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1943次浏览/27个回复 分享到 
拥不多岛

因为所以--转自扎西拉姆-多多

 

“我的诗之所以被误会成仓央嘉措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因为人们首先误会了仓央嘉措——把他视为了佛门情僧,所以但凡是有宗教元素又有爱情味道的诗句,都一律被放到了仓央嘉措的头上。三百年前被误会成放荡形骸的他,今天竟被误会成了情深似海,其实是更不堪的一件事。被废黜的仓央嘉措是寂寞的,但是被作为情圣崇拜的仓央嘉措更是孤寂的,他注定从一开始就被误会,并且一直被误会下去。”

 

分享西安《华商报》采访的原稿,也许能一次性回答很多人的疑问。

 

1、你好,看你的诗,很多读者都觉得你是一个很神秘的人,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多多:我并不神秘,不喜欢谈论自己只是因为我平凡。小时候读书、考试,长大了求职、工作,这几年无业、大龄,好像就是这样吧。

 

2、你是广东人,为什么会起扎西拉姆·多多这个笔名,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吗?

 

多多:其实“扎西拉姆·多多”是我刚开始用博客的时候的网名。“扎西拉姆”是皈依的时候上师给我起的法名,是“吉祥天女”的意思, “多多”是朋友唤我的小名。在西藏,“扎西拉姆”大概是最普通平凡的一个名字了,在后面加上“多多”,就是为了怕重名注册不了ID。

 

3、对于你的诗歌,读者最熟悉的就是那首《见与不见》,这首诗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多多:是在零七年五月写的,首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4、有很多读者在看《见与不见》时觉得你是在探讨生命和爱情,所以这首诗也会被用在电影中女儿送给即将离世的爸爸的情节中,这首诗背后的写作故事是什么?

 

多多:我没有在这首诗里探讨什么,里面没有疑惑,没有思考,那里只是有一个决定罢了。诗的灵感源自莲花生大师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莲师就是这么决定的,没有希求与恐惧,也没有疑悔。这样的爱我还做不到,当我写下来,只是提醒自己:这样的爱存在着呢,相信他。

 

5、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据说你小时候写诗爸爸会帮你批改,连那里写得好那里写的不好都圈注出来?现在你写的诗还会给爸爸批改吗?

 

多多:第一次写诗大概是十三岁吧,好像第一首诗是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想到的,诗的内容忘记掉了,只是记得那个在放学的人潮中努力蹬车的情形。写诗是自己偷偷写的,最早发现的是妈妈。诗是写在一个硬皮本子里的,爸爸偷偷地看过,错别字也是偷偷批改的,他那时候是中学老师,职业习惯。现在他不会批改我的诗了,因为我都是在博客上写。但是爸爸会假装成路过的网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通常会被我一眼识穿。

 

6、看你的《见与不见》,看你的《痴心无死》,似乎都是在描述爱情,但你却把它们收在《疑似风月》中,难道这些被读者奉为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你并不是写给爱情,而是有其他的意味?

 

多多:那些诗我当初并不是描写爱情,也不是写给爱情的,不过要是大家觉得那是爱情,并且认同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那也很好啊。我写的时候,是以诸佛、菩萨对众生的爱为描写对境的,所以那是爱的最高标准。也许我们还做不到这样去爱,但是如果能相信我们正如此地被爱着,愿意相信这样的爱存在着,就很好了——起码不至于在这个浮躁的小世界里太绝望。

 

7、《见与不见》这首诗刚出来时,被大家误认为仓央嘉措的诗,可见你们的文字有些相似之处,你也写过一首诗叫《央嘉措说》:“我是全世界所有的男人/你是全世界所有的女人/我爱你/理所当然……”能讲讲你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吗?

 

多多:其实我的文字与仓央嘉措的文字并没有太大的相似之处。藏族诗歌大体可以分为“道歌体”、“格言体”、“年阿体”,在仓央嘉措的那个时代盛行“年阿体”——词藻华丽、文句繁褥。与此同时,来自于“谐体”民歌形式的“四六体”形式受到一部分学者的青睐,开始运用“四六体”创作诗歌,形成了一个流派,《仓央嘉措情歌》便是“四六体”诗歌的代表。仓央嘉措的诗歌汉文译本虽然有很多,但亦多为五言或七言。所以从语言风格上,我的诗与仓央嘉措大师的诗其实相差很远。

我的诗之所以被误会成仓央嘉措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因为人们首先误会了仓央嘉措——把他视为了佛门情僧,所以但凡是有宗教元素又有爱情味道的诗句,都一律被放到了仓央嘉措的头上。三百年前被误会成放荡形骸的他,今天竟被误会成了情深似海,其实是更不堪的一件事。被废黜的仓央嘉措是寂寞的,但是被作为情圣崇拜的仓央嘉措更是孤寂的,他注定从一开始就被误会,并且一直被误会下去。

 

8、你的很多诗歌都在描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你怎么看待爱情?如果要拥有一份爱情,你希望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爱情?

 

多多:说真的,我觉得爱情是件奢侈品,有固然好,没有也能活。我希望拥有的就是这种:得到是种快乐,失去也不至于痛苦的爱情。

 

9、看你的资料,知道你很喜欢行走,一个人去印度,去西藏,在行走时是什么吸引了你?让你这么执着的坚持行走下去,你觉得行走在各处对你的成长和写作有什么帮助吗?

 

多多:其实我并没有“执着地坚持”行走,我的走是件很自然的事,不需要“执着地坚持”,只需要“不执着地留下”就好了。一直以来,我的人生都有很多“出离”的机会,我只是从来没有拒绝这些机会而已。从高中毕业开始,我就离家求学,工作后更是被公司调往各个城市工作,所以很早就适应了“不断地离开”。后来自己选择远行,则主要是为了学习佛法,也是一件平常事,只是选择去做一件让自己感到欢喜的事,并没有觉得是在坚持什么、克服什么、舍弃什么。

行走,是一个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并不怎么伟大,但是可以满足好奇心,你不会对世界、对自己感到好奇吗?

 

 

10、你的很多诗,读者都特别喜欢,很多人把你的诗放在自己的博客和微博里,你最喜欢自己那个阶段写的诗歌?

 

多多:嗯……好像每个阶段都有蛮不错的诗歌吧,哈哈!但也有事后看到恨不得一把火烧掉的矫情诗。但是我知道,在写的那个当下,自己是真心的,只是后来思想进步了,呵呵!所以还是留着吧。

 

11、你的诗集《当你途经我的盛放》马上就要和读者见面了,在这本诗集中那些诗是你特别想给读者推荐的?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多多:就像我曾经说过的,“诗其实是一面镜子”,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最能反映自心容颜的那一面镜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推荐。我唯一能推荐的也许就是:当你去阅读,不要试图读我,试着把“内在的自己”读出来,那么那些诗句,便是你的了。书的名字是《当你途经我的盛放》,但是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另外一半,在书的封底,那才是我真正想要对读者说的话。

 

12、接下来你会继续行走、写诗歌,还是会暂停下来做一些别的事情?

 

多多:现在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最近的世界很无常不是吗?

 

13、西安有很多读者很喜欢你的诗歌,能给他们说些什么吗?

 

多多:西安曾经见证过一个诗歌的盛世,如果将来有机会再去西安,但愿能听听你们为我叙述那番曾经的光景。

 

 

因为所以



拥不多岛发表于2011-05-23 09:09
分享到
  1943次浏览/27个回复 
    会飞的海马
    强
    雨田

    出差路上扫了一遍!超凡脱俗的文笔

    作者莫非是某位佛陀菩萨的转世......

    笔下的印度 尼泊尔让人神往!

    读她的诗有种穿越时空跨世旅行的飘忽感~~

    此书可品一生。

    牛仔帽

    干脆炮兄一人送一本坏笑

      拥不多岛
      来北京取吧
    雨田

    当当的效率挺高 昨儿订的今天就收到了!

    可以享受 扎西拉姆-多多的盛放了 呵呵

      拥不多岛
      比你稍微快半天,哈哈
    小猴儿

    谢谢分享 很佩服这样的人

    流淌

     

    疑似仓央嘉措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当仓央嘉措红遍红尘,当本是最脱俗的上师变成最世俗的存在,在世人盲目而茫然的信仰中,谁是你的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是你的谁?对仓央嘉措的误读,从他名声起时便已有之,到如今,随着时光的涂抹,变得越发肆无忌惮并变化万千了。
    多多,一个与仓央嘉措隔了数百年的女孩,因为一首《见与不见》而与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纠结,这就是因果。或许,某一世的仓央嘉措与某一世的扎西拉姆多多在某一时空相遇过,在另外的时空中,他们再没有重逢,却把隔世的因果,变成隔世的纠结。多多是一个佛教徒,今世跟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六世达赖。很难说,他们的前世没有交汇,正如,他们的今生,有如此因缘。多多的诗《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初次发表时便被误解为仓央嘉措所作,即便是她自己发出声明,那声音也因太过微弱而未见其效。彼时,仓央嘉措并不比多多更出名多少,充其量也只是在小圈子里流行的众多上师中的一个罢了。
    不知道是顿悟的世人多了,还是佛法真正的普度了众生,时光的脚步走到近处,我们蓦然发现,原来仓央嘉措已经如此出名了,他红了,与之相关的一切,也随之而大红大紫。每一本关于他的书,每一首署上他的名字的诗,都因为非理性的传播,而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这其中,当然包括《见与不见》,即《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当然它的作者扎西拉姆多多,也因此终于以一种更鲜明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也终于可以发出更有力的声音。当她知道《见与不见》已经被病毒式传播到几乎人人皆知的地步时,当她知道它依然被误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时,她说:即便如此,多多愿意,将荣耀归于仓央嘉措。
    然而,终究还是因果,多多的低调在疯狂而泛滥的误读之后,被高调地拨乱反正了。《当你途经我的盛放》这本书的出世,宣告了一个疑似仓央嘉措的存在。它是她的宣言,也是她的化身,它是她与他的开始,也是她与他的结束,又是她与他的延续。到此,该对这首诗盖棺定论了吗?还是对多多和仓央嘉措盖棺定论?仓央嘉措依然是令人尊敬的、让人顶礼膜拜的上师,多多依然是个佛教徒,是个修行者。依旧,仅此而已。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一如这个书名,她的盛放和它的盛放,让她不再需要披着仓央嘉措的外衣,演绎自己的故事。当然,上师的灵光依然在普照,可是,多多的灵性已经开始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注定要盛放的书,只在等待有缘人。如多多所说:有缘的人会看到,懂的人会懂。我相信,与仓央嘉措有缘的人,必定与多多也有缘,懂仓央嘉措的人,也必定懂多多。那些误读的、误解的、误传的故事,都只是这缘分的载体,都是为了懂而必经的非懂的过程。请相信我们前世有约,只为这一次有缘的路过。所以,路过多多吧,当我们途经她的盛放,她说请不要停留。其实,你可以留下。
    最后看看手边的书,默默许愿:愿我,我们都有缘,愿我们都会懂。谢谢多多,谢谢仓央嘉措。谢谢你我的途经。


    你是月光中的莲花一朵
    我是法相中的念珠一颗
    当你从我的红尘路过
    我看见世人忽略了我
    他们叫你仓央嘉措
    他们叫我什么什么

    你是被无数人感动传播的见与不见
    我是无人问津的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当你途经我的因果
    我看见世人错看了我
    他们叫你扎西拉姆多多
    他们叫我疑似仓央嘉措

     

    转自卓越

    色色

    准备弄一本来看看

    饭辙
    强
    流淌
    不错~~
    小白勇敢在路上
    谢谢分享!可爱
    默读°360

    真巧,今天刚收了一本可爱

     

    世间美好的女子很多,能让路人也心生美好的却不多,多多是一个。

     

    途径一份盛放,结果除了美好还能有什么。

      流淌
      你以为是我在纸上涂鸦的那些,其实是时光在我身上的涂鸦。我与岁月一起,乐在其中。我与岁月一起,言不由衷。
    oldmonkey

    一直以来,我的人生都有很多“出离”的机会,我只是从来都拒绝这些机会而已。

     

    不太入世的人,都会更愿意出世,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啊。

    那闷儿

    “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最喜欢这句,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想起的是一个亲人

    雨田

    多谢小炮分享!

    榛榛

    哦`~,找了看看~呲牙

    红舞鞋
    小炮,给推荐几本书呗。。。。
      拥不多岛
      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第一本,《湖南出了个红舞鞋》
      芒果
      《湖南出了个红舞鞋》  是本好书!
    红舞鞋
    嗯,一定看看去。。。强
    星空
    我去看看
    山谷的风20
    见与不见原来是他写的啊!!!  好诗,好文章,有时间买本看看~~~~
    Sandy
    呃 是这样的吗
      拥不多岛
      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