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经验 ······

14553次浏览/205个回复 分享到 
风若隐

灵山事件,如何破解灵山之难?

灵山 从07年北灵夏子事件,到09年西灵山大救援,再到近期的东灵山难。变化的是随着户外的发展参与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不变的是户外人的意识及能力没有及时跟上。杯具再次上演。

    灵山山难过去整2天,网络上各种讨论声音未曾停止。作为户外大军中的一员,更多的如何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下面,我们做个假设:

假如,你是灵山事件的当事人,在体力不支,未能及时下撤的情况下,您会如何处理?

我的办法如下:

    1、领队应安排体力不支人员进树林避风处,救生毯裹住(如果有的话),或想办法生火(如果有的话)
    2、同时记住坐标点,并立即向外界发出
    3、最近处下山,引导救援人员上山。
     没有严格设置关门时间以及人与背包分离(导致没有救生毯没有火种)是一个杯具

解析:1、在明知道短时间内不能到达下撤点的情况下,将受困者安顿在避风处,稳定的大石头后、地表凹陷处、垒雪墙。救生毯裹住、取火(注意火势可控)目的为了保持体温。避风处要有明显的标记,最好不要偏离主路。发出受困者的位置信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如不能,受困者位置应有重要明显参照物,以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被发现为目的。另,背包里有赖以生存的物资,人包不能分离。

      2、准确锁定受困者的位置是赢得成功救援的关键。搜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寻找受困者的位置即“搜”上,如果能成功锁定受困者位置,救援队就能调整救援重心,由地毯式的搜索转移到第一时间向受困人员靠近,从而为下一步的抢救受困人员赢得宝贵的时间。

      3、安顿好之后,应立即就近下山,与外界取得联系。向救援队准确提供被困人员的信息,引导救援人员上山。不要怕背上“抛弃队友”的骂名、被所谓“道德”所绑架,记住,你是在为抢救队员赢得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在保全自己。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两个人都得以保存。成功破解山难,这也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结局。

以上是我的个人想法,为避免重蹈覆辙,供各位参考。同时也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风若隐

                                                                                            2012年12月24日 平安夜  于北京




风若隐发表于2012-12-24 21:50
分享到
  14553次浏览/205个回复 
    黑子小黑
    辛苦了!
    红杉
    天行队,12月1日在灵山,我们曾经和他们遇到过一次,明显感觉组队对队员的素质和装备要求很不高!牛仔裤  旅游鞋 等  休闲装  

    缺乏基本的户外常识!
      行胜

      天行队走得路线本身就比较休闲,商业队走休闲路线无可厚非,满足了队员需求,也获得了自身利益,还没有风险。他们这次错在不应该做自己不擅长做的,实际上他们在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风险。

      红杉
      恩,说的是,但是休闲路线是相对的,这个浅显的道理啊!如果明知道小河上游有大雨,那么小河就不再是小河了!

    青铜器
    山上都是雪 风很大 很容易导致迷路的,不过楼主说的也很有道理,无论何时:都不要抛弃自己的背包,包里应该带有手电,干粮等急救物资。如果当时包中有的话,可能会获取更多宝贵的时间!
    初雪漫步
    貌似那个副领队也迷路了吧!能见度差,导致两人迷路,谈什么下撤?
    说来说去 还是经验的问题!人包分离是爬山的大忌讳
      山民(欧蓝德)
      支持,极端条件下人包分离等于自杀!太白好象有过类似先例!
      初级小驴
      领队迷路是我不能理解的!领队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体力,而是风险预估。
      山民(欧蓝德)

      迷路分情况,有时可以理解!

       

      风险评估先期的比应急的重要,基本同意您的观点!强

      爱美爱自然
      但这个迷路是完全没走过,就带人上山造成的。
      山民(欧蓝德)
      我只说理论,这件事我不是知情者或当事人,所以不评价!
      红杉
      恩,领队对风险的评估,说的好!但是领队迷路其实很正常,一条路春夏秋冬都不同。。。呵呵
      幻海

      以前和登协的老师交流过,登协以前培训过领队。老师对领队的要求是,在当季带队之前,准备走的那条路,领队必须做到正向穿越一次,反向穿越一次,最少要穿越两次以上,而且是同一年的同一季节,而且必须正向反向都要走,以加强对道路的识别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完成这一步,领队不能带人走那条路。

       

      但是现在的很多业余商业领队,平时忙上班,周末就是带队挣钱,根本不会完成这种基本的识路训练的。

      红杉
      说的很专业,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带队,不熟悉的路线甚至会提前一天去自己走一遍;如果遇到路变化难以分清,根据季节  日落时间  气候  等条件会果断下撤;
      初级小驴

      我当了八年兵,退伍之后在中登协做了4年领队,说实话,没出过一点问题。现在的商业队伍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前期缺乏探路和领队人员不足!现在不当教练了,平时朋友就让我带他们玩玩,呵呵

      初级小驴

      我当了八年兵,退伍之后在中登协做了4年领队,说实话,没出过一点问题。现在的商业队伍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前期缺乏探路和领队人员不足!现在不当教练了,平时朋友就让我带他们玩玩,呵呵

      红杉
      好啊!有机会大家一起玩
      初级小驴

      好啊,呵呵

      蜗牛逍遥游
      极端天气下迷路也不是没有,夏季雨雾的天气,京西古道也迷过一次路,六七个人淋着雨,又冷又饿
    大明明
    说的很不错。从个人方面讲包跟人坚决不能分离,每次出行必备物品必须携带(比如头灯、救生毯、额外抓绒、羽绒、备用压缩饼干、取火器等)
    马达的世界
    户外需求会越来越多的,商业队伍不可能消失,个人认为关键应从各户外网站,尤其是热门网站着手,对商业队伍进行管控,做领队等级和路线运营许可限制,督促商业领队和参与队员签订书面合同,简单说就是设定商业运营门槛,逼迫商业队伍正规化,淘汰不合格的队伍。这样才算是做足了网站平台的本分。如此做可一定程度的降低商业队风险,对户外网站来说也有好处,那就是避免不良事件累积发酵后对网站名声的损害。这些年户外一出事好像网上都会出现骂某某网站杀人的声音,虽不全是网站的责任,但要是本分没做足辩解着都理亏。

    个人觉得目前各大户外网站是推动户外运动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有责任用手里的能力和资源优化大环境,不然慢慢的也许不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会产生“玩户外的人都是玩命的野蛮人”或者好勇斗狠的印象,那可真不怎么体面啊。

    也希望与各大网站运营者相熟的大侠多多旁敲侧击,呵呵
      小亭
      非常赞同!很多事情不能靠自觉,需要社会监管。领队的作用是主导的,必须规范。
      小亭
      马达的总结是目前看到最靠谱的理性思考。
      战神
      我的担心是全国每年都会有驴友遇难,国家会不会制定相应的法律呢
      行胜
      说的好,领队的培训、认证、考核体系亟待建立。
      马达的世界
      真制定法律是好事,不过估计目前政府对这种相对小众的项目还看不入眼
      马达的世界
      网站可以尝试着尽一些监督管控的责任,对网站也不是坏事,起码没有失察之嫌
      喃吗丝黛
      一直没理解什么叫商业队。为什么一出事,总看到人们鄙视的说那是个商业队。我原以为商业队才最安全呢,既然是商业行为了,是不是该有所保障呢。不懂。
      马达的世界
      现在问题就是也没啥保障。商业队也挺好的,只是该定个规矩,责任权利分清,赚能赚的钱,踏实赚钱
    晓风
    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灵山事件,警示效果很难支撑2年以上。
      战神

      说的对

      战神

      22号那天,怀柔这边有个外地来的队伍准备上箭扣,村民开始栏,那些人不听,后来报警了,警察来了,那些人才没有上去。我是听说的。灵山,狗牙山,箭扣,北京这三个户外人最爱的地方,在极端天气下是绝对不能去的

      行胜
      同意
    山羊

    总结的很不错 学习

    对家
    首先,向救援第一支队的杀手致敬。其次,这次事件本质上属于组织方式问题,而不是户外生产技术问题
    小隐于市

    关于第三条,应该是这样的,估计会背上骂名,但这是最好的选择。
    小隐于市
    不知道他们俩当时到顶了没,如果到顶了,从停车场那边下撤就不会迷路了。那边会安全很多。
    北羽(hzj980)

    平安夜里不平安,感谢楼主的客观总结。对于装备宁多勿少,宁可“备而不用”也不可“用而不备”,关键时刻那可是救命的啊!人包分离冲顶与不顾客观情况强行冲顶是2个重要错误。希望这是最后一滴血!

    晓虫

    就是把微笑 户外 大兵和野外大兵 技能大兵 生存 大兵知识讲给众人听大兵 认知大兵 也无济于事 骷髅人的本能在思想与欲望的驱使下刀 也不会理睬他人的 骷髅这就是人的 衰自以为是和那时去过那 菜刀自己多么多么牛酷 欲望中的攀比酷 知识有多少人可以听进去和认知呀难过  无用的总会有人阵亡的咖啡
    晓虫
    就是把微笑 户外 大兵和野外大兵 技能大兵 生存 大兵知识讲给众人听大兵 认知大兵 也无济于事 骷髅人的本能在思想与欲望的驱使下刀 也不会理睬他人的 骷髅这就是人的 衰自以为是和那时去过那 菜刀自己多么多么牛酷 欲望中的攀比酷 知识有多少人可以听进去和认知呀难过  无用的总会有人阵亡的咖啡
    柒囍
    个人的看法,线路有问题,如果不是原路返回,而是登顶之后景区下撤,也许悲剧不会发生..
    东港银
    看过,不知说点啥好,失温-衣服我喜欢有备无患,缺水-我总喜欢多备点,再多备点。。。如果说沉,背不动,那我选择放弃。。。每个人的体力不一样,每天的状态也可能不一样,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不要总是抱着侥幸的心里来玩户外,尤其是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挑战极限往往是需要付出极限的代价,这就是大自然的公平,不要非到吃过亏后才知道后怕。。。
    叶竹岩
    强抱拳
    西北兵
    楼主辛苦了。
    其实人们很难掌握开始实施避难措施的时机的,即认识危险即将来临的时刻。
    人们(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幻象可以克服眼前的及即将发生的自然现象,当一旦感觉行动受限觉得陷入危险时再实施避难措施其实已经晚了,极度的低温使人的意识已经不正常了,失去判断能力且手脚不听大脑支配,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跟有经验的领队才是最好的避难措施!
      风若隐

      探讨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未然 避免重蹈覆辙

      领队的经验亦来源于此

      行胜

      有道理,所以要事先探讨,您的这段话可以作为探讨成果的一部分。

      经验是个人的,应该把经验总结、梳理、融合、推广。

    咚咚
    像这样不负责任的 以后是不是就该封帖子了  商业的越来越多了 可怜的新驴们 自己花钱卖了自己的命
    老二毛

    坚决同意第三条。。。按小飞的能力。。。是可以下撤的。。

     

     3、安顿好之后,应立即就近下山,与外界取得联系。向救援队准确提供被困人员的信息,引导救援人员上山。不要怕背上“抛弃队友”的骂名、被所谓“道德”所绑架,记住,你是在为抢救队员赢得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在保全自己。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