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人的首要任务是生存,然后是实现自我;一个企业,首要任务是赚钱,然后是做行业领袖;一个国家,首要任务是不被消失,然后,看看林肯的盖茨堡演讲,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中国人民是如此的智慧,几千年的专制社会,顽强的生命力不仅仅是在野蛮的生长,而且在巧妙的表达,但要做到既要表达,又不给自己找麻烦,看过历史的都知道,因言获罪甚至灭身直至灭族的比比皆是,于是乎,中国人民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点到但不说透,凡事点到为止,要是说的太多,碰到一个口风不严的或者是卖友求荣的,弄不好把家族都给搭进去了。这也是禅宗之所以在中国能有市场的原因之一吧。点到但不说透,说实话,是一种成本极高的沟通方式,但却是专制社会的最优策略,虽然成本很高,但也不是毫无益处,因为留有空间,多少能启发人民思考,甚至耐人寻味,比如盛世一词,肯定和某个风流天子有关,如汉武帝就有金屋藏娇,唐明皇和杨贵妃,乾隆皇帝更是扯上个和珅,盛世本来是好事啊,怎么尽扯上这个,那是为了让人民记住他们,得够八卦,历史上真正的厉害角色必是之治,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盛世类似今天富二代这个词,含义就可以琢磨了,风流这个词主席在1936年提到过,那年主席解决了生存问题,还获得了合法地位,来了个数风流人物,其实那年只要一提风流人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送了主席一份意外大礼的风流少帅,主席用这种方式点名的还有在1949年,那年主席实现了光荣和梦想,写下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句子,中正公看后不知作何感慨,大概无语吧。既然主席提到的人物,研究一下是应该的,果然极品,忠孝仁义礼智信竟然一无是处,历史上竟然有如此七不居的人物,一直只知道京城有个八大处。
世袭是对后代的诅咒,如果说七不居少帅是虎父犬子,资质低劣,那么唐太宗李世民应该是无愧英明神武这个词的,即便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躲不开玄武门之变,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人对太宗说,将来有一个姓名中带五的人,会把太宗的后代诛杀殆尽,而且这人已经在太宗身边,太宗于是杀掉了身边一个名字中带五的人,太宗还想把身边所有和五有关的人诛杀殆尽,那人对太宗说,如果这样天道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太宗果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就把这事放下了,在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人,居然也有他无能为力的地方,而且是他最切身的地方。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帝,把李家人诛杀殆尽,只留下自己的后代,为了斩草除根,创造了一种酷吏制度,只要有人告发,就是死路一条,基本上都是诬告,但最好承认,承认了去的痛快,否则更惨,结局都一样,还有无穷无尽的酷刑。那个时代确实是中国政治最为开明的时代,人才如韭菜,杀了一批又来一批,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宋朝到清朝的历史基本没看,据说崇祯皇帝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自己不是亡国之君,而底下都是亡国之臣,这个说法有点搞笑,难道各朝的臣子都是从前朝借的,治理天下以用人为本,用人以识人为先,更别说主席这样的草根英雄,把一批社会最底层培养成领导,崇祯好不容易有一个袁崇焕还被搞成那样,恐怕还有不少成长空间吧。
自从赵普说了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下就没法看了,宋太祖本人留下一个烛光斧影的案子,从此天下就彻底扭曲了,开始了各民族大融合,这是委婉的说法,历史上都叫外族入侵。孔老夫子是平衡大师,怎么能半部呢,孔老夫子虽然在骨子里无法拔去天尊地卑的思想,但他的理想是群龙无首的自由平等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自宋以后,尊卑思想愈演愈烈,国家是越来越不堪了。主席是对历史了若指掌洞若观火的人物,对这个根子一直想拔去,于是提出打到孔老二,在那个年代,领导被打倒成为被领导是家常便饭,神州大地无时不刻不在上演,主席的伟大在于他是真正的成功大师,他说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和蒋公做对手,另一件是大家都在反对的文化大革命,真正的成功大师是举重若轻的,看上去是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的,当基辛格半真诚半恭维的说主席你改变了世界,主席淡淡的说自己只是改变了北京城的外貌而已。改变世界,怎么才算改变世界,当主席把巨人之手跨过太平洋握住美利坚的时候,改变才真正的开始,邓楠回忆邓小平时说,有一次问老爸长征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满怀期待能听到被描叙为史诗般的长征中的传奇故事,邓小平轻描淡写的来了句跟着走,跟着走是需要智慧的,萧规曹随看上去没啥作为,却是最大的作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成功大师是在他已经不在了,他的事还在继续,走向成功,当然,主席还留下了有史以来最顶级的成功学教程。
如果1945年那次主席和美利坚的握手能够成功的话,那真是民族之福,这是一个民族的拐点,蒋公作为一个共和大师,在那个年代就通过共和一通天下,挟战胜大国领袖的声威,在马歇尔的斡旋下,本来应该再来一次共和,但却做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是错误在当时也明显是一个违背所有参与方意愿的决定,历史不可以假设,但可以假想,如果当初选择和平,那共和大师和成功大师的竞争将是现代性的竞争,有规则,有秩序,有尊严的竞争,而不是前现代性那种比拼野蛮生长能力的血泪搏杀。私下里揣测,可能是七不居少帅给蒋公带来的羞辱在这时候开始发力,于是做出了一个非理性的决定。众所周知,主席想握手的对象成为我们的敌人,对双方都造成莫大的伤害,最后,当主席把改变中国当作一件必须成功的事的时候,这时候,虽然历经艰难但毫不犹豫把手伸向自己曾经的敌人,最顶级的成功学教程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主席一辈子践行着这句话。
其实呢,美国大兵特别简单,当初给日本人吃原子弹,先用轰炸机飞过去,但不投弹,日本人一看,没啥嘛,就都从防空洞里出来了,当飞机再来时,也没有先前的恐慌,但这回吃弹了,而且是原子弹。等到朝鲜战场,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时也是这样,先飞过来,吓你一下,等你觉得没啥了从防空洞出来了,燃烧汽油弹来了,毛岸英就这么牺牲的。这个就象金融中的某些动作,来一场危机,没啥嘛,房价还创新高呢,这个嘛,只要是泡沫,越大付出的代价越高,这就象当初二战,敌人越强大,盟军的代价就越高,相对日后几倍的代价,今天的付出总是值得的。
先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如何搁到一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可能会给他的人民带来好处,如新西兰发生地震,人民的生命都得到保全。发展经济,有一句话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很少有人质疑,确实也毋庸置疑,虽然强大和健全的金融体系可以助推科技的发展,但没有科技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一定要大力提高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提高来自何方,答案是创新,上个世纪有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另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叫凯恩斯,他研究的是现在政府喜欢的那个东西,这个人是英国人,熊彼特是美国人,巧合的是,从此英美国力相对此消彼长,伟大与优秀的区别一目了然。
创新来自何方,答案是自由,只有每个个体充分成长,创新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管理不能产生创新,无论多么卓越的管理,都不能产生创新,管理只能把创新的很小的一部分成果兑现,创新的来源只有自由。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由,发展经济本身的目的应该是给人民带来幸福,自由应该也是幸福的指标,而不是什么GDP,1820年,中国的GDP全球第一,1840年来了个鸦片战争,这时候发现GDP连P都不是了。
在现代性的社会里,所有的强者都会感到相对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太多的回报,所以都很感恩,都对弱者充满同情,强者,其实也只是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在更广泛的领域,每个人都是相对的弱者。当然,平等其实也和自由互相孕育,每个人都追求自由,其实平等就在其中,每个人都追求平等,自由也就有了定义。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有的,当心世袭的诅咒,自由也好,幸福也罢,都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争取,一点一点的收获,其实幸福感最大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付出与回报达到了一个平衡的时候。
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自己千千万万的自由公民的双手,大脑和心灵的时候,她除了胜利,别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