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2015探秘罗布泊B线(二十九)

新藏线旅游行程第29天:哈密--鸣沙山--月芽泉--敦煌

今日出新疆,心里有点舍不得。出了哈密,还是茫茫的戈壁,一片荒凉。


星星峡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对于新疆人而言星星峡就是一堵院墙,过了院墙就算是出疆了。


穿越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行至甘肃与新疆交汇处,到达星星峡收费站。当满目的荒凉进入视野,孩子们触景生情,吟诵起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星星峡不过是车窗外一闪而过的边缘小镇。小得让你来不及回眸便消失在了戈壁的尽头。


在连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古老隘口~星星峡买了个哈密瓜以作纪念。没想到的是甘肃的瓜州哈密瓜更多,码得到处都是,我个人认为瓜州瓜多而叫瓜州吧。


终于出疆了,进入甘肃,我们在新疆整整走了28天,真正体会到了"不到新疆不知中国有多大"。连西北人自己也能深深体会到这片土地的苍凉。西北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看到敦煌的路牌了, 感觉很亲切,很多的宣传片都在宣传。感受了丝绸之路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下了高速公路直奔鸣沙山和月牙泉,远方的驼队载着游客优雅驶进沙漠,驼铃声随着最后一匹骆驼的步伐而奏鸣。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冬日的鸣沙山显得格外静谧。所有的风景都原始、自然,然而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慢慢欣赏、体味此地古老的传说。  冬天的鸣沙山,由于被雪滋润,沙粒很难再发出响声。不过,当我们在瑟瑟寒风中,久久站立在鸣沙山脚下时,风声、沙声和呐喊声,声声入耳,始终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鸣沙山环绕中央就是著名的月牙泉,泉水是古老丝绸之路上客商的保命水,泉形如一弯新月倒扣在沙漠中而驰名中外,清澈见底的泉水倒映着鸣沙山,芦苇群,左宗柳,旱柳,胡杨树依偎着泉水而生。月牙泉地势的特殊性让风把沙往高处吹,而泉水不至于被沙掩埋,千百年来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从未褪色。虽然月牙泉一度萎缩,但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又让月牙泉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泓千万年前来自地底深处喷涌而出的清泉,千万年来不受侵扰安静地依偎在鸣沙山的怀里。泉如古老的碧玉一样的绿,如初升的新月一样的弯,所以得名为月牙泉。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

月牙泉仿佛一个婉约温柔的少女,陶醉在漫漫黄沙的粗犷怀中;又有如一弯新月,用亘古不变的坚贞,照亮了大漠深处的荒凉和孤寂。



keke发表于2016-01-04 10:39  
分享到 
(416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