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游之井陉(上) 娘子关

 9月15日

       清早起床,即乘6点多的火车从邯郸赶往石家庄。按计划,如果乘车顺利的话,今晚即可回京。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石家庄市内交通及到娘子关的交通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致使我最终不得不在井陉住了一晚。

       从石家庄火车站下车后,向当地人打听去娘子关的客运班车如何坐,其中一位热情的女士还给某旅行社打了一个电话,告知应该到客运北站乘车,可当我赶到北站后,工作人员告知,此地没有发往娘子关的班车,要去娘子关,只能到西王客运站乘去井陉班车,到井陉后再想办法去娘子关。

        在北站,有301路公交车直达西王,但为了等301,我在车站上等了足有半个多小时。上车后人满为患,我背着一个大包,一直站到了西王。

       还好,西王发往井陉的车挺多,但我被告知,由于路上发生了事故,班车不能走土门,这使我中途下车游览土门关的计划再次落空。无奈,只好直接坐车到井陉,再想办法先到娘子关吧。

        原以为,娘子关名气那么大,井陉一定会有通往娘子关的班车,退一万步讲,过路车总会有的。不料,由于利益之争,原来娘子关通往石家庄的班车已经停运。班车司机告诉我,要想到娘子关,只有坐县内班车到地都,然后步行过去。

       车到井陉,司机把我放在了去地都的班车跟前,无可奈何,我只能坐这趟车了。鉴于以前的教训,我谨慎地问地都班车司机,从地都到娘子关还有多远?他说只有二华里,步行十分钟就够了。可当我打开搜狗地图核对这段距离时,发现这段距离足有四、五公里。看来,个体司机为了揽客,说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下面这张图是我回家后做的,白线是037省道,是我从地都步行上来的路线,在地图上测量,从地都到娘子关关城,足有4公里多。

       下午两点,我终于到达了娘子关。


       娘子关同井陉关隔山相对,同为军事重地,扼太行山井陉口,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故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传说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关城处于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民国时期修筑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西入晋境太原的正太铁路和今天的315省道在此交汇相辅相成。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      

       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首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

 

       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767年—779年)修建“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今为当时原貌。清代增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朝的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诗句中“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石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

       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充分描绘出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优美景物。

       

        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无数的战争。

        唐长庆元年(821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攻河东,攻破承天军。

       五代后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从开封北归,到恒州后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

       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明末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军的一部分,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攻占了此关,然后出井陉关与主力会合。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山西娘子关一线,清军将领刘光才,李永钦指挥忠毅军及武功、晋威各营,自光绪二十六年十月至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连续击败上万德军,法军的多次进攻,并歼灭其一部,关于此战役,清方资料记载甚多,但不被人所重视,大约是由于清军一向夸张战果的原因。但根据2000年访华德国学者提供的资料,在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间,德军在中国死亡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在进攻山西中损失的。也就是说,在娘子关战役当中,仅仅德军就被击毙1400人以上!这实在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从1840年到清朝灭亡,从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击毙过如此众多的外国侵略军!这也是自明朝末年西方殖民者来华侵略到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队一次击毙欧洲侵略军最多的数目!

  1937年10月上旬,日军在忻口战役中未取得重大进展,转入东线由保定、井陉向娘子关推进。日军凭借优势兵力,陆空配合,来势凶猛。日军凭着飞机、大炮、骑兵、机械化部队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优势兵力,一路西进,先后攻占了并陉、长生口、旧关、固关,10月 29日占领了平定,30日占领了阳泉。娘子关保卫战从1937年10月11日到30日,历时20余天,参加作战的国共两党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英勇抗敌,并肩作战,损失将士2.7万人,打死打伤日军数千人,阻敌前进20余天。娘子关保卫战推迟了日军占领太原的时间,粉碎了日军“一个月侵吞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谱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壮烈篇章。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对华北铁路、公路的大规模破袭战,即“百团大战”。战役的重点就在正太路沿线的娘子关、井陉煤矿等地。那时娘子关已被日军占领,并在原来的城墙旁修筑了四个碉堡。但是即使这样也没能挡住八路军的攻克。那场战役历时3个多月,打得轰轰烈烈,给日本军政府高层一个极大的震动,也给娘子关旧关的城墙上,留下点点弹坑当作见证。

 

看来,苇泽关的旧名称至今还在使用


这里已经进入了娘子关镇,前方的山势应该是设置关隘的理想区域





看这山势,娘子关应该马上到了

果然,转过一个弯儿,娘子关立即出现在视野里

娘子关南门。“天下第九关”赫然在目


关前的古道是现代公路修通之前冀晋之间唯一的通道

进入城门洞

关内的建筑 


从城门到城墙,需要爬这段非常陡的台阶

连接娘子关的长城

从城墙上俯瞰南门

远处是东门

城墙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当年没有那条公路时,娘子关的位置是多么险要

这是从娘子关向东南延伸的城墙上的唯一一个敌楼

再向前是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从敌楼回头看蜿蜒而上的长城

再次拍摄城下的城楼

城墙下就是正太铁路,娘子关火车站就在铁路转弯处,如从娘子关去火车站,不足一公里。

娘子关东门



关内街景

参观结束,返回南让时再次拍摄的南门。


       娘子关面积不大,用不了多久就走完了,其他景点不是我所看重的,也不计划去参观。现在只有三点多点儿,此地又没有回井陉的客运汽车,唯一能回井陉或石家庄的办法是等七点发车的火车。(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太原均有到达娘子关的火车,石家庄到娘子关车次6031、6033、【均由石家庄北站发车】,太原到娘子关车次6032、6034次但它们基本属于铁路职工的通勤车,只在早晚才有)。来的时候,土门没有去成,今天即使乘火车回去,也到不了土门。唯一的办法是在井陉住一晚,明天再设法到土门去。

       不过,难道我就在这儿等几个小时?太不甘心了!

       在城里参观时我曾与俩个年轻人搭讪,希望如果他们是开车来的能蹭他们的车去井陉,没想到两个年轻人是上午从石家庄乘火车来的,仍然计划坐七点的火车回石家庄。看来我的小算盘破灭了。

       心有不甘,跑到路口上,希望能搭上一辆过路车,但拦过几辆车,有的不予理睬扬长而去,有的借口不走这条路,婉拒了我的请求。好在,苍天不负苦心人,最后终于有一辆车停了下来,开车的是附近部队的一位医生,这位军人战友很慷慨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最终把我送到了井陉城边才继续前行。

       当晚,我下榻井陉客运中心附近的一个小旅店。准备明天一早搭车去土门,以免再因为堵车造成班车绕行,那样,我的计划又该泡汤了。(晋冀公路上拉煤的大车络绎不绝,发生堵车是常有的事,这次反复穿行在晋豫、晋冀公路上,我可是领教了什么叫堵车)

 

 

固关 

       地质学家范晓认为:“井陉道在井陉向西分为两条——一条经娘子关到阳泉,一条经固关到平定——成为复合陉道。”如此说来,娘子关南的固关也应是井陉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本来我计划娘子关之后要到固关一行,但由于各种原因,此计划未能实现,现将有关固关的资料附录于后,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固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由娘子关南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固关(新关)在故关(旧关)南约2.5公里,新关关城砖券拱门尚好,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刻“固关”两个大字。固关城墙上,有一块清顺治元年(1644)重修固关城记事碑。固关北门及水门为1981年固关村集体所拆。据说,固关水门建得十分独特,砖券拱形水门洞两面墙上,均砌有做工精细的护水兽石雕。以固关为中心,向西和向南各延伸出一段城墙。向西段由固关关门至西端敌楼,长约3公里,为石砌,今多被毁。向南段,约5公里,亦为石砌。虽局部有人为拆毁和自然损坏,但城墙总体尚存,较好的地方墙外侧高3米左右,顶宽 2米,其内侧平矮,多高不足米。 

       固关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其余三关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京畿藩屏”。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称之“有小八达岭之风韵”。据罗先生考证,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还早155年。虽然现存遗迹多为明代建筑,但从始建年算起,它已有2374年的历史,国内少见。 

       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过固关》诗一首:“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人依险地立,城自越山丛,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芹泉连冀北,回首指青聪。”  

       固关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出入此处者甚多。如秦王翦伐赵、秦始皇尸归咸阳,韩信“背水之战”,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康熙皇帝西巡都经过这里。韩愈、司马光、韩琦、于成龙、孔尚任等也在这里留下诗篇佳作。

       西城门顶额嵌镶着斗大的“固关”镌刻二字,为古代名人王士翘题书。城门洞外有天然照壁,即悬崖绝壁,其上有千年悬柏,郁郁苍苍。峭壁上刻有“层峦叠嶂”、“山外青山”的题词,题词者不详。城楼是八角华楼,装饰玲珑,巍蔚壮观。楼的两旁架有铜炮、铁炮数十门,森严逼人。城门两旁的便道,均用石头铺砌,十分坚实。西城门至东城门的中间是一段百余米长的弧形瓮城圈。关城内建有三座衙门。大衙门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门前照壁粉刷彩画,异常华丽。石狮一对分蹲两边,精雕细刻,形象逼真。大门对面是大堂七间,堂内正面壁画为月下松虎。堂前排列数百门炮,最大的炮身长约四米,炮口内径为四百毫米,炮重六百余斤。炮身两侧有耳环,上铸有制造年号。院中砌有长圆形跪石五块,间距二米。院左旁是五眼窑洞,为官眷内室,院右旁是更楼,建造雄壮,阴森可畏。二衙门大致和大衙门相似。小衙门则是守门官兵接班换岗及办理公务的处所,建筑规模不及大、二衙门排场。三座衙门均有将官坐镇,即是:总司、参将、把总、千总、守备。把关的总将为三品帅官。现存碑记有明朝嘉靖年间的守官名叫向荣,他的下员有王嘉祥、宋祖寿、陈机、高士汇、何立朝和阿克达春等人。 

       关城内辟有箭道一处,是官兵走马射箭之地。城外设有教场,每年,固关所辖八个口隘南黑山、恶石口、黄安岭、十八盘、达滴崖、娘子关、黄沙岭和本关的守口将官都要率领士兵来固关教场受检一次。场内修有演武厅、点将台、正堂和碑楼。 

       固关有很多庙宇。西城门下有龙王庙;大衙门旁有家老爷庙;二衙门旁有三官庙;其背后是山神庙;东城楼是文昌庙,南山腰有魁星庙;西峰山上有老母庙、关帝庙和玄武庙。这些庙宇建筑工艺精致,别具特色,有的是无梁殿;有的是向阳亭;有的是镇敌楼。其中西峰山上的老母、关帝、玄武三座庙宇建筑尤为宏伟,古色古香。 

       西峰山麓耸立着巍峨的三门四柱大牌坊,中门上悬“圣母行宫”金色竖匾,这是通向三座古刹的大门。此间,第一座古刹即是关帝庙。 

       关帝庙之建筑尤正殿为佳,外观翘角飞檐,钩心斗角,殿内画栋雕梁,壁画生动精彩,关帝塑象威然正坐,长髯垂胸,赤脸瞠目,其左是关平,其右是周仓、牵马提刀,煞是严畏。殿四壁悬挂匾颔二十余块,大都是历代驻军将领赠献。殿前檐下有最大的一块匾额,长四米,宽一米,镌有“万世人杰”四个金字,其中刻有皇家御印,此乃清朝康熙帝亲笔所题。 

       老母庙居于关帝庙之上,高墙深院,古松参天。庙内立碑石二十余块,钟楼上吊着八百多斤重的一口大钟,钟的周身铸满铭文,钟声极其洪亮,可传闻二、三十里。这钟既用于达官显贵降香时撞鸣,又为早晚城门启闭的报时信号,尤其在报警方面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地育一条百余里长的季节性河流,名为甘桃河。 

       玄武庙位于关帝庙右方,庙虽不大,建造却很别致。房屋大都建在半山腰间,伫在山脚仰视,层层叠叠,一揽无遗。 

       西峰山麓,有一“西峰洞”,洞深千余米,宽百余米,高三十多米,内有石龙,石虎,石人,石猪和奇形怪状的石陇。其两侧小洞有深有浅,计十有余。洞门额有“西峰洞”石刻,是明代驻守此关的钦依把总陈杋所题。

       固关城郊甘桃驿东阁阁眉刻有“雄关咫尺”四个大字。娘子关石碑上刻有“地形险要同名与固关”,“此关路程之遐尔固与固关相等……”这些都说明了固关之雄险。

固关城,城墙坚厚、高耸万仭,周围炮台林立,东、西城门皆用铁板钉裹,晨昏启闭,均有戍卫。古有“一夫扼关,万夫莫当”之说和“神京天险门户”之称。相传,明末李闯王带领义军攻打北京,路经此关,攻城未克只好拨马回兵,取道宁武而进京。闯王临离固关时。留有“此关插翅难飞”的叹语。 

       清代名人王士祯(号渔洋),路经固关城,留下一首赞美词:“飞栈危流万仞山,戍楼摇指暮云间,西风忽送潇潇雨,满路槐花出固关”。 

       现存长城为明代长城,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现存遗址有:南段新关经将军塔到白灰村段7000米,北段固关经岭后底到娘子关嘉峪沟段13000米的石砌内长城,全部依山而建。城墙宽2米,高3 — 4米。墙体上分设堞楼、药楼、炮台、墩台、烽火台、哨台等军事防御设施。固关长城有东西两门,其防御目标主要在西边,故西门楼筑有坚固的城门及瓮城。城门上建重檐歇山顶关楼一座,城额“固关”石刻完好。因其战略要塞位置,故明朝在城内设3座衙门,中为“大衙门”,由三品武官把守,称参将;“二衙门”由掌管勤务的把总负责,居城内后街;“小衙门”。 

       另外,城南原建有骑兵大校场,内设演武亭、点将台、跑道、箭台,城西边有练兵的小校场。固关城内及周边还建有西峰洞、关帝庙、奶奶庙、观音庙、皮张庙、药王庙、真武庙、魁星庙、文昌庙、三官庙、马王庙、龙王庙、河神庙、十殿阎王几亭台楼阁,构成一座小皇城。 

      “西峰洞”三字石刻以及光绪年间向荣元帅为关帝庙题的“万世人杰”牌匾、明代铸造的铜炮、铁炮等历史文物和部分古建筑保存完好。307国道、太旧高速路穿城而过。  

       清朝末年,固关旧貌仍完好,古迹也未曾损坏,后来,屡遭战乱,无人监管,倒塌失修。特别是文革期间,损坏严重,城墙炮台等古建筑随意拆毁。炮台仅有一个完整,三个半存,其余只有低矮的台基;城楼倾圮,衙门、庙宇全部被拆,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昔日的固关城,只能看到它的遗址了。 

       有诗云:昔日雄伟最固关,今余残城一弹丸,若非斗大镌二字,谁识芳名是此关。

 

 娘子关、固关位置关系图

 

信步瀛洲发表于2016-08-15 18:30  
分享到 
(1668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