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随笔1(西藏之行2-第一天)

          2009年第一次入藏之后,就有了二入西藏的想法,也为之做了充分的准备,借助今年的双节之际,终于把二入西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二入西藏的路线主要选的是“察察唐蕃自驾穿越”,这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非常经典的穿越路线,能领略历史文化,又能亲临绝佳美景。“察察唐蕃”应该是两条著名路线的简称,应该理解为“丙察察+唐蕃古道”
         “丙察察”是指从云南怒江的丙中洛穿越察瓦龙到西藏的察隅县,也为茶马古道之一。“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
著名的交通大道,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就是从这条路走过去的。这条路线的景观绝对不逊色于墨脱之行。
      
        2012年9月25日下午2:00,从北京的“芙蓉甲鱼食府”出发,先走莲石路,进入6环,6环进入京石(京港澳)高速,再从京石高速转入京昆高速,直接奔成都方向行驶。在临近太原的一个隧道地段,堵车3个小时左右,后通行的时候了解到原来在隧道中发生了车祸。处理这起车祸,熬时3个小时左右。继续前行,晚上入住平遥古城。休息准备第二天继续赶路。因为我出发前的一周开始感冒,咳嗽,(入藏会进入高海拔地区,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是坚决不能带病入藏)而我此时感冒没好,出发前买了感冒药,晚上开始吃感冒药,希望能在入藏前把感冒治好。但我对美丽景色的向往,绝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感冒而改变行程。此时的想法就是坚信自己的感冒很快就好。
    放一张相片吸引一下眼球吧。
 
    刚刚看了一个帖子,让大家知道高海拔的危险性摘录如下:

“一个爱山的人,让我们现在都无法接受他已经离开我们。

追猎者
出身
云南
昆明东川  34
户外运动
登山爱好者。

201210.1期间
攀登丽江玉龙雪山
北峰
海拔5301

C1营地海拔4750,突发高反,高山肺水肿,抢救无效。

本次登山的具体过程:

追猎者一行 10

929乘坐昆明-丽江的火车;

930凌晨5:40到达丽江,乘车至丽江牦牛坪,徒步至海拔3650的牛棚驻扎休整;

101从海拔3650的牛棚开始攀登,运送部分登山物资至C1营地(海拔4750)。后下撤至牛棚3650驻扎休整;

102运送后续登山物资至C1营地(海拔4750)和宿营;

103早上730分左右发现队友追猎者出现高山反应症状,咳嗽、四肢无力、心跳过快、呼吸急促,我们所有队员及时果断护送队友追猎者下撤,并拨打120119110和当地老乡的电话寻求救援。可在下撤的过程中我们的队友追猎者的情况急转直下,他开始呼吸仓促,面呈紫色,我们意识到他情况严重,立刻给他进行了人工呼吸。在护送队友追猎者下撤的路途中遇到当地老乡接应救援,至海拔3800处,经赶到的丽江市人民医院120医护人员抢救无效,

意外身故。

104,追猎的父亲母亲及亲友赶到丽江,对整个意外的发生做出了解,并到殡仪馆了解情况。晚上,和其余9名队员会面,完整的了解了追猎从活动开始到生命最后的所有过程,追猎的父亲认可了意外发生的真实情况,追猎的父亲希望次日火化追猎遗体,让他和大山在一起。

自我认识追猎以来,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和他一起夜登长虫山及苍山、大牯牛山、黑风山···和玉龙雪山,一直以来,追猎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兄弟,好收队,好山友。总是在队伍里默默的帮助队友。自己顽强的精神感染着大家,任何时候,身体不适,也不愿意和大家说,不管是兄弟,还是收队,他都不希望拖累大家,总是用坚强的笑容感染大家,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直留存在大家心中。回忆起和追猎一起走过的路,再看看身边坐着白发苍苍的追猎的母亲,追猎者是她唯一的儿子,追猎者从来喜欢爬山,喜欢大山的清澈,纯净,时常也会喊上母亲一起去爬山,现在,追猎却离我们远去,也或者,他是离山更近了···追猎的母亲看着身边坐着和他儿子同龄的队员们,此时,我无言以对,只有一个深深的拥抱,希望能给母亲一点温暖,在心底里想对追猎的母亲说:我们都是您的孩子!都说,父亲如山,此时,追猎的父亲,却对我们说:“登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我们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下去,但是要有所准备,注意安全,不要让天下再多几个孤独的老人···”此时,所有的队员,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失声痛哭,不知,追猎,你可否听到,希望你在那边一切安好!追猎的父亲母亲犹如大山一样宽厚的胸怀震撼着我们每一个队员,也提醒所有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

追猎者,我们的兄弟,我们的亲人,你永远与我们同在,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守护着玉龙雪山!

谨以此告慰离开我们的追猎者兄弟!”











晕菜发表于2012-11-23 19:44  
分享到 
(953次阅读/3个评论/0人赞过)
    一直走
    照片是哪里呀?

      怒江沿岸一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