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斋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读书以厚德,博学以睿智,多艺以快乐,坦荡以自在,勤奋以成事。

喜欢孤往独行的户外,观赏大漠炊烟长虹落日美景!

3G(GE、GM、GPS)、3S(GPS、GIS、RS)科技应用研究。重点在环境变迁,太行八陉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研究,太行山脉中南段障石岩地貌地质研究,汾渭堑谷地带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研究。 半公开圈子
圈主:博雅散人
成员:82人地域:全国
类别:读书
标签:
返回讨论区居庸关之札八儿小道 1个回复
博雅散人

居庸关之札八儿小道

(写给“数典”的朋友,这是本散人的原创作品)

有网友来信告知图像部分不能浏览,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我把文件存为成PDF文件,有需要者就自行下载浏览吧。

居庸关之札八儿小道(续写部分)PDF
http://115.com/file/c2zwe44h

 



 

逐鹿怀来延庆盆地地形图视野下的关沟

 




关沟位置图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 北直 居庸 记载:

 

      居庸东去有松林数百里,中间间道骑行可一人,谓之札八儿道。即元太祖问计于札八儿,从此趋南口者按《元史》:太祖攻居庸不能下,问计于札八儿。对曰: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可至。太祖乃令札八儿轻骑前导,自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人骇溃。

 

这段文字出自《元史》卷120 列传七 察罕 札八儿火者 术赤台 镇海 肖乃台 吾也而 曷思麦里列传中的“札八儿火者”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 元史

 

      “金人恃居庸之塞,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札八兒既还报,太祖遂进师,距关百里不能前,召札八兒问计。对曰:「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臣向尝过之。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可至。」太祖乃令札八兒轻骑前导。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下,金人犹睡未知也。比惊起,已莫能支吾,锋镝所及,流血被野。关既破,中都大震.”

 

  札八儿火者,《元史》卷一二十有传《元史·氏族表》将其列入“赛夷氏”。考“赛夷”一词是穆斯林对穆罕默德后裔的尊称,“火者”是波斯语,意为显贵或富有者,后也用作对穆罕默德后裔或学者的尊称。札八儿火者为蒙古初期的主要的回回人物,在成吉思汗最困难时即来归附,为参加班朱尼誓约的功臣十九人之一,九次使金皆得要领,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积功至黄河以北、铁门(居庸关)以南诸路都达鲁花赤,寿一百一十八岁而亡。

 

      火者一词,源自波斯,明代译作“火者”,清代译作“和卓”,。“和卓”一词在中亚和新疆的伊斯兰教用语中一般专指“圣裔”,与阿拉伯语中的“赛义德”(Sayyid)为同义语。伊斯兰教什叶派崇奉阿里的后代为“赛义德”,即圣裔。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 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basqaq),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shahna)。汉文文献也称“监”、监某州、监某府、监某路,《世界征服者史》则称为“少监”,赵翼称其为“掌印办事之长官”。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 鉴于单独进行统治不便,于是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大蒙古汗国大汗和贵族的统治。札八儿火者曾任黄河以北、铁门关以南诸路都达鲁花赤,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司令兼政委,党政军警宪特总负责。

 

探讨札八儿小道在哪里,就要先搞清楚宋金时期居庸关所在的位置?

 



民国与日军 居庸关十三陵地区1:1万军用地图

 

      今之居庸关,始建于元代。《新唐书·地理志》:“幽州昌平县北十五里有军都陉,县西北三十五里为居庸关,亦谓之军都关。”这里所说的“关”在昌平西北三十五里,而唐、宋时期的昌平县城,在今昌平县城西8里之旧县,距旧县西北35里的“关”,不是今之居庸关,而是今居庸关北8里的“上关”,史称“居庸上关”。因为“上关”是个重要隘口,在此设防,能卡住北口(八达岭)、青龙桥口、石佛寺口三个主要隘口。

 



明代居庸关防御图

 



上关遗址碑

 



上关城 (民国与日军 居庸关十三陵地区1:1万军用地图)局部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北直 居庸 记载:“宋宣和四年(1122年),金人谋取燕京,辽人以劲兵守居庸。金兵至关,崖石自崩,戍卒多压死,遂溃。金人度关而南,入燕京”。金至宁元年(1213年),《元史》卷一百二十卷 列传七“札八儿火者”记载“金恃居庸之塞,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元大将木华黎“攻居庸关,壁坚,不得人。”以上三处所谓“居庸关”,也不是今之居庸关。因为今之居庸关之北,是较开阔的狭谷,岩石自崩,也不会压死许多戍卒,此关应是今狭窄的上关。

 

札八儿小道的几种说法: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卷p4455:居庸关俗称天险,关分南北两门口,北门以亦称北口,即今居庸关,南门称南口,迄今犹名为南口,两者相距四十里,其间有两山夹峙,中有巨涧,全崖峭壁,称为绝险,金人正严守其中。蒙军侦知金人在居庸屯戍重兵,严阵守隘,关门原极狭,且金人熔铁以锢之,並布铁蒺藜于百余里地区之中。。。分遣者别、速不台所部从间道袭南口,破之。(附图13-457)

 



     此说不可取,其一对居庸关的位置认识有误,没有搞清宋金历史时期的居庸关地理位置。其二间道的行军方向与历史记载不同,“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此路线从蔚州小五台穿间道而过,一夜不可能走这么远。

 

     “居庸关”因在居庸县界故名。秦、汉居庸县即今延庆县。元魏之居庸县城,考证即为今延庆县城东北三十里的旧县城。汉居庸关在今八达岭“天险”附近,元名之居庸北口。居庸上关,北齐曰“纳款关”,唐名之蓟门关,辽、金名之“居庸关”。今之“居庸关”始建于元,明初建城、并甃之以砖。居庸下口(夏口),北齐名夏口,即今之“南口村”,南口村北对冠山,即汉之“军都关”,也叫居庸南门。南口村以北四十里的关沟,解放前尚属延庆管辖。“居庸”一词,当属延庆独擅之。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册 蒙金居庸关之战图

 

      北京考古文物界的同志认为:这条(札八儿小道)小道,我们认为应是今上关之北石佛寺口外经黄土岭、十八窑、九仙庙、西三岔等处绕过去的那条小道。

 



札八儿小道的可能区域(根据资料总结)

 

      也有人认为札八儿小道是从小张口,经黄土岭西三岔到德胜口一带的山间小道,也有可能是从柳沟南面的碓臼石口,经西三岔到昌平的德胜口。

 

      考证多种说法,除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说法因缺乏必要的历史地理知识而出入较大外,其它多种说法,札八儿小道的大致区域应在八达岭到南口,碓臼峪口到德胜口两条公路之间的群山内。

 

 

参考书籍:

 

中国长城沿革考 王国良 商务印书馆刊印  民国27年
读史方舆纪要 清 顾祖禹 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地理丛刊”
方舆考证
三才图会
昌平州志
畿辅通志
明代边墙沿革
四镇三关志 明 劉效祖 明萬歷四年刻本
唐土名胜图会
历代地理沿革图  (清)马徵麟
重修居庸關志六卷
北京名胜老照片 1906年8月日本 三本讚七郎发行
边略五种
督师纪略 [明]毛元仪
河套图考
皇明北虏考
皇明九边考
九边图说
开元图说
清二京十八省疆域全图
全边略记 [明]方孔炤
三关志
三云筹俎考
顺天府志
唐土历代州郡图
萬曆武功錄十四卷【明·瞿九思.明刻本】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延庆州志
延庆卫志略
中國歷代戰爭史·第13冊

 

 

附注随说:

 

八达岭外有关“岔道城”,是明朝长城中线防御“南山连墩”的一部分。

 

明宣德年间,宣宗弃兴和(今张北一带)而退守龙门,虏骑越万全外之野狐岭东渐宣府。开平(今内蒙正蓝旗一带)遂孤悬于北,失援难守。宣宗由是再弃开平,退三百余里而守独石。宣府随即成为居庸之外直接护卫陵寝、京师之要冲。


南山联墩属南山防线重要部分,其位于延庆、怀来平川之南、军都山之北缓坡地带。南部山脊之上即为蓟镇(后细化为昌镇)长城。关沟贯穿南北,居庸关坐落其间,八达岭口封挡其前。宣镇岔道城与蓟镇八达岭口毗邻,踞其外仅二三里许。
长城内侧,便为明陵、京师。若居庸一带失守,虏骑可于二三时辰内直奔北京城下,不再会有任何障碍阻隔。


 

有关“关沟”的地质成因

 

本散人认为与南口---马驹桥断裂带有关,该断层在南口台地可见中、上元古界地层出露,沿此断层两侧地层有明显落差,在地面上有线形浅沟状地貌。1975年9曰8日在马驹桥附近曾发生4级地震。该断层向西北方向经居庸关、青龙桥向张家营延伸,切穿延庆盆地。

 

北京地区活动断裂与构造

图内标注的11就是南口---马驹桥断裂带

 


逐鹿---怀来---延庆盆地地形图

 


早更新世中、晚期古延涿湖古地理图

图中左侧的是古永定河,右侧是古八达岭河


关沟的地质发育与古延涿湖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关沟这时是古河道,称为“八达岭古河”,一条在断裂带上发育而成的古河道,古延涿湖有两个重要的下泄河道:一个是古官厅湖下面的永定河峡谷,另一个是关沟的古八达岭河。古八达岭河是条在基岩面上嵌入型河流。在南口镇东南隆起的台地之上,沉积了多层砾石层,根据岩石成分的分析对比,在基岩面上,沉积了早更新世砾石层,其物源来自关沟。

 

关沟是个古宽谷,海拔高度与附近的华北唐县夷平面高度相若。关沟谷内分布有水平层理的粗砂砾石层,这一带为上新世古河道口。否是古河道,关键证据还要看是否有河流相砂砾石。

 

延庆盆地南侧的军都山隆起发生在新生代第四纪,隆起抬高了古河道,在八达岭形成了山涧垭口地貌。

 

现在我们在延庆---怀来--涿鹿盆地看到的地层都是全新世、更新世的沉积物,包括冲洪积、冲积、湖积:砂、砾石、泥质粉砂等等,还有马兰组的黄土。

 



八达岭地区地质构造图(局部)

来源:北京地质构造图

 

有人说关沟是太行与燕山两大板块撞击而成,这是典型的主观臆造,不懂地质及构造,看看关沟两侧的岩石都是花岗岩类的二长岩,两侧并没有什么不同,再说太行的西山、燕山的北山都属中朝克拉通板块构造,都在一个岩石圈的板块上,何来两块之说?

 

说关沟是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不过是附会沿袭古人旧说,古人的旧说都是出自晋郭缘生《述征记》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的记述,这与现实的地质构成和构造有出入,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科技的水准去要求古人。“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是古人最早对太行山的定义,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很粗略。有关对“河内”地区的论述,将在太行八陉的南三陉的篇幅中讲述,这里就不在讨论了。

 

三条线和三大块

 


    现在,中国早期文明的分布,即古人所说的“禹域”,通过考古发现,其范围已日趋明朗,以北方黄河流域而言,它是以三条线和三大块为主要活动范围。三条线,第一条在北纬41度左右(大体在黄河北上转弯处),即今秦皇岛、北京、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和包头一线,为北线,可称“农牧分界线”(华夏势力最大时可以进抵的界线),中原诸夏中,只有燕国突前,是位于这一线(衔接内蒙、东北和河北,为战略要地),它的存在有如孤岛,耐人寻味;第二条在北纬38度,即今石家庄、太原、榆林、青铜峡和武威一线,为中线,可称“农牧争夺线”(华夏和北方民族反复争夺,南北推移的界线);第三条在北纬35度(更准确地说,是在34-35度之间,大体相当渭水和黄河中下游流经的地方),即今曲阜、商丘、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一线,为南线,可称“三代王都线”(历代王都集中在这条线上)。三大块,陕西(加甘肃)是一块,在西,主要是周、秦之域,可称“周板块”;晋南豫西是一块,在中,主要是夏、晋、东周之域,可称“夏板块”;冀南豫北(加山东)一块,在东,主要是商和宋、卫、齐、鲁之域,可称“商板块”。中国早期居民,从夏朝开始,无论属于哪一族,住在哪一块,都自称“有夏”,住在“禹迹”,这是“中国”概念的前身。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诗》、《书》等早期文献中,商人的后代也好,周人的后代也好,他们都是把“夏”理解为“天下”和“王土”,当作“中国文明”的代名词(在《尚书》中,“有夏”多指夏朝,但武王克商以后,周人也自称“有夏”,如《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立政》“乃伻我有夏”,都是代指周人。又据《诗·商颂·殷武》、《大雅·文王有声》、《书·立政》、《逸周书·商誓》,商人和周人的后代,他们都说自己是住在“禹之迹”)。


从古代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考察等角度出发,讲述太行山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交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探讨太行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太行位于山西东部,是中国西北山地与东南平原的一个分界岭。山脉纵向根据北纬35°线、38°线和41°线将其分为三段,分别为南三陉、中二陉、北三陉。其中35°线是王都线,从宝鸡到岐山、咸阳、西安、洛阳、偃师、郑州、开封,全是古都;38°线是华夏御北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太原、榆林和银川在其上下;41°线是第二道防线,即是长城,北京、张家口、包头在其上下。

 

在秦统一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关沟(军都陉)内外的文化形态不同,关沟北口外的是山戎文化:

尧舜时北方就有山戎。1986~1989年古城、玉皇庙先后发掘出600座春秋时期的山戎墓葬,说明关沟北口外的延庆长期是山戎居住地。山戎是一支部落众多的民族,春秋时期多次深入中原,攻掠郑、齐等国家。对燕、代(河北蔚县代王城)威胁尤甚。公元前697年燕桓侯受山戎之逼徙都临易(从今北京徙至河北雄县)。公元前664年山戎再次侵燕。第二年,燕庄公二十八年、齐桓公二十三年,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等国,又从孤竹西征打到妫川,所以怀来县的南水泉就留下桓公泉的名字。从此山戎势力削弱,延庆成了燕国的版图。但也有说齐桓公北伐山戎在燕襄公八年,齐桓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50年的。

 

有关关沟地理交通,是沟通河北平原(往大了说是华北平原,但不准确。)通往太行山区地堑盆地的重要山间孔道,从南口入关沟,行20公里,出北口(八达岭)进入延庆-怀来盆地,这里西通宣化、大同孔道,北连独石口,东北接古北口,延庆-怀来盆地这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京师之屏障。

 

有关燕长城

秦长城是在燕长城基础上而建,搞清了燕长城也就知道了秦长城的大概。

燕昭王十六年(前296),燕昭王破东胡,筑长城,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延庆为上谷郡地。
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秦取燕地,置上谷郡。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姬姓,开国君主是召公奭,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隅)。燕昭王时又建新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是为下郡。燕国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端,幅员广阔,南与齐国、赵国相接,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据历史文献记载,为了防御邻国的进攻,燕国共筑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南长城,一道是北。

 

  关于燕南长城,见《史记.张仪列传》秦相张仪游说燕昭王时语。张仪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所有也。”张仪所说的长城指的就是燕南长城。从上面引文推断,燕南长城修建时间,应在燕昭王以前。因为张仪说燕,当在燕昭王初年。燕南长城的走径,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记载,起于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太行山下,经易县南境,入徐水、安新北境至雄县东北,折向南经文安至大城县西境,止于子牙河。

 

  燕国北长城修建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说:“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也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条长城就是燕国的北长城,筑于秦开归燕之后。以秦开与秦舞阳的祖孙关系,并以荆轲刺秦王的年代上推,燕筑北长城“不在燕王喜时,就在孝王末年。”这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至于长城的走向,据专家考察,西起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向东北行,进入内蒙古境多伦、独石,经河北省围场之北,东行,过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人辽宁省朝阳,越医无闾山,跨辽河,折而南至朝鲜清川江北岸。

 

      根据已知的古代遗址和文献记载,北京地区是没有燕长城和秦长城的遗址,这是肯定的。

 

关于“居庸”一词的来历

常听人言,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这与相关文献记载不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就有关居庸的记载,道“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要早于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年代。

 

  居庸关,一般书刊介绍说因秦始皇曾迁徙“庸徒”居住故此而得名。其实,早在公元前247年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有始》篇中已称“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勾注、居庸。”可见居庸之名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之,与秦始皇无涉。  
  《吕氏春秋》中称居庸为塞,《汉书·地理志》中才曰:“居庸,有关”,对军都只表示其是上谷郡之一县,并未指明其县有关。《续后汉书·郡国志》中居庸仍属上谷郡,军都已属广阳郡,此时两县分属两郡,都没有说其有关。《后汉书·寇恂传》中曰:“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放界上。”也并未没有涉及有居庸关之语,但《水经注》在论及此事时曰:“耿况迎之于居庸关”,杨守敬在《水经注疏》此条下按语云“《后汉书·寇恂传》:更始使者徇诸国,恂从耿况迎于界上,亦不言居庸关,此(指《水经注》所言)盖本它家《后汉书》。”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中发现了耿况迎使者于居庸界上的壁画。壁画上画有一关,关形似桥,车马队伍通行其上,关下书有“居庸关”三字。这证实了杨守敬对《水经注》所言另有所据的推测,也证实在东汉时居庸县界上确有居庸关,而今本《后汉书》确有疏漏之处。  
  军都关与居庸关在南北朝以前为两关,至唐朝以后才视为一关,或称军都关、或称居庸关等。军都县两汉时已有之,军都山也见之于东汉典籍。查诸史籍,军都关之称,最早见于东汉末期的高诱,在为《淮南子·地形篇》天下九塞句作注时谓:“居庸在上谷沮阳之东,通浑都关是也”,其所称浑都关,我以为即以后所称之军都关。目前所见正史中首言有军都关者为《晋书·地理志》曰:“军都有关”。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台三层,悉石也。盖古关之侯台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工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障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其水历山南,迳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此所言与上文所言为同一东汉时事也,郦氏在《水经注》中明言居庸关是一座故关,在居庸县界;山南为军都县界,有一关隘“又谓之军都关”。  
  《魏书·地形志》也云:“军都,有关”。《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梁记六·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又云:“八月,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洛周围魏燕州刺史博陆崔秉。九月,丙辰,魏以幽州刺史常景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地督元谭讨之。景,爽之孙也。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置兵守险,谭屯居庸关。”《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梁记六·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云“谭勒别将崔仲哲等截军都关以待之。仲哲战没,洛周又自外应之,腹背受敌,谭遂大败,诸军夜散。”  
  从以上文献,可以印证在北魏以前,居庸关、军都关为两关。胡三省在作资治通鉴注时也明示云:“考之汉志,上谷郡有军都、居庸两县,盖各有关。凡此屯守,皆以防杜落周。水经注,居庸关在上谷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军都关在居庸山南。” 
  将居庸关和军都关称为一关,始自于唐。《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云:“昌平。望。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虽此文中云,军都陉在昌平北十五里,居庸关在昌平西北三十五里。居庸关和军都陉不在同一方向,而且军都关不在军都陉内有些令人不解,但以后各朝之著作仍多沿用此说,至使今人以为自古至今军都关即为居庸关。  
  熊会贞在《水经注疏》按语中对这一变化过程综述曰:“《通鉴》胡注云《汉志》有‘军都’、‘居庸’两县,各有关,然郦氏言居庸关在居庸界,又谓之‘军都关’。《新唐志》以为军都关即居庸关。顾氏《昌平山水记》从之。而《寰宇记》亦云:军都山又名居庸山,在昌平县西北十里。盖古因山置关,南北相距数十里,在居庸界曰‘居庸关’,在军都界曰‘军都关’。分之则二,合之则一。故居庸关亦可曰‘军都关’,居庸山亦可曰‘军都山’也。” 

 

有关关沟的自然地理描述,另文再述。

原帖:http://www.517huwai.com/blog/19343

博雅散人发表于2013-01-24 15:46
只有加入圈子后才能回复话题
    尘沙
    回复 尘沙 2013-10-11 21:28
    不得不赞叹!

圈子成员更多成员

看看186
宋旭
时空轮转
吧嘞
tdhjhty
gfdhgrftjh
视野
shanya122
不羁
一江南
酷哥晨晨
老母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