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http://www.sanzui.com/bbs/viewthread.php?tid=2268&page=1&authorid=26
再好的茶,其表现力,终究是通过茶汤来体现的。我们说茶的好与不好,茶汤占有绝对的比重。那么这个茶汤,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对“好茶”的判断是兼存于主客观呢,还是只存于主观?
茶汤是物质,是客观存在,它就一定有可定量描述性。那么,能不能问:茶汤里的各种物质、元素的含量是多少,才叫好茶、茶王?当然不能!既然不能,那么,评茶师的嘴是标准还是大众的嘴是标准?同样的茶汤,不同的人得到完全迥异的结论,是正常还是异常?
如果只存于主观,这种感知状态,能不能用常语描述一下?如果不能,则使用抽象或者定性的比喻来描述,而这种非具象的描述,即使说得同一对象,同一种香型,能不能统一认识?我看不见得。
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最终的茶汤对个人的感受确是太恍惚而难于指实。最近几个帖子提到普洱极品的无味之味,我想,你认为的无味和高手认为的无味就不见得是一致的感觉。比如:
《五灯会元》有青原惟信禅师的一则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我也见山是山,他也见水是水。但是我们眼中的山水,是不是一样的山水?惟信禅师的“三般见解”,第一种是常见,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印证;第二种,是扫空幻而见真实。最后一种呢?显然不是回到三十年前,而是证得一种更高的真实,即禅悟所得之境。
茶,也同样如此: 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鸟喜欢茶具——表面上的意义; 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等——表象上的意义; 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表征上的意义; 最终,茶汤,还是茶汤,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物质上的意义。
所以,对茶汤感悟和认知,是兼存于主客观的。客观是存在的,否则不会产生“茶王”“名茶”等,而这种客观又不能被现代物理进行描述;存在于主观,又和个人认知、经历、感悟甚至身体状况等有关。
那么,从技术层面上问什么是好茶的时候,就不得不站在兼存于主客观的立场上,尽量抛开任何主观的认识影响,如口腔要求、环境要求、身体要求等。从品饮层面上问什么是好茶的时候,可以站在自己喜欢的立场上,说2元一斤的花茶上好,也是正确。但是,仅仅是于你而言。
前天,两次在小贝壳吃饭,惯例要点茶。中午点的是铁观音,啤酒;晚餐点的是碧螺春,宁夏红。特别是晚餐,最后酒尽餐毕,喝口凉的碧螺春,竟然分外的舒坦。不能不说,此时的这泡碧螺,与我而言是好茶。 以上是纯主观意义上的标准。
客观而言,我的好茶标准应该是茶汤不能单薄,内质的层次比较丰富,香气不必张扬,但是要饱满。
茶汤的滋味本来就难以描述,加上主观认识的参与,就更加难对别人说清楚。不说茶汤了,就说清水吧,请你喝一口,用非数值描述一下温度。任你如何形容、比喻,别人能知道你嘴里的水究竟是多少摄氏度?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个冷暖、这个鱼乐,能不能沟通?能不能判断?
《庄子》的故事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因为惠子反驳庄子时候,已经承认“此”可以知“彼”,那么,根据自己的“此可以知彼”而驳他人的“此可以知彼”,当然不成立。所以,庄子的观点在辩论中获胜。 也就是“我非鱼,固知鱼之乐”。
从现代知识论看,无论你怎样富于怀疑精神,“能知”是必须被承认得,否则,就成了“不可知”。
茶难言,但不能不言,除非你不想和别人沟通。“如果在科学还没有发现之前就去主观推测客观世界,也许有时还挺准的。”——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否定老庄的地位可以充分证明这个观点。树顶上有桃子,但不能因为梯子有限上不去而否认桃子的存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错。问题是这个实践的准确度和实践的标准。 一个客观原因:实践的能力受现代科技水平的制约,并非万能;前面说了,树顶有桃子不能因为自己个子低实践不到而否认桃子的存在。—— 实践的手段? 一个主观原因:个人对茶的实践结果带有主观成分。一人兄说“评茶专家也经常出现观点分歧”,他们都是实践者,结论不一定就是标准。 —— 标准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