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道是寻常事:夜走兴安岭

去小二沟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
1969年的春节,我是在呼伦贝尔度过的。那时候正在莫力达瓦旗插队,上面要求我们留在农村和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回不了家了,就和同组的刘小明商量去了一次北边的鄂伦春旗。
凭借刘小明的关系,先坐拖拉机到了莫旗西北角上的库如奇。库如奇如今是莫旗的一个乡,距离旗府所在地尼尔基近99公里,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不过那时的印象里库如奇就是一个朴素的小山村。莫旗很大,南北跨200多公里、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二个北京市大。和我插队的莫旗南部平原不同及汉族村屯不同,当晚住在库如奇,这里的一派山林风光和异族风情都让我感到新奇。
第二天告别拖拉机手,在雪路上步行了一天。穿着厚厚的皮袄也走不快,路上静寂无人,只有我们两人吱吱的踏雪声相伴。上午翻过了让莫旗得名的莫力达瓦山,山不高只有海拔400多米,傍晚到了小二沟。
小二沟(诺敏镇)是大兴安岭深处的一个小镇,50年代初曾经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街道上房屋明显比库如奇多了不少,但现在是零下30多度的黄昏,外面看不到一个人。摸进了森林小学,走廊里也没有人,却赫然发现靠墙根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枪支,觉得不对劲,遂退出小学继续寻找当晚能解决食宿的地方。不想很快一个兵提着枪踩着积雪、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我们指导员叫你们去一下”,原来学校现在是森林警察的驻地。盘问,招供,出现奇迹——指导员竟然是土改时从我们插队村庄参军的,知道我们那儿的一切,连我们生产队长程海山的名字都知道。“现在形势复杂你们别乱跑了,今晚我去旗里开会路过尼尔基,你们跟我回去吧”。
当夜零下四十度,我们坐在敞篷解放卡车的车厢上数星星。真冷,脑仁都冻疼了。路过一个林区五七干校的棉帐篷,住三四十人。两个大汽油桶做的炉子冒着温暖的火焰,据说一天要烧3000斤木柴,里面的人竟然热得只穿背心裤衩。脱下皮大衣和厚棉袄,连同穿着绒衣的我们一起在大汽油桶做的火炉旁边烤热,再穿上,继续前进。我们费了两天劲完成的200多里地,现在两个多小时就被送回来了。
指导员把我们放在旗里后继续去讷河转火车去海拉尔,我们还有到村里的9公里夜路要走。和小明抬着此行北边同学给的菜墩子,连夜走了两个小时回到组里——回了个快。
那年夏天,指导员回屯子探亲还专门到知青点看了我们。
一直走发表于2014-12-09 14:50
(1380次阅读/6个评论/2人赞过)
-
-
2015-01-18 21:24一直走小二沟现在已是鄂伦春旗的旅游开发区,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回复
-
-
2014-12-16 09:35老二毛
看到小二沟也想起一点往事,06年圣诞节在那过的,冻死个人呀;从国道通往小二沟的还是沙石路,从博客图到小二沟开车走了一天,当地司机给多少钱都不去,还是托关系找了个司机,据说小二沟林子里春天的杜鹃非常美。
回复2014-12-16 10:21一直走的回复回复 -
-
2014-12-15 17:20紫媚照片好美!文采真好!都是强人!!!赞!回复2014-12-15 21:07一直走的回复谢谢关注。回复
-
-
2014-12-09 21:37一直走谢谢潇洒鼓励。回复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