道的岔口上矗立着这个石碑。

       肚子饿了,可路边一直没有一个稍微像点样的饭馆。走到坡下村北头,发现一家门外摆着好多锅碗瓢盆,以为是卖饭的,一问,原来是自己准备的午饭,这位大姐知道我饿了,非要把自己熥热的包子给我一个吃,我一看,屜里只有三四个包子,她们老两口在路边洗车,这肯定是他们的午饭,我怎么好意思夺人口中之食?谢过了好心的大姐,向她讨了一个碗,倒上热水,就着嚼上几口随身带着的饼干,算是今天的午饭了。

       过了坡下村就是令人生畏的十八盘了,一开始我还坚持蹬着车子慢慢地前进,此时,一个涿州来的小伙子骑车追了上来,他毕竟年轻,不一会我就跟不上他了。坡度越来越大,我只好下车推着车子前进。整个十八盘,我基本都是推上去的。

 

高处俯瞰来路

一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小水电站,我怀疑是不是他们引了拒马河的水来发电呐?


推上十八盘,路又开始平坦起来。

终于到了紫荆关

     紫荆关扼守在拒马道上,关城在太行山脉紫荆岭上,以山上多紫荆树得名。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居庸、倒马二关并称“内三关”。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有人说,紫荆关若破,敌骑便势如破竹.半天时间就可打到西直门。对紫荆关之雄险重要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庇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据史料记载,紫荆关在明朝时进行了加固和改造,那时,它有了城堡和炮台。

       原关有4门,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匾额,皆明万历年书、刻。关城东西南三侧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为军事要地。其北城门、北城墙均以大块料石垒砌,建筑水平高超,为中国同类建筑中罕见。

       紫荆关原有东西二城。东城有文武署衙,西为驻军之所。两城以铁索桥相连,从高处俯视,它们呈犄角状。

拒马河古称涞水,是大清河的一支流,发源于涞源,至涞水铁索崖,全长197公里。


       明朝紫荆关的地位颇高:朝廷在此设参将和副总兵,由上万名士兵把守。辖区也很大:乌龙沟、乌龙潭、盘石口、浮图峪、宁静庵至白石口止——共6个总口。

       紫荆关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历史上的许多战例,说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久攻不下,它抽出兵力南下,一举攻下紫荆关,在五回岭大败金兵,然后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内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居庸关被攻破。

       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这时有一太监背叛英宗,建议也先假借英宗还京之名,可叩关直入。于是也先依汁实施,来到紫荆关下。守关的将领不知有诈,还急率干余骑兵出关接驾.遂被也先包围,奋战而死。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紫荆关一带也是我军抗击敌军的战场。平型关大捷之后,我一一五师主力未及休整,又主动参加忻口战役,经过二十八天的战斗,一举收复了包括紫荆关在内的大片敌占区。1939年11月初,日军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 “扫荡”,妄图寻歼我主力。我晋察冀军区所属部队和一二0师特务团在紫荆关附近的黄上岭战斗中,以机动的伏击,将从北面进攻的日军总指挥阿部中将及其部下九百余人全部击毙。1941年8 月15日,日军又集中十三万大军,分十三路向我晋察冀解放区进攻。在这次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中,可歌可泣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雄峙千古的紫荆关,是目睹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崇高气节的见证。

 

北门


门额:河山带砺  紫荆关





拒马河上这座桥被运煤的大车占满了





南门

门额:紫塞金城



城墙正在维修

上次来没到南天门,这次专门再来一次,意图就是要到南天门看看它空间如何险要。这是出南门后通向南天门的路。

这是条新修的水泥路,中途有一个岔路通向一个山口,看样子应该和描述的南天门差不多,但走近看时,此路不通,一道石墙拦在山口下,石墙之上堆满了垃圾。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狐疑中,返回水泥路上继续向山上走,走到这个小庙跟前,看水泥路的走向不像是朝向十八盘方向,在此又徘徊了一番。



从小庙处俯瞰十八盘

幸好,一位收玉米的老乡经过这里,询问一下,刚才去过的山口正是大名鼎鼎的南天门,他告诉我,原来是有城门的,当年被日本鬼子给拆掉了。现在只剩下这个山口了。至于为什么打上一堵石墙,为什么堆满了垃圾,我没来得及问老乡就开着农用车下山了。

 

  南天门隘口遗址两边被大石壁紧紧夹住,中间原来是古道经过老城门的地方,约有三四米宽。打这儿往远处看,你才能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天险。顾祖禹说,从居庸关攻北京,十成中仅有三成胜算;若攻紫荆关,十成中有七成胜算。进了南天门就走入了紫荆关故城。登高俯视,可见关城东临万仞山,西接犀牛山,南连黄土岭,北临拒马河,依山傍水,锁住蒲阴陉通往易县,直达北京侧后方的咽喉要道,至今仍是华北通往山西、内蒙古的交通要冲,现代公路、铁路都从此交汇经过。为了迟滞敌方进攻,关城被设计成奇特的梅花形,加上巨形条石砌的城墙,关外清亮的拒马河水,确为极佳赏玩之处。往西20公里,是在外围护卫紫荆关的长城浮图峪隘口。从此往北数公里处的乌龙沟长城,气势雄伟,绝不次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我几次穿越这些长城深有体会。

 

从南天门回来,再次拍下南城墙。

       我这是第二次到紫荆关了,来一次,认识深入一层。带着这种满足,重新上路,奔向今天的目的地:浮图峪。

       几次走这段路,但因为都是坐车,对路的状况体会不深。这次骑行,最初还错误地判断过了紫荆关再向前就应该是下坡路了,只有当从紫荆关上路之后才恍然大悟:112国道是沿拒马河前行的,涞源是拒马河的源头,朝涞源方向前进,只能是步步上坡。顶风、上坡,把本来已经累得够呛的我弄得是精疲力尽。路上不得不时时地停下来喘口气,这样,一直拖到晚上六点半才骑到浮图峪。









 

        好不容易骑到浮图峪,但这里没有旅馆。经向路人打听,一个加油站里有间闲屋,平时大家在里面打麻将,里面除了有一张床,一床被子之外什么也没有。但既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能睡觉,什么条件我也能对付。这一夜,我就在这个十分肮脏的屋里睡了一夜。

 

京西古道——蒲阴与飞狐:http://www.jixuelu.com/suibi/youji/feihuyu.htm 

京都的最后防线:http://www.hbqnb.com/news/Html/laocunjingyan/2011/914/19511936276417.html

视频《太行八陉》之《蒲阴陉》:http://www.letv.com/ptv/vplay/21699513.html#vid=21699513

信步瀛洲发表于2016-08-15 18:34  
分享到 
(4788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