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学者称5000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修行 » 回复 |
不是。确切地说,六祖没有出世过。六祖是现今广东地区一村夫,和母亲相依为命。
少年时代的六祖在街上听到有人宣讲金刚经,他一听就顿悟了。然后他安顿好母亲后,就找到了五祖。
五祖弘忍在第一次见到六祖时就知道这个少年智慧过人,不同于凡人,决定了要把衣钵传给他,但五祖生怕有居心不良者出于嫉妒残害六祖,所以就把六祖在身边留了几年,然后通过对诗(现在看可以叫对诗吧),把衣钵继承给六祖。五祖把六祖留在身边数年,等待六祖成年,只是为了要保护他,并不是说要六祖在他身边修行以提高“功力”或悟性。
但六祖拿了衣钵后,确实有人不服气,因为六祖是个乡下人,一个大字不识,按现在来说,就是个白丁,没有学问。那些不服气的人就试图把衣钵抢回来,有人试图杀害六祖。
于是五祖就在一天夜里让六祖拿了衣钵逃跑了。六祖在外逃跑的过程中,他就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向他所能见到的一切人,也包括那些乡野村夫和山间猎人,宣讲佛法,传播智慧。
后来当时的皇帝知道了此事,皇帝就去听六祖讲法。很多老百姓都去听六祖讲法。
《坛经》就是六祖的身世及公开讲法的内容的记录。
六祖从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开悟的人,他并没有过那些所谓的修行,并不是一个经过了长期苦修或清修才开悟的人,所以六祖驳斥了神秀的渐悟论。
当时大家修禅的方式,都是靠坐禅。试图靠坐禅而修成一种什么境界。但六祖明确说:“禅本心悟,岂在坐乎?”
六祖的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驳斥那些对佛法错误的认识,向人们宣讲智慧的真理,语言通俗质朴,就是连没有上过学的老百姓都能听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坛经》是中国佛教界唯一可以真正称得上“经”的东西。
因为六祖少年开悟,所以他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结婚生子过日子,但他也没有出世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