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3959次浏览/135个回复 分享到 
老顽童

顽童乱弹诗之韵------从头学之三

按:
   此文最初是看到有人反复将其大量平仄音韵不合的“伪律体”诗推到首页,深恐其误导大众,遂一气而作,后因种种顾虑未予发布。但近来此风愈刮愈烈,其极力推介的其他文章中密集出现了大量低级的数字、文字、概念、语法错误,为了我们的文字不被如此滥用,为了我们大家更多地看到符合习惯的文字表达,为了这个平台健康有序,于是相继写了《从头学算术》、《从头学语文》两篇文字及多篇评析跟贴,如此也不再过多顾忌,经修改补充后正式发布。
   让我们尊重我们的语言文字、珍视我们的文化经典---诗歌!
------------------------------
引子:
    新近读到一首诗,细看注解是作者从几年前的冬日旧作中摘出来单独成文,又反复顶贴到首页,想必是深以为得意之作吧。不过,就本人对古体诗、近体格律诗的理解,结合该作者此前的N多诗文,深感此诗此举不妥,深觉就诗的层面来说,此诗差了太多,如此折腾,怕是会把老祖宗这点宝贝给糟践了,也会误导驴友对诗歌韵律的理解。故斟酌再三,仍决定斗胆写段体会,也与大家交流、探讨,希望能有助于对古诗这类文学形式的理解、鉴赏、创作。或有偏颇不当之处,真心欢迎大家指出来,以正视听。
------------------------------
声明:
   1、本贴中所有的定义、观点、说明都是顽童用个人的、力求通俗的语言表达的纯个人的真切感悟,除引用的诗句、戏曲、歌谣及一项律诗的“四定”原则外,均为顽童一字字敲出,绝无复制粘贴,未知网上是否有类似的童言童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不愿复制别人的过于概念化、学究化的表述,也难以在后期一一标示我这些感悟的由来,总之是个人感悟,并非传统的、正统的、官方的成形理论,特提醒读者慎思慎辨慎用。
        2、因为作引子的成品中作者并未明示用古韵(如《平水韵》),所以以当今普通话定音定韵(这样认定是鉴于此非专业的诗词或文学网站,而专业网站的默认很可能与此相反;也未明示格律诗,故不宜直接用格律诗的诸多框框套用。目前本贴只关注最基本的押韵问题,所以才从最最初级的层面作些旁证,顽童嘛,用小儿科的话说小儿科的事儿,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就诗韵方面得到大家从技术层面的分析、帮助
         3、本贴把主题限定在“押韵”这个较小的“点”位上,暂不推延到更广泛的被人大书特书的“格律格式”上,而这个押韵“点”,对诗人、古代诗人来说是最最初级、入门的东西,根本无需说的,按韵书来就是了,无需动用太多的深层理论,用便是语言学层面的、方言学层面的,那个离诗要远些了。故本贴尝试用诗的“近亲”--戏曲、歌曲这些更通俗更浅层的东西作类比,探讨诗的根本是不是追求“和谐”,技术层面是不是力求“同调同韵”(针对古体、近体等传统诗),这是本贴的主要观点。这方面,顽童尚未在网上及纸制书中看到专门的研究及论述,估计因为实在是太小的点、甚至是被理论家不屑一顾的盲区。有鉴于此,斗胆尝试用绵薄之力、点滴之见,腻腻缝儿。
        顽童认为: 如果挖掘这个“点”的理论根基,很可能要钻到语音和音乐层面,钻到5音6律、12平均律、和弦、频率共振,钻到心理学、生理学上、物理学上去,究竟押“韵”的物理、生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和谐、和弦好听?物理学生理学的机制是什么?希望能看到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顽童观点:押韵的最底层理论,应该是生理学、物理学的任务和成果,我们用的韵母、韵书,仍然是表象。我相信自然科学家一定能、一定会给出答案,更高大上的人工智能也一定需要这个答案。
    ------------------------------
一、常识
  尝试探讨、梳理几个名词:
   1、古诗: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诗歌的泛指。这主要从时间上区别,在应用上无大意义,且这类以相对时间定义的概念极易有歧义,如古人的“今诗”、“古诗”在当代都算古诗,今人的当代诗也会变为后人眼中的“古诗”。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南朝《昭明文选》中选编的源自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文选中就这么标的,可谓是古诗中的古诗了。另,为了与现代自由诗区别、对照,通常把古诗这种相对整齐的格式,称作“旧体诗”,以泛指古风、绝句、律诗、杂言诗等格式。
   2、古体诗:以《诗经》为代表,通常有相对整齐的格式(如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但平仄韵律上则比唐及其后的格律诗宽泛很多。从时间上,应该是唐人宋人对其前人诗歌的叫法,又称“古风”。另有一类介于古体和近体之间的“格诗”(半格诗),讲平仄不讲粘对,通常笼统归入古体诗。
   3、近体诗:指讲究平仄、对仗、粘对、押韵的格律严谨的格律诗,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时间烙印,应该是唐人、宋人他们那个时代“近期流行体”的简称,对唐人来说,应是“今体诗”。我们常见的是4句的绝句和8句的律诗。
   4、格律诗:这是个有准确指向但字面上很让人迷糊的名词。主要是何为格何为律(特别是“格”,白居易有《格诗》、王昌岭有《诗格》)。顽童个人倾向:抛开古今争议,重新用现代方式、用简明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表述命名,“格”强调形式,指字数、句数及排列,就好比方格本一样,事先就把格子划好,只须对格填空;“律”指音律,强调音乐性,指平仄、对仗、粘对、押韵等。这个概念本身无时间性,其体例肇始于唐以前,定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唐代,包含“近体、今体”,我们现在写格律诗,就不宜称“近体、今体”了。就好比我们现在讲的现代诗、当代诗,就是若干年后人们的“古代诗”了。
  多说一点,格律诗最大、最特殊、也是最不易被察觉的特点,顽童以为是“联间相粘”(格律诗每两句称一联),也就是第2、3句、第4、5句、第6、7句除末字外,其对应位置(特别是偶数位)平仄相同,否则,常常用拗救的方法以弥补。
  5、律诗:非是格律诗的简称,只是格律诗形式之一。格律诗中,4句称绝句,8句及以上称律诗,另外10句以上的格律诗又称“排律”,律诗比古体诗、比绝句有更严格更多的要求,如除首尾两联外,各联要对仗,具体可概括为: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6、其他如骚体、赋体、乐府、新乐府、歌行体、竹枝词等,留待涉及到时再探讨。
  7、汉字的声音特征:(1)汉字属单音节,即一个完整字音里只有一个响亮的元音或元音组合,这便使得一组相同字数的语句有相对固定、相对整齐的音节,也就是能有相对整齐的音响效果----这样便保证了固定格式的古诗具有相对固定的音响序列,若再结合声调的变化,则便是一组组相对固定的旋律。这其实就是汉语诗声律的基础。(2)一个完整的汉字发音包含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后两者使得汉字具备较强的音乐性,成为一种艺术化的语言,特别是声调,使得汉语明显区别于英语等无声调语言,使得汉语诗歌先天就带有强烈的音乐性,利用得好便使声音和谐,不好则听着、读着别扭。
   汉字的独体、单音、有调的特性,使得汉语的词句、语句更象一串串音符,我们说话、读诗几乎就是在念乐谱、哼旋律、唱歌。但是,汉语语音始终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口语发音常有巨大的差异,这便导致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语音(方言)或文读系统(不同地域的标准音,理同川普、广普这样的地区普通话)表达同一首诗歌,其音乐层面的旋律、节奏往往会有巨大的差异。--这正是本贴探究的重点。
   8、平仄:指字的声调,汉语发展演变过程中,声调是逐渐形成且变化的,比较定型的是“平上去入”四声,但古代某一时期具体声调的调值、走向难有定论,如同各地方言一样,很多方言也多于四声,如粤语有6声9调,客家话有6声,以侗族大歌闻名的侗族语15声。平仄是对诸多声调按声音走势作的“归类”,平是平缓,仄是不平,就是各种曲折、较大的波动,目前普通话是将一、二声归为平声,三、四声归入仄声。平仄在深层,影响着诗词的节奏,也影响韵律。但平仄这样的“简易两分法”也有局限,会混淆声调的细微差异,有时会误导。
  9、韵:狭义的应用专指“押韵”,侧重韵脚用字的韵母,深层的韵指韵律、韵味,涉及诗词整体的音乐效果。隋唐以后作诗,通常是按照韵书的,如《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诗文佩韵》、《中华新韵》(有13、14、18韵之分)等等,另作词有《词林正韵》、戏曲曲艺有《中原音韵》、“十三辙”。而现代人因为有了注音和拼音系统,可便利地从韵母上判断韵,作新诗时,便无须专门查阅“字典”了。注意:有时韵脚字并非形式上句尾那个末字,如《关雎》中很多韵脚是“之”前面那个字,即“流与求;采与友;芼与乐等。押韵是中国古诗诸多体例唯一共同的特征,但在世界范围内却并不是诗歌通行的规律,是作为声调语言的汉语所擅长所推崇的,所以在技术细节上,古诗首先是声韵。
  10、吟诵:专有名词,吟咏诵读,是对古诗文的一种演绎方式,即是古人的治学方法,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古诗最初就是歌,是唱的,后来渐渐独立,变为可以唱的歌词,再变为用来吟的文本,到目前,主要是读和朗诵了。唱--吟诵--朗诵--背诵---读,这在方法和效果上是有重大区别的。吟诵是古代诗文特有的传统表达方式,是按照平仄作有节奏、有旋律、抑扬顿挫地表达,如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平低仄高,通常要象唱歌那样把某些音拖长(既长且颤),身体上也往往有相应动作(如影视中那种前仰后合、摇头晃脑),但落在某篇具体的诗文表现上,这也是一种并无定法、极具个性、得意忘形的情感表达。可以说,在唐诗以后,诗主要是用来吟的,或者说,那时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先来吟出,再用笔录出,最后还是供人吟的,那时不叫写诗,而叫吟诗、作诗(类似的还有作文、读书都是强调声音的)。吟是诗的起点,也是终点。因为吟诵的需要,诗的韵律、平仄声调就显得特别重要,好诗一定首先是声音的、是便于吟诵的,吟诵也是挖掘内涵、传达诗意、抒发诗情的最佳方式,也是古代最常用的方式,同时,也能通过技巧(如拖长、破读、叶韵、衬字、断后连等)来弥补某些诗的平仄音律的不谐。
  11、和谐:咳咳,这非是诗词术语,也非是“和谐社会”的和谐,但有点类似。应用在诗歌领域,顽童翻译为“舒坦”,就是读着、吟着、唱着、听着、品着舒服,推测这种感觉在内在上应该与人的生物钟、脉搏、体内的“甜点区”有关,如果吻合了、“和弦”了、谐振了,则是极为美妙的事情。顽童以为:“和谐”是诗词创作最高、最终的标准,如果故意违背和谐、故作些怪异、骇俗之作,则大多是把美撕碎了给人看,那是悲剧!
------------------------------
二、案例
   我很庆幸,在我们户外圈、517网站有很多诗人词人,他们以精炼的文字、充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写了很多带有严谨格律的诗词,如:燕山诗客 、荒野独行文刀照播陶然吹雪等等,他们有着扎实的古文、古韵功底,其作品中规中矩文采飞扬,另有一批打油诗人,以情趣见长,不以格律为限,自由发挥挥洒自如,其作品也是生动精彩。但也有极个别的,本来不了解诗词的真谛、文字的平仄韵律,写不出严谨的格律诗,只能拼凑些似古非古、似律非律的句子,却每每整得跟高大上的格律诗似的,即便不称、不敢称格律体,但骨子里恐怕是巴不得人们误以为是而高看其一眼呢。
   请看:
   欲登关山天不,一夜雪满军都
   居庸有车行不得,关沟无缘寻旧
   李公墓前石虎俊,龙潭脚下溪水
   更喜响潭景色美,雪压冰层万籁
   这首当算是作者诸多“伪律诗”中比较象样的,乍看乍读,多工整多有文采!真是这样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前提:此文是就此诗引发的对同类诗的评析,暂定其为“格律诗架子、古体诗写法,以当前普通话归声入韵”。根据以上认定,我认为该诗至少存在三大硬伤:
   1、5处韵脚,4处用了同音字(晴与清、径与静),其对音律效果的伤害堪比押韵戒条中的“连韵”,造成音韵促狭,味同嚼蜡。
   2、第4、8句末尾字(韵脚),用了两个仄声字(第4声的径、静),而其前面第123与567之声调变化及对比混乱,读之生涩拗口、极为别扭 。-- 该诗堪为不押韵的典型、押韵的反面典型。
   3、该诗貌似律诗,但实乃“写砸了的律诗”,全诗总体上平仄音韵混乱不堪,折射出作者对汉语汉字之平仄音韵知识及感觉之缺乏,而生硬以不古不律之形式示人,混淆视听、误人子弟。

    大帽子发完,以下,试作简要分析。
--------------------------------------------------------
三、诗之本
(一)韵
   诗最初是与歌与舞密不可分的,是形式、内容、情感、韵律并重,后来逐渐与歌舞脱离,单独以文字形式呈现,供人阅读吟诵,但其音乐的内核还是根深蒂固地保留下来。等到诗发展到唐宋近体格律诗的阶段,则其对韵律的要求便非常苛刻了(最苛刻的是唐之前就有更要命的提法写法了,如“八病四犯”及文镜秘府论》中总结的28种禁忌),乃至为辞而害意、影响作者内容、情绪的表达。所以后来诗人们偶尔也犯犯规、灵活一下,于是也有了大量的古体诗、歌行体、民歌体(如“道是无晴却有晴”那样的竹枝词)及出格出律的作品,就好比唱歌演奏,偶尔不按谱子来,自由发挥一下,但这种自由,也是有前提的,不是呕哑嘲哳恣意乱搞,那么这个前提到底是什么呢?----我以为是“韵律”!
   所以,以下暂不评论上面这首诗的内容情感,也不逐字解析其字眼字义及平仄、粘对、拗救、对仗等,仅仅、仅仅就诗的最根本的“韵”的层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狭义的诗韵专指每句的结尾用字(韵脚),就严格的格律诗来说,也就是1、2、4、6、8这几处,第一句的末字并不要求必须用韵,所以也可简单认为是偶数句的末字用韵。
   那么什么是韵呢?感谢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这个工具,让我们得已非常方便、非常直观、非常容易地理解“”,那就是“韵母”带给我们的音感,押韵也就是“韵母相同或相近”。这表面上是说韵母的拼写形式,实际是强调的“音感”!韵母相同自不必说,相近的多为鼻音系列的,如en、in、un(=uen);eng、ing、ong、iong;ei、ui(=uei),这些算邻韵,现今是允许通押的。
   (强调:本段真的是乱弹,是本篇乱弹中的最无稽之谈,如怕误导、直接无视)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押韵呢?表面上当然是音乐、音感层面的和谐、上口、好听,深层,应该与物理学的频率、共振、谐振有关,心理学上应该与人的感觉习惯、心理预期有关。打个比方,把诗比作海水,如果风平浪静,则太过平淡易生厌烦;若诗句、字词平仄交替就好比波浪起伏;若其中平仄处理成有规律的交替,则好比波浪有规律的起伏---此时就感觉很舒服!但这还不够,如果这种起伏没完没了,就好比波浪无休止地向远方蔓延,没有尽头,人就容易感觉没有着落,此时,必须要收!怎么收?用“韵”!这就好比海水不往远去了,而是要近来,要“拍岸”并且止于岸上。韵就是让诗句作这样的“收”!但随便收不行(如忌讳同音字、异声字),得收得恰到好处,就好比海浪涌上沙滩,如果没有规律、忽而来得多、忽而来得少,易让人无所适从乃至惊慌,所以,诗之用韵,不仅要“收”,更要收得讲究,收得有规律,这就是作诗用韵的一些细节的规定了,比如格式上如何押平声、如何押仄声、如何变换平仄、如何换韵。具体的,如各韵脚“仄、平、仄、平”或“平、仄、平、仄”的规则交替,就好比海浪很有规律地拍岸:一下上来得多、另一下上来得少,再一下又来得多了,这样的“多、少、多、少”交替,而诸韵脚“平、平、仄、平”则相当于海浪的“少少多少”,仄声韵的韵脚,如“平仄平仄”,就好比遇到的不是沙滩了,而是山石,是“惊涛拍岸”了。总之,只要有规律,人们在认识、掌握了规律之后,就会淡定从容地接收、利用之,这样的诗,就能让人从容地欣赏、品味,而这样的歌、这样的音乐,也最易为人接受和享受。(另补充一点:朱熹之后,为了适应因古今音变造成的韵脚不再押韵导致音感不顺,应用了“叶韵、叶音”的方法,叶本读作入声的xie,就是用最初押韵的读音。)
    好了,具体到这首诗,该诗是押ing韵的,且是很严格死押的,这样可保证韵的准确,但其弊端是限制了选词选字,于是,该诗的第一大缺憾就暴露出来,5处韵脚,只用了3个音,“晴、清”相同,“径、静”相同,那个独立的“陉”,搞不好也易被误读为"jing"。这是犯了大忌的,这个忌可不可犯呢?可以,但,其前提是,音韵和谐,如果犯忌造成音韵不合单调平庸,则大忌便筑成大错
(二)规矩
   由是,再追补下本人对规矩与犯规的理解:
    1、诗可以破格出格么?---可以,但求自然不别扭。
    2、诗可以违律出律么?---可以,但求顺口顺耳。出律的不算律句,多成古体。
    3、平仄可以不拘不合么?---可以,但宜用“拗救”尝试对比下效果,看要不要改。
    4、能押同音甚至同字么?---连韵、复韵会伤害音律,尽量避免,以求整体上音感和谐。
    5、可押仄声韵么?---可以,但汉语讲话收音以平声为主、讲求平和(这个和国人的哲学及生活态度、精神取向恰好吻合),仄声太过急促(特别是入声)不便拖长吟诵(硬性拖长则趋于平声造成“倒字”)。从创作实践看,仄韵诗相对数量要少得多,我们熟悉的如《春晓》《悯农》、《望岳》《琵琶行》、《江雪》《寻隐者不遇》、王维的五言绝句等和《念奴娇》《满江红》这样押入声韵的词。(注:学界以往有把这类仄韵诗统归入古体诗的作法,如此格律诗便都是押平声韵了,这个历来有争议,也有折中的作法是另列出“古绝”、“古律”的类别收录之,个人以为在“名义上”算不算格律诗对现今实际创作新诗、旧体诗意义不大。)
    6、可押同韵母不同声调么?--要看采用的具体形式,格律诗不可,古体诗、歌词、戏词、曲艺的说唱词及当代自由诗可以。
    上面说了该诗的第一大毛病,相当于上面的第4点:5处韵脚、4处两两用了4个同音字,造成音韵促狭,音感不畅。虽然不能严格用格律诗的标准要求这首“古风”,但其韵律上的内在约束是相通的,是应借用的。
(三)平仄
    下面接着说第二大毛病,相当于上面第5点。再来复习下“平仄”概念。
    平仄指的是声调,古人将若干声调按“阴阳两分法”划为两类,唐时平声为平、上(读作3声“赏”)声去声入声为仄,就当今普通话来说,1、2声算平,3、4声算仄,注意我这里用了“算”这个词,我的观点,“算”是暂时的理论归类,具体的效果要看该字的具体位置和相邻字的字音,特别是2声、3声的字,在音感效果上是很容易左右摇摆的(顽童童见:2声与1声对应时更偏仄、与34仄声对应时偏平;3声与4声对应时更偏平、与12平声对应时更偏仄,如同红绿灯中间的黄灯,有种心理层面的潜在暗示和诱导。“一”“不”在口语中的音变其实就是同样道理,如“一个、一人;不是、不走”)、个人认为是平仄之外的“中”性音。尤其在口语中,也还存在大量的变音变调现象,所以,普通话的12平34仄的分类绝不能“认死理”。古人在弥补平仄不对时对“拗救”原则的灵活运用,应该就与这种声音的微妙感觉有关,或者为了音律而变音变调----牺牲本音的读法、吟诵的音调。
    回头再看此诗,8个末字:晴2、陉2、得2、径4;俊4、清1、美3、静4,后面数字是对应的声调,即2224;4134,翻译成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从格律诗论,没有这样的谱儿(标准的押平声韵的格式是“平平仄平”或“仄平仄平”,押仄声韵是“仄仄平仄”或“平仄平仄”);从古体诗论,我不晓得哪里有这样的谱儿。那么,可不可以有这样的谱呢?排列组合上有、理论上貌似可以有,只是如前所述,什么样的谱都要合乎音律、音调和谐。这是诗歌之最根本的要求。而该诗这样的谱儿,是完全不和谐,所以,一定是没谱儿乱谱。那么毛病在哪呢?------其所以音调不和,关键在于第4、8两字用了仄声,就好比本来走平路或是开着车,突然遇到个坑或坎儿,那感觉极其不爽啊。怎么可以爽呢?2224变成 2424(押仄韵)或是4242(押平韵),也就是说,可以有坑有坎儿、诗歌也要求有坑儿有坎儿(文似看山不喜平,追求抑扬顿挫),但要设计的有规律,造成波浪似的规则排列、结尾还要收音以造成回环婉转的效果,绝不是突然“仄”那么一下!吓不吓人啊!
(四)押韵
   最后来说第三处硬伤,对应所列第6点,这是关于押韵的认定与把握”问题,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汉语的声调即平仄,指声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抑扬顿挫),关乎每句、每首诗的整体的“线性”的旋律,而韵母是韵的核心,关乎“点位”的收音、音感,声调和韵母共同构成诗歌之韵。历史上,汉语的声调是逐渐形成、逐渐被发现、逐渐变化的,说来这还要感谢佛教,据考证汉语的声调规律是在佛经的翻译中被发现被总结的(想像下听到吟诵佛经的感觉,想想佛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音韵学、切音识字、诗词创作)。就古体诗来说,最初的诗歌因为声调未完善未规范,所以对韵的要求并不严谨、或者说那时的韵更关注“韵母”这一局部的感觉(对声调关注相对要弱),到了隋唐,声调及用韵的体系全面确立,则其韵书中的韵部,就已经同时包括了音韵和声调这两部分了,那时执行韵书中的韵,就是同韵同声调的。比这更深层的字典,也正式用反切法注音,而反切用的下字,就同时包含了韵母和声调两层了。但是,因为语言的演变,那时的平上去入四声到后来逐渐“分裂重组”,特别是到了满清的“满大人”、民国的国语、当前的普通话阶段,入派三声(入声消失、转化成平上去三声,其实是普通话的1234四声中的某一声)、平分阴阳(原来的平声分化为普通话1声阴平2声阳平),这就给后人读古诗、写诗造成障碍,乃至误读、误判,并误用。
   总结押韵的缘由:好听、易读、易唱、易吟、易记,其用韵的规则:同韵母同声调。韵的选用:不同韵母、开闭口特性有不同的内在的、细微的感情色彩。韵字和非韵字的选用:避免“八戒”或更多戒,该押的押(不能出韵)、不该押的不押(如第3句的撞韵)、不生硬押(如凑韵、倒韵、窄韵、僻韵、哑韵)、避免押(如:同字的重韵、同义的复韵、同音的连韵、句中音步位置的犯韵)。
   举些熟悉的例子,“关、山、还、间”这几个字,在隋唐是同声同韵、唐末发生口语音变后在宋元明清的韵书中仍是同一韵部的(《平水韵》中属[上平十五删]),以之为韵脚的诗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玉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这些按唐的“普通话”及韵书(相当于字典)是严格押韵的,声韵是和谐的。但是,以现在普通话发音,就不那么和谐了,因为其中的“”字不那么平了,而是变为了现在的2声阳平,有种上扬近仄的效果了,就与“关、山”的音感产生了差异。假如我们强制仍把它读成1声“欢”,或者把“关、山”也读成与“还”一样的2声(象河南话那样),试试看,“同声调”后是不是更和谐了?!再细细品味、对比,“还”在下联韵脚的效果比在上联稍好,个人以为下联的出句末字为仄声(如:岸、甲),使得对句的“还”显得不那么“上扬”、朝标准的平声更近了些-----要强调的是,用当今普通话读唐诗,其中有大量的1声夹2声的诗句,我们读得多了,渐渐竟不觉得不自然,甚而至于磨合得顺嘴顺耳了,这很易导致我们作出“这样正常、就该这样”的误判,然后模仿误用!
   (另:王安石之《泊船爪州》,同时犯了“撞韵”(岸)、“小韵”(钟山)之忌,但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改变句读重心的方式以补救(转移至“数”“绿”),我们现在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弥补“还”这样的变调造成的音感缺陷(重音转至“照”),如此,我们在用普通话吟诵、朗诵这些古诗的时候,就可在后期用发音技巧予以补救)。
   与之对比,看看下面几个个正例:
    “ 丹阳北固是吴,画出楼台云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
  “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何其正啊!但是,下面有变了:“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这个2声“还”又出来了,于是,前面慷慨激昂的调子一下就变得婉转绵软了,且从此一软再软(下面的韵脚全是2声),终变成“九曲回肠”、缠绵哀怨,最后是一声叹息:“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顽童以为:这首诗实在特殊,感觉用普通话读,比用古音更能体现其中的情感变化,所以该诗是少有的适合用现代朗诵方法演绎的古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这里的“间、山、关”在当时、在现在就都是严格押韵,读来总是和谐的!惟其如此,在关于这首诗改版的传说中,将其改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这样的词简直浑然天成。但按同样的方法,咱改下《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那个“还、山”是不是就不那么顺了?同样道理,再改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遥指杏花。”,同样因为“人、村”已经不同声调了,所以也仍然别扭,再颠覆一下:“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纷。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是不是顺得多了?

   再举些更简单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韵脚的“邻、巾”、“雄、东”、“荣、生”现在也不同声了,我在前面说过,2声与1声对应时更偏仄声,所以普通话读法是不够和谐的,但假如把所有韵脚字均读成相同的1声或2声,再试试效果?就比如我常玩笑地把“原上草”改成自我介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出个老顽童。这样“荣、童”同为2声,音调就和谐了。
   再比如:“床前明月,疑是地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这在目前仍是同声同韵、严格押韵的,但假如把“光、霜、乡”中的任一个字发成别的声调,再试试看是否还那么舒坦,特别是,把最后的“乡”发成我们评论的那首诗的4声,如低头思故“象”,乖乖!
   再举个比较特殊的,《诗经》中的:呦呦鹿,食野之。我有嘉宾,鼓瑟吹不管当时发什么音,总之当前普通话读来有那么些不谐,但这个比较特殊,后两句的末字同为平声,在音感上与“仄平”脚的唐诗有细微的差别,较之要顺些。其实,传统的每两句一节的民歌,如信天游、花儿、开花调,多有类似特点,此时,我们可把形式上的四句、断为相对分散的22两句,这便是意识上、吟诵、演唱技巧上的事了。
   再举两个高大上的例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善、远不同声(原本是同声临韵、均为仄韵),就不如其后的“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那么顺。
   “天地玄黄 宇宙洪 日月盈昃 辰宿列“、” 寒来暑 秋收冬 闰馀成岁 律吕调“ ”云腾致雨 露结为 金生丽水 玉出昆”---每一小节,都押同声韵,怎一个顺字了得!顺顺顺,来它32个赞!
   再举个小儿科的:“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这是押仄声韵,读唱都和谐,但唱时,需要把4声拖长、拖成1声,如把“块”唱成“快唉”、把“怪”唱成“怪唉”。以便把音延长,这就涉及到唱歌唱戏的咬字发音技巧了。
   这样的例子,不仅存在于诗歌、童谣这样音乐性强的形式中,在类似的俗语、谚语中也不胜枚举。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变成“下有杭苏”试试?再比如经典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沿河看 七九河、八九雁
      九九加一, 耕牛遍地
      请注意:“79河开,89燕来”,就不如其他句顺嘴顺耳,因为其他句都是押三声韵,而该句的开、来是不同声调的,普通话是不顺的(如果觉得顺,也是因为习惯了,或是因为前面韵脚连用了4个3声,这里变下声调,多了些变化),但在某些方言中,开、来同声,自然就顺多了!
      再对比那首《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连”“寒”就同为2声,读来何其顺也!不过,这里的第一个韵脚“天”是个1声,与后面的2声韵并不同声,但感觉似并无大碍,这是怎么回事?顽童童见:还是我前面那个观点,普通话的2声、3声是个墙头草,但却是逆着风的墙头草,2声与1声对应时更偏仄声、3声与4声对应时更偏平声,如这里的“连、寒”,理论上属平声,但效果上,已经很接近仄声了,更象首仄声韵的诗,对比下《望岳》吧:”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再举两个经典的音变例子:
    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少小离家老大,乡音无改鬓毛,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以前的教科书为了照顾押韵,把斜发成“狭”,把衰发成“催”,其实还不彻底,只有把 “狭、家、花”与“回、催、来”发成同韵同声调(部分方言仍是这样),这才是彻底的押韵与和谐。也正是本着这样的规律,语言学才从格律诗中反推当时的语音,以此作为靠谱的手段。
   所以,就格律诗来说,其传统的押韵,就是既同韵母,又同声调,因为格律诗通常太短(指绝句及5律7律),可供调整补救的余地太小,一点点的音韵不合便会大大影响感觉,影响诗的品味和吟诵。
   但是,我们戏曲、曲艺的唱词和我们现在的歌词,就不强求同声调了,甚至连韵都可不押(如汪峰的很多歌词,如《春天里》,如齐秦的《狼》,当代自由体诗也同理,如海子的《面朝大海》),因为字数、句数不严格限制了、通常更多了,加之有旋律的强制性,这样就有更多余地把不怎么和谐的声调给弥补回来。特别是戏曲,如京剧的流水版,便是故意处理成“上仄下平”的句式,甚至这种习惯,都导致大量地将本来不那么仄的音强调成最“仄”的4声,如“今日同饮庆功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 ,甘洒热血写春秋”,要把“酒、手”唱成4声的“救、受”---顽童觉得“现代”京剧以普通话为核心的,不应该如此这般大批地用“倒”字,因为传统戏剧最初很可能受传统方言的影响才使然,如湖北话中把上声说成去声的调式;又如2015春晚中的《三家店》选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生列位宾朋听从头”,就是把单数句的“口、友、首”唱成“扣、又、受”;又如《空城计》“我站在城头观山景”也是把“景、影、听、能”等硬唱成仄声(去声)。其实,其他戏曲也有类似的格式,如《谁说女子不如男》,歌曲中典型的进行曲也是这套路,如《游击队之歌》,把“手、军、里”唱成“受、俊、立”。这与“离骚”体字腰之虚字“兮”前一字与句尾字之平仄相异很近似,顽童以为这符合内在的、音乐层面的规律)。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样我们就能随意用同韵不同声调的字了呢?绝对不是!!宋词、戏曲中的押不同声调的韵只是押韵的一方面,另外还有整体上的对应,即不同“片段”与另外相对位置的“片段”的对比,也就是说,因局部的不严谨押韵造成的音调不和谐,可以通过这样的反复对比,可以造成整体上的和谐,有那么点“负负得正”的味道。宋词、戏曲的平仄通押,其内在道理便在于此,否则,单独选出两句、四句来,往往是不和谐的。惟其如此,如果戏词、歌词的平仄通押难以用、不能用“有规律的反复对比”来弥补的话,就得通过音乐层面的旋律走向来调整了,此时,搞不好便造成走音、倒字,把本音唱成别的音。下面举几个用变音倒字以求音律和谐或特殊效果的例子:
    典型1:《国歌》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的“进”,本来是4声,但为了和前面的“人们、长城、吼声“等匹配,要唱成1声的“金”,这在现在就是败笔。类似的,“我爱北京天安门。。。。领导我们向前”,也是把“进”唱成1声。一个例外的例子:“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叔叔再见!”这个“见”,怎么就发成了本音4声呢?童见:这是因为这个不是唱的、而是喊出来的,与前面的唱法不同,如果仍是紧跟着前面“我高兴地说了声”唱出来,则必须唱成“见安”才顺嘴。同理,前面那几个“前进”,如果是独立喊出来,也可以保持其本音的第4声,就象一些军歌(如《打靶归来》)里喊出的1234的口令一样!
    典型2:《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风吹稻花香两我家就在岸上住,。。看惯了船上的白。”---这里的“宽、岸、帆”就是不同声的韵,若按格律诗要求是不严谨的,但是,因为是歌曲,就有余地做巧妙的处理,具体是:把4声的“岸”拖长唱成“岸安”这样的“4声+1声”的效果,后面几段也依葫芦画瓢,如:“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要把“畅”唱成“畅昂”的效果。泛言之,我们很多的戏曲、民歌都有类似的处理手段,回归平声,恰恰是回归传统,此时,我们就不能严格按普通话来唱了,如果不理解这样的规律、不了解其中的缘由、不懂其中的技巧,则歌曲的演绎很可能就不够!
        典型3:邓丽君的很多歌,都柔情似水,恬淡平和,唱法上,往往把末字(包括部分非韵脚字)转入1声,如《月亮代表我的心》:“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中的“吻、情”,如《小城故事》中的很多韵脚字:“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谈的谈说的小城故事真不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其中的”乐、错、客“均转为1声的”乐哦、错哦、客哦“。
        典型4:同仄韵诗一样,歌曲也有仄韵的,只是其数量同样也相对较少,因为仄声的变化特点实在是太强了,因为其音短、更适合表达强烈或很特殊的情绪,但是,一旦把此韵拖长,则又重新回到平声的感觉上去了,具体处理,得视具体歌曲的风格。结构上,其前后韵的排列与平声韵刚好相反,即前平后仄,为此也要选用这样声调的韵脚,否则就得被迫通过“倒字”来应对。如:《团结就是力量》《南泥湾》等部分句子。
        典型5:再类比下宋词,如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顺便啰唆几句,宋词突破了唐格律诗的局限(字数声韵放开,但平仄仍讲究交替变化),语句段落上有长有短,使节奏更灵活、更丰富,押韵上可以押邻韵、可借韵、可换韵、可平仄通押,大大拓宽了汉语的应用空间,让汉语能更自由地表达情感,但也是从宋开始,国语有了两套,一套是《平水韵》、中州韵套路的雅音、官话、读书音、艺术语言,一套是当时应用的口语(白话),写诗行文均依前者。这种传统,直到现代、当代才被打破,即可以用当下实际应用的语言写旧体诗词,这绝对也是对语言的贡献、对诗歌的贡献。回到这首词,8个韵脚,按普通话读,只有“天、间、娟”为1声,其余5个韵脚全是2声,这首词被很多大家、大众演绎过,但听来,总是不够顺,更多是靠配乐和朗诵技巧弥补,才不致特别明显。但唱下邓丽君、王菲的同名歌曲,听者就特别顺,为何?均处理成、归到了平声、归到了同调上,也即,从原理上,还原、回归了传统!---邓丽君演绎了多首古诗词,旋律中隐含了、契合了传统吟诵的原理和技巧,歌咏言、律和声,不倒字!
    典型6:最后再来说说那个让人欢喜让人恨的“小苹果”,看看其歌词吧: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摘下星星送给你,拽下月亮送给你,让太阳每天为你升起。。。”
   从押韵角度、从唱出的每个字的声调看,开始这几段都难听死了,很多字都唱倒了、唱成了1声(如首句唱成:“窝钟虾衣棵中资,终于街出了锅实)”,太平太平了!与这段极为相似的是《娃哈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但这貌似是作曲者刻意追求的效果,前期的“压抑”才使得后面的“喷发”更欢畅,这就涉及音乐与心理体验的细微层面了。---这方面,最要命的是移植过来的中文Rap。
   特别说点顽童看法:现代歌曲中“重音不重意”、为旋律音律牺牲字本来的声调、唱倒了字导致听众误解其意,很不应该,绝不应该当正常方法应用,除非实在难以避免、迫不得以而为之。很多年前,网上有篇《听错的歌词》的贴,后来被不断传播、补充,现在网上一搜,铺天盖地的笑话!分析那些错误的原因,相当多的与倒字有关!
   特别注意:与倒字非常类似的方法,古人有“借音”“平仄通读”,有通过改变句读重心而削弱、消弥“撞韵”等犯忌导致的音韵缺陷,今人不可简单效仿,非不得已不宜为之。
-------------------------
四、结论
  凌乱了,梳理下思路,本贴虽“肿”,但核心论点就两个和谐第一;同声同韵诗歌戏曲都要追求和谐,格律诗要押相同声调的韵,“准格律诗”、古体诗也应参照这样的原则。普通话1234声有很细微的音感差异,常为不和谐之诱因,故不能简单以平仄论处。其实在古代,这本不是事儿,因为有韵书,韵书中同一韵部的字一定是同韵同声调,但唐末以后,特别是满清官话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已经同“韵书”时代的读音产生了巨变,“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导致大量的古诗用普通话读已经不和谐了,这一现象的根源、效果及对今人读诗作诗之影响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特别的强调,于是,这就成了事儿,这就犯了事儿。本贴,就是试图说说这个事儿:(因仄声诗相对较少,故未对入声转化作专门说明)
   1、古格律诗、古体诗韵脚追求同声同韵。---韵书为证。反证:故意把同声韵脚读为异声时不舒坦。如“低头思故象”
   2、古诗韵脚演变为不同声调时不和谐,用方言读诗则易和谐,顽童首推粤语。如若干“关山间还”的例子。
   3、旁证正:戏曲民歌等同声韵脚时和谐好听
   4、旁证反:戏曲民歌等音调不和谐时用滑音变调结合旋律变化以协调、调谐,即使之归于同声,以达和谐。古诗中的音变也可以用吟诵技巧及改变重音等方式以弥补、调和本来不和的音律。
   如果顽童以上的观点及解说成立的话,我们回头再来审视那首诗:晴2、陉2、得2、径4;俊4、清1、美3、静4,这都神马乱七八糟的,声调乱得一塌糊涂,按普通话读来有一点点的“和谐”么?
   好了,至此,顽童把那首诗的几处最简单最明显的毛病分析了一下,至于其他字词的含义、平仄及对全句、全诗音律的影响,暂不罗嗦了、还需要啰唆么?总之,这就是一首扮成律诗样子来唬人的“写砸了的律诗”,借用前辈伟人的话----Paper tiger!
   纵观作者发的、顶到首页期人赞赏的那一首首音韵混乱的所谓诗,中间还常常刻意加两联毛糙的对仗,搞得跟格律诗似的,有什么好炫耀的?制造网络垃圾、挤占宝贵的首页空间、耽误观众时间、污人耳目,搞不好还会误导人,则罪莫大焉。
   孔子云: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
另附几首作者曾反复力顶的“力作”:
1、日落三家店,暮登小青。----山字为1声,与其他2声的韵脚不谐
   千树环翠近,万山叠嶂
   有河曰永定,断流已经
   遥知百年后,子孙可耕-----“遥知”拽文不当,也与最后的问句矛盾,既然“知”,何来问?应是“孰知、难知、未知、不知”吧?
2、忽如一夜梦呼千枝万叶雪纷纷。何急落地即为水?毕竟江南冻未深。
----此处“伦”读成1声才和谐,第一联显然是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人家是“好象春风一夜至,那么多树开梨花”,而本诗呢?忽然好象一夜作了个梦?千枝万叶咋雪纷纷啊?这个“忽如”盗得也很吓人,象惊梦、盗汗似的。
3、一马出京是平川,灵山只隔数重山。
   百转千回虽辛苦,一过灵山上高
4、古道出京入西山,跃上峰庵十八
   过山总道王平口,一路蹄窝现奇观。
   黄草梁上秋风紧,黑爨底下冬火
   历尽千载今犹在,关城耸立大山间。
5、赏叶何必上西山,京城树色正斑
   满目霜叶观不尽,枫红柳绿缀其间。
。。。。(此处略去90%首)
----------

预告:下期,顽童乱弹诗之平仄格式,啃啃格律,欢迎预警!
(和谐第一,同声同韵。和谐社会,同心同德)
老顽童发表于2015-08-03 12:29
分享到
  3959次浏览/135个回复 
    通惠河
    哎,原来做一个网站这么难。
      老顽童
      呵呵,无他。道理不辨不明、越辨越明,只是别不看我主题、不明我题意、王顾左右而言他就行。我早就知道写这样的东西要背负多大的知识、舆论压力,但为了我爱的文字、版块和这个空间的健康有序,我豁出去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如果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争辩能令自己更全面深刻,让更多人看清那么多低级错误、恶劣的自我炒作陋习、简单低俗的顶贴手段,看清所有这些造成的不良风气对这个广大驴友的公共空间造成的破坏,让大家更多地创作、鼓励创作真正好的文字作品,值。
      通惠河
      如果是相反呢。如果结果让某些人的文字更加恶心,怎么办。
      老顽童
      没  法办!但我相信我们的眼睛,只会越来越亮。
      老顽童
      什么对手?谁对?这是对手的事么?你别在到处瞎搅和混淆视听了。这是公共空间与个人私欲的“博弈”大兵
      至于与我从技术层面细致交流的朋友,我是真心感谢,其中很多私下也是好友,网络争辩无关友谊,爷们儿,懂么?白眼
      借此贴也正告你:你在一上午已经近20次在这个说文贴乱搅合,然后在别人认真回复后又删除、连带删除别人的跟贴回复,就象耗子逗猫似的,你是不是整天闲得太痒痒了?你除了游手好闲上窜下跳四处扇风点火添油加醋含沙射影起哄驾秧子搬弄是非以此取乐外,难道就真不会干点正经事么?
      就是你们这样的网络混混、害群之马、跳梁小丑搅得这里乌烟障气的,你搅乱一个再去一个,你搅乱一群再去一群,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嗡嗡到处散毒散布低俗丑陋的东西。哪远哪玩去,GOGOGO!赶紧GO!
      ----鉴于此人恶习不改,仍变本加厉四处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此跟贴不接受其删除请求,并继续正告其悬崖勒马。
      通惠河
      你亮有什么用,说不定大家的眼睛本来就亮,只是不说罢了。人家还依然故我,这肿么办呢。
      通惠河
      你没见很少人回复他的东西吗
      带你去转山

      实际上,这个叫酷哥晨晨的真应该禁言,就凭他的那种书写形式就不该让他再跟帖,因为那是对汉语的一种严重糟蹋。而且,他发的文字或图片多为低俗不堪的内容。在517他和我们批评的人抱团取暖,互相支援,表现出强烈的负能量。我呼吁对酷哥晨晨禁言。

      通惠河
      有个叫酷哥晨晨的,最好把她拉黑名单。自从我把她拉了黑名单,感觉真清爽多了。
      通惠河
      没办法,有些人有些事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无视而已。这里毕竟是公共平台。
      带你去转山
      你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我深有同感,相信很多人和你有共识。我在517拉黑的唯一一个人就是这个酷哥晨晨。
    篱笆

    读通老顽童博海知识不容易,单说这篇……要说诗歌如海的话,顽童的思绪就是太平洋。俺读着读着,也想借力让自己的脑海顷刻间变成什么洋……结果读完全篇后,倒是变啦,变成了北冰洋,脑神经全被冻成冰了晕……诗,一点都不湿……太深奥啦大哭……

     

    向老玩学习敬礼奋斗

    老顽童
    抱拳感谢各位观众对本贴的关注、赞同、质疑、反对。
    特别感谢飘风、第五的质疑,希望继续得到大家从技术层面、就具体细节的探讨。
    昨天忙乱,没来得及对部分质疑一一回复,现在针对这部分作些解释,一并粘出:
    ------------
    1、一二三四声算平仄是不对的。说诗就得按诗的要求。
    -----本贴主要是对现代人读诗写诗说的,所以未用古韵古声(平上去入)说古诗,现在普通话就是1234声,这个不可逾越。总用古音古韵古声古平仄,让不让人活啊调皮。推广开来,如同当年白话文运动的宗旨“言文一致”一样,也应提倡“言诗一致”,即用当代的普通话、拼音体系、音韵体系,写当代的诗歌、当代人的诗歌。
    2、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而入声字是律诗很重要的部分,每首诗里不能没有,也不能多,出现的位置也有要求。
    -----本贴重点关注平声之韵,因为这个更常见、更实用,更有代表性,所以未提及入声。具体说律诗中是否必须有入声、出现的位置是否有要求,我尚未看到规定,貌似最苛刻的8病4犯28种犯规里也没有。缺乏语音、音乐层面上的硬道理。当然,仄韵词里有规定,是那些曲子的要求,就诗来说,或许某些歌行体、乐府诗有要求,但我不晓得格律诗中有哪种格式有如此要求,愿闻其详,真的。
    3、押韵是按平水韵押韵,不是按现在的感觉压。。平水韵有一百多韵。偶尔相邻的可以通压,但是还是很多。这也是律诗为什么那么难得原因。既然讲究,那就真讲究点。
    -----这个漏了个前提。古人的古诗在唐宋后是平水韵的套路,今人则未必是,可以不是,越来越不是。否则现代的诗人作旧体诗全得翻韵书,在读不出、读不好原音时,则诗便彻底死在纸面上了。
          说到邻韵,按平上去入各声调分韵的韵书,这本身就意味着“同声”,邻韵间都是同声调,即同为平上去入中的某一声,如果这些邻韵内在的韵母语感相似,便都属于我所说的广义的“同声同韵”,便可通押。我以为:律诗难作主要并非难在押韵上,主要难在联间联内的平仄要求上,是平仄、押韵、对仗等综合使然。
    4、入声字发音短促,读起来就更有节奏感。这点南方人占优势。。。。
    ----是的。入声字应该是影响古诗节奏的“最强武器”(当然古诗的节奏,也更多的来自有规律的平仄交替产生的感觉)。但入声字在南方各方言区外,在北方的晋语区(山西,靠近山西的内蒙及河北部分)也保留着。但这是理论上的,各地的入声具体调值、长度、走向有细微差异,有些(如粤语)还能进一步细分(分为阴入、阳入、中入),某些方言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了。
    5、如果按要求来,律诗绝句是极其严格,极难的。所以刀尖跳舞的大诗人们才那么伟大。。。
    ---强-绝对的。所以要对律诗保有敬畏、尊重,不能动辄伪装成那种体,那种体不仅有形式、音律的要求,更有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是否适合的问题。
    6、对“日落三家店”一诗的归韵分析很仔细,但作者会辩解说并未按《平水韵》(这样辩解在专业网站或媒体上会被嗤笑,而在户外网站上就让其过吧)。所以,还得另有一套“普通韵”(普通话的韵),以针对非专业网站上的这类东东。
    7、既然写律诗就得按律诗的规矩,因为以前人都是这个规矩,不遵守的就别叫这个。。。。
    ---绝对正确。但人家会辩解说没标明是律诗,虽然这明显是掩耳盗铃。
    8、近体诗要求必须压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
    ----这个不准确。不是必须,而是通常,因为平声韵最多,语调平和符合日常习惯,也更便于吟诵时拖长,上去入各类仄声韵相对少,其吟诵时也难以拖长,故少用。但诗人们有时会故意挑战,如杜甫、特别是白居易就刻意写过很多仄韵诗,如我贴中说过的《春晓》《江雪》《琵琶行》(后来的诗集常把这些归入古诗类,估计就是受了“近体押平韵”这条后人制造、推理出的“定律”的影响,我以为在今天这个“诗不能唱”的时代意义已然不大)
    9、韵书是以前必背的书。。。。
    ----这是必须的。但如今 有了《普通话拼音方案》,用普通话入韵,这就不是必须的了。
    制定韵书、背韵书有个好处,就是查找方便、辩于“校对”“裁判”;不背韵表能偷懒,少记很多东西,但自己按韵母琢磨、从脑子里掏其实来得要慢。
    10、说粤语那个,其实就是不懂的产物。历来都是全国教学用的是同样的韵书。
        诗不用找什么方言读,你只要按切音读就行了。
    ----韵书是板上钉钉的,这是定论。但其中字的发音究竟怎样?调值、时长、走势究竟如何,则尚未有定论、很难有定论、更多是推论。各地方言都部分保留着古音古韵,但同时也都有变异和缺失。我个人赞同用粤语读(我目前赞同中古音的“声母近苏州话、韵母近粤语”的说法),重点是韵脚字的押韵问题,大部分没有毛病,这是体验诗之押韵效果的靠谱手段。至于粤语之平声、上声、去声是否就是真正的“平水音”,其纯正度有多少?为何其与其他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的走势上存在重大差异,这是语言学家的课题。但这些应该是重点影响平仄,对通过多个韵脚对比产生的韵感影响不大。
      与之相关,我赞同部分人用方言读、用方言写(当然得标明,且要考虑到其应用限制),这毕竟是活的东西,比大家难有定论的“平水音平水调”更真实更接地气。
      对比大家熟练的汉语 拼音方案,切音必须要知道用来“切”的字的音和调,可能还要继续探求这个字的音调,这个没有最靠谱的录音系统支持,难辩正误。而普通话、方言都是能证明的。何乐而不为?
      我并不反对古韵和切音,我只强调,那个难以证明、难以把握,而现在应用的普通话、方言,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11、韵书成书,本来就用的南方音,各个口音里都有遗留。
    ---这个有歧义。在当时不是南方音(想想殷商,想想中原、洛阳,想想秦汉隋唐宋),只是现在更多地被南方音保留下来了。
    12、我个人倾向但是那种学法就偏了。不管说文,康熙字典里都是有字的标准切音的。这个是以前的国标。做文章,写诗读诗都是这个来的规划的。为什么只摸象腿玩呢?
    ----没有说按这个方法学,是说可以用这个“方言法”去体味古韵。而古字典,谁能说当时究竟发什么音,现在都能推到上古的发音,但还不是很多研究者自成体系?即便能把以往每个时代的“普通话”发音都定案、变为统一的标准,现在还得非要为了作古诗去学?当然会有人愿意这么学,但作为对大家的普遍要求就未必妥当。如同官方对用韵书用韵的立场,貌似是尊重和不干涉。
    13、我只是觉得既然较真,咱就真较真,要讲出处传承。有些自己的经验过于自我,没根基,就有方向偏些,略感遗憾。
    -----这里的很多观点最初是我的直觉、猜测、疑惑,后来我逐一求证、考据过,某些有比较靠谱的依据,有些只见于夹缝儿,这是我综合了众多的网文、书籍、音频、教学视频,最后抛开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来的。难以罗列出处,很多都在我硬盘、手机、床头睡着呢,当然时不时会被吵醒。
    14、让李白杜甫等先贤呕心之作沦为与江湖歌女同论。。
    ---呵呵,这个情绪化了。我了解的是唐代作诗吟诗就和现在哼哼流行歌儿似的,随便一个草根儿都可能是高手。猜测可能更多是受了科举的影响被高大上化了,越来越成了难题和畏途。
    15、其实争论这些挺没意思的,这方面的专注书摞起来比人高,只是没人看
    ----浩浩如烟海。但多雷同大同小异太枯燥,需付得出辛苦和耐心。且更需要大量、用心的实践,苦心孤诣、铁杵磨针。

    ----再整理下当时的部分回贴:
    1、我以为,现代人若不明示按某古韵、按某方言韵,那就默认是按当今普通话韵,相信作者不是按古韵选韵选字的,那就刻舟求剑啦。你这一补充,立马也封口。如果作者狡辩按古韵,那别的非韵脚字也都要讲究讲究,
    2、因为律诗难做,所以很多人按律诗作(一眼就能看出那套路,但因为不对,所以我称其为“准律诗”“伪律诗”),但怕露怯不敢标,外人也就不好按律诗标准套,其实这有点掩耳盗铃、鸵鸟政策。
    3、所以我此文的前提设定是:仅从韵脚入手,对比用普通话读古诗、读当今诗的效果。我反复对比的是音变导致的对唐诗的误读误判误导,原来押韵,现在就不那么和谐了。
    4、《平水韵》是古韵的最常用标准,为老一辈诗人和严格遵照古训古法的人沿用。但对广大新人来说,还是要与时俱进制定新韵的。从诗的应用层面讲,对广大不懂古韵的新人和普通人,无法用平水韵读诗吟诗,那诗就停留在纸面上,大大影响诗之应用了。诗是用来吟诵的,是活的,为生活服务的。
    其实说到根本,韵的问题是乐感音感。这个感觉在,不必非以韵书套,除非科举类考试。
    5、因为我的这个贴已经把主题限定在“押韵”这个较小的“点”位上,暂不想推延到更广泛的被人大书特书的“格律格式”上,而这个押韵“点”,对诗人、古代诗人来说是最最初级、入门的东西,根本无需说的,按韵书来就是了,无需动用太多的深层理论,用便是语言学层面的、方言学层面的,那个离诗要远些了。
       此贴就想用离诗近的戏曲、歌曲作类比,探讨诗的根本,是不是追求“和谐”,技术层面,是不是力求“同音同韵”,这是我贴的主要观点。这个,在网上基本没有太多的研究,就我目前看到的纸制书,也没发现太多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太小的点、甚至是被理论家不屑一顾的盲区。我这个,其实是想用我绵薄之力、点滴之见,腻腻缝儿。说说这个本不是事儿的事,怎么就成了事儿了。
       如果挖掘这个“点”的理论根基,很可能要钻到语音和音乐层面,钻到5音6律、12平均律、钻到和弦、心理学,乃至物理学上,究竟押“韵”的物理、生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和谐、和弦好听?物理学生理学的依据是什么?希望能看到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飘风
      既然说到入声字,就多说两句。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不可没有,不可多有。
      这是因为,入声字发音短促,在格律诗中使用过多的话,诗读起来就不好听。 所以对入声字在诗中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1.五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2个,最多3个。
      2.七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3个,最多4个。
      3.五律中一般不可多于4个,最多5个。
      4.七律中一般不可多于5个,最多6个。 
      偶尔有特例超过的。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使用,不但数量有限制,使用位置也有要求。入声字要尽量避免在音节处使用。
      入声字在词中的使用也很重要。有的词牌,就是用入声字作韵的。象《满江红》就是入声字作韵。 
       正因为入声字在古诗词中的使用有这么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所以,要学习写古体格律诗,就必须学习掌握好入声字。
      入声字大约5400个,常用字1000个,特别是现在读音算在阴平阳平里的部分,得特别注意。两读的就不说了。
      还是那句,做学问就要严谨,讲出处传承。不能想当然。规矩就是规矩。自己玩是自己玩。
      飘风
      捎带几句平仄。
      对于一句律诗来说,要讲究平仄交替,这 是减少同调重复、 增强节奏感的主要方法。对于一首律诗来说,还要讲究 “对”、“粘”。所谓“对” 是指每联对句的第一个节拍要和出句的第一个节拍平仄相反(实际只要作到第一节拍 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就可以了)。 所谓“粘”是指下联出句的第一节拍要和上联对句的第一节拍平仄相同。
      “对”“粘”的规定是为了避免对句与出句、下联与上联之间平仄的重复,使之错落有致,极尽变化之妙。如果没有这种规定,则对句与出句、下联与上联的平仄就会相同,以致全首诗都变成了单一死板的同一句式。除了“对”、“粘”的规则外,还必须清楚韵脚字和非韵句末字的平仄。对于律诗来说,凡是韵脚字都用平声,非韵句末字都用仄声。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字都是韵脚字,第三、五、七句的末字都是非韵脚字。也就是说,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字都用平声字,第三、五、七句的末字都用仄声字。至于首句的末字,无论五律七律,如果押韵即用平声,否则用仄声。

      律诗极其严格。难度很高。像五哥说的。诗经古体诗,乐府,诗词曲,各有各自的平仄韵律要求。现代诗其实也有要求。玩哪个按哪个标准来,不按要求玩,就别往上靠。。。
      老顽童
      握手多谢补充。但这些细节暂不在此争辩了(特别是仄韵格律诗问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c96f440100ft6x.html),越来越偏离我主贴的主题了,我本贴讨论的,是学童的本不是事儿的最底层问题(用今音读古诗和今诗的韵感问题,并引出同声调同韵和谐的观点,以此判定哪些诗句不和谐、难听、非正经诗)。下期,专来啃啃格律、格式、平仄、节奏、入声字问题,那时,这些就都是中心和重点的了。勾引
    第五维度
    文中观点太歪,有违学术本义,否之。

    以下个人认识,自述:

    1> 韵之初即基于切音而探,故韵必须立于平仄之上,韵字本身必分平仄。

    2> 诗只要有文字就好,如果自己标识其为诗为律为绝,则须谨为之;否则,随心,隨意。读诗之人,需按最妥意体会,而不是最不妥。

    3> 如讨论平水韵或他韵,则除韵脚外、它字亦须遵其韵。

    4> 《诗经》亦有韵,有几人能正确诵读?音韵一直都有在变迁,平水韵、词韵不过其一其二,也不过是演变之一种。如否今韵,《诗经》以降,何来唐诗、何来宋词?

    5> 歌、唱、吟、诵、咏、颂、读……它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既然要区分,那全文就应该严谨斟酌各处用字。

    6> 既然是教人学,哪些观点是公认的或基本一致的,哪些是整理总结的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已经确定的哪些是探讨的哪些是有争议的……这些也应该有较为系统和清晰的讲解。

    谨此。
      老顽童
      咖啡-非常好,真心欢迎老五来作技术层面的探讨,我来这样解释吧:
      1、 韵之初即基于切音而探,故韵必须立于平仄之上,韵字本身必分平仄。
      -----这个一头雾水,这与我贴中文字有关么?惊讶有同或异么?且此段表述过于含混了,用一个本身还要解释的平仄概念来解释韵不合适,不是下定义的方法。切音是过去的方法,放在今天并非最佳方式,在更接近语音深层、更细致、更科学、更方便易用的拼音方案出来之后,应该用这一系统,特别是针对普通话。我本贴就是探讨,是为了通俗的需要,用今语读古诗和今诗, 非是回到过去、还原现场,那是录音机的活儿。
      2> 诗只要有文字就好,如果自己标识其为诗为律为绝,则须谨为之;否则,随心,隨意。读诗之人,需按最妥意体会,而不是最不妥。
      ---前面说“唯文字就好”不认同。我以为诗在文字产生前是用来歌的、在与歌分离后主要是用来吟、应该用来吟的,从诗的产生和发展看,首先是语音语感韵律要好、音乐性要好。今天退步到背诵、读、看,把有声艺术变为”视觉“行为----这是诗之不幸。最起码也该是朗诵,不过这个更适合现代诗、当代诗。 
         试对比这些情况:
         1、文字产生前的诗,何来”唯文字就好“
         2、儿童背诗,是背文字背意境还是背别的?
         3、儿童、大人从何时,懂得了诗的文字?
         4、作者创作诗前、创作中、完成后,是如何讲究文字与声韵的?要不要、何时讲究声韵?
         5、散文、日记、口号。。。都可以有很好的文字,要把诗退到这一层面么?
         6、赋和骈体文也有很好的文字及声韵,为何不如古诗火?---分析这个,可能要”唯内容“”唯情趣“了,其实都不完整。“

         后面之“从妥说”非常有见地!但就公共空间来说,作者还应尊重习惯按通常语音语法来,不能过于任性,这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公众面前推销,首先要尊重公众。---至于公众是更尊重习惯、还是更迁就作者,这就看每个个体了。我以为,如果公众主动去品味作者的东西,应作者先,如果是作者强塞给公众,则规矩、规律先!
      3> 如讨论平水韵或他韵,则除韵脚外、它字亦须遵其韵。
      ------本贴并未讨论平水韵和他韵,并未涉及韵书韵部之具体内容。我反复声明,因为引用的成品未标识平水韵,未标识格律诗,不能用这样高大上的东西框之。除韵脚外,其他字不是本贴范围,其他字是其后的“平仄”讨论内容。此贴尝试推证 一个押韵原则,然后用这个最最基本的标准分析、说明。
      4> 《诗经》亦有韵,有几人能正确诵读?音韵一直都有在变迁,平水韵、词韵不过其一其二,也不过是演变之一种。如否今韵,《诗经》以降,何来唐诗、何来宋词?
      ---这个与本贴关联不大,我这里没说这些,或有涉及的部分?与这些似不冲突吧?
      不过你提出的潜在论点我很赞同强。时代在发展、语音在不断演变,恪守古音虽是传承,但容易刻舟求剑。个人觉得,从唐末开始平上去入发生明显改变后,韵书就该跟着变,可惜以后的宋元明清都从传承角度执着于古韵,便与各朝代的具体语音脱节了,诗韵便成了“纯艺术语言”,越到最后越麻烦。制定新韵是很难口径统一的,但这并不该成为不制定的借口。各行各业很少有众口一致的标准,包括各种国标,常常有很大争议。语音更是。其实有了拼音方案,没有韵书,靠自己的推理也成立。只是对不熟悉拼音方案、普通话不标准、语感不好者,就比较麻烦,不过说到根儿,韵书,更多是有个定型的文本以供具体参照、裁判。
      5> 歌、唱、吟、诵、咏、颂、读……它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既然要区分,那全文就应该严谨斟酌各处用字。
      ----这些是在我前言部分提到,是为了前面的系统完整,是作个提醒用的,在文中,并未深入用到,如用到,自然会一一说明。另,我本贴仅提到了唱、吟诵、朗诵、背诵、读,未提及并不常用的咏和颂。唱是带有鲜明音乐性的,通常有相对固定一致的旋律。吟诵是传统方法,带有旋律,但可以、也常常因人、因时、因境、因内容而异。朗诵是西来之术,就是目前这样通行的方式。背诵、读,音乐性很弱,强调内容准确 ,更多是背出、念出内容。--这些都是具体的表达方法,也并非本贴重点,我正文中基本未涉及这些。---不过,文中读诗之读并非通常读书之泛泛之读,是该强调其音乐性的,这点因为未把表达诗的“技术活”作重点而有所忽视,深究的话会导致歧义,谢过,我想想如何改下。
      6> 既然是教人学,哪些观点是公认的或基本一致的,哪些是整理总结的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已经确定的哪些是探讨的哪些是有争议的……这些也应该有较为系统和清晰的讲解。
      ----这些原则是对的。但1,我这个是有针对性、主题非常集中和鲜明的“乱弹”,只重点讲读诗的感觉,并非系统 教人一步步“写”诗“作”诗(具体教诗的文章、书籍、视频海了去了,我也不凑那样的热闹、徒增“薯条”),格式上非是正统的教案,并未按教科书或论文方式整。你这是诗刊编辑和博导的要求。流汗
         2、 我反复声明了:我这里主要是探讨用普通话读古诗,分析今音不谐的原因,读今诗,是从音韵感觉上说的,不涉及更多的平仄格律的理论,并且,这在过去是小儿科的,根本 不用理论,不需讲的,根本 不是事儿,而现在这个最小儿科的,因为音变,就成了事,这个是被学术界忽略的,网文、书籍很少有所谓的理论,最多一笔带过,因为本不是事儿。我反复声明,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感悟,绝非现有的理论。此贴是户外网站上发布的杂谈,并非直接用来发表的专业论文,无心再吐血列出出处,何况,我根本未直接引用具体的论著和观点,不必非得归宗认派了吧?
      ---欢迎各位认真看我的内容和声明,明白我的重点。除了韵脚之狭义的韵,暂不深究更多别的东西。别的只是辅料,更多是因为与之相关而不得不提。
      ---再再次声明:本贴绝非全面说诗,绝非说古韵,绝非说格律,只是针对韵之是否“和谐”这种感觉,说说最基本的狭义的押韵脚之韵,是尝试用今音 读古诗、读今诗,对比相关的戏曲民歌歌谣的韵脚感觉的。是从这个最最底层、低层的点说的,其他更高大上的东西,中学大学事,不是本学童贴的重点。那是以后平仄格律的内容。
         “同声同韵最和谐”这是我感悟、推证的核心结论、中心观点和应用标准。请后续各位大家,关注这个最底点,就此点发表看法。本贴不涉及高大上的理论、高大上的层面。我之前有声明,此文是童话,请慎思慎辩慎用。
    小青12
    强太强了
      老顽童
      下期,学究一把,哼哼哼哼“平平仄仄平平仄”,从格式上,说说那些伪律诗,提前预习啊,这回是私塾了,再调皮,打手板儿阴险
      通惠河
      有些东西,即使有天赋,也不屑于研究。
      老顽童
      伸手,打板子----不懈。其实,这些过去是学童入门,对我们,老了老了还要从头来,唉,不容易啊。
      入学第一问: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onroad
    好多人都很喜欢对别人评长论短,可悲的是照镜子却看不到自己
      通惠河
      我们在这里探讨知识,跟照妖镜没关。对事不对人。
      onroad
      我也没对人呀。只是看不惯那些靠踩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人,更不喜欢那些带着伪装面具的人。我是个直来直去的人。话语方式可能不妥,请前辈见谅。
      通惠河
      那就好。
      老顽童
      此贴是讨论诗的最最初级的一些东西,用了些成品作例子。
      阁下匆忙注册个马甲,上来不说正经的说别的干嘛?
      究竟谁带着伪装面具”?谁“踩别人”?谁“对别人评长论短”?谁“看不到自己”?请照照你自己:
      -----------
      onroad 在驴友茶馆主题中回复了老顽童的话题:顽童乱弹诗之韵------从头学之三 21分钟前

      好多人都很喜欢对别人评长论短,可悲的是照镜子却看不到自己 查看回复

      onroad 在驴友茶馆主题中回复了紫龙的话题:517管理请出来(大家评评理!!!)对这... 27分钟前

      这种领队明显存在人品问题或是性格缺陷 查看回复

      onroad 在驴友茶馆主题中回复了紫龙的话题:517管理请出来(大家评评理!!!)对这... 28分钟前

      现在什么纯AA ,好多都是假的。是商队你就应该勇敢站出来。估计这个领队一直不批是故意的拖延时间,看有没有更多的“好”同志... 查看回复

      onroad 上传了新头像 08-04 10:26
      onroad
      看来真是得罪两位前辈了。刚注册完上来,就这个样子了,看了好多帖子了。也评论了一些。但我发表我的观点有错了,我评论别的你怎么不发上来,只发了这几条呢?再说我也没提到谁的名字。
      还有纯AA好多都是假的这也没错吧。517难道有潜规则有些事不让说
      老顽童
      我是那会儿的截图,上面有相对时间,那时你还没来得及“评长论短”照更多的呢吧?偷笑
      onroad
      这个我也没什么解释的。我也是从上到下看的。你的帖子排在第一也不能怨我。
      没想到会是这么大反映。  那个领队要是看到我的评论估计也得想把我弄死。
      我这发表点看法这是闯了多大的祸呀。
      onroad
      不是说517是个开放的平台吗?是我太天真了吗?
      老顽童
      你也别抱委屈,不是我说你,大家来户外网主要是来玩儿的,不晓得你来这里是作甚的,只看到你上来不关注活动,却在不明原委的情况下,便火急火燎四处马不停蹄地对有争议(其实有些事实非常清晰)的话题随性发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评论甚至辱骂,是非常莽撞和过激的作法,过于任性了。
      自由是有限度的,我们都是在一定规范下行使自己的自由。
      517是开放的,但我们的言行应是成人的敢担当负责任、有理有据的,并不是可以信口开河。
      如果你了解这一系列话题的来龙去脉,了解我和别人贴的深层内容,了解跟贴者的观点的依据,相信你就不会如此义愤了,或者,你会变为另一种义愤。---看来你不会,看看你来这个网站几天的言行,你不是来骂人的,就是来找骂的。
    老顽童

    诚邀大家从技术层面评析该律诗:

    登山不怕路途难,吃苦流汗作休闲。

    永定河水腾细浪,景山回看一泥丸。

    十人香八春日暖,八士关子冬夜寒。

    犹记阳台山欲雪,八级风里尽失颜。

      通惠河
      这首诗好像不是写一个地点的,涉及到几条路线。前两句,有点像打油诗。这么平白的语句入诗,太不美观。不过作者也可能是瞎写着玩的吧。

      下面两句,有点问题。永定河怎么跟景山类比呢。最起码应该拿香巴拉跟景山类比,才有泥丸之说啊。拿永定河跟泥丸相比算怎么回事?汆丸子吗?

      永定河应该跟关子放一块才对啊。

      最后两句更有问题了。下雨之前才刮狂风呢。下雪之前有狂风吗?风还不把云刮跑了?雪能下得来吗?

      失颜一词更莫名其妙了。有说失言的。怎么还有失颜?百度一搜,也有这么用的。可是人家的意思是闭月羞花的意思。难道八级风还能让人返老还童不成?
      带你去转山
      这段文字太难看了。第一、步名篇韵,东施效颦,不仅自己丑,还污辱了名篇;第二,作为诗,没有具象,没有情感,罗列地名,意在卖弄,读来恶心;第三、抄袭经典,改头换面,自以为得意,实属猥琐,如整首从毛泽东长征诗中脱来,但却犹如凤雀之别,又如"景山回看一泥丸"直接从林则徐等先人脱来(林诗“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第四、通篇文字驴唇不对马嘴,如“登山"和"路途”咋叠用;“吃苦流汗”还是”和“休闲”矛盾;永定河都他妈快干了,“还腾细浪";看得到景山吗,在哪里回看景山啊,满口喷粪啊;“八士关子冬夜寒,”这是啥啊,根本看不出在说啥,什么人啊还称"士”,在山上过夜了啊?冬夜寒。哎  ,不说了,越说越来气。
      老顽童
      两位说的是内容,内容方面可以作细节分析。
      其实,从形式上,从格律上分析更容易、更直观。律诗必须要讲平仄和粘对的。得空,用公式套套。
    飘风
    一二三四声算平仄是不对的。说诗就得按诗的要求。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而入声字是律诗很重要的部分,每首诗里不能没有,也不能多,出现的位置也有要求。押韵是按平水韵押韵,不是按现在的感觉压。。平水韵有一百多韵。偶尔相邻的可以通压,但是还是很多。这也是律诗为什么那么难得原因。既然讲究,那就真讲究点。入声字发音短促,读起来就更有节奏感。这点南方人占优势。。。。如果按要求来,律诗绝句是极其严格,极难的。所以刀尖跳舞的大诗人们才那么伟大。。。
      飘风
      日落三家店,暮登小青
       千树环翠近,万山叠嶂
       有河曰永定,断流已经
       遥知百年后,子孙可耕田。
      就像这个别的都不说。
      山 上平声 十五删 
      店 去声 二九艳 
      远 去声 十四愿 
      年 下平 一先
      田 下平 一先
      这个里面貌似都是an韵母,实际上只有年和田同韵。当然,没考虑平仄和通压的情况。
      带你去转山
      平水韵共有106韵,现在还在用呢。
      飘风
      既然写律诗就得按律诗的规矩,因为以前人都是这个规矩,不遵守的就别叫这个。。。。原来107,后来106,其实平水韵已经简单了。唐朝广韵200多。宋词50多,要宽些。
      飘风
      这也是为啥很多八句没写成,只写成四句绝句。
      飘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再举个例子,这个是杜甫的诗。稀按普通话押韵肯定不挨着。可实际上都属于上平五微韵。近体诗要求必须压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
      带你去转山

      看来这个学问你也挺明白

      老顽童

      乖乖!风风你太讲究啦。

      1、我以为,现代人若不明示按某古韵、按某方言韵,那就默认是按当今普通话韵(特别是在非专业的诗词或文学网站),相信作者不是按古韵选韵选字的,那就刻舟求剑啦。你这一补充,相当与两头堵,立马也封口。如果作者狡辩按古韵,那别的非韵脚字也都要讲究讲究,

      2、因为律诗难做,所以很多人按律诗作(一眼就能看出那套路,但因为不对,所以我称其为“准律诗”“伪律诗”),但怕露怯不敢标,外人也就不好按律诗标准套,其实这有点掩耳盗铃、鸵鸟政策。

      3、所以我此文的前提设定是:仅从韵脚入手,对比用普通话读古诗、读当今诗的效果。我反复对比的是音变导致的对唐诗的误读误判误导,原来押韵,现在就不那么和谐了。

      4、不过这里有首,步伟人韵的,这个不标,也否认不了是按律诗来的,你来评评这个:

      登山不怕路途难,吃苦流汗作休闲。

      永定河水腾细浪,景山回看一泥丸。

      十人香八春日暖,八士关子冬夜寒。

      犹记阳台山欲雪,八级风里尽失颜。

      飘风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其实写的很清楚。呵呵。
      带你去转山

      知识好学,但说话顽固固守家乡口音的人掌握起来就难了

      飘风
      律诗的难就是因为讲究。即使现在,真正大家其实一样讲究,不讲究的是无知无畏的那部分。。。。韵书是以前必背的书。。。。
      飘风
      古代之所以有韵书,其实就是统一大家口音不同的问题。否则全国写诗随口音,那不乱套了。偷笑
      飘风
      现代人,写律诗,入声字必须死记,特别北方人。
      老顽童
      可以按方言入韵(但要明示!),只是受众小,其实更要灵活运用规则,更难弄。
      老顽童
      我个人尝试的效果,用粤语读唐诗,平声及入声在韵的层面非常贴。
      飘风
      说粤语那个,其实就是不懂的产物。历来都是全国教学用的是同样的韵书。而且要那么说。现在绍兴那边人说话,还有明显的入声。做学问,要按学问做。不能太难了,反正搞不明白,我另搞一套替代它吧。虽然现在好多传统艺术都被这么搞。。。。画画里评价这这种思路的画一个字“野”
      飘风
      诗不用找什么方言读,你只要按切音读就行了。自然贴切。同时要注意入声读音短促
      老顽童
      风风莫偏激了。方言里留存着很多古汉语信息,推粤语的以其与唐音的靠近而作噱头作尝试,未尝不可。你实际试下效果,不考虑粤语的平上去入是否真是唐的平上去入,在押韵这一关,是远胜普通话,别的方言也可对比测试。
      飘风
      韵书成书,本来就用的南方音,各个口音里都有遗留。但是那种学法就偏了。不管说文,康熙字典里都是有字的标准切音的。这个是以前的国标。做文章,写诗读诗都是这个来的规划的。为什么只摸象腿玩呢?
      带你去转山

         2003年8月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出了《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革。《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7700多汉字归为14韵。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教育部已出《中华新韵》,但争议很大,因为使用汉语的其他地方不承认这个新韵。所以,最权威的还是平水韵。

      飘风
      其实就是胡搞,变14韵还用他们研究。唱大鼓的就给解决了一百多年了。十三道大辙。。。。。
      飘风
      其实争论这些挺没意思的,这方面的专注书摞起来比人高,只是没人看偷笑
      老顽童

      《平水韵》是古韵的最常用标准,为老一辈诗人和严格遵照古训古法的人沿用。但对广大新人来说,还是要与时俱进制定新韵的。从诗的应用层面讲,对广大不懂古韵的新人和普通人,无法用平水韵读诗吟诗,那诗就停留在纸面上,大大影响诗之应用了。诗是用来吟诵的,是活的,为生活服务的。

      其实说到根本,韵的问题是乐感音感。这个感觉在,不必非以韵书套,除非科举类考试。

      飘风
      你说的这些。。在学术界没有异议,重新搞不会被认同的。不能因为现在人废物了,标准太难了。就降低标准。让李白杜甫等先贤呕心之作沦为与江湖歌女同论。。。。。写律诗想改标准的,只能说明现在诗人的无能。现在诗人的入门标准太低了。。。
      老顽童
      haha,所以,不依定型的成功的古韵,无有放之四海的新韵,凭自己个人的感觉作旧体诗,很容易闹笑话,因为更需要底蕴、5音6律的感觉。
      带你去转山

      哈哈,是胡搞,所以港澳台日及东南亚都不承认呢。汉子简体化,把上五千年的文化信息几乎全丢了,韵律要再一搞,丢的东西肯定会很多

      飘风
      简化字是另一回事。其实字体发展是以实用为标准。字体发展一直在简化。现行简化字还是严谨处理的。其实还好,有问题的是作废掉的那套简化字,那个是特殊时期纯胡搞。其实台湾,日本的汉字也有一定程度的简化。
      飘风
      大篆变小篆是因为要标准化,小篆变隶书是因为小篆辨识度太差,隶书加强了每个字的特征,楷书的特征性比隶书更强,行草书解决的是书写速度问题。所谓繁体字其实仅指的是隶书和楷书体。若论简化,草书的简化程度远超简体字。
      带你去转山

      50年代那个简化字方案,很多简化字的根据就是书法家们在行、草书中出现的,比如“说”等。

      能在这里讨论些问题,学点东西,还是不错滴,感谢楼主大平台

      飘风
      传统文化热了。想扛旗的太多,踏实学的太少。童童较真和钻研态度特别难得,我只是觉得既然较真,咱就真较真,要讲出处传承。有些自己的经验过于自我,没根基,就有方向偏些,略感遗憾。
      带你去转山

      求同存异,互相启发,没问题哈

      飘风
      恩。也是跟童童熟,其实都好久没论坛说话了。不认识的人,我乱说会打起的偷笑
      带你去转山

      你俩一个风风,一个童童,哎呦好腻,我午饭要吃纯素了呲牙

      老顽童
      抱拳风风啊,此贴中所有的定义、观点、解释都是我用个人的、力求通俗的语言表达的我自己的真实的感悟,除了引用的成品诗文,只有一处格律诗的“四定”是复制粘贴,其余都是我一字字敲出的,估计网上没有这样的表述,我也不想复制别人的过于概念化学究化的表述。
         因为作引子的成品中作者并未明示格律诗,故不宜直接格律诗的诸多框框套用,目前只关注押韵的问题,所以才从这个最最初级的层面作些旁证,这纯属个人感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就此得到技术层面的分析、帮助。
      飘风
      其实,有诗情,写现代诗就挺好,不用非去跨越那个表达障碍。泛滥的打油诗看的却是头疼。当然现代诗也有规矩要遵守。梨花体就算了。偷笑
      飘风
      恩。我知道你喜欢研究,所以才会说可以更有理论基础些。那样的实据更有说服力。
      老顽童
      因为我的这个贴已经把主题限定在“押韵”这个较小的“点”位上,暂不想推延到更广泛的被人大书特书的“格律格式”上,而这个押韵“点”,对诗人、古代诗人来说是最最初级、入门的东西,根本无需说的,按韵书来就是了,无需动用太多的深层理论,用便是语言学层面的、方言学层面的,那个离诗要远些了。
         此贴就想用离诗近的戏曲、歌曲作类比,探讨诗的根本,是不是追求“和谐”,技术层面,是不是力求“同调同韵”,这是我贴的主要观点。这个,在网上基本没有太多的研究,就我目前看到的纸制书,也没发现太多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太小的点、甚至是被理论家不屑一顾的盲区。我这个,其实是想用我绵薄之力、点滴之见,腻腻缝儿。
         如果挖掘这个“点”的理论根基,很可能要钻到语音和音乐层面,钻到5音6律、12平均律、钻到和弦、心理学,乃至物理学上,究竟押“韵”的物理、生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和谐、和弦好听?物理学生理学的依据是什么?希望能看到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飘风
      押韵就是指的那个韵。戏曲曲艺叫合辙。两个难度差很多。不能把韵降到辙的难度。
      老顽童
      我是用“辙”““戏曲”民歌民谣”这样的更通俗更浅层的东西作的类比。在我得不到更深层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前,只能暂时用这样类似“穷举”的笨办法、浅层办法。
      我以为:押韵的最底层理论,应该是生理学、物理学的任务和成果。我们用的韵母、韵书,仍然是表象。
      飘风
      当然。特别是宋词,每个词牌肯定都是对应一个曲子的。只是“乐”传承断的厉害。词牌就成了规矩,可是规矩就是规矩。
      老顽童
      已经用很低标准去要求了”---这是绝对的!押韵是对古诗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作者不明示不敢明示是格律诗,就不宜用更高标准来框人家,否则人家会急会咬的。
      我目前摘了一段步《长征》的七律,这个是难以否认的律诗了。得空儿,咱可对这个用格律,用平仄粘对框一框。
      老顽童
      憨笑本来是不想转,可非有人没完没了把这些搬到大街上,象无良小贩似的,在你家窗头吆喝,你说烦不烦?我这里系列文字例举的,统统是拿出来卖的,不折腾那些还没亮出手的。
      飘风
      其实是这样的。现在好多人喜欢这么写着玩。当玩儿是可以的,也没办法。以前你我也写。不看就是了。。。其实我看自己以前写的,也想吐。。。
      老顽童
      我也是,我以前也喜欢在游玩过程中胡拼些短诗,但更多是打趣儿,最多给朋友发下乐呵乐呵,到最后把部分搜集到一个文档中硬盘上存着,现在看看,更是笑话了。但这是自知、不公开的。若是拿出来晒,就得谨慎了,起码不要出太大的、基本的毛病。
      飘风
      我觉得这个圈子,大家写的好玩就好,只要别自己标自己律诗什么的。要么不讲究,认真讲究的就正正经经讲究。现在看不了这种了,我就直接略过就是了。。。当初你狂发打油诗的时候,我也没少直接略过偷笑
      老顽童
      流汗流汗流汗哪辈子啊?我发的基本都是长篇叙事抒情恶搞巨制啊坏笑
      但从来不“单独”发4句、8句这样的“准格律体”的,最多偶尔在文中夹一段作调剂。更不会用低俗手法反复无聊顶贴。
      飘风
      倒是没记得顶贴,不过有印象有段你写过好多。偷笑
      老顽童
      哈哈,那就是了,在曾经的2路车上发过几篇叙事抒情的,但一看就是自由体,谁都不会用格律标准套我,且我保证我那些至少是顺嘴的、有内容和情趣儿的、是统统被认可被加精的。
      在517发过不少长篇了,包括自由体、古风体、快板、天津快板、3句半、信天游版、“打油词”版,抛开文字、内容不说,正是这些实践,让我对这类韵文形式在户外领域如何应用有了深切体验和感悟,也才有了喷的力气。
      古文、古诗是祖先传下的宝贝,不是仅仅用来讴歌和欣赏的,也是可以发扬广大的,但古诗古文有其鲜明的时代、文字、语言特性,用怎样的方式用在新领域,一定要有法、总结出法来的,不然,就给糟践了。我一直在正面地尝试摸索。
      另外,我再怎么折腾 ,也不会尝试用梨花体,这不仅是诗不诗的问题,更是文字、是心态问题了,简直笑话。
    越雪
    这个我正找呢,收藏好了!并且已设定为明年年末前的学习目标!阴险
      老顽童
      no这可不是简单的学不学的问题,牵扯到比较细微的音感问题。我写了太多顺口遛,但格律诗仍是抬不起来,这个要基因+悟性+磨炼。前者是决定性的。这么滴吧,你先编段周末怎么吃的顺口遛吧坏笑
      越雪
      擦汗努力中可爱
    宝珺
    这是研究诗的论文呀,写得也好。
    老顽童真能钻研。强
      老顽童
      论文不敢当,多是我一孔之见,是过去学童都要熟练的东西。
      只是现在因为语音的变化,容易被忽视。我这就算是提个醒儿吧。
      宝珺
      老顽童该改名为老顽学童才是。呲牙
      老顽童
      嗯,叫老学童吧。活到老,学到老。奋斗
      宝珺
      一直以为老顽童嘻嘻哈哈的,没想到于诗竟这般有研究。
      少见的学术力作,受教了。呲牙
      老顽童
      汗啊。这在过去,真的不是事儿,而在现在,真就成了事儿。我提及的作者的绝大绝大多数的“诗”,都是犯了这事儿!
    尘沙

    为名为利,人心太容易浮躁

    难得有这样的好文章!

    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习了。


      老顽童
      学怎么样了?交篇作业啵?拿照片抵也成!亲亲
      尘沙

      俺老实在家待着,有空看顽总大贴也想进步进步:)

      写诗这事感觉太过高深俺可不交出作业:(


      其实喜欢写诗没啥错,偶尔写写也没人会多在意。


      但喜欢写,总是写,还老想拿诗来表示自己水平,就只能像前总理千金那样,让人就......


      赋诗一首:)

      离时方知万事匆,

      但惜宏图未酬中,

      待到碧水蓝天日,

      欢庆伴有光明颂。


      老顽童
      嗯嗯,题意蛮好的。后两句的前4个字,因为都是“*仄*仄”,所以算违律吧,但这样更象民歌了,技术处理后唱出来可能会好些。最后的“颂”,与前面的韵脚(匆、中)不谐,也是犯了我本贴中说的毛病了。坏笑
      。。。且慢,前面那个“中”啥意思?几声的?若是4声“中”标的“中”,那就押韵了。
      尘沙

      按顽总的思路来,4声中也说得过去。

      要是一姐是河南人就好了,3声中也有得说了:)


      押韵是一方面,措辞也有问题

      宏图应该用展,用酬?语文学得不好理解不了。




      老顽童
      其实在更早的那个时代,很多大人物都跟着领袖写诗的,内容和精神有了,但多无诗味,沦为口号和标语。
    通惠河
    聪明的人不要理会争执,这样的好贴应该抓紧学习。
    墨涵

    真服了你们了,遇到疯子,还要陪疯子玩到底。

    517管理设置一个自动屏蔽,把其人,其文屏蔽掉不就得了。

    其人不就是求关注么,没人关注,就让他疯呗。

      老顽童
      呵呵,那个,不大能够,毕竟没那么大罪过。
      517的原则向来是开放的。除非那些赤裸裸的广告、软文。
      不过客观说,其内容,远不如软文丰富多彩,其形式,远不如软文文艺。唉
      老顽童
      再次重复个人观点:
      我们在自己家,怎么折腾都不为过。但咱这是网络、是公共空间,反反复复没完没了把一些拿不出手的东西顶到首页,把别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挤掉,特别是有那么多生动丰富精彩的游记被挤跑,这样合适么?
      就好比摆地摊的,弄些假冒伪劣在自己家搁着,没人干涉,但摆到大街上,特别是整天在别人家窗户前吆喝,城管不管,主人也急。
      更严肃的比喻是,北京禁毒、禁烟!

      另外,个人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学,然后有得,是个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其乐无穷的过程!
      那么多的东西不深究,那么多的乐趣不体验,非要在公众面前。。。。。
      墨涵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啊。

      呲牙

      老顽童
      你还笑,看首页,让人哭笑不得!
      咱评文字,人家祭出李泽厚大理论的摘抄。
      咱评诗,人家回应千百驴友的藏头诗。------那些所谓诗,太多太多太太多地犯了我本文重点指出的错误---不押同声韵,读来极为拗口,别扭!就好比路上坑坑洼洼的,搞不好丢了井盖掉井里,就这赶脚!
      永远这么拉大旗作虎皮Paper tiger 长长城城永不倒,就不能虚心埋头学习,肿么办啊。
      带你去转山

      曾经发誓赌咒的,说不在517了,也的确消失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517挺好的。听说到了什么门,没多长时间又回来了,回来就是连篇累牍的发这些烂玩意。成心的。

      爱美爱自然
      俺也首页看到了。说明很重视你呀,老顽童。偷笑
      老顽童
      hehe,重要的不该是重视谁的问题,该是重视其说的具体的话。
      我目前说的,都是最最基本的、小儿科的东西,幼儿班的算术、小学语文、诗的根本。不踏实补补这些,整天在公共空间大话大词胡话满嘴胡天,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目前,那么那么多错误依然在这里呼啦啦呼啦啦招摇着,只字不改,怎么看怎么象---“皇帝的新装”!
      爱美爱自然
      不过说实在的,老顽童的鬼才俺是衷心的佩服的,看海棠花那次来回车上,老顽童娱乐大众。那口快板,哎,佩服。

      这帖子也让人大长知识。俺个人是比较喜欢读工科男写的客观严谨充满知识性的文字的。
      老顽童
      流汗这是小儿科的东西啊,在过去,都是学童的常识。
      如果大姐感兴趣,本童还可以再啰唆些关于平仄、格式、语音,可以给您交篇工科男的数学公式和图表。调皮
      墨涵

      你们两个和人家斗到现在都没有结果,只能说有一个问题。

      你们的思维模式和思维逻辑不在同一层面。

      宜疏不宜堵。适当地引导一下吧。

      这样没有结果,成了扯橡皮糖了。

      我觉得吧,真闲着没事滴时候,溜个猫,逗个狗,下个象棋啥的,不也挺好滴么。总比招人烦要好的多。

      ……呲牙

      老顽童
      休乱讲,小心黑了你!
      这个贴总的说是想弄成个学术贴调皮,乖,说点学术层面的东西。说说你对诗的认识。下一课,准备学学格律,你给列个提纲吧,你说从哪儿学起。。。。玫瑰
      墨涵

      没看明白我的意思,有些话不是给你说滴。

      我得从A B C学起。呲牙

      墨涵

      没说你招人烦,听话要听音。咋在这儿犯了糊涂。呲牙
    带你去转山

    这篇评析文章,有很重的研究成分,517少见的力作。

    带你去转山

    写诗是心灵的发掘,读诗是精神之旅。楼主评析的这几首所谓的诗,没有真情实感,堆砌地名,一味卖弄,无意像,无美感,无心卒读。有时闲来无事点击开,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对此等赝货也有跟帖,但却为作者卖乖点击率的资本。

    因为没细看过,楼主评析的这些问题很少留意,经你这一分析,那些诗更没法看了。

      老顽童
      我此处,仅仅、仅仅是从诗之最表面、但却是最基本的狭义的“韵”乱弹胡喷的。如果扩展到联内每个字的平仄、联间对应字的平仄,扩展到节奏、旋律,扩展到情趣、意境这样更复杂的层面,那还了得,天塌地陷。
      带你去转山
      “韵”和情趣意境起码二居其一,否则还谈什么诗啊,还谈什么古人的诗啊?可偏偏这个人就是不能做到二居其一,可他偏偏就在那里连篇累牍的往外炮制那些烂玩意,也是蛮招人佩服的。
      老顽童
      如果把“韵”定位成形式,则这个形式特别重要,否则就不能称为古体、近体诗了,当代自由诗可以挣脱“押韵”的束缚,但内在的韵律却是不能甩掉、不该甩掉的。
      比如来几句:“啊,大海,真。。。蓝啊,黄河,真。。。黄啊,啊啊。”
      “啊,我的爱人,我爱你我爱你”,“我的JX、GG、130,啊啊”,再有内容有情趣,童见:都算不得诗!
    通惠河
    dazuo
      老顽童
      这本是些最最基本的,有些是常识,不值一提、多此一提都。如果有人感冒,以后再乱弹些平仄、节奏和旋律,就怕招人烦、费力不讨好啊!
      通惠河
      不抬杠,你未必能写得出来,哈哈。
      老顽童
      哈哈,哈哈哈哈
      确有那么点!不过,准确地说,没这口气,不会这么费劲地复习、整理、喷吐,可要了老命了。
      打个比方,好比平时,谁关心自己7荤8素5脏6腑啊,有了毛病,这才好好审视一番、检查一番。如果没心没肺了,那可就不好了啊。
      刚刚又补充了一条“吟诵”,想到古人写诗是用来“吟”的。写诗也不叫写诗,叫“作”诗,这个“作”,可是全身心的投入啊。现如今,倒可能变为“装作”的“作”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