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经验 ······

830次浏览/13个回复 分享到 
掌门师姐

我 的 户 外

我 的 户 外
 

我  的  户  外



图片 

 

在写这个标题的时候,其实我不过在户外吊儿郎当混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即便如此,户外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疏于动笔逾年余,权当活动下手脚,叨唠几句。

进户外见过很多人,遇过很多事,相当有趣。这些人无非是新驴和老驴,新驴充满新鲜感和未知,老驴是各有千秋。但是针对到户外观点和户外经验,那才叫做是百家争鸣,各说各法。似乎户外并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个人观念和经验往往又看驴们的新旧程度与资历来判断可信度。

其实户外这玩意儿极强调个人体验,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才是最真的,真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观念不一定就适合你,再好的经验也并不一定能适应所有人,所以新入道的驴们还得有所判断。

 


你有自己的户外观念吗?

为什么来户外,为什么玩户外?这个问题很重要,决定你在户外的心态和行为。这里想起若干年前培训大师们讲的“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一概念来了。 

比如,你是为锻炼身体而来,就象我一样,所以无所谓爬什么山,徒什么步,只要有山爬就行。

比如,有人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而来,所以就有必要一年四季,爬不同的山,去不同的地,不断折腾,乐此不疲。

比如,有人是为了在户外彰显个性,展示意志,所以就会不断去超越自己,挖掘潜能,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

各式各样,有些人是为了释放,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有些人是为了泡妞,有些人是因为刺激,有些人在户外追求名声,有些人在户外是为了获取利润。

那么,你是为了什么?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就象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人家说云南美,所以要去云南,人家说西藏好,所以要去西藏,人家说要当强驴,所以拼了命要当一个强驴,人家说走过很多地方很NB,所以也要走很多地方,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

这些真是你想要的吗?这些真的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真实的中国户外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利场,你真的逃得脱名与利,你真的是在玩户外吗,你真的是按你的意志来玩户外吗?

大家都在说:“我玩户外!”请注意,这是一个玩字,要有玩的心态,有的人户外玩的太辛苦,皆因太认真,分不清户外和工作,用工作的习惯来户外,太注意自己的名与利,不由得就累了。

户外也是一个江湖,充沛着名与利,户外也是一个市场,充沛着权与欲,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玩户外,你想在户外收获什么,决定你的户外心态,决定你户外行为。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你为什么来户外!

 

我之所以玩户外是因为身体已经到了非锻炼不可的程度了,因为长期伏案工作,颈椎和腰椎都出现了毛病,尤其是颈椎病,已经相当严重。因为多年缺乏运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汗腺系统功能退化,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除了在桑拿房能蒸出点汗来以外,平常已经很难得出汗了。其实打羽毛球对颈椎病的康复不错,可是坚持不了,篮球、乒乓球、跑步、游泳都试过,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的。办了若干张健身卡、按摩卡、足疗卡,最后都作废了,甚至有一段时间请了专职按摩师,买了按摩床,还整了一堆火罐、针炙类的家伙什,最后也作废,当然那个按摩师水平也不太让我满意。

 


偶然有一天一网友介绍我去户外爬山,当时有了点兴趣,强迫着让自己走出去。第一次爬山差点没累哭了,因为缺乏经验,不对,应该说是毫无经验,鞋被雪打湿了,因为穿的纯棉的休闲裤,一直湿到了小腿,12月下着雪的天气,你想想那个冷。即便如此,我依然喜欢上了户外,认为这个可以坚持,爬山不缺伴,随便找个队就能报名。

每周一至二次的爬山,就这样成为了我的运动方式和习惯,为了锻炼而爬山,所以我不挑山,有人为了看风景,其实我看哪里都那球样,实在没什么风景可看,除非是极原始的地貌,否则很难打动我。因为是锻炼,所以我会注意运动风险,防止运动伤害,我从不逞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重视科学、蔑视权威”是我的户外原则,科学锻炼、合理运动。什么叫蔑视权威,新驴入行,经常会听到老驴们的教导,我后来发现,所谓的有些老驴其实是在扯淡,经常是误人子弟。不讲科学,逞强斗狠,以蛮力为自荣,误导新驴。这一点很重要,新驴们在听取别人的经验的时候,要有所分析和判断,户外观念和经验,且不论对与错,要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体力论和装备论!

除了观念不一样外,户外最常见的讨论就是体力论和装备论,再有就是户外知识和经验的争论了。这里先谈体力论者和装备论者。

 

体力论者:一般是体力不错的人,人所示其长,要不然就不会飚力量了。曾经在某个地方看过还是听过这样一个事,原文记不详了,说是从珠峰下活着下来的体力驴们,路过烈士的遗体时,感慨道:“他们的装备比我们不知道高级多少,如果是装备决定一切的话,那活着的应该是他们。”明显的自我吹嘘啊,如果在广告业,这就是脑白金广告,让人生厌却又能赢得众人追捧的广告。他们忘了,就算背的装备再差,他们也背了装备,有本事不用装备上珠峰,爷服你!装备再差,能登珠峰,会差到哪里去?死去的驴们,不一定是因为装备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因为体力的原因,户外意外无处不在,不是凭体力就能走遍户外的。我对纯体力论者起了个外号:二椤子型的。有些不雅啊,权当玩笑。那种一味强调体力,逞勇斗狠型的其实只要不误导新驴们,自己玩自己的就行了。

户外运动不是竞技体育,不是比赛,没有人看你演出,没必要自己演给自己看,户外运动需要的是理性和科学,每年死的老驴还少吗,都是觉得自己不含糊。二椤子型的驴们最爱喊的口号是“我要征服XX山!”其实,就算你爬上去了,山还是山,你能征服的只有你自己,喊这种口号的已经不是二楞子了,当属全傻,二椤子只算个半傻。从征服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断挑战自己潜能,也是对的,是另外一种玩法,这个不算逞强斗狠。


说这话,并不是说体力不重要,在户外运动中,体力当然重要,体力好,你就能登上更高的山,看到更远的风景。但是务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步步锻炼,一步步来。人家能登珠峰,你现在只能登个灵山,其实也可以,没必要强求自己也去登下珠峰。我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不会逞强,因为我也逞不了强,我体力不好,我还恐高。体力不好就不能玩户外了吗,一样玩,掌握科学,一样能玩出自己的户外来。人家白八拉,一天走了40多公里,你非要去拼一把,有意义吗,我一天也能走30公里,不达标就不达标嘛,做出来给谁看,非要把你的小心脏累废了才爽不成?

爬山人家体力好的跑的非快,我体力不好我慢点爬,累了还站下来几秒喘喘气,你还非要跟在人家后面赶,累得气都喘不均,那样就不是锻炼了,那是玩命,不当运动是有伤害的。长期坚持不当运动,恶果迟早会出现的,竞技运动员有几个没有伤病的?


 

装备论者:一般有两个小钱的人,要不然买装备还真是心疼,这些卖装备的厂商,也就是看着我们有这点小爱好,往死了宰爷们啊。一件速干衣,成本不过三四十元,好点的品牌就是300多。一件冲锋衣,成本不过二三百,动辄就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也有便宜的,几十元的速干衣,甚至100多元的冲锋衣,我劝你是别买了,宁可让人宰一刀,也要买件好的,户外产品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其实买贵买贱都是被人宰,还是买个好点的为好。

前段时间在一家商超看见有卖狼爪冲锋衣,我第一判断就是假货,上去摸了一下,连压胶都没做,假货也分很多种,这就是最差的了。居然还卖300多,骗的是不懂行的人。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声,网上买国外品牌要当心啊,有人说80%是假货,我看90%是假货。假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了,高仿的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比如高仿的冲锋衣,你看的是做的一模一样,甚至假货的防水还特别好,但是不透气,因为假货一般是用的背胶,就是在衣服面料的后面刷了一层胶,就象油漆一样,防水相当好,但是不透气,会很闷。这种背胶的衣服,过段时间会自己氧化,极易因为潮湿发结产生断裂纹,从而透水。就算你从不洗,过一年,这衣服的防水也完蛋。

 


 

 

还有登山杖,很多人根本弄不懂登山杖的材质,只会从价格和轻重上去判断,其实铝合金和碳纤维手杖重量相差无几,光判断价格和重量,多半会上当。

比如60617075铝合金手感重量上基本相差无几,为什么便宜的6061会感觉重,其实是手柄重,6061最便宜的卖10元一根,手柄是塑料的,几乎比杖身还重。如果把手柄换成EVA或软木,6061一样很轻。很多不良商家就拿60617075卖,反正大多数消费者也不懂,蒙一个算一个。

那你说碳纤维的好吧,其实市面上的碳纤维手杖,多半是50%碳纤维,其他加的是玻璃纤维,重量和韧度看上去差不离儿,消费者总不能为了买一只手杖拿去化验吧,商家就是这么骗的,你还不能说这手杖不是碳纤维的,中国商人的聪明全用在这些方面了。

其实我个人观点,经济型的驴们买个6061的就可以了,其实强度够用,手杖是拿手上的,这点重量算不了什么,如果是长线徒步,背置的装备,就得轻量化了。60617075相差的就是韧度,通俗地说6061弹性不足,弯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恢复了。但是任何手杖都是纵向强,横向弱,难道还想把手杖当扁担用不成?前几天有两个群里的朋友说手杖断了,我估计原因有二,一是使用方法不当。二是手杖管径太薄。一根手杖,各种配件几十种,比如杖尖就有钨钢、碳钢、铁之分,锁头也分很多种,我走过十多家手杖厂家,家家都说自己有独家锁头(膨胀螺栓),甚至有专利,手柄也有很多重,工艺也分氧化、拉丝、油漆、喷砂多种。最可恶的做假是厂商降低了手杖管径厚度,也就是管子变薄了,当然受力就降低了,容易断裂。有的哥们买的手杖四五百,上千一根,真有必要吗,当然经济好就不说了,钱多的产品会让人心理感觉良好。真正手杖的正常价格,606110多元,不超20707530多元,再贵点也不超过5050%碳纤不超百元,此为合理价格。超出这之外的,就是品牌附加值了。如果不懂行,单一看价格也没什么意义,比如拿60617075卖的,标称100%碳纤其实只有50%,标称70%碳纤,其实只有50%,甚至只有30%,其它在配件、工艺上给你降低成本,你是看不出来的。氧化的成本就比喷砂高,喷砂的成本就比油漆高,还有拉丝,外锁的成本就比内锁高,说到这提一句,其实外锁比内锁故障率要低,建议买外锁,不过外锁不太好看。买大品牌的靠谱,虽然贵,总不至于给你一根假的,但是这贵的也有点离谱,一根7075100多,这也太贵了吧,一根碳纤五六百,甚至上千,这、这、这,怎么说呢?总而言之,买的没有卖的精啊,在中国当消费者着实不容易!

图片 

有点跑题了,赶紧回来。曾经有一个门头沟的哥们加到江湖户外QQ群里来,然后没完没了地发自己的装备,他说自己是个装备控,要命的是他的很多装备根本没多大用,有的是自驾装备,根本不适合长线徒步。他没完没了地发,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江湖户外群QQ群管理员踢出去了,这哥们不死心,又加进来两次,他还是忍不住地发装备,管理员还是忍不住的踢出去,连踢三次,终于不来了,清静了。

群里这月来了个土豪哥们,因为想玩户外了,去户外店买了一套装备武装了起来,花了两万元,绝对不折不扣的土豪。以我的眼光来看,这户外店有点没道德,推荐的不太专业,只推贵的,管它对不对。

装备论者往往强调装备专业性,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玩儿的不过是一天户外,抑或二三天的长线,对装备的要求不是太高。套用一句话,装备“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虽然是一分钱一分货,但是务必要选对,而不仅仅是看价格。要根据你玩的什么方式,去的什么地方,来挑选你的装备。

装备好与不好,对与不对是一方面,还得会用。我看过很多新驴,在拔营的时候会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新买的帐篷叠起来,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进压缩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这方法是不对的,唉,任你在边上说了几遍也不听啊,哈哈哈,他心疼帐篷。

    归根结底,户外既要有一定体力,又要有合适的装备,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合适为好,单一强调任何一面,或者在任一面上过分追求极致,都有失科学!
 

图片
 
 

    户外经验:理论结合实践!

 

    关于户外经验,这是争论点和分歧最大的地方,各有各法,

 

   (未完待续:写了一小时了,累了,爷老了,不能象当年那样连续工作36小时了,不年轻了!)

 

掌门师姐发表于2013-11-01 14:35
分享到
  830次浏览/13个回复 
    万福
    恩恩,很受用~!非常好~
      万福

      以后多多学习~!

      掌门师姐
      可爱谢谢支持
      万福
      必须的~
    老顽童
    还是原来那篇纯文字的游记好,没有插入广告坏笑
    三鑫
    强强
    光明
    灰常受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