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鼓浪屿的春暖花开(二)  

睡了一个自然醒 想起客栈里有预备自助中式早餐 格子布的小餐桌 所谓中式 就是小米粥 咸菜 包子一类 果然很简单 不过足以吃饱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 一改昨日下午的阴霾 阳光明媚自然心情舒畅 拖着行李来到楼下 换到今天入住的房间 叫渡轮200 原由未知 带着相机 地图 按照昨晚计划好的路线开始我的发现之旅 此行只为了寻访古建筑 不赶时间 足足一天可以在鼓浪屿上闲逛 走到哪算哪吧

沿着福州路一直往北 先去看看美国大使馆和船屋 岔路很多 不时有口音浓重的大妈拦路问是否请导游 可我怎么看她们也不像当地岛民 打消了念头 继续自己探索吧 途径风琴博物馆 以及有名的八卦楼 红色的圆形屋顶 据说有个别号叫小白宫 是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 现在已经成为了鼓浪屿的地标 也被改建成了博物馆 在巷子里有很多名人的故居 虽然多数都已经萧条 大门紧闭 但从外形的建筑风格 还是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气派 沿鼓声路继续前行 看到了此行第二个教堂 三一堂 也是这里最大的教堂 有唱诗班在低声吟唱着 悄悄的推门进去  有接待人员很热情的给我找座位 原来刚巧今天赶上周日的聚会 而此次又是新任长老和执事的任命仪式 真的很幸运啊 虽然我听不懂那些手捧闽南圣诗的人们在唱什么 但是那份虔诚是可以感受到并且很容易被感染的

三一堂的旁边就是笔山洞 这样的通道在鼓浪屿共有两处 都是穿山而行 为了看更多的风景 我绕道走了笔山路 虽然崎岖 人也很少 不过位于此处的别墅还是很值得一探的 古树成荫 藏在深处的老房子在阳光下格外的抢眼 庭院深深 只得墙外窥见 占地面积很大 可是却已经荒废 长眠在这里无人问津 只有这上了年纪的古树常伴 枝头的新绿 顽强的沐浴着阳光 笔山路的尽头是成片的居民区 没有了老旧的别墅 而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居民楼 而通常在这样的地方才有地道的小吃 看哪间小店本地人最多就知道 因为左邻右坊就是最好的广告 走进一家不太起眼的小吃店 一位阿婆推荐了这里的沙茶面 却是味道不错 料也很足 鸭血 瘦肉 豆泡 还有秘制调料 面条也很筋斗 足足一大碗吃的饱饱的

路边有不少小店 都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特色 而路上除了像我一样的游客就是在阳光下慵懒着小憩的猫咪 在鼓浪屿 你可以看到很多猫咪悠闲的从你身边踱过去 旁若无人一般 镜头对于它们来说是展现的舞台 毫不避讳 可以给你个伟岸的背影 亦或者在你面前伸伸懒腰 继续享受它的日光浴 下午我计划登日光岩 一处可以看到鼓浪屿全景的山顶 改道一路向南走 在密林间 有一片墓地 没有指示牌 没有人祭奠 只是静静的在这里沉睡着 幸亏是白天路过这里 偶尔还有三两游人经过 不然一个人走还真挺慎人的 转角 就是日光岩景区 半山腰有缆车通到百鸟园 算是有个在空中俯瞰鼓浪屿的机会

日光岩 耸立在这里的一块巨石 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 远眺 八卦顶 金瓜顶 歌特顶 各式独具风格 色彩鲜丽的屋顶尽收眼底 从日光岩的正门出来 晃岩路上也分布着很多杂货店 就在这些店里 发现了一只绿白条纹的兔子先生 我把它从众多玩具中挑选出来 加入我的旅行中 于是乎 在这样温暖的午后 我开始穿行在各条小巷子里 取景 给兔子先生摆姿势 当然 这自然引来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 我就这么拎着兔子先生到处走 也遇到几个问我兔子哪里买到的 找模特就得看眼缘 一眼就相中它了

此后 我给兔子先生起名 木棉 意语珍惜眼前的幸福

一路走走停停 在绕了大半个小岛之后又回到了轮渡码头 这里人头攒动 点了一大杯的奶茶 把木棉塞进背包里 坐在二楼的长廊里看楼下匆匆而过的游客 假装自己不再是个过客 真想就如此这般时间停留 在这个童话般的小岛上安居下来  偶然间得知鼓浪屿音乐厅每晚都有音乐会供大家欣赏 专业团队的演出或者是钢琴世家的家庭聚会表演 所以决定晚上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回客栈稍作休息 添了件毛衣后钻进了夜晚的人群中 

7点 音乐厅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今晚是小朋友们的汇报表演 幼儿园大班的比赛获奖者用他们稚嫩的小手 在琴键上舞动 演绎一曲曲动听的旋律 虽是些简单的乐章 但对于他们而言 能在这里为大家表演已经实属不易了 家长们似乎格外中意让孩子弹钢琴 特别是对于以钢琴闻名的鼓浪屿 人才辈出 谁不希望自家的宝贝是下一位朗朗呢

从音乐厅出来已经九点多了 此时的鼓浪屿渐渐归于宁静 店铺开始打样 游客也都回到各自的驿站 休息  明天 我也将离开这个小岛 去看厦门市区的繁华 以及厦大的文化 我想我会再来这里 再看它的美丽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萧萧发表于2012-05-23 09:19  
分享到 
赞过
(922次阅读/0个评论/1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