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的古植物化石 (3) 芦木

在卵脉羊齿的同一个地点,这种芦木的茎干压型化石很常见。 另外轮叶化石也很多,只是比较碎。据说芦木的叶子就是轮叶这样的。

芦木在当时也是高大乔木,并且是成煤植物,到处都是。也在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中绝灭。生存到今天的亲属都是草本植物,就是英语的HORESETAIL,绝不可直译为马尾草。中文的名字叫木贼。

芦木的组织结构和今天见的木贼很像,茎干中空,是分节的,像竹子,节间有纵脊和纵沟,叶子轮生在节上。可能就是通过木贼的组织结构想象复现了当初的芦木。

茎干在化石形成的过程中, 被压扁压薄,碳化, 加上矿物交代填充等作用。就形成了现在纸一样薄的化石, 而且往往一块化石上就有多层, 层与层之间只有比一毫米还薄的岩石。

 这可能是初学爱好者最容易发现确认的化石了。

图中能看到相隔4厘米的两个节。轮叶都不见了。节也不明显,纵脊在节处相通,并不多见,

 应该是可以进一步鉴定的。

不过我了解不多, 姑且就当成:芦木, 未定种

CALAMITES SP


比较一下现代植物中她的近亲,木贼的茎干图片



半导体发表于2015-02-02 10:21  
分享到 
(1166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