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记二十一 雪中白桦林(东湖林-千军台穿越) 2011.12.

1210日原定是跟网球队走东湖林-双龙峡探路,在地铁站意外遇到了阿冰,于是跟同伴商量后决定改跟起程队走西胡林-千军台。

 开往斋堂的892几乎成了网球和起程队的包车,路上听说西胡林封山不让走了,于是大家都在东湖林下了车。前面还有陶冶的一支队伍。转了一圈没见阿冰身影,一拨电话,才知他到西胡林了,好在一站地不算远,他又认识进山的路,走了近300米他居然已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930分,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冰瀑而去。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开始走了近半小时盘旋缓升的防火道,才开始踏上山间小道,且一进山口就是碎石挡道,好像预示着今天我们终要与它们为伴。

 翻过一座小山头,路平缓了下来,沿途出现了一条细细的冰封的小溪,弯弯曲曲的引导着我们前行,拐过一块巨石,猛抬头,一条冰瀑似白绫般从山崖垂下,虽不如想象中的壮观,但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已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了。此时大约是11点多。拨开人群,挤进去近距离的接触了下冰瀑,就退了出来,与同伴一起继续赶路了。因为此地距离千军台还有多远,我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必须在5左右到达千军台车站,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攀上冰瀑的顶部,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头上湛蓝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若不是眼面苍茫的群山和身边的干草枯枝,还真不太会记起是身处隆冬时节。

 随着缓缓的爬升,我们进入了树林中,渐渐的脚下开始有了薄薄的积雪。路越来越陡、雪越来越厚,被人踩踏后露出的枯叶更是给大家增加了难度,可也正验证了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这段路以及后面防火道上的白桦林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胜于活动前冰瀑对我的吸引。

 

 

 

 

 来到山顶,大家都开始午餐,至此,前后队距离相差了近一个小时。

 午餐后,1330我和同伴开始了后半段的行程,由于来前已做足了功课,而前队也早已没了踪影,我们就独自前行了。走不多远,我们遇上到了早上上山时曾遇到的几个老先生和一位大姐,就与他们结伴而行了。

 从此直至林场小屋,其间近2个小时,我们沿着防火道似乎都是走在山的背阴面,山坡上是成片的白桦、紫桦中间夹杂一些油松和或几棵橡树,四周静悄悄的,只有白雪在我们脚下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风不大但是刺骨,寒冷无孔不入的紧紧包围着我们的身体,甚至不让急行带给我们一丝丝的温暖,握着相机的手早已冻僵了,只得缩在袖子里。但是身边的一切依然使我们每个人激动不已,大家都认同:这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观赏美景的好地方。于是,一边走,一边不禁在心里试想着不同季节里将会看到的不同景致。

 在通往双龙峡的岔路口,是一大片干枯的却仍然宛如盛开般美丽的不知名的草,在那,能远远看到远处百花山和灵山那被白雪覆盖的山头。说实话,由于当时对前面究竟还有多远,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我们在这段路上一直是走走玩玩,边欣赏边拍照,并没有太赶时间,其间被两个同伴赶了过去,再后来还遇见了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会说中国话的老外朋友,也不知他是如何走丢的,他一直说要去西胡林,老先生们建议他留下等后队,而我建议他跟我们走,因为在遇上他前,有人来找过他,已原路返回了,直到最后,在返城的车上我才明白了他为什么一直说是要去西胡林——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总之,在当天的行程里,只有这片白桦林给我留下了深深的不可忘怀的美好记忆,不像10月份在喇叭沟门,当时可能对那满山的姹紫嫣红太过期待,以至于当那雾一般的白桦林出现在眼前时,除了一点点伤感外,别无它感。而现在,这满山接天连日的白桦与那天那山那白雪相依相衬,纯净、空灵、美丽,让人心动不已。

 从林场小屋开始,树木渐渐减少,积雪也消失了,小路上的碎石越来越多,风越来越大,走在蜿蜒陡峭的盘山道上,一边要加快脚步飞奔着赶时间,一边要留神脚下的碎石,一边要加小心紧靠着山道的内弯,以防一不小心被风吹下山坡,这时已过3点半了,而前面还是漫漫山路无穷无尽。不过这时,前面出现了两个人影,走近发现是先前超过我们的那两个队友

 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流失,眼看已经4点半了,顾不得停下等同伴,自己一路狂奔,只想能早点确定车站的位置和末班车的时间,好在前面又出现了三个身影,只是这拧麻花般的山路真真是望山跑死马,明明只有几百米的直线距离,可是转得人头都大了,所幸我们终于赶在5点到达了千军台车站,神奇的是本来一直没见身后还有别人,等上车,几个老先生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真是不可思议。

 一天的活动告一段落,可那片白桦林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一定会遵守自己约定,一定还会走入那片大山的怀抱。

小舟发表于2012-06-12 12:29  
分享到 
(1322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