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八是一只秋田犬,它的主人是东京帝国大学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位农学教授。阿八生下来才一个多月,就被送到了教授家。教授是一个爱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动物保育理念的人。他不允许家人和佣人把狗狗当成供人戏谑取乐的玩偶,不许训练阿八做一些取悦人的小把戏,而要求给予狗狗尊重和爱。正如人有尊严和权利一样,教授认为狗狗也有,也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每天下班回来,教授都会看看阿八,跟它说说话。休闲的时候,还带着阿八一起赏樱花,一起散步。一天深夜,教授被暴风雨的声音惊醒,阿八在院子里的狗屋中湿透了,冻得瑟瑟发抖,教授冒着风雨把阿八抱进里屋,给它擦干,点燃炉子给它取暖,最后竟然抱着阿八睡着了。
教授的家在涩谷,教授每天要坐火车去东京帝国大学上课。早上的时候,阿八陪着教授走到车站,目送教授进站,看到教授挥手叫它回家,才转身慢悠悠地往回走。每天黄昏教授所坐的那班车到站的时候,阿八没有手表,可是它会准时出现在车站,接到教授后一起回家。阿八与教授之间的这一生活习惯,成为小镇每天都在上演的一道温馨动人的风景。
那一天,教授出门的时候,阿八突然非常不安,几次都往回跑,让教授别走,跟它回家,因为在它心里隐隐觉得那一天主人会出意外,所以一直不停的嘶吼,叫唤,急躁,不安,可是它不能讲话,它无能为力。虽然最后忐忑的把教授送到了车站,但一整天时间,阿八都非常不安,不停地吠叫。而教授就在这天,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心脏病,倒在课堂上,再也没有醒过来。教授的丧礼上,阿八突然走到教授的灵位前,发出长长地悲鸣声。灵车载走教授的时候,阿八奋力挣脱铁链,跟着灵车一路狂奔,似乎根本不相信教授会这样离去。就在它追到车站时又,站住了,望向那熟悉的站台,因为在它内心坚信,主人没有离去,只是时间还没到,他还没有回来,也许等等主人就会回来,一起相依回到那幸福温暖的家!
教授去世后,教授夫人卖掉了这所大房子,搬去和女儿同住,之后又回到老家居住,没有带阿八一起走,而阿八对那个曾经幸福的地方却时刻留念,即使被送走太太亲戚家距离车站几千里路,它也千方百计挣脱绳索,跋山涉水回到它长大的故乡,来寻找主人的气息,它坚信时间一到主人就会回来。直到,最后~~~无家可归,它还是保持着每天黄昏的时候去车站接主人的习惯,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一直坚持,太多人的经过,了解了它,把它的故事传颂。太太在看到了它的消息后决定来接它,可是阿八在看到太太的境况时似乎懂了,它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太太,远远地躲在不远处看着太太的离开,继续等待,等待它的主人,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即使满路泥泞,即使饥寒交迫,即使明知道等的是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人。阿八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等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世界静止,直至停止呼吸。而这一等,就是整整的10年对于它来说,这用去的的是它一生的等待!
终于在那个10年后的夜晚 ,天很冷,飘着雪花。阿八还是跟往常一样来到了站台,它缓缓地走到了平日等待教授的出站口前。此时它已经很老了,长期的在外生活耗尽了它的体力,它早已失去了教授在世时候的俊美。它的头有些浮肿,毛发杂乱,可是,眼神却依然那样的坚定,天越来越冷了,而它也越来越累了,眼睛慢慢的开始闭上~~可就在此刻它却幸福的看到了它的主人,正向它挥手~~~~“阿八.阿八.阿八”. 听到呼唤声的阿八像往常一样,欢快的扑到了教授的怀里.“ 回家吧,阿八.”~~~此时漫天的雪花,变成了飘舞的樱花,而它,将会幸福和和它爱的主人永远的在一起!
以上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在日本家喻户晓,1934年4月,人们还在涩谷车站前为八公树立了铜像。铜像附近的车站入口就被称为“阿八入口”。在二战中,由于金属资源的短缺,阿八的铜像被熔化。现在树立在原址的铜像是在1947年8月重建的。另外,在其出生地的大馆市车站前也有同样的一座铜像。1935年3月,阿八11岁时候因心脏感丝虫病而死亡。它死后尸体被制作成标本,目前仍然保存在国立科学博物馆。此后在08年被好莱坞翻拍为《忠犬八公的故事》,同样也是深入人心。
忠诚,是在狗狗身上被屡屡证明了的一种素质,因此狗狗才会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阿八的忠诚,以一种绝望的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然而,在阿八的故事中,叙事者其实交代了这种忠诚的由来,那就是教授主人对阿八的爱和尊重,教授对阿八,他觉得他们之间,生命是平等的。
有一种等待叫阿八,有一种等待不需要表情,有一种忠诚不需要计较。狗是最忠诚的动物,所以大家要善待狗狗,即使它不是那么名贵,即使它只是只串串,即使它只是一只又臭又脏的流浪狗,可每一只狗都有自己的权利,每一只狗都应该被关爱。阿八用它最直接最感人的方式纪念教授.他坚守住了自己的忠诚,也坚守住了自己与教授的羁绊,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