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的古植物化石(4)椭圆楔叶

第二次去灰峪的时候,根据村里供销社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的提示, 在上一采集地点的路对面,也就是西坡,

也是地质古生物师生常去的实习地点。 这个地方露头的坡很低,没有安全问题,可以轻易的取出新的页岩, 很适合普通人。但是似乎黄铁矿的交代不是很强, 化石颜色对比不强。


我在这里找到一个较好的楔叶化石。这是一种在地表匍匐或者攀援的藤本植物, 她和芦木以及

现在木贼都是有茎节的,但是关系没有那么近。 她六片叶子分成三对。

 




因为我是业余爱好且是初学,不如直接把专家们提出的之前命名的类似形态的化石都抄在这里:
Sphenophyllum apiciserratum 这是华南的楔叶化石形态种, 没看见中文, 我翻译为 顶缺楔叶
Sphenophyllum emarginatum 这是欧美同时期地层的常见形态种, 中文是微缺楔叶,中国发现的化石也经常被鉴定为这个种

Sphenophyllum thonii  托尼楔叶, 是中国北方常见种
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 椭圆楔叶, 之所以倾向于这个, 一个是根据一对小叶片和其他四个差距很大,另外就是据说椭圆楔叶一株之内的叶形变化大。
 

半导体发表于2015-02-02 10:22  
分享到 
(1150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