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道是寻常事——去西北
1970年是我下乡的第三个年头,已经对农村的实际有较多了解,身体锻炼的也很结实。
元旦过后不久的一天突然接到家里的电报:医院前往西北,速回京。虽然一头雾水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父亲去世早北京只有母亲一人,于是马上做动身的准备。那天晚上知青点罕见的煮了点肉,清晨起来吃了肉推上同学帮我准备的自行车奔向9公里外的旗里。天黑路白,一人独行。到旗里天刚亮,把自行车放到熟人家里坐上班车过江去30公里外的讷河赶火车。大江冰封,汽车从冰上驶过扬起雪尘。中午赶到180公里外的齐齐哈尔,在这里换回北京的40次快车。这样马不停蹄的赶了3000里路,30小时后出现在母亲面前,1968年夏天一走,和她已经有一年半不见了。
见面后知道是母亲的医院要全体迁往甘肃农村,外婆和母亲一起去,因为平常和外婆一起生活的舅舅舅妈一家也被同时下放,考虑到我在东北插队,这样母女二人有个陪伴。随后的日子就是忙碌的搬家准备,其中行李打包是个费力的活儿,要把所有的箱子柜子都用草绳密密的捆扎起来,角部要用厚纸板保护。舅舅家的表弟表妹那时还小,两家的劳动力就是我了。不过和农村相比这活儿不算重,吃的又比农村好,加上又见到医院里熟悉的孩子们及偶尔偷闲见个同学,倒也是一段紧张而愉快的日子。

2011年的兰州火车站 背景为皋兰山
1月底前的几天,一列火车把医院的人拉到了兰州,我送母亲外婆同行。舅舅舅妈一家前来送行,他们一家当日也乘车离开了北京。没有卧铺车,但是座位安排的很宽裕,年纪大的人可以在三人座位上舒服的躺平。小孩子就上了行李架,早上醒来一个小姑娘大呼小叫,我说晚上脚怎么那么热,原来是和另一个小娃娃对上了脚。火车走了两天到了兰州,下车就看到海拔近2200米的皋兰山高大浑厚的山体,心里感觉伟大祖国天高地广要是再走两天去看看天山有多好……只是十几年后外婆在西北去世、二十多年后母亲艰难离开西北时,我才感到对于她们、这里离北京已经够远。兰州的冬日因为有
石化企业的污染天气显得灰暗,在这里住了一晚。次日,医院的人分乘多部大轿车开往不同的下放地点,我们上了去临夏县吹麻滩的车。车行一天,七道梁的险峻使人快要屏住了呼吸,高原小城临夏南门外低矮的木楼,让我想起1000年前梁山好汉喝酒的小楼。
傍晚,到了吹麻滩。
一直走发表于2014-12-12 12:49
(812次阅读/2个评论/0人赞过)
-
-
2014-12-12 12:53一直走这些文字算是和旅行有关吧。回复2014-12-12 22:00一直走的回复其他韩集、尕新集、临夏市、和平里等和旅行关系不大的各篇不发这里。回复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