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斋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读书以厚德,博学以睿智,多艺以快乐,坦荡以自在,勤奋以成事。

喜欢孤往独行的户外,观赏大漠炊烟长虹落日美景!

3G(GE、GM、GPS)、3S(GPS、GIS、RS)科技应用研究。重点在环境变迁,太行八陉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研究,太行山脉中南段障石岩地貌地质研究,汾渭堑谷地带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研究。 半公开圈子
圈主:博雅散人
成员:82人地域:全国
类别:读书
标签:
返回讨论区《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神游远古沧海桑田 18个回复
博雅散人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神游远古沧海桑田

16开227页,印数1600册,定价75元,2002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不超过1000,显然,这本书的定位就是直接进图书馆。不过,借阅记录在我之前,是零。
“内容简介”里写道:“本书可供从事环境考古学、人文地理学、全新世环境变迁及区域发展等研究的学者参考”。
嘿嘿,过去的编辑们真是瞎操心,先划定圈子,生怕读者读错了书。
我发现,这两年新出的书,再谆谆教导“本书适合某某阅读”的,是越来越少了。也是,你管人家谁读呢。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宋豫秦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gship)的原始论述,早在《尚书》《礼记》《孟子》等典籍中已经有之,但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是舶来品无疑。
人地关系研究是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主义运动的产物,从两本早期代表作的书名,即可看出这一领域研究者强烈的环境主义意识:
比尔斯基《历史生态学—环境和社会的变迁》(1980)
沃思特《地球的终结》(1988)
在传统的社会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中,基调是探讨“人与人”,至于“自然与人”中的“自然”,虽说不是完全无视,却只能作为“人”的一种陪衬,陪衬的实质其实就等同于基本无视,这种基调深深渗透到社会人文学科研究者的思维模式中,以至于直到今天,在很多学者的眼里,象《地球的终结》这类说法,纯粹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然而,随着以人地关系为基干的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等学科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发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历史。
从事中国史前考古研究近六十年的苏秉琦先生,在晚年就颇有感触地指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地球濒临毁灭为代价”。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便是在这种学术演进背景下的一部汇集诸多研究者研究成果的著作。
书中选取了中国文明起源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八个区域:
西辽河流域:如红山文化等;
(黄河)甘青地区:如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
(黄河)环岱海地区(黄河“几”字右上部地区):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黄河)中原地区: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
(黄河)海岱地区(山东半岛):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
(长江)四川盆地:如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等;
(长江)江汉地区:如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
(长江)环太湖地区:如良渚文化等。
上述文化中,有的连续演变至今,有的却永远销声匿迹,本书既是从人地关系这一角度,探讨了其深层原因。它不是纠缠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领域内的矛盾,而是从整个文明的自然背景视野来分析,这是以往的考古学、历史学一直没有专门深究的区域。
书中的地理、气候、遗址考古等部分的内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不过书中每一章后面的“人地关系分析”和“小结”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虽然是十年前的著作,读来倒是颇为新鲜,很多远古传说中的历史,从人地关系角度来看,得到了某些奇妙的佐证,比如大洪水,比如周人祖先的迁徙等等。
书中的主要年代跨度为8000aB.P.——2000aB.P.,如此的视野,是一般历史、考古读物不具备的,读来颇有沧海桑田之感,我曾想,如果能够做成类似CCTV探索频道里国外的科普纪录片那样,可看性也是非常好的,绝对大场面、高视野。
按照惯例,应该说说书的不足。
显然,由于这本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的汇总,肯定会有它的局限,作者也承认,由于各章节作者不同,对整个中国远古时代气候地理的演变规律以及分析,存在着并不一致的观点,而且,由于考古资料、科技水平等的限制,很多推论只能凭想象,这就增加了观点的可质疑性,读者也许感到,作者们似乎过于夸大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了。
==========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现在则是时常翻翻,随便寻取一段文字,在静静中穿越时空,神游于远古的沧海桑田。
即便没有任何“学术目的”,单单这一点,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把本来无趣的书读得有趣,那兴味,并不亚于沉浸在唐诗宋词之中。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远超过人类自己的认知水平,那些政治斗争、战争、惨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环境的剧变。
蒙元时期的天候转冷、明朝灭亡时期的大旱、不胜枚举

博雅散人发表于2013-09-12 08:48
只有加入圈子后才能回复话题
    梦雨亦奇
    回复 梦雨亦奇 2013-09-12 18:41
    抱拳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梦雨亦奇的回复 2013-09-12 21:13

      你也喜欢这些。微笑

      梦雨亦奇
      回复 梦雨亦奇博雅散人的回复 2013-09-17 21:00
       现在则是时常翻翻,随便寻取一段文字,在静静中穿越时空,神游于远古的沧海桑田。 ----  喜欢这句话。
    尘沙
    回复 尘沙 2013-09-12 12:47
    请问什么书店能买到此书?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尘沙的回复 2013-09-12 14:17

      作者: 宋豫秦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01-01
      定价: 75.00元
      ISBN: 9787030106551

       

      不清楚现在书店有无出售,可能孔夫子网友旧书出售。

       

      网上有PDF电子版可下载。

      良知行
      回复 良知行博雅散人的回复 2013-09-13 13:36
      抱拳没找着pdf呀:)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良知行的回复 2013-09-14 13:5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34955764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pdf

       

      http://book.bjjz.chaoxing.com/ebook/detail_11262485.html

       

      超星pdg格式,这个能下载。

      良知行
      回复 良知行博雅散人的回复 2013-09-14 15:27

      抱拳非常感谢,已成功打开格式。

       

      一直以来对一方水土一方人感触颇深,有这样的书来读实属难得。

       

      会认真学习:)

       

      祝福周末愉快。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良知行的回复 2013-09-14 18:18

      本书在文化上表达的可借鉴的观点包括:
      一,中国八千余年的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并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民族主体及其文化绵延八千年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中心。中国早期文明内核或主干是以伊洛河流域为重心的华夏文化,或者说华夏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华夏文明的演化过程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下层、二里岗上层早商文化--殷墟晚商文化--周文化---秦汉文化”(1)。而且每一次文化的更迭都与环境的变迁有关,而环境的变迁都与人类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谓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周亡(214)。

       

      二,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文化并在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选择中共存,形象地表达为重瓣花朵似的文化,书中引用严文明的话说:“整个中国的古代文化就像一个重瓣花朵,中原是花心,周围的各文化中心好比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一些文化中心则是外围的瓣。这种重瓣花朵式结构乃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又是保持多样性因而充满自身活力的结构,中国文明的历史之所以几千年连绵不断,是与这种多元一体的重瓣花朵式的文化结构与民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分不开的。而每个文化花瓣的兴衰都依赖各个地方的区位特点、地貌、气候、植被与水文、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等生存环境而产生。文化着重体现人地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影响文化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变迁、洪涝灾害、海水入侵,而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并互为一体。文明与文化的兴衰是人类与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

       

      本书总论中梳理了一些重要的人地关系的理论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发展生态批评中Place理论,更有助于探寻中国文化的生态批评空间。特别值得借鉴的概念包括:

       

      1.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在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起到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洪水、干旱;河流;山川等地貌。本书提到的代表论著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白克尔的《英国文明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洪堡的《宇宙》,李特尔的《地理学》,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辛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地理环境决定论带有生态中心主义的倾向,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普通因素来考量。这种理论与中国古代的人制于天有可以契合空间,这种理论对理解与阐释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 地理环境协调论(石英伦/生态论):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在于人类对于地理环境的认识与适应,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在于人类主动、不断适应环境对于人类的限制。协调论开始把人类作为有别于自然其它创造物的因素来考量,认为人类有改变和创建人地关系的能力,同时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中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合一的儒家学说有类似之处。这种理论有助于理解与阐释世界文学的文化大同与一体化特征。

       

      3. 文化景观论:1925年美国地理学者索尔提出的人地观,指的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是一种地域划分单元,是特定的地理特征与地区文化的复合体。从地理学上说,地球的区域的不同在于自然事物与人文事物在各地区的差异,文化景观是一个地区内各种自然事物与人文事物之间的互动联系。如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环境自然会产生不同的人文活动,而这些人文活动必然对自然产生不同的改造与建构,如建筑、田园风光、服饰、祭祀礼仪及道路、交通等。代表作包括《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1972)。文化景观论本身暗含多样性共存的生态学思想,对于阐释中国文学的重瓣花朵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4. 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Edge efftect):“指不同的地貌单元以及生物群落的界面地带,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生境的物种于此共生,多样性强,共生关系密切,彼此之间适应度高、种群密度大,生产力也相应比较高。具有边缘效应的地带被称为生态过渡带(Ecotone) 。生态过渡带由于处于两个相邻植物群落之间的交接带,两个相邻的生态系统、景观或区域之间,具有景观异质性强,生物多样性强,生态界面活跃,景观要素变化迅速,生态过程强烈,对全球变化的反应敏感等特征。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敏感易变的气候条件即具有易变性和灾变性,也可以促进了物种的变异与适应。这里往往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生境,适合多元经济与多元文化的发展。边缘效应的概念令人联想起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民族文化正是在边缘效应和生态过渡带中发展起来,其人文特点与生态过渡带的特点共生共在。

       

      5. 景观生态学的共振效应:指的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作用耦合,导致景观生态系统的超越临界阈值而严重的效应。共振效应在结构、功能及稳定性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共振效应在分析环境文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任何一种环境改变或破坏或修复或变迁都不是自然因子和人类因子单独作用产生的,都具有共振效应。

       

      这本书虽然是考古学的专业书籍,但是读起来并不太晦涩,因为写作条理非常清晰,可读性很强,对心中久存的文明的起源与人地关系的疑问找到粗略了的答案。不过四川盆地一章有点太粗略了。

      良知行
      回复 良知行博雅散人的回复 2013-09-15 06:34

      抱拳非常感谢引荐并导读,有关多元一体的重瓣花朵式文化结构,有关景观生态的边缘效应是之前思考的范畴,其他方面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野。

       

      自幼随家父引领,对考古学的专业书籍天然喜欢。

       

      再次感谢并祝福。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良知行的回复 2013-09-15 09:38
      握手
      尘沙
      回复 尘沙博雅散人的回复 2013-10-11 21:41
      谢过!
      尘沙
      回复 尘沙良知行的回复 2013-10-11 21:54
      http://ishare.games.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22492089
      可下
      用http://www.greenxf.com/soft/18979.html
      可转pdf
      但效果不好,还是买书吧
      良知行
      回复 良知行尘沙的回复 2013-10-12 08:33
      抱拳在下谢过。是要买书啦。电子书是方便上班时看啦:)
    老顽童
    回复 老顽童 2013-09-12 11:12

    或许人类或别的神马非人类(或者没大到类),曾经、已经毁灭过N次了。

    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生命轻如鸿毛。

    珍惜每一天!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老顽童的回复 2013-09-13 09:06

      “或许人类或别的神马非人类(或者没大到类)”的销声匿迹,恐怕确实与大规模的天灾人祸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何止历史,现实也是如此。
      比如钓鱼岛,起先,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把它当回事,台湾的地图里也没有把钓鱼岛划进来,但是,六十年代末,发现了海底巨大的油气储量,于是,蒋介石突然醒悟了,保钓运动兴起。
      本质上,是由于石油资源的紧张,每个国家都必须考虑:当中东等几个传统产油区资源枯竭之后,烧什么?
      据说钓鱼岛海底油气储量堪与中东相比。所以,拼了命也要争。

      钓鱼岛对峙的舰船,南海的紧张局势,究其根源,是环境资源的变化(当然还有其它次要原因)。

      不想在这里多谈时政,但这个例子与兄所说的历史上的例子,是相通的,都是人类为了生存权、获取更多有利资源而进行的争斗。

    老顽童
    回复 老顽童 2013-09-12 11:10
    随便寻取一段文字,在静静中穿越时空,神游于远古的沧海桑田。
    即便没有任何“学术目的”,单单这一点,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把本来无趣的书读得有趣,那兴味,并不亚于沉浸在唐诗宋词之中。
      博雅散人
      回复 博雅散人老顽童的回复 2013-09-12 14:18
      微笑

圈子成员更多成员

看看186
宋旭
时空轮转
吧嘞
tdhjhty
gfdhgrftjh
视野
shanya122
不羁
一江南
酷哥晨晨
老母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