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看到一直走老师再发关沟的队,又拜读了拉萨的游记;对历史有一点感触 » 回复
    zibao
    zibao 2010-05-12 22:52

    有意思的文章,两位写的都挺好,

     

    有几点可谈,今天太晚不展开了,

    1、民族体质和民族性格是两个概念,恶劣生存环境不见得就能造就侵略性,比如古代农耕文明饿殍遍地的水旱大灾;当然,北方大雪灾往往意味着游牧部落要南下找吃喝;

    2、5000年以前没有所谓的汉族啥的,那时人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与近现代人类社会科学进步和现代政治文明传播后形成的民族和国家观念截然不同;切忌代古人思维,应该尽量换位思考;

    3、同化和融合并不是单项变革,而是双向的,比如秦代秦国先民和唐代秦故地人士就截然不同,虽有些血统、文化传承,但是表现出来文化特征已经极大不同了,这个既有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更有各地流民和各族人口直接的混血,现代中国的几大民族比如汉、壮、蒙、藏、维,基本都是融合民族,都是民族主体确立后又进行了持续性的大规模融合,即便如此,汉族、蒙族等跨地域大的民族,十里不同风,同一民族的各个地域文化特色也极大不同。。民族融合的结果,所有融合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不是仅仅“吞并式的消化似的”单项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