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道是寻常事:《中秋节的故事》
此生已经过了70个中秋节,印象最深的还是1969年在呼伦贝尔草原的那一次。
1969年的夏天,中苏关系紧张。那年春天,黑龙江上发生了珍宝岛冲突,我插队的莫旗离最近的中苏边境只有400公里左右,苏军一旦进入中国,沿铁路线推进过来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以至于那时还讨论过如果苏军来了怎么办的问题。一天生产队传来消息:每个队要出一名劳动力去草原修公路。我那时二十岁出头,对未知的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那年春天,曾经趁着农闲去大兴安岭里转了几百公里的一圈。现在有机会去看看大兴安岭另一侧的大草原,还能挣工分又不花车费,那就去呗。带上简单的行李和几件换洗衣服就随队出发了。
来自各屯的民工们先在旗里集中,然后乘卡车到六十里外的讷河,再从那里乘火车去海拉尔。这一趟火车旅程为657公里。车先向南行150公里到齐齐哈尔,然后折向西北穿越大兴安岭去呼伦贝尔草原。火车是普通硬座旅客列车,拥挤、车厢里充满烟草味。但是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从敞开的车门向后看去,两条蜿蜒的钢轨在莽莽林海中不断向后延伸并汇成一条线远远而去成了我此行脑海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永远定格在心中。
到海拉尔后再换乘卡车北行约100公里,就到了我们的宿营地。我们参加修建的是从海拉尔到黑山头的战备公路,为此我有了一生中仅有的两个半月的草原生活。草原上的生活很有意思。从海拉尔到我们驻地一路上没有看到一棵树。呼伦贝尔草原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大草原,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堪比一个江苏省。历史上从这里走出了鲜卑、柔然、契丹、女真和蒙古等众多民族,被称为游牧民族的摇篮。呼伦贝尔草原南部地势平坦,镶嵌着呼伦湖等众多草原湖泊。北部接近大兴安岭地势逐渐升高也增加了起伏,到我们营地周边,草原的起伏已达百米,呈现丘陵地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确实看到了歌中所唱的这种场景——牧羊姑娘骑在高高的马上,头的后半部分包着头巾看起来很美。不过实际生活并没有这么浪漫,牧羊人的马鞍后面都带一件雨衣,在无遮无盖的草原上遇到雨时雨衣是唯一能保护他们的。我曾经有一次一个人在驻地附近的高地上行走时突然遇到雷雨,为了避免遭到雷击,只得不停的扑倒在草地上。草原生活还有很多艰苦的地方:跟着几百上千只羊行走要闻着羊群的膻骚还要照顾弱羊乏羊,秋季打草的辛劳和冬季草原的严寒以及洗澡的不便等等。随队医生告诉我们,草原上有一种人畜共染的疾病叫牛肝包虫,嘱咐我们注意卫生。有经验的民工则告诉我们如果在敖包附近看到竖立的套马杆,切不可过去打扰当地男女的相会。草地夏季蚊子奇多,个头还很大,曾经一眨眼就夹住了一只蚊子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多蚊子让人上厕所成了问题——其实草原上并没有厕所。解决方便问题的办法是走到离驻地远一些的地方点上一堆火,然后顺风蹲在烟中解决问题。工地没有女性,方便地点也就无需分男女。
驻地附近没有河流也没有井,吃水要靠汽车到几十公里外一个叫“日本井”的地方去拉。曾经跟车去过一次。那里离苏联边界已经很近,从带队干部的望远镜中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苏军白色的哨所。当时边界很紧张,白天看到过境外飘过来的气球,晚上听到过我们这边部队调动的行军声。不过那两个半月却是下乡岁月中吃的比较好的,主食可以吃饱,不时还有肉吃。说来不信,那时吃的羊肉只合一毛钱一斤。牧民把他们走不动的淘汰羊卖给我们,每只只要八九元,而羊皮一张可以卖四元,这样屠宰后的羊肉每斤就只要一毛多了。在草原上还学会了蒙古牧民宰羊的方法——在羊的腹部切口伸手进去,捣破羊的横膈膜勾断心脏后部的大动脉,羊血流尽后死去。这种屠宰方法听起来很残酷,但其实是马背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出门捉羊,回到帐房门前已经完成了屠宰。那段草原生活因为吃了不少肉,搞得正在长智齿的牙床经常疼痛。等回到兴安岭东侧农区的知青点时,伙伴们说你身上都是羊的膻气。
呼伦贝尔草原很平缓,没有那么多沟沟坎坎,即使是接近北部的起伏丘陵地带,一部车在没有路的草原上也是可以走的。不过为了备战还是要把路修的像样一点。我们的工作就是用锋利的铁锨铲去草皮,挖出路边的排水沟,让草原上显出一条路的模样。从现在的标准看,这只能是一条临时性的战备路。即使这样,这条路还是让我们修了两个多月。记得其间赶上了嫩江发大水,平日一百多米宽的江水漫过了江甸子,一些农田和房屋被淹。身在莫旗民工群体中间,当能深深的感受到乡亲们的忧虑和不安。
回程走的是北线加格达奇,这比走南面的齐齐哈尔要多160公里左右。记忆中仍然是夜间硬座车厢里黄色的灯光和劣质烟草的烟雾。和这个画面对比鲜明的是对在草原上度过的那个中秋节的记忆。不记得是否吃到了那一年的月饼,但是记住了那一年草原的月色。记得那天的月亮从东面的山上慢慢升上来,天空澄净安宁。一个人在离家几千里的草原上面对这轮明月,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以后此生中,再没有见过月亮如那年呼伦贝尔草原夜晚一般,那么大、那么黄、那么圆 …… 2019中秋
一直走发表于2019-10-01 12:54
(905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