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zt怎样防止跑步受伤(1)--转自nor... » 回复
    zibao
    zibao 2010-05-24 18:52

    zt07年海登马拉松训练计划建议
    (2007-07-16 15:09:52)
       

     
        海登07年北马报名已基本告一段落了,感谢与世界一起跑、飞鸿的大量辛苦工作。今年全程报名人数达到50多人,创下新高。有一部分是首次马拉松,对如何安排训练没有实际的体会。我根据自己的体会简单地跟大家交流一下。

        1、首先澄清两个问题:

        1)马拉松需要什么样的体力?是不是极限运动?

        以海登队员体能构成看,在训练一队以上体能的山友都可以跑马拉松,即70分钟以内登顶新望京的,都具备马拉松的基础体能。按照国内5小时甚至6小时的关门时间,如果不追求超越自己更快更强,马拉松并不是极限运动,——它只要求你以平均8~9公里的时速完成比赛而已。只要你有勇气、有准备,马拉松是一项平民健身运动。
        2)马拉松如何区分等级?我适合什么样的速度?
        尽管马拉松不是极限运动,但是如果你想跑得足够快,快到自己的最大限度,那就是极限运动了。国内马拉松的运动等级分为三等:4h内完成(三级);3h10m内完成(二级);2h34m内完成(一级)。这个分类是很粗的,且不说跨度很大,而且没有考虑年龄。从马拉松业余圈看,还有几个层次:5h(起步级)、4h30m(入门级)、4h(基础级)、3h30m(熟练级)、3h(优秀级)、2h30m(专业级)。海登大部分人都处于入门到优秀之间,但都不够专业。帅克、老胡等属于入门级;天涯路、大蟑螂、eagle、菠菜等接近基础级;久点、林森等接近熟练级;孟子、飞鸿等有望冲击优秀级。当然supertom就该奔专业级去了。
        各个级别的区别在于:1)万米基础速度,比如50分钟以上的,马拉松就要4h,38分以内的,马拉松可以跑到3h。我的体会是: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5~8)x 4,对于训练好的,可以加5;训练差的,就要加8了。2)跑量是质的区别。对中长跑运动来说,一次训练量要达到比赛距离的2倍,但马拉松不可能这样干,就需要以每周、每月的积累,来形成长期性的有氧能力培育。这是个缓慢的积累过程,不能着急,也不能不作。以北马来说,目前还剩下3个月的时间。这3个月的量的积累直接关系到比赛时能不能跑完全程。我的体会是:要能跑完全程(中间不走),每月的积累就要达到250公里以上。熟练级的需要350公里,入门级的可以放宽到220公里。也就是说,你要每天跑10公里,周末还要跑一次20或30公里,每月还要跑一次35公里。其中,根据身体情况,每周可以安排1天休息,周末一天爬山或跑山。
        2、其次,如何训练?
        最基础、最简单的训练就是每天跑10公里。开始的几周就是简单慢跑,以自己舒服、可以接受的速度跑,当然过于慢了都不出汗对于你来说可能并不舒服。适应以后就跑LSD(long, slowly,distance),就是以足够舒服的速度跑尽量长的距离,比如2小时跑20公里,或者3小时跑30公里,这就是积累耐力的过程。它是最原始也最实用的方法。
        如果你想跑得稍快一点,那么你就要提高速度耐力了,而不是上面提到的耐力。速度耐力就是维持你正常速度的时间能力。比如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万米是28分,他就可以把这28分~30分的万米速度维持几万米。这就是他超强的速度耐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就需要降低速度才能维持足够的距离。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你万米是38分,你跑马拉松的平均万米速度就需要降低到42分。当然你足够狠,也许可以按41分的配速跑,但那是相当危险的:后果是最后12公里,你要用1小时才能走走跑跑地痛苦完成。为提高1分钟,你需要付出多花10分钟的代价。
        提高速度耐力的方法是间歇跑:比如1万米分成5段或10段完成,每段都比你的平均速度快10%,即以110%的努力去完成1/10的距离并重复10次,每次重复期间,慢跑休息2分钟,让心率下降到15~20次/10秒。每周可以安排1次间歇跑。如果你恐惧间歇跑,你完全可以不做,因为你不需要提高竞技成绩,你的目标只是能顺利跑完马拉松就行了。
        马拉松是在公路上进行的。所以你一定要适应公路跑。但北京的公路尾气污染重,你的最佳选择是在公园跑或者沿着河流跑。理想的场地是:玉渊潭、颐和园、圆明园、龙潭湖、陶然亭、朝阳公园、昆玉河、温榆河等。但为了控制你的跑速,培养速度感,你也需要跑场地,掌握400米/圈的速度。比如帅克、天涯路的适合速度是每圈2分,你们就有意识的控制每圈2分,要能够达到每圈只误差1秒,而且达到每跑慢或跑快1秒,你们都有体力上的感觉。这就是准确的控制能力。有了速度控制能力,你的比赛才会轻松自如。在别人都疯跑的时候,你可以不为所动,在别人都痛苦慢走的时候,你还可以轻松跑着。这就是马拉松带给我们的乐趣。
        3、训练计划建议
        第一周:开始起步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情况安排在清晨、下午6点或晚9点,最迟不要超过9:30,以免运动后过于兴奋难以入睡。


    5小时以内训练计划
    周一;10公里(每公里6分的速度)。拉伸20分钟
    周二;慢跑2000米,放松跑5000米
    周三;休息
    周四;12公里(每公里6分的速度)
    周五;8000米(5分30秒/公里)
    周六;休息
    周日;15公里(90分钟完成)

    4小时以内训练计划
    周一;10公里(50分)
    周二;慢跑2000米,3000X2不间断变速跑(第一个4分30秒/公里,第二个4分15秒/公里)
    周三;休息
    周四;15公里(75分钟)
    周五;12公里放松跑
    周六;16公里(85分钟)
    周日;休息
    (练完后注意拉伸,不少于15分钟)

    3小时30分以内训练计划
    周一;12公里匀速跑(4分40秒/公里)
    周二;11公里放松跑(5分/公里)
    周三;场地慢跑2000米,1000X1(3分40秒),2000X1(7分40秒),400X1
    周四;15公里放松跑(5分/公里)
    周五;12公里变速跑(前4K4分50秒/公里,中4K4分40秒/公里,后4K4分30秒/公里)
    周六;18公里(5分/公里)
    周日;休息
    (训练后注意拉伸不少于15分钟)

       以后各周可以根据身体适应情况,逐步提高万米跑的速度,我的体会是每个月后可以提高1、2分钟。在8月之后,除每天10公里到15公里之外(15公里针对3:30以及3:10以内的人),要每周安排1次20公里的训练,当月安排1、2次30公里的训练。8月总量要达到200公里~300公里。9月份每周安排1次20公里,当月1次30公里、1次40公里。9月累计250~350公里。10月前两周安排1次30公里,1次20公里。第三周减量,控制在30公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