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梵唱的天籁(二)—— 林芝 南迦巴瓦峰 鲁朗 排龙天险 波密 然乌湖 米堆冰川 八一镇

第三日:八一镇—南迦巴瓦峰—鲁朗—排龙天险—波密

 

8点多,我们离开八一镇前往波密,此时阳光已经洒满山头。今天任务艰险,我们将翻越色季拉山,经鲁朗高山牧场,走死亡谷——通麦天险。

 

林芝海拔3100米,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造就了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并形成独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这一路,山清水秀风景绮丽,途中还经常可以看见一群群欢快摇着小尾巴的小黑猪(藏香猪)或在林间嬉闹或排队过马路,常常让人误以为闯入了童话世界。这儿的民居和西藏其他地方也完全不一样,都是红蓝颜色不一的玻璃瓦盖顶,据说都是政府或企业资助免费提供的。







> 玻璃瓦民居完全看不到西藏的影子

 

经一道又一道的盘山路后,我们进入了色季拉山,色季拉山,是川藏线最高的拗口,海拔4600米,可以眺望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最美十大名山之冠。因其终年云雾缭绕,难得一窥真容,所以被戏称为“羞女峰”。不知道我们这次是否幸运呢?

 


> 在色季拉山俯瞰群山环抱下的村庄

 


> 盘山道上初见南迦巴瓦峰一角



> 南迦巴瓦峰隐藏在云雾之中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其主峰高耸入云,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 终于显出了神女风貌

 

有一点我很疑惑,南迦巴瓦峰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雷电如火燃烧”、“直刺天空的长矛”、“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可知其山势险峻,攀登难度极大,以至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而在关于南迦巴瓦峰的不同传说中,也都是以男子形象出现。但在色季拉山口看到的山脉全貌明明是一位面姿秀美胸部高耸的美女,真是神秘莫测。



> 美女镜头特写,从右至左清晰可见高额、鼻梁、嘴唇、下巴、颈、胸...最美的是以轻纱作为胸衣

 

南迦巴瓦峰的推荐观赏点有两处,一是色季拉山口,也就是我们此次的观赏点,离得比较远,看得不是很真切,但可以纵览山脉全貌;二是在派镇附近的大渡卡村和直白村。如果走进大峡谷近观,那种近身的感受将更为震撼。有机会,我们一定要看看神峰作为刚猛勇士的另一面。

 

过了色季拉山就是平坦大道,我们进入了鲁朗地区。鲁朗以林海和石锅鸡最为出名,司机提前帮我们预定了石锅鸡,想到即将到嘴的美味,大家都抑制不住的兴奋。



> 一路上都是这种运送物资的军车,雄纠纠气昂昂排成一列,神龙见首不见尾



> 鲁朗石锅鸡

一锅石锅鸡需要200多,是用掌参和土鸡为原料,采用雪山溪水慢火炖制而成。大家先喝汤再涮菜,汤汁乳白,带着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非常鲜嫩,是藏民自家放养的土鸡。我特别喜欢那蘸汁小料,不太辣但不知道放了什么调味,无论是鸡还是豆腐,蘸着这汁味道都绝了。LG想买一个石锅回家炖汤,就问老板多少钱,结果小的要1000,大的近2000,过于昂贵无奈放弃。原来这石锅来历不同寻常,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打磨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需要每年七八月份由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这种云母石锅,保温性特别好,并且富含镁铁等17种矿物微量元素。回到拉萨后,我们意犹未尽,本想再吃一次石锅鸡,但由于没有时间提前预约,并且价格又贵了很多,只好遗憾作罢。

 

吃饱喝足了继续上路,没多久我们途经一片欧陆风光的牧区,感觉甚好就准备下车进去玩耍休憩一会,遇上几个当地人问我们要不要骑马,我们拒绝了。这儿非常开阔,有山有水有草有人家还有牛,引得大家东拍西拍乱拍一气。拍的好不好不重要,体验快乐的过程才是真谛。



> 青山、林海、溪流、田园勾画出鲁朗恬静的“山居图”


> 像不像一副油画?


鲁朗前往波密的路起始处是一段位于峡谷密林中的柏油路,两侧都是齐整的阔叶杨树和巨柏云杉。我们吸着新鲜的氧气,在郁郁葱葱的绿色隧道中行驶,真是非常惬意。但天堂与地狱往往如此接近!没过多久,就变成了颠簸土路,提醒我们即将到达“排龙天险”。“排龙天险”全长十四公里,皆是碎石路面,基本只有一个车道,只在个别地段加宽便于会车,道路一侧是壁立千仞,另一侧则是千丈悬崖,崖下是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帕隆藏布江。由于山体疏松,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塌方,西藏武警交通四支队干脆常驻这里,随时准备救险。因此,此段路誉为川藏线上最危险的一段。区区14公里,即使一切顺利也得一个小时。

 

在我们抵达时,这儿刚发生一起翻车事故。大家只好停车等待人员过来处理。好漫长的等待啊,若干小时后吊车才把那货车成功吊出,恢复交通。这提醒我们行走西藏,一刻都不能放松,危险一直就在身边。



> 在排龙入口处等待翻车事故的处理

 

大家心惊肉跳终于度过了这死亡谷,来到通麦大桥前。过通麦大桥,必须人车分离,等前一辆车完全通过后,下一辆车才能上桥,并保持车速5公里,而所有乘客须下车步行过桥。过了通麦,天色已晚,我们只好改变行程,夜宿波密,第二天再前往然乌,何况司机告诉我们然乌住宿条件远不如波密。

 

第四日:波密—然乌湖—米堆冰川—古乡河—八一镇

 

从波密到然乌,有130多公里路程,而当晚必须回到林芝八一镇。为了赶时间,我们不得不天未亮就出发了。8:30左右,我们便赶到了然乌湖。然乌湖属于堰塞湖,海拔3850米,藏语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的水牛和湖岸的黄牛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形成然乌湖。之前看介绍得知,然乌湖以静、蓝而闻名,湖水平静如镜,随季节的不同而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但无奈当天是阴天,偶尔还零星飘着小雨,整个然乌湖笼罩着一层薄雾,散发着一股清冷之气,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别样之美。这儿实在太阴冷了,一拍完照,我们就去然乌镇吃早餐补充能量。现在早已忘记当时吃了什么,反正比其他地方要贵些,毕竟那儿太偏僻。餐馆斜对面就是然乌兵站,不过没有看到门口有士兵站岗。不知道是不是有兵站的缘故,然乌的通讯相当发达,建有移动通讯基站,信号很好。





> 阴天清冷的然乌湖

 

1小时后大概10:50左右,我们抵达米堆冰川入口处,从这儿走到冰川观景处往返需要近2小时,当然也可以选择向导骑马过去,咱们4人为了拍照,只好辛苦腿脚了。

 

我们走进了那一片斑斓的针阔混交林,走进了古朴的米堆村,看攀羊、小鹿、马都那么悠哉恬静,冰雪汇聚而成的溪水潺潺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好一个世外桃源!真希望可以多停留几日,只为了与森林共呼吸。





> 层林尽染的世外桃源

 

看到米堆冰川了,陡峭的巨大冰瀑闪耀着银光,宏伟的气势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米堆冰川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珠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只有2400米)。



> 远处就是米堆冰川



> 米堆冰川,冰瀑布在云霭中闪着清冽的银色之光

 

如果要踏上冰川,与米堆亲密接触,还需要涉水过几道河,翻越三道冰川运动留下的终碛垅,历尽五个小时的艰难。咱们昨因事故耽搁了行程,今日必须在天黑前通过通麦排龙回到八一镇,不得不放弃,毕竟谁都不敢拿生命做赌注啊。姑且留下几个遗憾当做下次再来西藏的理由吧。



> 米堆冰川脚下散落的古朴的藏式民居

 

回到冰川入口停车处,回首看最后一眼米堆,由衷感慨造物主的伟大。西藏独特藏文化的形成都是源自造物主对西藏大自然的恩赐啊。

 

今日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我们轻松踏上了归途。在路过岗乡时,那座横跨帕龙藏布江的挂满经幡的铁索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遂决定登桥溜达一下。通过告示牌得知桥的另一头是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盛产云杉,还生活着羚羊、豹、盘羊、黑熊、猕猴、角类、鹿、鹦鹉等珍惜禽兽。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推出选美特辑,岗乡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波密岗乡云杉林名列最美十大森林第五名。看样子,还真值得一游呢,只待下次再见了。

 


> 横跨帕龙藏布江的岗乡铁索桥

 

过了岗乡路口不远就是古乡湖,古乡湖其实是帕隆藏布的一段。1853年,古乡后山的“雄陆给尼”冰川爆发,巨大泥石流堵塞帕龙藏布江,而形成这著名的淡水湖堰塞湖。

 

 
> 古乡湖就处于国道旁边



> 古乡湖景色柔美,颇具江南风韵



> 因泥石流而形成的淡水堰塞湖——古乡湖

 

继续前行1个多小时后,我们再次到了通麦天险。通麦有很多急弯,而这些急弯往往看不见对面的车,只有通过按喇叭才能知道是否有会车。若有会车,则一方车需要后退至路面稍宽处等待对面车通过。很多往返通麦的大货车都练就了如何过急弯如何会车的高超技巧,很多窄道看上去不可能通过,但它们竟然不可思议地在你眼皮下通过了。

 

不知道是过与自信而掉以轻心呢还是因为心急赶路,反正事故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对方究竟有没有按喇叭一直是我们之间的争议,我们好像是听到了,但小黄坚持没有听到。最大问题是小黄过弯时没有减速,结果两车相撞,咱们的车成了独眼龙。这下,大家都懵了,虽然经检查,暂时没有发现其他问题,但天快黑了,咱们的车如何翻越色季拉山安全抵达八一镇?越想越着急,但此时此刻我们不想怪怨小黄,旅途中,司机的心情和体力都会严重影响到安全。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知道闯了祸的小黄这下开车知道小心翼翼了,他同时打电话给他的一位司机朋友帮忙,在鲁朗等候我们帮我们引路。

 

九死一生终回到八一镇,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此次事故对我们今后行程依然造成安全隐患...



> 被撞后的“沙漠王子”的惨样

(若图片不能正常显示,请看博文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de8f50100vilz.html

 

随风东西发表于2011-07-22 11:58  
分享到 
(3149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阳光不锈

    天真的很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