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游之白陉(中) 探秘72拐和悬天古道

9月12日

 

  磢底村是白陉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磢”,就像“辿”、“堖”等字一样,是山区特用的字,如这一带就有大磢、小磢、七里磢、铜鼓磢等地名。磢的意思就是两山夹缝。磢底村就在“小磢圪洞”底下,所以叫磢底村。或从孟门穿峡而来,或从横水攀山而到,必定在此歇肩打尖。因此,这里就成为山沟中的闹市。磢底村也就几十户人家,但在山沟里如此密集地居住也就磢底村了。这和磢底村历史上的繁华分不开。从有了白陉,它就成了当然的驿站,并和七十二拐上的茶亭、悬天古道上的山崖驿站共同形成了一条接待链。逃荒的讨半碗粥喝,歇肩者买一碗凉茶,骡马在此添料饮水,行车在此抹油整辐。屋里热炕头品二两小酒,门外凉棚下啃一个窝头,想必十分热闹和惬意。村里除了烧水煮粥的婆姨外,还养育着一群铁石脊梁的壮汉,叫挑夫。从西而来的贩夫在七十二拐上走累了,站在山头吆喝一声,挑夫自然上山帮人将重担挑下;从东而来的客人在七十二拐下走垮了,走进村里招呼一下,挑夫随即负重而上山送人一程。挑夫们哼着过山调或喊着号子用自己的血汗挣得几枚铜板或些许银两,再养活下一代挑夫。如果历史能剪接的话,我们会将战争、军火、灾难、瘟疫带给这里的苦难记录删掉,而将勤劳、善良、和谐、安详、和诚信予以保存并复制。在磢底村口距七十二拐不远处有碑亭三间,内有石碑和名公巨儒题翰,至少创建于乾隆十九年。但遗憾的是曾经享受过古道繁华、古道文明、古道文化的村民竟亲手将它们毁于一旦。找寻到已砌入房体或院墙的残碑,不由得感叹不已:人们怎么恁不把历史当回事?砌在墙里的千年历史省下来的不过是一块山区随地可以找到的石块。现在,他们醒了,开始用柿子、山楂、花椒、核桃和老玉茭米汤向游客兜售,但是历史不能挽回!

       好在,目前村民已经开始醒悟,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影响到这里,手机、电脑差不多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赚钱工具。市场经济、旅游经济唤醒了山里人,他们已经越来越向现代文明靠近。

 

       早起六点,晨光熹微中我即开始上山。

  七十二拐是白陉古道中的精彩片段。当古道延伸至磢底村时,十里大峡谷拦住了去路,峡窄无比,石凶水恶,前不能进。而峡旁之绝壁又高不可攀,除非飞而越之。然中华的祖先是聪慧的,在一个叫“小磢圪洞” 的地方,利用两山间的岈豁,凿出一条“之”字形路盘而登之,历经七十二拐,终于到达巅峰。磢底村海拔700米,而巅峰1100米,也就是说,一个“七十二拐”工程解决了太行山400米高度的垂直提升问题。七十二拐总长 1500余米,合1.5公里。路面宽基本保持在二米左右。每一“拐”的长度不一,约在8米至4米之间。随着山的陡峭程度“拐”越来越短,越来越密,越来越陡,越来越急。七十二拐深深地隐藏在两山岈豁中,不沿着青石板古道而深入绝不会知道这山缝缝中竟有一条通天道。七十二拐全部用石块铺筑,每一层都有石砌的塄以保证“拐”的抬高,局部地段还在路边修有一尺多宽、一尺多高的边墙,以防人仰马翻。

       当地人称“七十二拐”为“七十二篑”,是“白陉”在陵川境内的咽喉要冲。明嘉靖时有重修碑记。在其下端的双底村原有碑亭,内立记述白陉的石碑8—9块。今碑亭已无,碑多损毁。该道路设计之精巧,路面之宽阔,修筑之规模,在当时那个年代可工程浩大。完全是为了商旅的通行便捷。

  在七十二拐中部山岩上刻有明嘉靖十四年《修补道路喜临资财功德善式》碑文,在七十二拐之巅茶亭和山神祠中存有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山神庙创修茶亭二所花墙一局》碑文和清嘉庆十八年《碑界》文,都记录了历代增修、扩建、维修之事。 

 

 72拐的进山口


村里设立的景区收费口,但可能时间尚早,虽大门洞开,却无人值守。

山道

从上往下看,大致可以看出山路的盘折往复。

向南望,是磢村南的大山



攀上一段距离回望,72拐就是在这个山缝里曲折上升的。

可以看到山缝底下的磢底,如果这个山缝叫磢的话,磢底就更名副其实了。

山上落石横在路上,据说当时落厂完全把72拐阻断,后来用爆破的方法都解决了落石挡路的问题。

72拐顶端的山神祠。祠中存有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山神庙创修茶亭二所花墙一局》碑文和清嘉庆十八年《碑界》文,都记录了历代增修、扩建、维修之事。 




       过山神祠,结束了72拐的攀升,开始进入悬天古道。

  悬天古道是白陉古道中的惊险片段。这是悬挂在万丈悬崖腰部的一条道,古人借山崖之叠台岩坎傍崖而筑,宽不足两米,随山而转。人行其间,上倚危岩,下临深渊。有处穿石隙而过,有处绕巨石而行,有处凿石而通,有处垒岸以成。山道亦以石块铺筑,己磨掉了所有的棱角,四面玲珑八面光。几处险要处,马蹄窝深深嵌在石块里,成为沧桑的记忆。真难想象,当年千军万马、车轮滚滚、鞍辔相拥是如何走过这悬天古道的。

回音壁。呵壁而呼,回声迥远,久久回荡在山野里。

       古道上看路对面的山势。虽然我们自己现在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古道的险峻,但比照一下就可以想见我们脚下的形势。











古道下是大跃进年代修的蓄水电站用的引水渠。而在引水渠的下面才是761县道。





古道旁的这个天然石洞,曾是古道上的一个驿站。供行人歇脚打尖。



与在古道景区工作的磢底村平东升聊了一会儿,他向我介绍了古道的一些情况。并说,他家也开有农家乐,欢迎北京的朋友们过来。临行,他给我留下了他的电话:15934192021



下面这两张照片把古道、水渠、761县道一并收入镜头,三个不同时代的建筑在这里汇聚,向人们述说着这一地区的历史变迁。



著名的行巅第一桥

  行巅第一桥是白陉古道中的经典片断。行巅第一桥古籍记载叫“仙人桥”。《陵川县志》记:仙人桥,县东南五十里十里河旁。说古道修到此时遇沟隔断,不能连续。但次日晨却见桥已架起,突现坦途。仙人相助,和愚公移山感动上帝派两个神仙把山背走一个道理。这座桥也叫“寡妇桥”。如果说“仙人桥”颇具神话色彩的话,而“寡妇桥”则更具现实意义。那时候,这一带森林茂密,常有虎豹出没。横水河村村民张弥沿古道下河南贩粮,因旧时所建之桥已圮塌,只得绕两山湾逾一深沟曲折而上古道。未曾想突被猛虎袭击丧命,扔下妻子玉莲。玉莲痛定思痛:有桥则为通途,无桥则沦僻壤,一桥竟定丈夫存亡。于是不顾土地抛荒,每天凿石修桥。到丈夫亡命百祭之日桥架成,玉莲桥头一呼,天上竟见一座彩虹桥,玉莲则循桥飘飘然飞天而去。而后亦称“寡妇桥”。人们称仙人桥是一种企盼,企盼得到神的帮助,天的照应;而人们让一个寡妇成仙升天则无疑是对善良百姓的一种同情和祝福。为了根除虎患,人们在寡妇桥不远处修建了黑虎玄坛庙,以威治威。清康熙甲申碑记载“因虎伤人,故立玄坛庙镇之” 。不过这个小庙早已圮塌,猛虎也已逃之夭夭。只留下仙人建桥和建桥仙人的故事久久留传。听过这两则故事,倒觉得如果将两者合一便成了一则非常完美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经典故事。

       称“行巅第一桥” 应该是后人的事、文人的事。高高太行之巅,两山耸立,一桥相连,称行巅第一桥当之无愧。当然它主要指桥所处的地理位置高居太行之巅和在这悬天古道上建桥的重大意义而言,而桥的规模就当时社情而述,不能和现在的桥相提并论。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民国时期整修过的,桥上的匾额“行巅第一桥” 是民国时期陵川著名书法家杨谦所书。行巅第一桥的故事尽管只是白陉古道鸿篇巨制中的一个摘句,但也因为有了它使这个鸿篇巨制更丰富、更生动。

 

引水渠从桥面上通过。可惜的是现在渠里已经无水可供电站发电了。

悬天古道北端收费口



从收费口沿761县道返回磢底,所经过的就是著名的十里河大峡谷(当地人称黑毛沟大峡谷)。从行巅第一桥下经过,拍下它的正面。




信步瀛洲发表于2016-08-15 18:26  
分享到 
(2870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