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972次浏览/43个回复 分享到 
竹林贤人

看到一直走老师再发关沟的队,又拜读了拉萨的游记;对历史有一点感触

很多时候,我们国家的民族矛盾,事实上是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文明的冲突。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尊崇孔子的教义,多半是温文尔雅,不善于征战。而草原上游牧的民族,因为生活下来的条件更艰苦,才造就出他们在身体上,就强健于普通的汉族人。这两种文明的冲突,也实质上是为了两个字—— 生存。_摘自拉萨对于关沟的游记。

 

 

 

汉民族的体质并不差多少。鼎盛时期的汉唐宋明都是可以一战的。汉唐不但重视文化,而且重视战功。汉唐有战功的将领都可以入阁拜相的。汉朝跟匈奴是不断地打击加上匈奴的内乱才得以胜利,但也就是个惨胜而已,而逃出亚洲的匈奴人却跑到欧洲差点儿把罗马帝国给灭了。唐朝一直打到中亚碰上了白衣大食,在提罗坦战役败下来才没扩张下去,没几年也就安史之乱了。

 

北宋与辽、西夏,明初与蒙古还都赶主动出击,至少说明他们还是对自己军队有一定信心的。但关键在于唐朝之后,建立起来庞大中央集权的国家需要文官体制。而这种文官体制则是将读书人高举,而发展到了顶峰则是书生领兵。而大部分读书人都是不屑于行走于行伍之中的。而这个时候你就算再强的士兵群体,在NB的将领也没用,因为指挥权在外行人手里。最可悲的是明末,撞出了三个能打的文官,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结果头俩被杀了,洪承畴战败投降了。

 

所以说礼仪这种东西我更觉得就是个遮羞布。“王道”和“正义”告诉我们:我们的规矩是礼仪,人家的民俗就是野蛮。人家打过来就叫侵略,我们杀过去就是保家卫国。

 

 

而这样的民族冲突的结果却是民族之间的融合。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现在,我们却找不到鲜卑族人,他们已经完全和汉民族融合在一起。清朝比元朝的统治得要长久一些的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的统治者很推崇汉族文化,又允许满汉通婚。有很多人说,少数民族统治不了中原,是因为 《易经》教给汉民族人打 “太极”。 ——你少数民族来控制我,我反抗,反抗不了,我就同化你,最后把你们民族自己的文化都同化掉,最后把你也变成汉民族。

 

 

关于同化,我十分赞同。但我不认为是人家推崇汉族文化,而是汉族人太能生了~~~农耕民族生活环境相对较好,晚上又没事做;而游牧民族环境差些,男人晚上还爱喝个酒什么的调皮,人口繁衍率简直不能比。所以那个少数民族打过来最头疼的就是遍地的汉族人。几千万、上亿的汉族人你同化不了,杀不但杀不尽,还可能把老实巴交的汉族人惹急了,要想统治下去只能被同化,而同化则是从文化开始。

 

罗马帝国末期蛮族人入侵,也没看他们觉得高度发达的古罗马文明有多好。人少,省事,直接屠城。推倒重建多带劲儿。

 

 

PS:我其实一直很可惜的就是符坚,一位和皇太极一样雄才大略的帝王。。。

随便写的,大家一笑而过。

竹林贤人发表于2010-05-12 15:47
分享到
  972次浏览/43个回复 
    小心南瓜

    哈哈哈哈,有意思,

    一直走
    呵呵,有趣的讨论。谢谢大家的发言。
      拉萨

      我沾了老师的光了,那篇游记里很多都是老师的观点啊,拉萨只是在记录而已,惭愧啊,惭愧。冷汗

      竹林贤人
      谢谢老师,跟老师在一起能长很多见识
    木牧

    观后感:

    1.拉萨说的没错,环境造就了人,当时的中原,只有河南,山西,这一片..其它是"北夷南蛮"

    2.同化,满清时期,无法分辨是汉人同化了满人,还是满人同化了汉人...如果按你的想法,是不是移民多了,也能同化其他各国的人?仅仅因为他们人数相对少呢?答案未知.

    3.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候,好像是元朝忽必烈时期...

    4.别忽略南方的士族文化,到现在看来,还深远地影响着国人.

    5.没有人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东西,就像我们永远不了解古代人。...一切只能是推断,而这所谓的推断,又太主观

    6.所谓胸"才大略的帝王"究竟是乱世造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乱世?永远是个迷~没人能说的清楚...

    7.历史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你用现在的想法去考虑过去的事...

    完~

      拉萨
      是一直走老师的观点,不是我的,我在游记的开篇就注明了,拉萨是在记录而已,拉萨也没有那么深的见解啊。可爱
      木牧
      那就是赞同一直走老师的观点
      拉萨
      一直走老师很有学问的。可爱
      竹林贤人

      哥们我就随便写着玩的,没想到你回了那么多字,呵呵

      不过我觉得是有真理的,有些事情我们是可以认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话有些太后现代主义了:)

       

      PS:你的第一点好像是地缘政治学的观点,难道你也是学政治的冷汗

      木牧

      地缘政治学略知一二。。。但第一条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竹林贤人

      又要说到达尔文啊,我闭嘴。有兴趣可以挖坟一下我的旧帖

      木牧
      我瞎说滴。。。
      竹林贤人

      我瞎听的:)

      风若隐
      所以大伙尊称其为先生
    zibao

    有意思的文章,两位写的都挺好,

     

    有几点可谈,今天太晚不展开了,

    1、民族体质和民族性格是两个概念,恶劣生存环境不见得就能造就侵略性,比如古代农耕文明饿殍遍地的水旱大灾;当然,北方大雪灾往往意味着游牧部落要南下找吃喝;

    2、5000年以前没有所谓的汉族啥的,那时人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与近现代人类社会科学进步和现代政治文明传播后形成的民族和国家观念截然不同;切忌代古人思维,应该尽量换位思考;

    3、同化和融合并不是单项变革,而是双向的,比如秦代秦国先民和唐代秦故地人士就截然不同,虽有些血统、文化传承,但是表现出来文化特征已经极大不同了,这个既有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更有各地流民和各族人口直接的混血,现代中国的几大民族比如汉、壮、蒙、藏、维,基本都是融合民族,都是民族主体确立后又进行了持续性的大规模融合,即便如此,汉族、蒙族等跨地域大的民族,十里不同风,同一民族的各个地域文化特色也极大不同。。民族融合的结果,所有融合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不是仅仅“吞并式的消化似的”单项融合。

     

     

      竹林贤人

      强

      等多会儿一起参加腐败路线时聊聊天吧。有强度的活动我就光闷头擦汗,没说话的气儿了。

      zibao
      坏笑好哦。我感冒一周,天天路过什么川菜、涮肉馆子流口水,多元一统的国家,多元丰富的饮食文化,馋人呀。。。fbfbfbfbfbfb流泪
    仨蛋
    扫噶,这么有深度,可以在长城墙角扪虱了
      竹林贤人
      老大,这是哪的方言啊。。。
      仨蛋
      日本省东京县银座公社
      竹林贤人

      原来是邻居啊,我在秋叶原:)

    绿豆蛙
    长历史了,不错憨笑
      竹林贤人

      让您贱笑了:)

       

      哈哈,这周云蒙山又能见面了

    拉萨

    注明一下,第一段楼主引用的“拉萨的游记”,其实是一直走老师的观点,拉萨就是记录下来而已。第二段的前半部好像也只一直走老师的观点,“民族同化”那些是拉萨自己的想法,呵呵,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偷笑

      竹林贤人

      我承认,我比较懒-_-!两端都是引自你的游记。

      我要是这么勤快,也不至于210。。。

    戴戴Dara

    我是满族人~~但大部分时候已经当自己是汉族人~~

    被同化了!

    明天整个旗袍出去得瑟去~~~哈哈

      竹林贤人

      其实满族人不少,尤其在北京。只不过已经不像解放前有群体性的生活了,大家也逐渐就淡忘了。

      你不会周六去云蒙峡也穿旗袍吧:)

      戴戴Dara

      这个提议不错啊·~哈哈·~~ 发扬我们大清文化都发扬到山上去了~~~

      竹林贤人

      你要是想发扬大清文化的话,那天多带些萨其马和蜜供;把我们喂饱了大家就都喊你格格了:)

      戴戴Dara

      呃~~~这个还需要格格自己背吗?

       

      竹林贤人

      集合的时候看谁的背包大,就往他包里塞。而且1114是传说中的重装驴,哈哈

      子笛
      后河整坏笑
      竹林贤人

      广告啊。。。。。。。。

      后河人满了,而且我周日一般都出不来,要是出去的话也只能上午。

      子笛
      非广告,嘿嘿,戴戴满人,旗袍应该很不错.
      戴戴Dara

      身穿旗袍  脚踏旗鞋  背着蜜供和沙琪玛  走着~~~ 

      拉萨
      嘿嘿,要不要我把两套“大红袍”借给你去得瑟一下,假装你也是满人啊?偷笑
      子笛
      ......你那身材我哪行啊
      拉萨

      用别针把衣服别一下,影楼排照片都是这样的。得意

      子笛

      问题是你瘦我胖

      拉萨

      你是虚胖。呲牙

      竹林贤人
      不要在我面前比胖;你们都是纸老虎。
      木牧
      握手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