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原行(六)——雪域圣境
雨崩,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总有些东西会让你为之感叹,总有些事情会让你意想不到。
2012年11月2日,这是进雨崩的第二天。早晨被过道早起的旅客的脚步声吵醒,其实可以感觉的出,大家都知道这里房间的隔音效果不好,走路已经尽可能的轻了,但是还是可以听的很清晰。不过醒的早,或许也是因为有些激动吧,因为我们已经身在雨崩,并在雨崩度过了所谓的世外桃源的第一夜。尽管如此,还是在床上赖到手机闹钟响起。
早晨的雨崩有些清冷,水也很凉,一边刷牙,一边看着对面的日照金山。近处的天空还微黑,而山顶已泛出金光。回房间取来相机,随手拍两张照片,今天我们将会离雪山更近,今天的目的地——冰湖。
早餐要的面条,前一天晚上就提前跟广东女孩打好招呼,因为这里人多,吃饭都要排队,不提前订好早餐,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发去冰湖。十块钱一碗的面条,吃个七八分饱,灌两杯热水,准备出发。此时已经有一队人先行出发了,从旁经过时,打趣儿说“你们先走,我们随后去追你们”,实际上一直到冰湖才看到他们。
8:30, 从雨崩上村,沿着唯一的一条路向山里进发。一群小猪在一头母猪的带领下,欢快的奔跑着,在开阔的土地上四处觅食,格外突出的是一头棕色带着花斑的小猪,参杂在黑色的小猪群中,顿时觉得很好玩,于是揣测,这头小猪真的是那头黑色的猪亲生的吗?每当我们端着相机靠近时,小猪拔腿就跑。UU说:
“你说,在猪的世界里,它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和他们一样?”
“你说,在它们眼里,会不会觉得我们也是猪?”
一时乐的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我们是多么特别的“猪”啊。
雨崩,并不通车,所有物资都是靠人扛或者骡马驮进来的,但是很稀奇的是,在雨崩上村,我们见到了小四轮拖拉机。如果说真的是与世隔绝,那这拖拉机又是怎么运进来的呢?后来因为一路的美景,却把这件事给忘记了,所以没有深究。后来在离开雨崩上村后,几个人谈起此事,猜测是将拖拉机拆成零件运进来的,但即便如此,一个发动机或者一个车轮也得好几百斤,即便是骡马驮运进来也得是件大工程呢。
进入原始森林,看起来有岔路的样子,辛巴说“怎么走?”,此时我倒成了小分队的核心了,于是向前看了看,原来怎么走都对,最后都能走到一条路上,难怪网上的攻略和游记中都没有提到过有岔路的问题。
尼农河边,一棵倒下的大树横在水面,一座天然的独木桥就形成了。当然这也确实看起来像是一条岔路。而依照我的感觉,我们似乎应该从桥上过去,好在我们在此拍照的时候,另一小队人过来了,而他们,带着一个向导。向导带着他们从右边的路走了,于是我们尾随其后。这个小队是网上报名组成的一个团,普通游客,年龄参差不齐,体能差异也大,来自全国各地,有山西的,有广东的,有香港的…… 总是走不了多久就被我们超过了,之前说到的那位骑驴进的雨崩,富二代,并被UU鄙视的山西小伙也在其中。
到达一个休息站,其实就是一个小凉亭。所有人都在这里休息,我们也只是做了短暂的休息就启程出发了。在后来到达一片开阔地时,我们在这里拍照,那支有向导的小队跟了上来,却不见了向导,向导背着他们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游客的背包,估计是嫌他们太慢,于是在后边继续休息,而实际上到后来也一直没有再出现过。
一名瘦高的法国驴友从后面赶上来,真的是健步如飞,和大家聊了几句,聊天时我们顺便问问他是否去神湖,看起来,
他并不知道神湖是什么地方。之后依旧是一人独行,大踏步的朝冰湖进发。
我自认为自己体能和速度还算不错,于是跟随他的脚步前行了一小段距离,而大概走出去一二百米,就放弃了,因为确实追不上,而且高海拔上升路段,动作太大太急,坚持不了多久,就需要停下来喘气,
也只好感叹,“这吃牛肉长大的跟我们这样吃米长大的相比,就是不一样啊”。
经过一个垭口,仙境般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天空湛蓝;远处的雪山,山顶云雾缭绕,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树木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一群人无不赞叹眼前的美景。远处偶尔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小雪崩偶尔发生。
从垭口开始路面开始有积雪,不多,但是会略有些滑。这种路苦了辛巴,因为是略有点陡的下降,并且路面还有雪,而辛巴有些恐高,且穿着普通的旅游鞋,并不防滑,所以下降的速度很慢。
翻过垭口,走出林子,右手边一条小溪静静的流淌着,河滩上一片壮观的玛尼堆群堆砌的到处都是,可以想象这里是多么的神圣,到这里都不敢大声说话,其实更主要的是这里是雪域圣境,害怕大声说话,引来雪崩。一匹孤独的马从我们后边上来,然后从我们身边经过,没有看到主人,而马就这样沿着路慢步向前走,过了木桥,进入丛林后消失不见了,不知道这匹马是怎样的心情。
过桥后,路遇三个当地的藏族老乡,友好的道一声“扎西德勒”。他们是前往大本营前的小溪修桥的,而有意思的是,他们并不把工具带回家,而是把修桥用的铁镐、榔头、刀具之类的工具放在路边的一个小山洞里。路上跟穿花衣服的藏族大叔聊天,UU说要跟大叔合影,大叔毫不客气的将美女搂入怀中。每当想起这位大叔,都会心中一乐。
笑农大本营,又叫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顾名思义,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因为屡次攀登梅里雪山失败,登山队员全军覆没,从此国家禁止攀登梅里雪山。从此这个大本营就废弃了,现在成为了一个休息站。大本营就只有几间木屋,有一个商店,木屋外挂满了户外登山队的旗帜。梅里雪山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据传,她的神奇之处在于,每当有日本人前来的时候,就会变天,不是下雨就是大雾,让你看不到卡瓦格博的真容;有日本人攀登梅里雪山的时候,就会发生山难,以致于后来国家下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我们的出行,运气一直不错,天天都阳光明媚,进入雨崩的每一天都能看到梅里,看到日照金山。
经过大本营后,旅行团小队在大本营休息,我们三人选择了继续前进,至此,一直到冰湖才再次见到他们。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经过大本营后,天空豁然开朗,没有了丛林灌木的遮挡,看什么都是清晰的。美景无以言表。穿过小溪,穿过石林,开始最后的爬升。离冰湖越近,植被越少,树木也没有先前丛林中高大的灌木了。半山腰上,那个法国人再一次出现了,速度还真是快,都已经从冰湖返程了。而从再次遇到法国人的地方到冰湖,我们实际上又用了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这差异怎么会这么大呢?
爬上最后的山坡,冰湖立刻呈现在眼前。湖不大,但碧蓝的湖水清澈见底。按照攻略中所说的,到了冰湖应该转湖,顺时针转奇数圈,所以我们沿着冰湖顺时针转圈。冰湖的对面远看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近看则是冰川成形,脚下到处都是鹅卵石,有游客说,我们脚下实际上也是冰层,对于地质懂的并不多,所以不知其究。从冰川的洞中有小溪流入湖中,看来这冰湖的水就来自于这冰川。据说雨季的时候,这里的水比较宽,需要涉水才能通过,而我们来的时节,水量并不多,只是极小的水流汇入湖中,所以完全不用湿鞋就过去了。
我们在这里逗留了比较长的时间,一直到那支旅行团的小队赶上来,大家又一起各种拍照,各种嬉闹,然后不舍的离开冰湖。
从冰湖返回雨崩上村的路上,再次遇到了那三个修桥的藏族大叔,正在桥边就餐,邀请我们喝酥油茶,吃他们带的饼,当时还真想尝尝这里人做的酥油茶,肯定是纯正的酥油茶了,只可惜俺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UU婉言谢绝了,只好作罢。
从冰湖返回雨崩上村的路其实很简单,原路返回即可,但到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走的,就走岔了。到达冰湖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很多人,而返回大本营的时候,一路上却如同集市一般,同样也是往回走,不清楚他们到底有没有到达冰湖,亦或是,他们只到了大本营。辛巴有些恐高,走在了后面,但后面人多,跟随人流,相信他不会走丢。UU和我则一路向前,只要见到有向下的路就直接选择下切。那个富二代害怕走丢,则跟随在我们后面。在一段有些陡的树林中,我们停下来喝水,想让那个富二代也休息一下,没想到他直接超过我们俩向下奔去,到后来竟然不见了踪影。树林中满是落叶,显然,我们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来时的路,到后来竟然没有路了,于是我们决定直接下切,到山脚下一定可以走出去。到了山脚下是一小片开阔地,看起来曾经是一个伐木场所,前方就是河流,回想前往冰湖的时候,我们也经过了这条河,当时是逆流而上的,所以此时顺流而下应该不会有错。果然,没有走多久,就看到辛巴及其他几个人过来了。话说那个富二代,我们再次见到时,已经是在下雨崩了,就在半山腰上与我们分开的时候,一个人向前跑,最后竟然迷路了,在山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打电话给其他队友,其他队友返回山中找到他,才把他带了出来。
返回雨崩上村,时间尚早,去冰湖之家取背包,然后准备前往雨崩下村。回到雨崩上村,辛巴借我手机给她母亲发了条短信以表明自己还活着,想想这队母子还挺有意思的,最起码能相互理解,而我的此次出行,实际上都是瞒着母亲,自己就决定出来了,一是害怕母亲担心,二是不想让母亲知道我出来旅行的花费,尽管花费并不多,但在母亲眼里三五百元都是巨额的消耗,毕竟母亲那代人节俭了一辈子,一生辛劳。说起辛巴借手机发信息,主要是因为联通的号码到了这里就完全的没有信号了,确切的说是在飞来寺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没有信号了。起初为了拼车,联系方式都只能留QQ或上门找人,因为客栈有无线网络。而进入雨崩后就连无线网络也没有了,于是每天一条短信,当然这也正反映出这里的原始,或许再过些日子,这里也将不再与世隔绝。
雨崩下村,距离雨崩上村,看起来非常近,而且是从高处向低处走,可是走起来并不轻松。通往雨崩下村的小路曲里拐弯的向着河谷延伸,好在这个时节,路面非常干燥,还算好走,如果是雨季,不知道会是何等的艰难。辛巴一方面恐高,另外自己出来旅行,还带了不少书,在雨崩上村的时候,为了轻装上阵,将重的东西放在了一个手提袋中留在客栈,而前往雨崩下村之前,我们就建议他将手提包装进背包中,因为觉得距离不远,所以辛巴决定就这么一只手拎着,结果走下坡路的时候,才开始后悔。
【从雨崩上村看雨崩下村】
连接雨崩上村和下村的是一座不算很宽的石桥,桥下水声轰鸣如雷。骡马队伍也是通过这座桥往来运送货物。过这座桥时恰好遇到一支运货的骡马队伍,于是不得不靠边站,给骡马让道。过了桥就是雨崩下村,看到有藏民经过,于是上前问路,结果语言完全不通,似乎人家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要干嘛,然后自顾自的离开了,我们也只好无奈的寻找下一个问路目标。几个从上雨崩来的驴友经过,也不知道该怎么走,于是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看了看,最后告诉我们看到了我们要找的“雪色浪漫”。
【河不算太宽,但水流湍急】
之所以要选择雪色浪漫客栈,是因为这家客栈是冰湖之家老板的亲戚,且冰湖之家的老板说雪色浪漫客栈的老板可以帮我们找去神湖的向导,价格200元。之所以要找向导,是因为去过雨崩的“瑞士法郎”说神湖的路难走,一定要请向导,所以住在这里,找向导是我们的初衷。
入住雪色浪漫客栈的第一天,停水,全村停水,只有喝的水。雪色浪漫客栈的房间条件比上雨崩还差,床板都是三块分开的木板拼起来的,房间很拥挤。
看到等待晚餐的人很多,不知道我们如果要在这等待,得等到什么时候,于是三人沿着门前的路四处搜索可以吃饭的地方。雪色浪漫对面是一家尼农人开的商店,有几个藏民在里面吃饭,看起来是个可以吃饭的地方,于是进去看了看,价格比上雨崩贵,在这里,没办法挑剔,就只好将就,于是照旧,三个人三个菜。在雨崩,似乎客栈的老板都兼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厨师。
吃过饭,和辛巴去神瀑客栈溜达,看看能不能找到人拼团请向导去神湖,不少人围坐在神瀑客栈的院子中的火堆旁烤火,当听到我们说神湖时,绝大多数人竟然没有听过,而其中一位哥们还很肯定的跟我们说他们有两人要去神湖,让我们有些欣喜,结果后来经人提醒后,才发现自己搞错了,把冰湖当做神湖了,赶忙向我们致歉。当然,一开始听到他说要去神湖时,我已经有些怀疑了,至少表面看起来,并不像是个很能走的驴友,而只是个普通的游客。
晚上找雪色浪漫的老板商量联系向导的事宜,老板说,可以不用请向导,请向导也只是心里安慰,确保不会迷路而已,只要沿着主路走,不乱跑,就肯定不会走丢,如果非要找向导,可以帮我们联系。思虑再三,发现可以省200块钱,并且我们也好歹有些户外经验,还不至于那么容易就丢了,于是决定,放弃请向导。
计划的第二天早晨出发时间比较早,可能吃不到早餐,于是在睡觉前,跑去尼农人开的商店买了两盒桶面,一瓶可乐。说来也奇怪,在雨崩的日子,竟然对可乐如此多情。在高山上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下山一定要买可乐,当然这里的物价可不便宜,很多东西都是8元,可乐8元,饼干8元,八宝粥8元……
下雨崩的第一夜有些清冷,次日的计划目标——神湖,雨崩行程中强度最大的地方。神湖,说是没有岔路,可我们却差点走出了尼农,看来是注定我们要在雨崩多逗留一个晚上。
2012年11月2日,我们在雨崩。
- · 2012高原行之攻略版——尼汝篇
- · 2012高原行之攻略版——雨崩篇
- · 2012高原行之16日雨崩行程原版计划书
- · 2012高原行(一)——序篇
- · 2012高原行(二)——旅途变奏曲
- · 2012高原行(三)——梦幻泸沽湖
- · 2012高原行(四)——囧途
- · 2012高原行(五)——雨
- · 2012高原行(七)——神瀑
- · 2012高原行(八)——神湖
- · 2012高原行(九)——再见,雨崩
- · 2012高原行(十)——走进尼汝(上篇)
- · 2012高原行(十一)——走进尼汝(下篇)
- · 2012高原行(十二)——中转站,香格里拉
- · 2012高原行(十三)——丽江,一瞬间
- · 2012高原行(十四)——写在最后
真美,真想去,赶明儿好好看看你的攻略!
很美,照片拍得真好,写得也棒
等你的攻略啦!
http://www.517huwai.com/blog/28425
我也很想知道!
有伴就一起啊,要不我就准备去墨脱了!
是呀,我们定了2月6日放假,所以准备买票了!
你计划几天?
十天!
我们是多么特别的“猪”啊。
喜欢有爱的内容![憨笑 憨笑](http://img.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2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