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635次浏览/4个回复 分享到 
流浪的枫筝

户外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想写这个题目是源自于这几天一直在看几个热帖。

    从“转山”大哥发起的反商业活动贴开始,无数的跟帖回复,以及大段的讨论与反驳,到后来“老顽童“大哥为商业类活动鸣不平而发出的“统计贴”,直到一些网友也在抱怨商业类活动充斥各大平台。林林总总,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

    其实户外原本远,没有那么复杂。就如一位网友所述“一群年轻人,厌倦了旅行社的路线安排,自己组织起来,去那些自己想去的地方。没有路自己找,自己踩。为了联络,成立了网站,于是就有了l*y*.org”。后来,这个户外网站壮大发展,已经由当初熟识的朋友圈扩大到华北、乃至全国都数一数二的户外网站。

    在当时,由会员自主捐助款去维护网站运行,这样的模式逐渐不能再支持庞大的开支。为了生存发展壮大,要搞商业化,要引进广告和赞助,同时是要维护户外的纯洁。
    结果大家都知道!

    本伪驴是在08年才进入到户外圈的。回想那时,没工作,没家庭,家里老人不用照顾。大把的时间压抑在找工作的事情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户外。失败的社会经历让我颓废不已,可是我却在户外圈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心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很怀念以前的日子,你强,有强驴带着走强度大的路线,你弱,有香巴拉、九龙山年票游。”这是一个驴友的话。也是每个有户外经历的人想说的一句话。只是现在,那些发帖带队的人都哪去了?当初一起爬山的挚友都哪去了?那些就算不能爬山、也会经常出现在群里跟大家得瑟的人都哪去了?

    时间在推移,人员在流动。当初那些挚友强驴,随着时间逐渐隐退;一批批新人逐渐加入,渐渐也成了老人。大浪淘沙,真正能留住的又有几个?斗转星移,年龄变化,周遭情况的变化都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当初参加户外活动的条件。特别是时间!都市生活的高强度对抗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逐渐失去了自我!而户外这片纯净的天空似乎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在这个时候,商业类活动逐渐出现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引领了更多的人、更多像我们这样的都市人加入到这个活动动中来。不过在个人看来,这只能叫活动,不能叫圈子。   
    活动就活动,户外就户外,还什么圈子不圈子的!没错,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户外分多种类型,前辈在各大贴子林林总总概括总结过,在此不做赘述。活动,顾名思义,活着就能动。活动就是想参加就能参加,不管你男女老少,高矮美丑,均可参加。圈子则不然,百度说的好“圈子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是了。其实就是这样,大家从新驴开始,涉足户外活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参加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从中学习并筛选出自己适合的类型,同时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最终成长为一只老驴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圈子。

    我身边有着不少这样的例子。最早跟我一起爬山的新驴们,有的在活动中自立门户,有的跟随某个老驴走到其他户外,有的从一日轻装到重装扎营FB,有的从一日活动发展到多日远足,有的从户外活动蜕变成“杀人游戏”忠实的拥趸,有的……太多太多,不一而足。看看他们的空间或微博,不少人走到雨崩,泸沽湖,大理,还有走到梅里雪山,青藏高原,尼泊尔,等等等等。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心路变化的历程也很有意思。
初涉户外   没钱     有时间      有精力    参加活动多以 公交,AA,无费用的一日活动为主
成长期      钱很少  时间不多   有经历    参加活动以熟人组织或参与居多的AA 公交活动为主
稳定期      有钱了  没时间      精力不足 参加活动以人少而精最好是熟识的人 现场包车类为主
衰退期      有钱了  没时间      没精力    参加少量商业活动,少量AA或者室(市)内活动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户外的发展担心。这个阶段是个发展之必经。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再从质变到量变的往复循环螺旋上升的。
  
        早期的户外,AA是主流,因为大家多是志同道合,有力却无钱的平头小子,容易走到一起。这就是户外的大圈子里的小圈子,而且这些小圈子非常坚挺的。户外的大圈子也在这些小圈子的支持下,人气飙升,呈现出无比的诱惑力!

        当大家的生活重心的偏移,时间的紧张,活动参加量则大打折扣,彼此也就逐渐疏远。小圈子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开始散落。户外的大圈子还在,只是光环散去,无数驴友、特别是新驴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现在,户外大圈里面,商业类活动的异军突起,快速的弥补了原来小圈的不足,同时也满足了大量时间紧张、却又有户外活动意愿人的需求。于是户外大圈的光芒再次闪耀。

    新生事物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是必然的。反对者有反对的道理,支持者有支持的原则。其实两者不要那么尖锐的对抗。适者生存,让事实说话吧!

    AA领队继续坚持你们的原则,让你们的户外坚持不商业,继续维系你们的小圈子;商业领队仍旧按照你们的商业原则去运行你们的活动,尽职尽责。
    你们是户外的两个支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个都不能少”。没有AA活动的户外不是户外,没有商业活动的户外不能发展。两方都应该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而不能互相攻击,相互拆台。只有这样,户外才能走的更好,去的更远,更精彩!
 
    当然,现在的商业类活动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也不是说AA队就那么纯粹。这些都是那些害群之马 “伪AA”活动带来的。

    我们没有慧眼,不能把这些伪AA活动从中一一甄别。但是我们这些驴子们,无论是新驴、中驴和老驴,参加活动后,不要吝惜你们的评价,一定给活动组织者一个真心的评语。我们大多在网上买过东西,深知评价对一种产品的影响力。同样,我们也要相信,口碑这东西,对领队的影响。再次重申“大家别吝惜评价,好活动一定要评价,差的也更要评价。如果每个领队都能被如实评价,相信我们在看活动组织者的简历时就知道“这个活动是否值得”参加了!

    最后,感谢有人看我唠叨!毕竟伪驴也是驴,不想看着自己记忆中的美好,永远只停留在记忆中~~

    


  






流浪的枫筝发表于2013-08-23 12:25
分享到
  635次浏览/4个回复 
    流浪的枫筝
    自己顶
    博雅散人

    “对于非营利性活动发起人,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感谢,网站也有明白的规定,允许并鼓励非营利性活动发起人不A活动费用,并由参与者分摊电话、探路等活动组织费用”可以,但是应该在帖子里明确说明,让队员们知道。

     

    转自:http://www.517huwai.com/topic/1752?&p=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直接说是“商业活动”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只要合理合法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咱可别藏着掖着非要把自己打扮成伪AA,也用不着伪造几十个马甲,说什么此活动有多少人已报名,已成行。赚点车费、门票、餐饮费差价,只要服务质量有保证,也能理解。您别收了费,服务没有保障,出了重大恶性死伤事故,在法庭说什么是AA,自己不承担责任。

    一直走
    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