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书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丰富我们的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将你看到的好的书籍介绍给朋友们分享吧! 公开圈子
圈主:gracewu
成员:492人地域:北京
类别:读书
标签:
返回讨论区从古地理环境来质疑沈之云的《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2个回复
博雅散人

从古地理环境来质疑沈之云的《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前一段时间,朋友送了一本沈之云先生的《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粗略翻看了一下,谬误不少,其中“此外本书认为商族起源于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后沿滹沱河谷底辗转迁徙至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一说就是“闭门造车”、“逻辑加估计”典型事例。

“商族起源于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一说,就太原盆地而言,与古地理环境不符。

太原盆地先秦时代很少有人居住与这里古地理环境有关。太原盆地是汾渭地堑结构盆地,在早更新世时,这里是一片汪洋,确切的说是个古湖泊。随着新构造运动和汾河侵蚀切割,在湖的南部切穿灵石峡谷,湖水南泄,盆地边缘形成洪积扇地形,而中部并未很快干枯,在先秦时代,这一带的古胡泊就是常见于史籍中的“昭馀祁”、“并州薮”。

“昭馀祁”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根据历史地理环境研究,太原盆地在先秦时代,除盆地边缘是洪积扇地形,中间大部还是一个“水草茂密”的地带,说商人起源在这一地区,不知有那些证据来支撑。
博雅散人发表于2013-01-18 22:03
只有加入圈子后才能回复话题
    老民工
    回复 老民工 2013-01-19 13:16
    甲骨文主要有龟,加上商代很多直接鱼的造型,紧靠水边生活的经验是无疑的!
    梦雨亦奇
    回复 梦雨亦奇 2013-01-19 09:39
    现在有些书内容很不严谨。

圈子成员更多成员

Alan.雄鸽
一直走
四川结伴之旅客服1
星月独白
红藕
寻找轨迹
又圆了
寻找轨迹
shanzhenna
墨九
幸运猫咪海景房
云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