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梵唱的天籁(三)—— 深谷碧玉巴松措
第五日:八一镇—巴松措—拉萨
即使开着破车,咱们的心情依然很好,8点准时出发,前往巴松措。一路青山薄雾,景色秀美。
途经某村时看到路边有很多水果摊,大伙就合计着买一些西瓜在路上吃,事后证明这绝对是个极其明智的idea,试想在海拔几千米的珠峰大本营啃西瓜是啥感觉?
车一路沿着尼洋河行驶,当天是个阴晴不定的多云天,看着铺天盖地一直笼罩到山腰的厚云浓雾,我不由再次感慨西藏的天空。有时碧空如洗,蓝得浓烈彻底;有时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成群的牧羊;有时风云翻卷,波涛汹涌;有时云蒸霞蔚,艳丽多姿;有时云海层叠,如浩瀚的生命乐章...
总之,西藏的云就是那样的热烈奔放、气势恢宏,从来都和风轻云淡无缘。
> 一路跟随欢快流淌着的尼洋河
西藏很多公路都设有限速的卡子,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一旦发现超速就罚款200。通过限速当然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但有时也成为交警收入的重要来源。出林芝不远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卡子,限速40公里。本地司机司空见惯了,快到下一个关卡时,如果时间不足,就干脆找一处风景比较好的地方停车等候时间,这对于喜欢拍照的游客求之不得。
> 拨开云雾见蓝天
从八一镇到巴松措是128公里的泊油路,2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在那翡翠般的绿跳入眼中的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停止了,真是难以置信这样的深山峡谷中有如此仙境。
> 巴松措湖心岛——扎西岛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湖面海拔3700米,犹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湖水包围在原始森林及雪山怀抱之中,与世隔绝,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奉之为圣湖。(注: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尊莲花生大师为祖师。据说红教戒律是藏传佛教中最为自由的,它允许僧侣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家生活。红教喇嘛往往有自己的职业,他们有事时被请去念经做法事,平时则像普通农牧民一样种田放牛。)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如织、雪山叠影,黄鸭、沙鸥、白鹤等浮游湖面,景色宜人至极,游客可以乘坐游艇环湖观光。
离湖岸不远处有一座小岛——“扎西岛”,传说该岛是座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岛上的主体是红教寺庙——“措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奇怪地发现措宗寺庄严的大殿外竟然摆放着两个男女生殖器木雕,原来这是藏族先民对生殖的原始图腾崇拜,后来在附近又发现许多原始生殖崇拜的痕迹,这种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的奇异混合真是很有林芝本土特色。
> 红教寺庙——“措宗工巴寺” ( 不知道为什么牌子上写的是”平安寺庙“?)
> 巴松措流浪的小黑猪
秋天是巴松措最美的季节,沿着巴松措度假村后那座小山的林间小道上爬,可以居高临下拍摄到扎西岛镶嵌在湖中的全景,但当天大家实在太累没有精力攀登那看着就很长很陡的路,而且天空及湖水因多云而不够清透,一直拍不出感觉,只好放弃。
我们来了,我们走了,对于巴松措,我们只是一粒尘埃,对于我们,巴松措是贴在心窝的那块翡翠碧玉,帮我们化解俗世的烦恼。
(若不能正常显示,请看博文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de8f50100vk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