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教授讲座“从考古发现看山西境内文明”(根据在清华大学演讲录音整理)
今天邀请我的是三晋文化交流协会,如果有这么多的山西人,我很高兴。
我想起了文革刚结束时后的一件事,到了78年,三中全会之后,才有机会做各式各样的科研活动。在80年的时候,我在一个省里,第一次讲考古,这个省就是山西,在山西考古研究所。《青铜器与山西古代史的关系》在《山西文物》的第一期,我似乎回到了20多年以前。我曾经多次到山西,做过很多工作。在80年的那个演讲,现在看来是很不够的,山西的考古发展非常快。今天我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实在是挂一漏万,只能是选在比较新的考古发现和山西的古代文明的关系。其中有很多限制——比较新的。只讲先秦,我只讲文明,而不讲文明之前,主要还是因为题目比较大,所以作了很多限制。
关于虞夏商周,山西在其中的位置关系。先讲古代文明的开始。
三代,夏商周,缘自史记,三代的提法,比这个还早得很多,在古书里便还有少数的提法,不讲三代,而讲四代。在这之前,加一个-虞(唐虞),《大戴礼记》有此说,尚书分为古代的几个部分,包括唐虞,放在一起,就是四代。为什么要介绍这一点呢,因为这虞和夏和山西有很大关系。首先是古史,有很多说法。当然,首先有一个问题,虞舜,看起来没有很多的科学依据,但是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中说过,古史总是和史实杂在一起,有传说的地方很多都有史实。究竟是完全的传说还是有史实,要根据科学的方法(考古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考古出来相关的遗址,如果有这样的遗址,最可能的就是山西。在商代的历史,现在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了。在三代里面,周代是最不怀疑的。而商代的证明,因为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还有殷墟、解读古埃及的历史的证据(罗塞塔石碑),在1799年,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大事。甲骨文发现的时候,因为古董商从来都说假话,所以当时并不知道殷墟在哪里,这是为了他们的生意。当时的古董商比现在的老实,说在河南,在汤阴。商代这样证明了,再往前。是否也可以这样证明。夏代的地理上和年代上符合的遗迹,在河南的西北部和山西都找到了相关的。那么对于唐虞,是否也可以这样寻找,那么我们要寻找唐虞,按照古书,唐虞在什么地方呢?
平阳——基本就在山西的临汾以南的地方。舜,本来就是尧的臣子,舜都蒲坂,大概在永济,虞也是尧的臣子,这些都在山西南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中国现代的考古学开端在清华,意思是中国人用现代的考古学的方法开始考古研究。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手按照现**古学理论进行研究在1926年,清华。李济先生,字济之,他与王国维一起,与美国合作派出一个团,到山西夏县西阴村进行发掘,这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现代的考古研究。为什么要到那里呢?就因为这个地方叫做夏县,是传说中和夏有关系的。这个遗址发掘是很成功的,实际上这和夏没关系了,因为他的成果比夏远很多。二里头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类型就是在夏县,东下冯类型的考古学文化就是相当于夏代的,青铜时代的文化。所谓舜的都城、尧的都城能否发现呢?
如今的考古学界还比较保守,但是对于山西的龙山尤其是龙山晚期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个遗址,就是襄汾陶寺遗址,现在我们知道这是现在已经发现的龙山晚期的最大一个遗址。从它的面积来说,是最大的。这个城址已经发觉了20年了,首先它是有城的,也是有城墙的,有宫殿的遗址,有作坊,和一个都城的格局是很相称的;而且有墓葬,比较大的墓葬,而且可以看到阶级分层,很明显的痕迹。这个差别比其他的遗址明显的很多。他的陶器,最重要的他有礼器,在乐器方面,有很大的石鬵,有鼓,用鳄鱼皮做的叫做鼍(tuo)——是指短吻鳄,(扬子鳄)不是crocodile。还有金属器,还有小件的铜器,最有兴趣的是在去年,新发现了铜环,非常规整,有19个齿,19是很难做出来的数字。证明是砷青铜,这在早期的历史中占重要地位,从前只在西北地区发现过,在中原是第一次。还有字,文明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发现了陶的背壶,(用来)挂在背后,这个背壶碎了,但是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红色的毛笔写的“文”,一看就看出来了它的文明表征,这也成为中科院古文所的标志。这一类的问题是我们看到陶寺在龙山晚期具体的时代,公元前2200-前2600年间,已经(至少说)接近于文明的门槛了,我们就把它说为最早的文明也没问题。
最近还有更重要的发现,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报告,我们还没有最终证实。在最近宫殿区的中间的部分,发现了一个扇面的建筑,有圆心,可以设想他是一个剧场;在最里边的一层,还可以看到有很多个夯土柱子。他不是一个居址,也不是墙,考古偶然发现从柱与柱的缝隙之间可以看到地平线。这里是一个丘陵地区,不是很平坦,在2003年12月22日(冬至),正好在一个缝隙中看到了太阳的升起。这很重要,可以判定历法的确立。冬至是中国所有立法的基础,这一天太阳的升起,根据地球的公转偏差影响推算出,如果在公元前2300年,太阳的升起,正好在那个位置,所以和考古遗址时间基本是重合的。在大寒的时候,又在另一个缝隙中看到了太阳。现在还没有继续做完这个系列的观察,但是已经有了报告。这件事情如果可以证实,这是世界上的大事。英国的石栏,那个也是用来测量日出的,他还需要推算几步;但是我们这个还没有最后落实,如果落实了,那就太重要了。
《尚书》里边的尧典,当时尧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观象授时,中国人是依靠农业的,要制定了历法,这就是中国历法的基础。后来的尧典基本精神是没有变的,这和我们刚才的这件事看起来符合。我们可以等待。
商代,看起来他和山西的关系不大,但其实不然。现在山西的商**古,已经不再像1980年,讲不出多少东西。在古书里边的记载,可以看出,山西省在商是很重要的。商有三仁,其中有箕子,微子。微子和箕子都在山西,微子在榆社,盂县。在商朝末年,微子、箕子,反对纣王。文王勘黎,有一个诸侯国黎国反对文王,于是文王就发兵灭了黎,纣王得知并不在意,黎国就是现在晋东南太行山区黎城。我到了太行山另一侧的河北,我跟山西省提到过,黎城一定有很重要的古文化。可以看出,商代晚期的历史和山西关系非常密切,现在看来比较早期的商代历史和山西也有很多关系。
山西省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并不是太多,可是有相当多的青铜器在山西出土的,都可以看出是商代的,并且是殷墟时期偏早的。地点就在山西沿着黄河的地方,山西和陕西的分界。黄河在于汶口以北是流量很大的,一直到民国时期,都用羊皮筏子,一漂就是二三十里。就在这些地方从山西和陕西之间,都出了大量的青铜器,我把它叫作晋陕文化圈。最早的发现在石楼县,其出土地段不计其数,以至于我都不能全背下来他们的名字;其分布是从山西的北边,保德县,对面是陕西省的榆林,以石楼为中心,南边是永和,其间还有柳林,一直到极点——陕西淳化。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说在殷墟的早期到中期,活动着当时的一些民族,这些民族从他们的礼器方面看出,他们也有很大的;还有兵器,还有文字。可是它有很大程度的北方民族文化,nomad,我们把它叫作草原民族。可是今天我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那些地方的文化特点产生的时间都比我们晋陕的时间晚,从前的说法是西方的nomad影响了中国,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有些地方会比他们早上500多年,他们应该是受我们的影响,而不是它们影响我们。那么这些人是什么人,山西人?(听众笑)是,毫无疑问他们有很多的血统遗留在我们之间。因为跟历史的记载来对比的话,这个地方就是戎狄。在甲骨文中,商王征伐的主要对象就是这里,据史书记载山西古代就属于戎狄,这一代在当时有很先进的青铜文化,带有相当强烈的戎狄色彩。
新的首都博物馆,我看到他们新收的铜器,是晋陕一带的,来自延安。这个东西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铜铲子,非常漂亮,羊头,老虎,跪坐的人,这是在一个鼎里出的,所以怀疑是用来吃肉的。重要的是,看当时的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头发是四面等长的披着,我们山西人当时是这个样子(听众笑),而且是穿衣服的,很文明的。是穿着铠甲,我想这会不会是反穿着羊皮,那个人是自由人不是奴隶。
西周之后的山西,大家知道,在周成王的时候,封的晋国。按照古代的传说,周武王的皇后姜生孩子之前,梦到上帝说:唐国要给这个孩子(唐国现在比较明确就是晋南),你给他起一个名字“虞”,以后我会使他非常腾达。皇后醒了,然后生了大(tai)叔。孩子生下的时候,手里写着一个“虞”字。桐叶封弟,唐叔虞就是晋国的第一代国君,晋祠里边的圣母就是姜。当时晋国之封并不在现在的太原,汉书的说法现在已经证明太原说是不正确的,早在顾炎武就说明了应该是在曲沃(天马——曲村),翼城,包括九代的晋侯大墓19个大墓(有一个侯有两个后)。那么,西周的九个侯中,没有唐叔虞,晋侯燮父迁都至此,所以唐叔虞的墓至今没有发现,到殇叔为止,有九代诸侯,都在天马曲村遗址,每个墓里边都有很大的车马坑——活马。
晋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一点要说明,晋国是建立在戎狄上,而当时的戎狄怎么知道呢?《左传》里有一段话,说当时的主要诸侯国是怎么样封的。伯禽封鲁的时候,殷民六族。亢叔封卫,殷民七族。西周的墓葬有两个系列:一组是周官的,一种是殷民的。两者之间通婚。晋国呢,怎样封的呢?怀姓九宗。所谓怀姓就是戎狄的姓,按古书的记载,就是唐人的后代,而且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实际上现在山西北部都有戎狄的文化存在)。它又继承了夏的传统,又有戎的特点。晋献公取了两个戎的夫人,前些年在山西出土一组编钟——戎生编钟,在晋昭宏六年,共八件,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上面)记载了春秋初年的一段历史,戎生,生即甥,就是戎人的子弟,周穆王的时候封在此地抵制戎人,后来归顺了晋国。到了晋文侯、晋昭侯,根据记载,昭带了一个车队到了南方,用盐换了铜。山西解州盐池,一千辆车的盐,在繁阳换铜,这个编钟就是用这铜来做的。当时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北京在西周是燕国(琉璃河墓地)。
所以从很古的时候都可以看出我们的文明。很高兴今天受到三晋文化协会的邀请为大家做这个讲座。我也和山西有关系,是山西的《文物研究》的顾问。
问:我想问一下,夏商周断代时都已经完成了吗?
答:大家可能了解,断代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研究年代学,差不多有10个学科,2000年9月报告国务院,11月出版简本,繁本正式报告已经到了第五稿,估计在春节前出来,60万字。我们给夏商周的年代一个科学依据,我们总是不断地趋近于真理,我们的年表有一个依据,在上一个世纪之末,这是大概200个人共同的结果,将来还可以不断修正,发展,证实。
至于说再往前,古书文献上已经没有什么文字的材料。大家知道越古远的事情越少依据。
问:我想问一下,民族融合的问题,一般都是说北魏时候的大融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原文明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是不是在商周就开始了?
答:是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古代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概念并不一样,所以我们把中国文明历史看成是一个各民族的融合、共同发展的文明。
问:您认为山西的考古地位是怎么样的,除了夏商周以后,他的遗迹还有什么?
答:山西的考古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山西有着重大贡献。丁村人带动了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山西北部的研究也是极其重要——我和一些老先生(裴文中、贾兰坡)熟悉,他们对于山西永远不能忘记,朔县峙裕填补了空白。里边还有两个陶片,当时不能肯定,现在可以说我们的陶器可以早到13000年以前。在秦汉以后,山西都有重要内容,山西的古建保护是全国第一,是文物大省。在周代以后,汉代山西的出土东西很多,我们知道,内蒙和山西、甘肃地区都很重要。另外在北朝时期(北齐)都很重要。北朝时期一直到唐代,山西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