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游之轵关陉(下) 封门口 轵城镇 聂政墓

9月7日下午
       从王屋山返回济源的路上,中途下车,到轵关陉之所得名的轵关旧址封门口去参观凭吊。
轵关陉区域等高线图

 

局部

        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需要,再艰险的地方,人也能开辟出道路。太行山脉固然难以逾越,但史前的造山运动,也为它留下了许多东西向的峡谷(横谷),这些峡谷除了为注入河北平原的河流提供通道以外,也为人类翻越太行山提供了可能。只不过这些峡谷往往都是海拔上千米的断层岩壁,如果不用人力加以开凿,是无法通行的。

       因为有“天神”帮忙将太行、王屋两山稍稍向北搬移了一点,使得王屋山与中条山脉之间让出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陉,而在传说中感动天神的人就是那位“愚公”。

       愚公移山的故事的流传,反映了山西高原南部的族群,是多么渴望有一条直通河北平原的通道。我们很容易在地形图上,看到这条快速通道的存在,中条——王屋两山之间的这条分割线,还是比较明显的。 

       轵关陉涉及到三个地理概念:轵、轵关、轵关陉。

  ,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的轵城镇。轵关指济源西几十公里处封门口村的封门关。轵关陉则指从济源通过轵关到山西侯马的这条陉道,故又称轵道。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

       在这里,应该澄清一个概念。虽然我们常说‘陉关’,但陉和关不是一回事儿——陉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而关是在这条道路上人为建起的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建筑。譬如军都陉,陉,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关沟这条通道,而关是指在这条陉道上所设立的上关、下关、居庸关、八达岭关等。‘陉关’这个词是没有的。

  晚至商代后,历史在这里开始清晰可辨。黄河北岸山水秀丽的垣曲小盆地上有古城镇,1984年秋季在这里发现了商代古城。春秋时,晋国首都在绛县、曲沃和侯马之间,随年代而多有迁移,最后的都城新田平望宫遗址如今仍有遗存。“门神”尉迟恭曾镇守的铁刹关,留有一些残墙和城门土墩,当地人称之为“堡子疙瘩”,它也是轵关陉的终点。

  轵关陉所穿越的是太行山脉最南端的“尾稍”。是古代由汾河流域进入中原的一个通道,由此登太行山,形势险峻,属“太行八陉”之第一陉。

  轵关地处轵道西端,位于济源市西部22公里处的封门口村东,俗称封门口,战国时置关,当豫、晋交通之要冲。 《战国策》中说,苏秦就曾以秦可能过轵道劫韩包围东都洛阳为由,游说诸国联合抗秦。苏秦所说的轵道即是这里。

       轵关两山夹峙,南北两面各有一座六七百米的断层山,号称“封门天险”,扼住了山西高原东出和南下的道路。古代道路上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控制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秦汉时期,轵关就设有盐官,专事盐税。在军事上,轵关是轵道的冲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诸侯争霸,王朝更迭,中原逐鹿,地处轵道“喉嗌”的轵关,备受战火洗礼,经历了无数次血雨腥风。

       轵关的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当时,为了防范农民起义军从中原突破轵关,进入山西,继而威逼京城,清政府重新察勘轵关旧址,在两山之间重建关楼。施以青石为拱、糯米汤搅拌石灰为浆,关楼墙体十分坚固。重建后的关楼,高四丈五尺,门宽二丈二尺,并筑左右关墙六十丈整。还在关楼左侧的南山筑炮台,右侧的北山设瞭望台,驻守步马弁兵三十名,以总兵领之,昼夜值守。此关楼,极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关平时之管制,重建轵关峻工时立于关口的一通“旨令碑”有载,其碑铭曰:“酌定关门启闭时刻,以示限制事。照得封门口为晋豫两省出入门户,本部院前以旧关塌废, 亟应修建设防,咨商河南抚部院委员,会同济源、垣曲等县合勘重建。兹据该委员等具报工竣,察关门启闭有常,不可漫无限制,为此示仰弁及过往军民人等知悉。每日黎明开关,定昏闭关,该弁眼同上锁,无论风雨,必依时启闭。凡过往行人,多须留心察看,如遇实有形迹可疑,始许盘诘,送垣曲县究问。夜间分班值守关楼,兼在附近巡查,不许旷误。遇有叩关者,该弁即亲诣查询,实系本地良民,方准开关放行,该弁不得故意留难,丝毫需索,致于重咎。往来行人,也不许藉端生事。有干并究。毋违,特示。”

       发布这一旨令告示者,乃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山西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王为。从告示中可以看出,王为其人在从严治关的同时,还是很注重维护同当地群众的关系的,深知封门天险固然可守,而民心更不可失。得民心者封门守,失民心者封门丢。军民一心,众志成诚,才是一座真正攻不破的雄关啊。

       轵关在现代军事史上,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长驱直入济源境内,继而西犯。中国军队赵寿山将军曾率部凭借封门天险,击之轵关,使日军遭到重创,至今犹为人称道。

       遗憾的是,设于轵道上的那巍巍雄关,已在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中化为乌有,今日惟遗迹尚存,给前来凭吊轵关的文人墨客和游人们留下了不尽的遐思。  

       轵道是古代通往九朝古都洛阳的一条交通要道。如以济源城为坐标,西则穿越王屋山达山西高原,向南经轵城镇通往洛阳这条公路就是其基本走向。

       穿越历史的时空看轵道,轵道还是一条传承文化的通途。轵道上客流最盛者莫过唐代的道徒和诗人。史载:自从司马承祯入主王屋山后,先后有李含光、玉真公主、薛季昌、焦守静、张探玄、刘若水、谢自然、杜广庭、张果老、侯真定、鲁希言、鲁和光、李仲卿、王损之、柳默然等名师道羽到王屋悟道。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岑参、杜牧、高适、孟郊等,都曾到王屋山访道咏诗。 

       关于轵关陉的走向,至今存在争论。王尚义认为,济源至侯马的这条路是不可行的,济源北去过黄河,过王屋山,不要说春秋时期,即使现在也没有主要通道。所以不可能形成关隘。而从轵关的位置及其时间来看,从轵进入沁水河谷地带北行比较可行。 

 

       从王屋山乘车到封门口新村(地图上标着此地叫后店坊)下车,问过老乡,离开312国道,沿村西一条向北的小路插向旧封门口村。

约一公里,来到封门村西的石桥,过去的轵关陉就是沿这条路通过的。


        前几年这条路还基本保留着原貌,现在路面拓宽又铺上了水泥,汽车已经通行无阻了,古道再也看不到踪影。轵关地处在封门口村村口。该村自古就被称为轵关,清代以后方改为封门口。

       封门村西建有这样一个大蓄水池,本来是希望截流山上的雨水,可能建设时池底防渗没有做好,致使池中干涸,费工费力之后,完全达不到当时建设的目的。

蓄水池墙壁上镶嵌着这块匾额,估计是当年轵关上的遗物。

       村中废弃的旧房子上垒着当年轵关城墙的砖石。看着这些虽经历千年的风霜仍然坚固如初的条石,条条错列,快快方正,是它们见证了当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大军猎猎过轵关,进逼中原的赳赳风采;是它们见证了战国七雄的捭阖纵横的时事;见证了“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危局。大秦帝国金戈挥舞鲸吞六国,铁骑狂飙一统天下有这古轵道的丰功伟业。 




       旧封门口村几乎整体搬迁到山下去了。村里只剩下两户,其中一户主人叫康保安。老康是个健谈的人,我和他聊了一会儿。他给我介绍了封门口村及关口、古道的变迁。

老康家门前也使用了古城墙上的砖石

       老康介绍,当年封门关就在这个位置,两山夹峙,雄关巍立,可惜现在早已经是面目全非。眼下这条路是日本占领时期修的,因为走汽车,原来的古道有一段比较陡峭,所以,新路向南稍移了一些。大跃进年代,这条路又经修整,近年又覆盖了水泥,原先的古道,现在早已荆棘丛生,已经很难寻到它的踪影了。

       告别老康,沿公路下山,穿过垭口,回过头来看轵门的形势,大致可以看出其地势上的优势。v字形的垭口,宽不过十米,两山挟持仅留一孔之道,卡住山口,状似封门,封门口之名足以说明此处的险要。只是今天走到这里,关口虽在,关楼且早已不见,甚至看不到关楼存在的一丝痕迹。据说关楼毁于抗战时期,当年日军进攻中条山的国军,宋哲元部在此抵抗,激战数日,日军炮火炸毁关楼,几十年来关楼上倒塌残留的条石之物也尽数被村民搬到村内挪为己用,如今关口可谓是空空荡荡。

       再远一点,看得更为清晰。抬眼隘口,大山巍峨,只见峰峦叠翠,只看岭脊横亘;苍岭叠嶂,更显雄关耸矗,更见天险厄厄。 

一路下行,按照老康的指点,仔细搜寻着公路北侧的古道,这些小路,不知是不是就是当年的轵道?



现代公路,宽阔平直,古道应该是在它的左侧,但没有当地老乡指点,我一直不敢确认我所看到小路是不是就是太行第一陉。

       至封门沟桥,与312国道汇合,乘公交车返回济源。
 
 
9月8日
       早起,即乘公交车赶到轵城镇。

   济源市城南3公里处的轵城镇,坐落在历史悠久的轵国故城的遗址上。这里,因是古代四大刺客之一聂政故里而闻名遐迩;又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名都”而名扬天下;还因轵国域内的漫漫轵道、巍巍雄关在军事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轵国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传奇色彩。因轵出阳樊,其传奇色彩跟周襄王赐予晋文公封地有直接关系。据《济源市志》载:“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晋文公定王室。王以阳樊、温、原、攒茅四邑赐晋。”春秋时,封赐是一种奖励方式,受封赐者对其封地不愿降服的军民,多以武力讨伐征服之。这四邑之中,“阳樊”和“原”在今济源境内。不知晋文公是如何得“温”和“攒茅”二邑的,但在获取“阳樊”和“原”二邑时,晋文公却是以非武力的温和方式而得之。“原”乃夏代之都城,晋文公先取“原”。其时,他命士兵各带三天粮食,先把原城包围起来,并说“限时三日,若原民不降,即撤之。”当时,晋文公属下不解此言何意。三日后,原民并未投降。这时,派出的谍报人员从城里出来报告说,城内原民粮已将绝,再持续几日就会投降。晋文公属下将领闻之大喜,都劝晋文公还是再等几天吧。晋文公却说,守信是立国之宝,也是取得民心的根本。如果再围下去,虽可夺得原城,却失去了信,怎么能得到原民的拥戴呢?于是,便下令撤军。原民见晋王如此守信,即主动降于晋。这就是后世称之为“伐原示信”的典故。然而,这种方法用于“阳樊”同样是围而不伐,却未完全奏效。史载“晋军围阳樊,阳民不服。文公从阳樊大夫仓葛之谏,乃解。”面对晋军的包围,在“阳民不服”的情况下,仓葛提出了什么意见被晋文公采纳了呢?仓葛之谏曰:“周襄王赐给晋文公的是阳樊的城池而不是阳樊的百姓,既然阳樊的老百姓不愿降服,就让晋军入城,阳民退出,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岂不两全齐美哉!”晋文公无奈,只好屈从于仓葛。于是,仓葛遂率阳民退聚东南二十里,“始以战车列围,继而筑城”。因在古代车毂、车轴末端、车厢两侧的栏木都称轵,所以,“始以战车列卫”的这座新城,就称之为“轵城”了。这种独特的城防营造方式,在古代或者说在古今中外,也许是绝无仅有的。

       轵国故城虽然在营造方式上非常独特,但并非弹丸之地。其规模,据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轵国故城为长方形,城垣南北长1766米,东西宽1865米,面积约330万平方米。其遗迹东、南两城墙保留较为完整,高1~9米,宽6~38米。相传轵国故城有9门9关,现已发现城门7处,水门遗迹2处。城墙系夯土筑成,含春秋、战国、西汉诸文化层,夯层结实坚固,夯窝略呈圆形。城内出土文物丰富,有陶、骨、石、铜、铁等器物。其中以西汉文帝五铢石钱范、石磨盘和置挂两用铜熏炉较为珍贵。城内里坊设施较为规整,西北部的圪塔坡传为宫殿区,人称金銮殿。城中心区的大明寺原为西汉轵侯所建的焚修香院,宋代舍为寺院,元代重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城南门内,还有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故居及其操刀鼓屠之井。故城近郊,有泗涧古墓群,系故城贵族、官吏墓葬区,郭沫若先生曾经鉴定过的、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汉褐绿釉桃都树,就是从这里出土的。城北的屯军村,为古代守卫故城的驻军营房处。城西的留养村,则是故城辎重给养仓储所在地。如此看来,昔日的轵国故城是非常繁华并具有相当的守备防卫力量。 

       轵国的国土面积,今人虽不便以数字而论,但从轵国故城庙宇内一通碑碣的记载来看,当时的疆域并不算小。其碑铭曰:“古轵国,东接覃怀,西连晋地,南拱南山,背靠济水。以山为屏,以河为带,诚天造地设之区也。”这里可以看出,就南北距离而言,从黄河北岸的南山到济水的发源地——现在济源城内的济渎庙,至少在30公里以上。至于东西距离,东边的覃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一带,约有80公里之遥。西边的晋地,在山西境内,那就更远了,可能远远超过了现在济源市的东西距离。广袤的国土,为轵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轵国的都城一跃成为“天下名都”。据《盐铁论?通有篇》载:“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这里所说的“魏之温、轵”,魏者,乃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也。“温”和“轵”作为侯国均为魏的附属国,其中“轵”便是轵国了。 

      轵国的兴衰,从春秋至唐朝历经1200多年的沧桑岁月。其间从春秋“战车列卫筑城”始,曾为周之畿内地,战国时成为轵邑,先属韩都,后为魏之重镇。秦置轵县。西汉至南北朝,曾四度封为侯国,李朝、薄昭、李寿、寇赞先后封为轵侯,故有“古轵国”之称。西晋时,又置轵县。后来轵县的衰亡,与祭祀济水有直接关系。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祭祀济水成为国典。十四年后,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在济水源头筑城设邑,析轵县北,以水命名置济源县。此时,因济水之源而得名的济源县,与由大变小的轵县同属河内郡所辖。直到唐贞观元年(627年),轵县才完全并入济源县。从此,轵国或曰轵邑故城渐渐沦为村镇。

      古轵国虽然在改朝换代中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其境内熟为人知的轵道和轵关,却永远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寻访古道应该从寻访古道的起点——轵城开始。在东轵城村东的田野上,看到了一道宽宽的土埂,杂树遍植,青苗覆盖,不是埂前立着的石碑上书“轵国故城”的字样,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曾作为韩国国都的轵城城墙。经了解:轵国故城方圆接近四平方公里面积,今天经过近三千年的风雨洗礼的韩魏故城仅保留了东、南两段城墙旧址。 


就在东轵城村东,古城墙以土埂状保留至今。

轵国故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几千年风雨沧桑,当年繁华的轵国仅保存下这些土埂供人凭吊,几分失落,几分遗憾。但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在人类进步史上,花开者谢,物故者新,旧的事物衰落了,新的事物在成长,正说明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留下这些遗迹,不仅是为了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历史当中,我们应当看到我们自己的发展轨迹,增强信心,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轵城之行,一为寻访轵关陉的起点。另一目的在于凭吊聂政。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其姊在韩市寻认弟尸,伏尸痛哭,撞死在聂政尸前。

       读《史记•刺客列传》,虽对四位刺客的任侠轻死不以为然,但对他们的视死如归还是相当佩服的。这次难得到轵城,无论如何要到聂政墓前凭吊一番。

       但是,问过几个乡人,大家都对聂政墓的所在一脸茫然,幸好遇到一位清洁工,他详细地告知我,聂政墓不在镇里,而是在几公里外的泗涧村。按照他的指点,我步行五、六公里找到了聂政冡。

       聂政墓就在杮翟公路的南侧,一个几米高的土丘,翠柏丛生。一方石碑向世人昭示,这里埋葬着两千年前的一位侠士。我想,聂政之所以入太史公法眼,恐怕其重义轻死还在其次,最重要的应该是褒扬他的孝悌品质。尽管这些受人之惠后视杀人如儿戏的行为不足为训,但其孝道,悌道在今天还是应该发扬光大的。不知大道旁这个古代侠士的墓冡是否可给芸芸众生以如此启示?
 




从泗涧村返回轵城的另一条路上,又看到了轵国南城墙遗址及另一块故城碑,粗略算来,仅东、南两个方向上保留下来的故城墙就应该有几公里长,可见当年轵城的规模了。




       回到轵城镇,乘公交车返回济源。下午,坐火车到沁阳站,准备明天穿越太行陉。


资料链接:

太行古道,千年留痕路沧桑:http://roll.sohu.com/20111216/n329235355.shtml 

雄关漫道话轵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5e3f201000bz9.html

轵关陉: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08b3660100nwvw.html

思读轵关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01/12/9946107_296753561.shtml

视频《太行八陉》之《轵关陉》:http://www.letv.com/ptv/vplay/21699525.html 

信步瀛洲发表于2016-08-15 18:20  
分享到 
(6093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