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4550次浏览/78个回复 分享到 
滚雪球

芮成刚: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关于日本的文章

这个题目当然是太太夸张了,文章只不过是个人的杂感罢了。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为了东施效颦《东京审判》的电影宣传词。影片的海报上印着这样的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我觉得这也夸张了,言重了。电影拍的虽然还不错,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是这宣传词,一是有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去多卖电影票的嫌疑,二来,那段痛苦的历史早已铭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里,语言里,生活里,甚至是意识里,好像并不迫切急需更多的提醒。这句宣传词也许用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年代更为贴切.
 
国耻我们当然永不能忘,也不会忘。生活中随时随地常会想到。每次运动爬香山,看到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香山寺的断壁残垣,我都会感慨:如此恢宏的大国,当年竟会被如此的侮辱。
 
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经常去看看香山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感受,去思考。
 
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
 
我们的目的是——记住历史,自强不息。
 
 
中国和日本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日本这个国家,来看日本人?这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日本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
 
小时候,第一次看《小兵张嘎》《地道战》的时候,我们也许还在哼着《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歌。我们在模仿葛优他爸演的日本鬼子说话的时候,山口百惠和高仓建也正在塑造我们心中对男性女性最初的审美。学校包场去电影院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自己却也许还正收集着《圣斗士星矢》的贴画。第一次听到“靖国神社”这四个字的时候,《东京爱情故事》也正陪着我们度过最艰苦的一段学生生活……
 
今天,从手机到汽车,从物质到文化,来自日本的点点滴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但打开邮箱,却能看见号召大家抵制日货的邮件。开车的时候一抬头还能看到前车的后屁股上赫然写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究竟什么是日货?
 
随便出一道考试题:下面的中文词语里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
 
随便举例,“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 Economy的翻译。“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劳动”在中国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r。 “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wledge。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中文。
 
试问想抵制日货的朋友,这些日货词语你也抵制得了吗?中国近代的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们无一不是在日本学习生活,把更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当时落后的中国.这些人的思想,文化,你也能抵制得了吗?
 
作为一个做电视的人,我还想说:今天你看的所有中国电视全部都是用日本的摄像机,编辑机制作播出的。这个,你抵制得了吗?
 
尊重并熟悉历史的人会告诉我们:中国的确当过一次日本的老师,而日本却曾两次走在我们的前面。古代社会,隋唐开始中日有来往,中国比日本更早进入文明社会,遣唐使们虚心来到中国。(中国的电影人们不妨也拍拍遣唐使的题材,说说中日的友好渊源)
 
然而,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甲午战争,日本不但战胜了中国,之后更是摆脱了西方对日本的控制。远远的走在了中国前面。
 
迅速崛起的日本给当时的整个东方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亚洲国家摆脱西方控制,独立崛起的样板。当时的交通不便,中国人向西方直接学习难上加难。向日本学习成为唯一选择,像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这样的中国政治和知识精英们,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探索中国自强的道路,有的甚至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基地。
 
当然,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二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又一次崛起,从零到一万。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日本又一次成为我们市场经济的老师。从赔款到投资,中日的贸易也成就了中国今天的繁荣。我们那时候虽然还小,但也应该依稀记得:中日关系当时是非常的好,可以称作是蜜月期。只是进入九十年代,日本的一些政客们可耻行径才让我们似乎远离了日本。
                               
从中日建交开始,日本的首脑,有过一次次的道歉和谢罪。只是到了小泉这几代领导人才出现了伤害中国人情感的劣迹。我们不能为了几个胸怀叵测的日本政治野心家,几股落后可悲的日本政治势力,而忘记中日友好的千秋大计,忘记了从周恩来田中角荣开始的,几代中日领导人苦心经营的中日友谊。
 
中日那段痛苦的历史,也只是中日交流两千年里的一段阴影,不是全部。未来,更长。
 
我们不能只念叨着中文是日语的祖宗,恨不得连日本人都是当年秦始皇那找不到长生不老药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而忘记甚至根本不知道日本对中国的贡献。承认别人的长处,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相反,这是自信的表现。
 
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在工作中,父母师长常会教育我们:看一个人要多看他的优点。对一个人尚且要多看优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应如此,不能以偏概全。
 
前一阵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京签名售书,竟然还有人打着反日的旗号抗议。这是中国人的尴尬,这样的做法,毁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形象。
 
但愿我们这一代,在声讨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耻行径之后,也不会忘记回家去听听小泽征尔的音乐;在痛斥完东京市长石原生太郎的反华言论之后,也还会去翻翻,村上直树的小说...
 
 
强大与伟大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是一部让我感动得夜不能寐的电影。最重要的原因是,影片回答了一个今天无数中国人,特别是正在国际化的中国青年人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和胸怀来看自己,来看世界。
 
影片中,在被列强瓜分中国的大背景下,霍元甲走上擂台,面对生死状,第一句话却是:“在擂台上以命相搏,是中国人历来的陋习,可是我们有另一种传统,叫做以武会友”。在那样屈辱的背景下,一上来还能先反省自身的不足,然后再不卑不亢的面对强大的对手,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自信!
 
霍元甲战胜每一个对手,都不光是用武力让对方屈服,而是用自己的风范让对方心服口服。他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输,而是让别人“服”。服并不意味着谁喊谁一声大哥,服意味着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意味着用人格的魅力去融化他人的偏见和执拗,用人性的光辉去照亮他人内心不曾见过阳光的角落。
 
影片对日本人的描述也是一分为二,非常客观。和霍元甲比武的日本武士光明磊落,对霍元甲敬佩由衷,而策划毒害霍元甲的日本商会会长却是一个阴谋家。日本武士最后痛斥日本会长为了自己的赌局而侮辱了日本的荣誉,给日本人带来了耻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也大大方方的在日本放映,而且并没有日本人说它丑化了日本人的形象。
 
霍元甲在临死前,徒弟们怒不可遏,要去报仇。而他对徒弟们是这样说的:“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强不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短短的几句话,凝聚了无数中国乃至世界,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也是用这样的胸怀,来这样期许我们这些后来人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这才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值得看的电影。
 
今天的中国,盛事空前,已经以强大的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世人共晓的事实,这也是你走遍世界,所有的外国人都会告诉你的,并不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明。也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少踢进了几个球,少拿了几块金牌,或是少了几句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而觉得我们软弱。
 
强大,靠的是实力,但是,伟大,靠的是胸怀.
 
 
 
中国和世界的误会:盲人摸象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也问问周围所有骂小日本的朋友,去过日本吗?有过日本的朋友吗?答案大多是No. 我自己原来对日本的印象也不好,但扪心自问,除了那段历史之外,也大都是道听途说,没去过日本,没有一个日本朋友,甚至也没有采访过几个日本的政要和企业领袖.
 
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从未来到过中国,没有中国朋友,而只是在媒体上看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不良言论,就断言中国不好。我肯定不能接受.我会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中国人一无所知,你凭什么做这样的判断?
 
而我们对日本就了解吗?
 
日本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但却最不了解的国家。我们大多数青年人可能对欧美的了解远胜于对日本的关注。当然,日本不是一个容易了解的国家,日本人也的确存在着两面性。但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日本并不比中国更难了解。问题不是可不可以了解,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了解。(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赖孝尔写的《日本人》,都是非常精辟的著作)
 
凡是来过中国的外国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对我说中国要比他们想象中的精彩的多,优秀的多。一次中国之行,往往会改别他们许多从小积累的对中国的不良或错误印象。而一个真心相交的日本朋友,一次日本之行,往往也能改变许多。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去了一次日本,改变了我从前许多过于简单,过于主观的判断。
 
在耶鲁给美国学生讲中国的时候,我经常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来概括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以及中国人对美国的曲解。大家往往都是摸到了哪里,就认为哪里是大象的全部,都没有看到相对完整的大画面。甚至一些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美国朋友和在美国定居的中国朋友,由于生活的圈子相对固定,也都没有能对一个国家有多角度的立体的理解,而是偏执与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体会。
 
中日之间更是如此。我经常听到有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痛斥日本人的种种不是,听完之后,往往会激起我的一些反日的情绪。事后想想,这些人如果一直在国内,也许也会连篇累牍的抱怨中国人的种种不是。我也认识很多在日本非常成功的中国人,一些甚至在日本把日本人驾驭的,欺负的连我都看不下去的中国人。
 
历史上,许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最初都起源于相互的不信任,由于相互不信任,产生对对方行为的误判,以及过分敏感的反应。这种不信任和误判会制造出相互敌视的氛围,继而相互激发,最终使误判产生的预言变成现实。今天的文明人类,应该能够避免不信任和误判酿成的悲剧。为了让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可能,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不信任,防止误判的发生。
 
一分为二,为三,为四,立体的,多元的,理性的,自信的看日本,看美国,看世界。这才是我们21世纪的中国青年应该有的胸怀和眼界。
 
 
 
过于敏感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我很反感,这些年除了我们自己经常提起,我从未听外国人提起过,也没有在国外的媒体上看到过。
 
在国外,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敏感。到了一个发达国家,服务员态度不好,司机不老实,朋友说了两句无心快语,等等等等,我首先都会往“歧视”这两个字上去想,接着就仗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噼里啪啦的把对方说的无地自容,再仗着自己对西方规则的了解,去找人家的老板投诉一把,然后觉得自己又为中国人出了口气。(相比较而言,恰恰日本是我感觉需要投诉机率最小的国家)
 
从凡尔赛宫的保安到悉尼机场的检疫,从美国的交警到奥地利的空乘,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自己或是为其他的中国人受到不正当待遇,而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这些投诉,当然有很多是必需做的,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但冷静下来,经常发现,有些时候,这些我投诉的当地人,其实对哪里来的人,甚至对本国人的态度也都是一样,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就像是我们在国内也经常遇到无礼的人一样。倒是咱们中国人,有时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容易自我心理暗示,产生联想。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老挝,或是纳米比亚,自己也许就不会往那个方面去想。
 
比如,日本人被普遍认为,虽然表面上很懂礼貌,但骨子里很排外。对此,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同感,而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是对中国人的歧视。
 
而日本的这种岛国心态,其他国家也有,比如英国人,直到现在还不把自己看成是欧洲人,对此,法国人深有感触,也意见很大。
 
另外,必须承认,有些不合理的事,即使是针对中国人的,往往也是因为咱们的一些同胞们,总在不按当地的规则做事,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不良印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为中国人“出”口气,更需要用自己的修养为中国人“争”口气。
 
 
京都 国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我们为之骄傲。但漫步在今天的西安街头,已经很难寻觅到当年长安的清晰轮廓了。
 
想看看长安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吗?去日本的京都吧。京都当年就是按照长安的结构,建筑,和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我们的长安,如今模糊朦胧,而日本的京都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遗憾。
 
离开京都的那天,打了一辆车。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哪里来的。中国,我答道。话音刚落不久,突然,《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冲进了我的耳膜。原来,司机的车载MP3上录了几十个国家的国歌,拉到哪里的客人就给放哪里的国歌。高兴之余,当时的一个想法是:多奇怪啊,咱们国歌产声的背景,恰恰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司机知道这个事实会怎么想呢?他还会放中国的国歌给我听吗?他又是不是应该先替他当年侵略中国的爷爷们和那个几个喜欢做秀的政客们向车里的几个中国人道个歉,再放音乐?
 
算了算了,想得太多了,太复杂了。看着京都出租车司机脸上朴实简单的微笑,坐着被国歌围绕的出租车穿行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就让我自信的享受这个美妙的瞬间吧。
 
愿中日世代友好…
滚雪球发表于2011-03-18 09:23
分享到
  4550次浏览/78个回复 
    那闷儿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小心南瓜

    确实是几个同学去过日本之后会有两个印象,

    第一,日本的强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学习的

    第二,日本不是我们的家,我们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挣钱回家

    白桦树

    拥不多岛
    不喜欢灌水,这个例外!
    果果豆丁
    “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强
    北风行
    支持

    俺向来鄙视那些种群主义者(包括民族主义,地域/阶级歧视),以偏概全,神话自己的团体,恶魔化非己团体

    拥不多岛
    哭着喊着要跟队

    日本人地震中没死的,海啸中没死的,核辐射中没死的,听说大洋彼岸沿海城市的中国人疯抢食用盐后,全部笑死了 。这个结果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火焰
    强
    为了胖

    太长了~~

    阿苏卫

    中日是死敌,这个情况是日本自己选择的。

     

    中日友好,那是中国一些2同志的愿望。

     

    不是它死就是我亡,别做梦了。

     

    历史都告诉你了

      曦曦
      历史还告诉你,清兵入关的时候杀了多少人。现在应该把蒙、满后裔都给平了,以报仇雪恨。
      山民(欧蓝德)

      说的好!

       

      我是满族,历史也告诉我,明朝时,女真人也受到汉人.蒙古人的压制和屠杀.如果算旧帐,是不是至少也要成立个自治政府,搞搞清算啥的?

       

      人类的自有历史记录起,就从未停止过战乱与屠杀,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我们既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也没有能力制止战争!所能做到的,就是有一颗理智.坚强和宽容的心!

       

       

      山民(欧蓝德)

      中日友谊是毛泽东.周恩来.田中角容共同提出的,他们都比您2吗?

      阿苏卫

      日本政府都知道,早晚有一天日本会沉会不适合居住,所以他们必须为这一天做准备。

       

      中国是他周遍唯一适合移居的国家,在我们强大的时候他一定会和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如果我们内乱衰弱,他也必定会侵略我们。

       

      这个是生存资源决定的。

       

      你说的这三个人背后的秘密太多了,只有等下个周期才能让我们知道。

      阿苏卫

      我们强大,日本只会对我们友善。

       

      我们内乱衰弱,日本肯定会侵略我们。

       

      这个是肯定的

      山民(欧蓝德)

      你弱的时候,谁都会来欺负你,揍你,不光是日本!等你强大了大家自然就会敬仰你,尊重你!

       

      中国怎样才能走向强大呢?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至少我认为:靠贪污腐败和玩房地产拉动内需,是肯定做不到的!

      山民(欧蓝德)

      那要是按您逻辑,亚洲人民和欧洲人民,是不是也应该把当年蒙古几次西征时的大规模屠杀行为也记在中国人民头上,来搞搞清算?

       

      历史从来都是个具有两面性的东西,不同的统治者或不同的政治需要,,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论!

       

      GCD建国时,称李自成和太平军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者,而曾国藩呢?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原因是GCD也是造反起家.

       

      等到江山坐稳,李自成变成了-流寇,太平天国变成--发匪,曾国藩则被称为--曾文正公,被标榜成国家的中流砥柱.那是因为GCDl需要大家老实的做顺民,而不要有造反的想法!

      阿里山

      是啊,尼布楚条约,中国割给了俄罗斯多少土地?好几个东北啊!

      山民(欧蓝德)
      调皮这样的赞扬我喜欢!
      山民(欧蓝德)

      可是满州人开疆列土时打下的国土,要比割出去的多.

       

      明末时中央政府已经是:政令不出山海关了,更不要提西藏.新疆.

      阿里山

      真的,谁也没忘记日本侵略中国的苦痛。

      但是怎么胜过这个强邻,光靠激愤,只有死的更难看而已。

      看到这么多真正懂得知耻近乎勇的言论,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希望的。胜利

      山民(欧蓝德)

      我的观点比您悲观!

       

      上学时,哲学老师讲人生观.世界观时,觉得什么用也没有,全是废话!

       

      长大了,才体会到他的重要性!就象写作,没有中心思想,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现在的国人没有信仰,缺乏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有的只是贪婪和阿Q式的自我满足!

       

      这样的民族,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恐怕我这辈子不一定能看到!

      阿里山

      没错,除开蒙古(他们是游牧,没有真正有效的统治),满清是中国固定疆土最大的时候,包括的现在的外蒙古。

      明代的长城,在满清是完全不用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外族,外族也都被打败了。

      满清最值得赞扬的,是对汉文化的全盘接受。

      满清入关,几乎没有烧掉几个明朝的宫殿建筑。

      所以现在讲到历史,总是说明请明请,明朝跟清朝几乎是不分的。

      山民(欧蓝德)

      所以说,民族的融合是大势所驱!

       

      连圣祖仁皇帝都倡导满汉一家!

      山民(欧蓝德)
      记得圣祖仁皇帝对满人和汉人还有一番评价,原文记不清了,大意是:满汉各有长短,满人优点是天性率直,缺点是骄横不法.汉人优点是知书答理,缺点是好沽名钓玉!
      曦曦

      长城自古以来,并非是完全的防御工事用途,而是地标性建筑,有画地为界的意思。因为汉族是农耕型民族,长城以北地区不利于耕种,所以以此作为地界。实际上北方游牧民族屡屡进攻中原,长城几乎起不到实质性的防御功能。

       

       

      山民(欧蓝德)
      对,汉族在真正强大的时候,都是以进攻为主的,比如汉.唐.明,其实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也更好的促进了中原农耕民族的经济.科技的发展!
      曦曦
      其实人挺奇怪的,因为人类把自己最聪明的头脑都用于制造武器与相互掠夺上了,人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却离毁灭越来越近,可叹!
      山民(欧蓝德)
      政治斗争是人性贪婪最好体现,而战争是政治必然的延伸!
    有风

    文章精彩,但看历史,尤其是近五百年的历史,中日终将还会一战

      小亭
      说的正确.
      山民(欧蓝德)

      战争靠的是综合国力,不是在网上骂两句,就能屈人之兵的!

       

      而且以当前我国军队的能力.精神面貌.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来看,如果马上爆发战争,他们能和伊拉克-萨达姆的军队在一个水平上就不错了!

      阿里山

      广义的战争早就开始了,而且中国又输了。

      二战以后,中日两国都是破败不堪,但是日本却比中国更快的复苏。

      日本几乎样样都胜过中国。

      现代的战争,已经不是止于真刀真枪的战争了。

      山民(欧蓝德)

      同意您的观点,再请教一个问题:

       

      您觉得中国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经济水平会和日本相当吗?

      阿里山

      可能还是输,不过差距会小很多。

      起码会跟台湾发展的速度差不多。(文革前,两地发展是差不多的)

      台湾的经验加技术,配上中国的市场跟资本,可以把韩日压下去的!

      山民(欧蓝德)
      强精辟的见解,鄙人完全赞同!
      曦曦

      有一种言论说日本的崛起,是靠美国做支撑的。

       

      曾经中日邦交也有春天,但后来日本右翼再一次破坏了这种关系,我有时会认为这背后,有其他利益团伙在其中挑拨。比如中日关系一度紧张,会不会是西方利益集团将日本作为钳制中国的棋子等等。

       

      不知道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阿里山

      国际间,一谈到国家利益,谁不是尔虞我诈的?

      你看欧洲美国轰炸利比亚,中国跟俄罗斯是怎么回应的?

       

      唯有记取历史的教训,发奋图强,强大到别人不敢欺负你才是王道。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当自强!

    拥不多岛

    请楼版给这个置个顶吧。

    除了骂娘以外,还是需要反思!

     

     

    拥不多岛

    值得思考!这菊花与刀

    山民(欧蓝德)
    好文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蜜罐儿

    咱们国家的一位外交官就中日关系回记者问时,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挺好:"历史不可以遗忘,但可以原谅."

      阿里山
      是的,国耻没人可忘。但是人类的同情心,却是另外一回事。
      蜜罐儿
      呵呵,恩,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不仅仅是因为可以直立行走等,还有着很丰富的感情。
    竹子
    强说得很好 咱们国家缺的就是这种智慧型的人 整天看着满大街的愤青和没大脑的盲从者 真是郁闷
    zibao

    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


     

    大实话,所以我国爱国主义教材里面一直有一句话:记住历史不等于记住仇恨。

    而且,我国也一再告之日本媒体,让中国人记住仇恨的不是中国人,而是那些动辄就游行、祭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右翼和政客。

     

    我日前因贴了个我军准备派医疗船赴日,并正面赞扬我国国际抗震队的帖子,被一些我国的网友骂,甚至被个别人说——支那猪精神没有退化。认为没有民族精神。

    日本人右翼也是这么狭隘,所以他们换来的不是被人尊重的民族精神,而是更多的鄙视!

    极端主义要不得!

    人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中国也有太多的问题甚至社重大失误需要解决,很多灾难、困难也需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邻居之间无法选择,中日势必要长久共处,是继续深入矛盾夸大问题呢?还是互相协调,增进共识,解决问题,谋求发展。?!——我想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这个话题必将是中日政治家和国民心中需要反复抉择、玩味的。

     

    微笑

    阿里山

    中国还是有理智思考的人。

     

    小时候看抗战的纪录片,也是恨不得上街找个日本人揍一顿。

    看李小龙的精武门,那一幕要日本人吃下东亚病夫纸片时,也是大声叫好。

     

    可是后来听到有人,拿来日本制的东西时,谁不争先恐后的要。这就叫人开始迷惑了。

    有机会去美国念书,学到了美国人的敬业,工作的效率,做事的计划,中国人得加油。

    后来再碰见日本人,靠,我看连美国人都得加油!

     

    撇开人类感情,就算我们还在想向日本人报仇,我们也得先比别人强吧?

    现在这个世界,战争还打得起来吗?

    既然战争打不了,那我们只能从日常生活赢过他们了。

     

    “记住历史,自强不息”,我们得用事实赢得别人的敬重啊。

     

    西北兵
    握手强
    日本人民不能等同于国家。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