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 治
第三讲
(接上期)
2.侧光。光源从摄影者的正侧面照射,当摄影者自身的投影与自身的面向或左或右90度上下时,称为侧光(也叫阴阳光或切光)。其特点是被摄对象受光面和阴影面各占一半,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反差大,适合拍摄有二方连续(若干相同外形被摄体)画面的景物,如军队、体操、灯杆等等。画面视觉语言是坚强、刚毅、协调等,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见图八A、B)。此图虽然没有二方连续画面但侧光效果十分明显。
3.逆光。光源从摄影者对面照射。当摄影者自身的投影在身后与面向成180度上下时,称为逆光(也叫背光)。这种光线使被摄体成为剪影,有时还会给被摄体罩上轮廓光。逆光照射适合拍摄低调照片(在大面积深色或黑色环境中嵌以小面积的浅亮对比色或白色主体)。逆光可以隐藏画面中许多杂乱的物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适合拍摄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等。其视觉艺术语言是深沉、稳重、神秘,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探知的欲望(见图九A、B)。
4.前侧光。光源在摄影者后侧面照射,摄影者的自身投影在或左或右前方与面向成45度上下时,称为前侧光(也叫45度光)。这种光线使被摄体有四分之三的受光面,四分之一的阴影面。前侧光是比较理想的照明光线,画面反差适中,影调层次丰富,能够完美地表现景物的空间深度和立体形态。画面基调为中灰调,适合拍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纪念照等纪实题裁。画面视觉艺术语言是:真实、丰富、饱满,给人以信任感(见图十A、B)。
5.后侧光。光源在摄影者前方照射,摄影者自身投影在身后,或左或右135度上下时,称为后侧光(也叫侧逆光)。这种光线使被摄体有四分之一的受光面,四分之三的阴影面。是很好的风光摄影照明光线。它不仅可以利用阴影隐藏不想表现的杂物,还能很好地美化主体,使画面反差适中,层次丰富,能够很好地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的视觉艺术语言是完整、和谐、微妙,另人遐想,并有向往之感(见图十一A、B)。
另外,光源的高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造形艺术语言。还有光线的色温分为高色温(7000K度以上)、正常色温(5200~6000K度)、低色温(3200K度以下)。不同的色温亦会影响摄影画面的色彩反映,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艺术语言(见图十二A、B)。
图七A到图十一A为同一个被摄体,在同一时间变动摄影者的拍摄位置取得了不同光线的五种照射效果。图十二A和图十二B两张照片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被摄体,间隔时间仅差10分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色温效果。高色温便画面呈冷色调,低色温使画面呈暖色调。由此可见,不同拍摄方位、不同色温、不同时间、不同角度,都将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编辑: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