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游16:西行三日之桑干河 .


        清晨,乘头班地铁去京北搭上友人的小车。汽车一路疾驰,出八达岭、过官厅水库和黄帝城。近午时分,在距北京130公里的涿鹿城南驶入桑干河峡谷。
   

 
    
       一直认为出北京八达岭以西的延庆-怀来盆地,再往西就是莽莽黄土高原了,从来不知道还有桑干河峡谷的存在,因而此刻很注意观察它。朋友介绍说桑干河峡谷长度70公里,而桑干河的名字又来自于每年桑葚成熟时河水干枯。我看到峡谷两边的山不是很高、峡谷底部也不是很宽阔。大秦铁路时隐时现的在山间隧道中穿过,给峡谷带来一些现代化的气息。桑干河静静的流向下游,沿途留下一个个小村庄和一片片田地。眼下枣快要成熟了,路边大片的枣林几乎要把枣儿送入我们的车窗里。中午时分,在郭家村外路边一处岩壁下午餐。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清风徐来、此乐何极。


      注意到这条峡谷还保留有比较原始的风貌,大段的砂石路、村中残破的戏台和房屋都显示着前现代的样子,几乎可以拍解放前。了解到本地65岁老人的养老金是55元,这是过低的标准。峡谷西段的王家湾乡有旅游开发,这里道路也较好,已能让大型旅游车进入。看到村里有农家院,也有一些乡亲们在大树下聚谈,一条哗哗作响的水渠正流过他们身边。希望现代化进程能早日造福这里的民众,也希望这里的自然风光得到保护。
       

        
       出峡谷西行不远,就到了位于阳原盆地东南部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泥河湾遗址。对于人类起源问题,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一种突出的意见——认为人类都起源于320万年前的那个非洲年轻女性——人类老祖母露西。面对这种意见及其论证,持人类起于多源说的学者就要拿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泥河湾的意义就在于这里发现了160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以及未来可能的新发现。
      沿着保护区铺设的木栈道下到了百米下的旧石器出土现场,体验到近百年来中外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和艰辛。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泥河湾叩问的是人类恒久以来关心的根本问题。人类起源问题或许需要未来许多岁月才能得到答案,而 现实中的人们正在创造新的历史并走向未来。
     
      

       日落时分,赶到大同以东5公里处的白登山。公元前201年,刘邦曾经被匈奴几十万大军围困于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役,大同市政府在此立碑记述此事。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次战役的发生地,应当在此东北方向几十里外、海拔2144米的采凉山(采掠山),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此刻对2216年前那场战争的遥想。斯人已去,历史也已经一路艰难走到了今天;晚风微凉,一对情侣正偎依坐在碑旁看壮丽夕阳。
      晚餐吃山西刀削面,很香。
      夜宿大同。                                                          2015-8-27 
一直走发表于2015-08-29 17:47  
分享到 
赞过
(2071次阅读/14个评论/7人赞过)
    唐朝
    支持一下
    唐朝
    记得有篇小说《桑干河畔》,不知道是不这里
      丁玲写的那篇说的是下游温泉屯一带。
    席金三
    眼下枣快要成熟了,路边大片的枣林几乎要把枣儿送入我们的车窗里强,这一句,绝了
      谢谢鞭策鼓励。
    一瓢江湖我沉浮
    曾经的过往,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您这一趟出行,让我们多懂了一些不曾知晓的知识,感谢。
      交流和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
    一直走
      白登山也称小白登山,位于大同城东北5公里处。东临采凉山,是历史上“白登之围”的战场。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立了一座“汉阙式”碑亭,碑文中详细记述了“白登之战”的情景。     公元前201年,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出征匈奴,初战告捷,乘胜追击。匈奴以老弱残兵诱汉军前往,刘邦率军直追到大同白登山,结果冒顿单于忽然率领40万铁骑伏兵将汉军团团围住。     匈奴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此时正值寒冬,气候十分寒冷,汉军断粮断水,情势十分危急。谋士陈平为刘邦出谋划策,送重金和美女图像给冒顿单于之妻阏氏,并附书信一封,信中说:“如果单于继续围困,汉朝将美女送给单于,到那时侯,阏氏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阏氏极力劝说单于撤兵,单于闻听汉军援军将至,最后终于撤兵了。(百度)
      白登山在大同城东北5公里处马铺山上。马铺山古称白登山,也称小白登山,是一座孤立的黄土丘陵,周围约10公里,高300余米,山巅原建有白登台。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不断侵扰汉朝北方郡县。汉高祖七年(前200)韩王信勾结单于冒顿据马邑作乱,刘邦率32万大军北征,进逼平城。匈奴出精兵40万骑,于白登山将汉军围困七天七夜,汉军力战,始得突围。战后,刘邦采纳娄敬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新建"汉阙"式碑亭,正面书"汉白登之战遗址",背面碑文用正史原文辑成。周围遍植松树,苍翠挺拔。(百度)
    一直走


      涿鹿黄帝城合符坛。
      为了纪念黄帝在涿鹿釜山合符、中华民族实现首次融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弘扬合符文化而建。——百度
    一直走
    桑干河上游河段流经干旱的山西北部黄土高原,称之为桑干河。其下游常遭洪水之患,因而常改变河道,故原俗称无定河。17世纪末,在采取广泛的防洪措施之后,下游始称永定河。此后,在1698、1726、1751年和19世纪又陆续采取了进一步的防洪措施。桑干河总是带有大量的泥沙,致使河道随清随淤。——百度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