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游之滏口陉(上) 凭吊长平之战古战场

9月13日

       昨天下午一点四十分,搭上从武家湾到陵川的班车。

       到陵川后,向一位县内班车司机打听还有没有到高平的班车,此时两个司机一唱一和说去高平的最后一班车已经出发了,想去高平,可以乘我们的班车到礼义镇,然后可以转车去高平。

       既然如此,也只好如此了。当我坐上这个班车后,可能司机觉得自己太促狭了,对我说,你去客运中心看看,看还有没有去高平的车。这时我才注意到前面不远即陵川县客运中心,于是我下了车走过去,还没到门口,一辆去高平的车就开了出来,我回头狠狠看了一眼那个骗我的司机,马上乘上了去高平的车。

       车到高平,路上看到长平之战大粮山景区就在路边。时间还早,下车后又折回到大粮山。结果发现这里仅是一个新建的景区,问工作人员才得知,长平之战纪念馆在永录,那里有比较详细的展览和介绍。白花了门票钱,结果一无所获,悻悻离开,进城去找住处。

       当晚,下榻高平。

以下三张照片是昨天下午去大粮山时拍下的。

景区大门


大粮山上新修的仿古建筑

远处的山峦
      

       对中国人来讲,几乎无人不知长平之战,最起码是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长平之战所在的高平市,原则上应该是在白陉上的,但从长平之战赵军将士的来路看,它跟滏口陉的联系更形密切。所以,我把高平之行归入滏口陉的范畴之内。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反思长平之战,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彼时的秦,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盛。而赵经过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国力也是盛极一时。不过细细分析,秦的商鞅变法是一次全面深入的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主要在军事领域。这也就导致了赵国在政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改革显得薄弱。而这场战争,其实就是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决战。 赵国先输一招。 后来,商鞅被杀身亡,但变法没有中断;而赵武灵王困死沙丘后,改革就此终止, 赵国又输一招。 

 

       长平之战的背景,其实并不象史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因一人之功过,而决定了数十万生灵的性命。事实上真正让赵国改变战术的,还是赵国的国力问题。事实上在后勤补给都存在很大困难的情况下(一个是有粮路远,一个是路近缺粮),秦赵两国都有与对方进行决战,一战而定胜负的欲望。只不过作为客军的秦国,更加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因此也一直处在进攻状态。只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廉颇所采取的保守战术,尽管秦军全力进攻丹水以西的赵军防线,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特别是从赵军手中夺取了 “大东仓河”河谷的控制权。但赵军仍然凭借泫氏、长平两邑,以及分布在丹水上游、小东仓河两侧的将军岭、韩王山、七佛山等山体与秦军进行拉锯。事实上对于赵军来说,只要能够保住丹水河谷(上游)和小东仓河河谷,就能够保证长平关、故关这两条战略通道的通畅,并由此从长治盆地甚至河北平原获得战略补给。退一万步讲,秦军即使千辛万苦的在赵军逐级抵抗的策略下,攻克了泫氏、长平两邑,要想再破“百里石长城”也是非常困难的。

  有鉴于此,秦军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让赵军放弃这种保守战术,主动出击,以在野战中迅速消耗掉赵军的有生力量。而这个时候的赵国,也已经被廉颇的保守战术,拖得失去了耐心。特别是连续丧失了丹水以西地区,以及大东仓河河谷后,让身处邯郸的赵王无法相信,赵军能够在这种节节败退的局面下,最终能够拖死秦军。这个时候的赵括,只是正好迎合了赵国这种决战的欲望。而秦国进行反间的意义则在于,既然一切都是在秦人的计划当中,那么秦国就有足够的时间抢先一步,将一场期待中的野战,进一步的升级为伏击战。

       要想让赵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决战的胜利,并将主要兵力调出自己的防线,仅仅靠隐藏自己的主帅是不够的。因此秦军最初在赵军的试探性进攻中假装落败,并由丹水以东的赵垒面前(长平—泫氏一线)退至丹水以西的秦垒之后。

       从战略上来看,赵括把主攻方向定在西面也并没有错误。因为已经控制了丹水以西地区的秦军,其北线已经离长平关很近了。赵军非常希望将秦军赶出丹水上游地区,为长平关以及长平邑获得足够的缓冲区。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控制了丹水河谷(上游),才有可能进一步向西攻破秦垒,夺回光狼城,东、西鄣城这些据点,并最终据高平关天险以抗由端氏(沁水谷地)方向攻击而至的秦军。在消除了西线的压力后,赵军就可以集中主力,再向南与高都地区的秦军进行决战了。而对于秦军来说,他们也是非常希望赵军将主要兵力放在收复丹水河谷上(上游),因为料敌在先的秦军,已经在这里为赵军准备了一张大网。

  当年赵军将西线作为主攻方向,而不是急于收复大东仓河河谷,并攻击秦军的南线的前进基地—高都,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高平关所在的那道山岭,是高平市和沁水县的分界线,也是丹水与沁水的分水岭,而现在它的名字叫作“空仓岭”。在当地的传说中,空仓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白起曾经在岭前故布疑阵,让赵军误以为秦军的粮草都屯于此。如果传说属实的话,赵军拼死希望攻破丹水以西的秦垒也就更加合乎情理了。不过即使传说不是真的,作为秦国的统帅,白起也足以让攻击中的赵军,认为西线才是秦军的薄弱环节。只是当赵军顺利的渡过丹水,追击至秦军依山而建的壁垒前面时,他们的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

       如果赵军还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法,秦军想要绕到百里石长城去抄赵军的后路,基本是不可能的。作为赵军的核心防线,这条长城一直是作为准前线在进行布防的。一旦泫氏、长平两邑有失,赵军就会迅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这条长城上。在这种情况下,秦军即使找到了合适的路径,空袭百里石长城,特别是长平关和故关,也无法获得胜利。不过现在赵军战术,已经由消极防御转变为积极进攻了。在秦军诱使之下,赵军的主力已经丹水以东,转而集结到丹水以西的河谷之中,并对秦军西线的正面防御阵地展开了猛攻。所谓此消彼涨,之前在防御战中作为防御核心的百里长城,已经暂时从统帅的视野中消失。而这种后方空虚的形势,也为秦军包抄赵军的后路提供了机会。

       此时,赵军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丹水河谷,特别是丹水以西攻击秦垒的战场上;而后勤部队则相应的驻扎于小东仓河谷之中。

  对于秦军来说,他们所包抄的重点就在于进入长平战区的两大隘口:长平关和故关。这使得秦军准备用来突袭的部队,也就是史书中所称的“奇兵”被分为两支,其总数约为25000人。对于奇袭两个据点来说,这个数量应该是足够了。而供这两支奇兵通行的道路,一个是通过“端氏河”奇袭长平关,另一个是派出奇兵沿大东仓河向北穿越分水岭截断小东仓河谷与长治盆地的交通线。秦军在突袭长平关、故关得手之后,马上实施中断赵军的计划,为秦军执行这项战术任务的,是5000精锐骑兵。

       秦国以民十五岁以上人赐一爵的方法,从刚占领的南阳之地动员起预备队通过蒲水突破分水岭上的马鞍壑,将其部署在百里石长城一线,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

  秦国施展反间计,让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帅,并秘密调白起至前线时,就已经为这场最后的围歼战做好了预案(包括之前包抄、中断赵军的线路选择,以及河内的动员)。因此秦军才能在攻击和后勤的效率上,快过赵国。赵国在丹水河谷以及小东仓河河谷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被一切两半,面临着有兵无粮,有粮无兵的境地。当小东仓河的赵军辎重落入秦军之手后。赵军的主力就只能凭借最后的战斗力,拼死向秦军的防线发动攻击,以期突破百里石长城防线,退入长治盆地。

  秦军之所以能够做到差不多以同等兵力包围赵军,还是因为长平战区的地形原因。在秦国这个最后的包围圈中,赵军向南(高都地区)、向西(端氏地区)突围的意义都不大,这两个方向早在赵军进入长平战区之前就被秦军控制了,其纵深足以让赵军刚出龙潭又入虎穴。而向东由韩王山冲击小东仓河谷,打通故关通道,固然也是一种选择。问题是先行围歼了赵军辎重部队的秦军,已经填满了这个区域,特别是由“马鞍壑”包抄百里石长城的秦“河内援军”已经控制了包括故关在内的整条防线。赵军就算能够拼掉小东仓河的秦军,面对自己打造的这条“南陡北缓”的“长城”,也只能望城兴叹了。唯一相对的薄弱点就是长平关了。突破了这个点,赵军就可以直接进入长治盆地,向北到达赵国所控制的“长子邑”(今长子县西)。不过,赵军能够看到这个点的重要性,秦军自然也看到了,在此布以重兵也是必然的,而赵国纵有数十万大军,由于战斗面的纵深问题,每次能够用来冲击长平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未必会比据守于此的秦军多(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地形有利于秦军,固然是秦军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不过让数十万赵军完全丧失战斗力的,还是粮食。当年的秦军守在防线之后,静待赵军耗尽他们最后的食物。而当赵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实施突围时,等待他们的就将是闻名于天下的“秦弩”,以至于现在居住于此的农民在耕种时,还能够不时的挖出数量可观的箭头。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最后,赵军投降了。而作为赵军的主帅---赵括,则在最后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并被秦军射杀。

 

       秦国在长平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接下来就兵分两路,一路向晋阳出发,攻取了整个太原盆地;另一路是以邯郸为目标。不过在占据了近卫邯郸的卫城“武安”之后,白起认为如果秦国再卷入一场大型攻坚战的话并没有取胜的把握,并且很有可能让坐山观虎斗的其他诸侯有机可乘。并且,经过这场大战之后,秦国需要时间来休整。在这种情况下,在秦赵双方,加上韩国之间达成停战协议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在此情况下,秦国所开出的条件是,让赵国拿出六座城邑,以为他的上党驻军提供补给。但赵国拒绝了秦国的要求。赵国清楚,秦国是决不可能就此罢休的,这种交换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此消彼涨,结果反而会让秦国的攻击来的更快,更猛烈。既使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么赵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并做好了在邯郸城与秦国血战到底的准备。

       如果从战术的角度看,支撑赵国继续与秦国对抗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赵国也清楚,长平之战后的秦军其实也已经是强驽之末了,上党高地本身又暂时失去了补给能力,如果自己能支撑一段时间,秦军就可能会撤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赵国对于邯郸城防御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在当年被魏国攻破之后,痛定思痛的赵国对于邯郸城内外防线已经经营了数十年,要想攻破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去战术因素,支撑赵国打下去的还有两个战略因素,一是赵国的领土和人口虽然在六国之中只是居中,但动员能力却是最强的。这主要是因为赵国多年以来,将北方作为主要的扩张方向,并且在赵武灵王之后实行“胡服骑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赵国,从地缘文化上来说已经是一个半耕半牧的混合体了。在军事架构上,更与游牧民族相一致,即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亦进行以骑射为主的军事训练,如果要进行全国动员的话,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当然,人力资源是有数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的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拖得时间太久,国力会大受影响。

       在发出最后的动员令后,赵国仍然抱有希望的另一个战略因素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在外交上有所突破。谁都知道,赵国如果被灭的话,对于其他诸侯意味着什么。

       出于政治的考虑,秦国必须给赵国一个教训(也是做给其他诸侯看的),看看邯郸城是否还有足够的战力来阻挡秦军。

       拒绝指挥邯郸之战的白起,最终因此而失势身死,但邯郸之战的结果却验证了他的军事判断力。

       历史演绎了一出窃符救赵的活剧。

       窃符救赵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经典了。从表面上看,信陵君是由于与平原君的姻亲关系而冒死救赵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之举。因为赵国如果有失的话,秦军的目标就会是魏国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只是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的,当还没有事到临头时,总还是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这样的弱点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是一个政治家,就不一样了,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决断力(管理者也是一样的)。魏王并非不知道秦国灭赵之后的后果,只不过较之信陵君而言,缺少一点决断力罢了。

  从战术上来看,信陵君选择在这个时候救赵,时机也是很不错的。秦国自攻击韩“南阳之地”以后,就处在连续作战的状态,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自身也受到了极大的消耗。因此这个时候和死守邯郸城的赵军里迎外合,秦军很可能因此而溃败。既然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决定,而不是信陵君的义气之举,那么也应当有其他有远见的政治家或者诸侯国能够看到这点了。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楚国也同样看到了这点。当然,按照外交规则,楚国也一定是在赵国的求援之下,才作出这样的决定的,而为赵国执行这项外交任务的,就是平原君。只不过说服楚王的关键人物,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毛遂”。立下大功的毛遂,其自荐的故事也成就了一句人尽皆知的成语。

  自郢都失守后,秦军气势如虹,楚国也一直没有机会反击。而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楚国当然不甘心沦为一个看客了。现在经过赵国以命相博后,秦国的后劲明显有些不足了,对于楚国也说,也正是显示实力的好机会。为楚国领命出击的正是同样位列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加上平原君、信陵君,战国四公子算是到齐了三个。而邯郸城下的秦军,对于魏、楚联军的到来,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经历过那么多场胜利后,邯郸城下的秦军显然没有预料到,有谁在自己占据上风时,还敢去支持对手(阙于之战时,魏、韩两军是在赵军突袭得手后才见风使舵的)。特别是之前的魏国,已经慑于秦国的外交恐吓,在秦赵边境裹足不前了,这更加让秦军有恃无恐执行他们的围攻计划了。有了魏、楚两国的援军,邯郸之围算是被解了,赵国也由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这次战役所造成的军事及政治后果却远没有结束,特别是魏国就此迎来了一次重新成为政治之巅的机会,虽然这只是一场濒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已。

       秦军在邯郸城下的失败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场战役的失败,事实上取胜之后的魏、楚联军一直追击秦军至河东,甚至一度将秦军逼过黄河。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很大程度是因为围攻邯郸长达十七个月的秦军,所能够调动的兵力也有限了,作为前进基地的上党高地,已经十分空虚了。并且作为攻击方的秦军,并不认为上党高地会受到来自东方的攻击(只有他打别人的),因此也不可能象当日廉颇那样,精心构筑防线了。正因为如此,回撤的那部分秦军(除掉被歼投降的),并没有凭借上党之险稳住阵脚,而是一直退到河东才组织起了象样的抵抗。

  虽然秦军回撤回河西之后很快就发起了反击,就夺回了河东。不过能够替魏国在弃守河东数十年后,“光复”一次故土,信陵君的这次救赵之举,也算是大获全胜了。其实让那不到十万的魏军去守住河东那么一大片土地,本身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魏国不追究信陵君斩将夺权之罪,为其提供支援,也不可能守得住河东(现时秦魏的实力对比,与当日弃守河东时差距更大了)。因此信陵君在秦军发起反击后,就率领魏楚联军退了回去。不过有着山河之险的长治、晋城两盆地再放弃就没有必要了。虽然说魏国在河东已经没有了利益,但鉴于占据韩国“南阳之地”的秦军,一直对魏国的那部分河内之地虎视眈眈,魏国也很有必要在位置相对应的上党高地上,即“晋城盆地”据守一块缓冲地,以防陷入秦军再一次攻入上党高地,让自己陷入两面包围的境地。至于说长治盆地,得失与否与魏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块区域的防守,还是交给赵人去做吧。当然,如果魏国想把整个上党高地(腹地)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也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获救之后的赵国也绝不会想来分配战利品。只是现在的魏国,已经不是当年东征西讨的超级大国了,一场胜利并无法改变秦国一超独霸的战略格局。在这种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维指导下,将自己的防线拉长并不是个好主意。

  有人认为,信陵君的胜利与魏国无关,只是他的个人成就。事实上信陵君并没有背叛魏国,自始自终也是率领魏军进行援赵之役的。而在解了邯郸之围并收复上党之后,援赵的魏军,连同晋城盆地那块缓冲之地(高都)都被交还给了魏国。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信陵君个人选择了留驻邯郸,毕竟当日之举虽然于战略上没有问题,也为魏国重振了声威,但终究于君臣之义有失,如果不是愚忠到底的话,还是没有必要回去接受责罚的。

  作了胜利方的魏、楚两国借着信陵君在前线的大胜,魏国顺势拔除了秦国在中原的飞地陶邑。楚国则灭掉了鲁国。当年东西纵横于中央之国南部的楚国,大有在东部以江东、泗淮流域为基础重新部局的架势。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

       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公元前266年,秦相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前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前260年,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使反间计,赵孝成王换将易帅,白起暗使长平,赵括被围等几个阶段,最后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将白起屠杀赵卒40余万,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平之战古战场示意图



       早起,到凤河桥附近等去永录的班车,车还没等到,一辆三轮摩托凑上来招揽生意,车站上总共两人,他只要每人三元钱并保证送到永录。路上,我和他商定,到永录后,由他等我,然后到谷口的骷髅庙,最后送我到207国道等去长治的班车。如此一来,耗时差不多一个上午,但三轮车司机只收二十元,我问他,他呵呵笑道,年纪大了,出来揽点活,一来挣个零花钱,二来自己也玩了,一举两得。怪不得呢,如果以此为生的话,一上午挣那么点钱,他怎么生活?

       长平之战遗址距离大路还有约一公里,司机去送另外那个客人,我在路口下车,步行去纪念馆。 

       1995年,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尸骨和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一号坑中重垒交错的尸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显断裂的痕迹(应系刀砍)。有的胸腔内遗有箭头,还有的仅见躯干而无头颅。这些均说明他们是被杀死后掩埋的。另外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而非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由此而对几千年“白起坑赵”之说提出异议。

 

 长平之战遗址碑

碑背面记述农民李珠海发现长平之战古遗址的经过


遗址内新建的将士塔





纪念馆

馆内展示被坑杀的赵国将士的遗骸




       1995年10月20日,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掘活动正式开始。考古人员非常细心地将表土一层层地剥离,经过几天几夜的工作,终于将这个宽5米、长11米的尸骨坑全部挖开,他们将这个坑编为将军岭一号尸骨坑。考古人员又运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射线测定法,探测到一号坑的西侧,还有一个宽3至4米、长55米的大尸骨坑,他们将其编为二号坑。

       发掘工作主要在一号坑进行。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一号坑上层大部分尸骨都清理完毕。仅在这层就挖掘出头盖骨60多个,因天寒地冻无法再挖,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不像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当年,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只是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才使这些尸骨深埋地下。

       长平之战一号尸骨坑的发掘,是中国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它有力地印证了长平之战秦军野蛮屠杀赵国战俘这一历史事实。同时,长平之战的许多疑难问题也得以澄清和解决。

       秦之后相当多的史籍在记载长平之战时,都沿用“白起坑赵”的说法。坑,在古代汉语里具有“活埋”的表意。因此,后来不少史学文章便称白起“活埋了赵国40万战俘”,但谁也说不清这40万人究竟是怎么活埋的。长平之战一号尸骨坑的发掘,对此作了有力的澄清:许多尸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还有的仅有躯干而无头颅,包括射进人的胯骨中的短箭头,均说明这些赵国士兵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活埋之说不能成立。

       还在坑中发掘出了古代武夫征战时束腰的衣带钩。经鉴定,这些金属佩饰中只有少量是青铜质的,多数是铁质。特别是“铁头铜尾镞”箭头的发现,表明铁器在当时已经开始用于军事。

 

       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永录,到谷口参观骷髅庙。

       骷髅庙位于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据载,这里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处,据《高平县志》坑赵考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因为这里杀人太多,后老百姓称之为杀谷。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词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

       骷髅庙用以祭祀四十万被坑杀赵卒之先灵。该庙始建于唐,后历代均有修葺,庙内存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和清光绪十年(1884年)所立重修骷髅庙碑记。

 

骷髅庙


庙内供奉的赵括夫妇

庙内的两通石碑


逼仄的庭院




回高平时路过丹河,当年赵括杀过此河而陷入重围,身死兵败。


      长平之战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页。至今,人们还可以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诚如有专家分析的那样,秦的改革从政治到经济都是成功的,为国家积蓄了足够的实力,而赵国仅从军事领域进行改革,虽取得局部的成功,但在综合国力的角逐中,最终还是会败于秦国。这恐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同样有着启示意义。

 

       长平古战场纵横几十公里,我不可能都去看一看,在此,把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附录于后,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光狼城

       光狼城,现名康营。位于市城西南7公里处,据传长平大战前,韩国上党太守冯亭曾把这里作为抗击秦军的重镇。后来,秦军打下光狼城以后,为显示其强兵的声威,遂改名为强营。唐代后始为今名--康营。

 

安贞堡

       安贞堡,又名安贞寨,位于市西8.5公里的寨上村,属原村乡下马游村管辖,以愿望得名,创修年代不详,重修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

       安贞堡全部建筑面积5850平方米,形制长方形,规模宏大、雄壮,寨内观音堂,北为城门楼,山门由楼下敞开,内有楼房两排,约130多间,南有小城楼一座为主要建筑,城门座北朝南,在了望台上又建一平房于中间,建筑别致。城门上书有:“翠拥金瓶”字样,登台环视,城外景色尽收眼底,长平大战时秦将白起一度设指挥所于此。

 

秦垒

       长平大战遗址,据清乾隆《高平县志》记载:“城之左右沿山,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由此可知这次战争发生在市城北中部,东西两山脉之间,丹河附近的问谷地带,即北起赵庄乡,南至城关南部,东起团池乡、米山镇,西迄釜山乡、野川乡、马村镇一带,方圆40多公里,均为秦、赵军队驻地。这里地势开阔,水源充裕,村子较多,人口集中,深山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进则可攻,退可守。此役,迄今虽已二千二百多年,但至今仍有许多村名、地名与此有关。

 

遗址文化

       长平之战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企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

 

 

图说长平之战: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1474-1.shtml

信步瀛洲发表于2016-08-15 18:28  
分享到 
赞过
(1733次阅读/0个评论/1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