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话镇江》
二、大话镇江
小话:
中国有成千上万条江河和漫长的海岸线,依河傍海的大城小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第一大河与第一大运河的“黄金十字”交汇点上,就有这么一对交相辉映的双子城市,那便是镇江和扬州,这是一对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独具特色的城市,它们同处在中国地理与气候的南北分界线上,但江南的镇江却更象一座北方城市、凛然长江边、威武如勇士、做出争雄势;而江北的扬州,则通常被视为江南城市、飘然运河岸、婀娜如烟柳、莞尔似美女。以下,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下这沟通东西南北的文武双城的神采风韵吧。
---------------------------------------------------------------
(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是年过花甲的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山时挥洒的豪情。北固山乃“京口三山”之一,1800年前(公元208年),那位屡屡被辛弃疾讴歌的孙权迫近而立之年,他就在这北固山下筑铁瓮城、建司令部、指挥赤壁之战、导演孙刘联姻、尔后挥师西进、建都称帝。
镇江,曾名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州、润州(这些仍被广泛用作镇江的区名、路名、企业名、店铺名、招牌名),它“连岗三面,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势如虎之出穴”,堪称江南武城,千百年来,有数百次重要战事发生于此,与之紧密相关的便是包括北固山在内的三座“军事山”。其实,金山、焦山、北固山都不高,海拔40~70多米,也就是三个小山包,(可与北京的景、仰二山比照:景山海拔108米,净高47米,奥森仰山海拔86.5米,净高48米),但江苏地势本来就低(海拨多在50米以下),所以这三山已经算是俯瞰江苏大地了,这里曾靠近长江的入海口(古称海门),隋唐以前其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只是宋以后地理变迁长江东渐至上海滩,此处江面亦变窄变缓(于是镇海军改叫镇江军,地名也改称镇江--此处之“军”乃“军镇”,可与之比对的是浙江宁波以前曾名“望海军”),但在军事上始终险要,于是孙权筑城北固山、孙恩“鼓噪登蒜山”、贺若弼春节偷渡取南徐、梁红玉擂鼓战金山、镇江军焦山血战英军、新四军韦岗初战打响江南对日作战第一枪、解放军雄师过大江。。。。。。
硝烟散尽,如今的镇江从外表上看朴素平实,城不大,半新不旧,从旅游的角度概括,官方的宣传是 “城市山林”“山水花园城”“真山真水的园林城市”,似显夸大,但“南山北水、东港西桥”加上三国古迹、南朝文化、传说故事,令这个城市骨子里透着古韵,深入挖掘的话,镇江旅游着实是大有文章。
(二)
我个人的总结,目前的镇江主要是“三山一街、五位红颜”。
三山嘛,就是前面提到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咱们一一道来:
金山是“金山寺、寺裹山、白娘子斗法救许仙”, 所谓寺裹山是说从外面看整山尽被寺院覆盖包裹,此建筑风格后来被北京万寿山“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吸取化用。这个“江天一览”的金山寺(即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 约公元320年),是与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并称的禅宗四大丛林,也是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称的佛教四大名寺,加上四宝(周鼎、金山图、诸葛铜鼓、东坡玉带)、法海洞、慈寿塔、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芙蓉楼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七峰亭岳飞祥梦等等传说,故可称其为佛山、神话山、故事山。
北固山是“甘露寺,寺冠山(从外面看就象给山戴了顶帽子),孙刘两家结姻缘”,因为地理位置险要,孙刘两家在此结亲、结为战略联盟、辛弃疾在此北望吟词,所以可称为“军事山”,当然,故事终归是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孙刘联姻并不象《三国演义》和京剧《龙凤呈详》演绎的那样,甘露寺也是300年后的梁朝建造和500年后的唐朝搬上山的。这里,附上《龙凤呈详 甘露寺》里那段被誉为京剧里最好的“流水快板”: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中山靖王的后,景帝玄孙一脉流;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吓断了桥梁水倒流;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一班武将哪国有,还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知是怎肯罢休,若是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扭转回身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鸾俦。
而焦山呢,则是“定慧寺(始建于1800前的东汉兴平年间,令苏北如皋古城东南角也有一隋朝时建的定慧寺)、山裹寺(山包围着寺,外观只见山不见寺)、碑林石刻看大字”,因大字之祖、“碑中之王”《痤(yi)鹤铭》、江南第一大碑林和幽雅的风景寺院、山顶上可以俯瞰全城和大江的万佛塔,使焦山堪称“书法山”“文化山”“休闲山”, 它也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东延瀚海、西通大江、南抱京口、北依维扬,“海吞无地尽,山控楚地遥”,当是三山中最具风景价值、最象山的!当然,水陆的变迁使得这三山已然失落了当年那份险峻,今人到此,不大容易焕发出那种壮志豪情,“无人会登临意”了,更多是,或是在这太平盛世、香烟禅音里的一份恬静和淡然吧。
“镇江三山”还有若干版本,前面说的三山常称“京口三山”,可谓老三山、小三山,另外还有新三山、大三山,即南山、茅山、宝华山;金山、银山(蒜山北段,与金山相对)、玉山(蒜山南段的云台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但后面那些都不是旅游手册中提及的“甲东南”的那套“三山”。
这其中,镇江的南山风景区也是个颇具古风古韵的“潜力股”, 堪称镇江的“文山”,其最具价值的便是其中的“文脉”,这里的山、寺、湖以及与刘裕、赵构、米芾、苏东坡、周敦颐(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的理学开山祖师)、《世说新语》《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老残游记》等有关的圣迹传说比比皆是,如果说临江的“镇江三山”上演的是“武打戏”“爱情戏”,则南山呈现的绝对是“文艺片”、“书生戏”!此外,南山还有另两张牌:镇江的市花山(杜鹃花)、寿比南山的寿星山(只是湖南南岳衡山和海南的南山更出名些)。这个南山景区很大很分散,目前只开发了南山文苑、竹林寺、招隐寺、八公洞等几个分区,但前途无量。(http://www.51766.com/www/view/view.jsp?cust_id=zjnsgy&reqType=0)
再来看看“一街”,它的正式名称是“西津古渡街”,这是坐落在蒜山脚下的一条千米长的、埋着千年历史的街道,西津古渡便在这条街的末端,古代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它的对面便是扬州的“瓜洲古渡”,当年的“永嘉南渡”及李白、孟浩然、刘禹锡、苏轼、陆游、王安石等北上扬州均在此地,1600年的历史,使西津古渡成为镇江港口型经济形成发展的实物见证,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长江流域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渡口,只是目前长江已北去300米,此渡遗址已被远抛在路边了。这条街上,除了渡口和街道店铺民居,另有几大看点:一段挖开展示的阶梯状的、标识出自唐以前到明清的路面层;一座中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的过街塔——喇嘛塔形式的昭关石塔(又名云台山过街塔);世界上最早的江上救生会(其实就是现在的救援队);英国领事馆(镇江是长江上第一座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这个领事馆也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1958年被改造成镇江博物馆)。。。。。。漫步在整洁的石板路上,其实就是在研读镇江的历史。而离此不远,镇扬汽渡码头和润扬长江大桥,似乎也在诉说着不同时代的历史。
(三)
“五位红颜”呢,是与镇江相关的五位女子:白娘子、梁红玉、孙上香、赛珍珠、宋美龄,有关前三位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多为传说,而后两位则是实实在却少被提及(巧合的是,此二位均与美国有关):
“美女”赛珍珠在镇江、南京、安徽、江西等地生活近40年(在镇江18年),对中国作了深刻体验并广为宣传、因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她还是把《水浒传》译成英文出版的第一人,在《水浒传》多种外文译本中,有的直译成《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有的意译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而译得最为准确、最为精彩也是最有影响的,目前仍是她的那本——《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源于《论语》)。美国新闻名人海尔德.艾赛克斯在他的书中讲到,他“曾深入采访过的五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新闻、商界等要人们,都深受赛珍珠笔下刻画的中国人物的影响。尤其神奇的是,尽管经历过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和“文革”,美国百姓对中国人民的良好印象居然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位超前女性对中国的杰出贡献”。小布什访问中国时说:像千千万万美国人一样,他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受赛珍珠的影响,这些都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杰姆斯·C·汤姆森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在她(赛珍珠)40年异乎寻常的多产的作家生涯里,赛珍珠赢得了千百万忠实的美国及外国读者。她向美国提供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动形象,一直延续至今。尽管政治气候在不停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有了赛珍珠,一代代美国人才带着同情、热爱和尊敬的目光看待中国人。赛珍珠对美中两国最大的功绩还是她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创造了一个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良好信念。”由此可见赛珍珠在中美之间的桥梁作用。
而另一位“征服美国”、沟通中美、影响中美的宋美龄呢,主要是与蒋介石的焦山十日定终身。如果再总结一下,白蛇转、刘备招亲、蒋宋定情再加上有些争议的镇江境内的访仙天仙配、华山男女情,镇江,倒也不失为一座诞生浪漫的“爱情城”了,只是这诸多的女主角,竟是女侠和剑客,总有些“战地黄花”的味道,实乃武城镇江之特色!
当然,要认真说起镇江的名胜名人,自然离不开南朝文化,自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的汉民族和华夏文明几近灭顶之灾,“永嘉南渡”后,是镇江首先保存并延续了黄河文明,特别是自宋武帝刘裕从镇江崛起,消灭纲纪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廷,建立起一统江南的刘宋王朝,对中国汉文化的发展和长江流域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我们已知的南朝文化成果来看,这些成果基本出自镇江,有的在镇江诞生,有的为镇江籍人士所为,以镇江这个地域为主产生的南朝文化成了隋唐文化的桥梁纽带。在南朝四个朝代100多年间,有宋、齐、梁三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出自镇江地区(宋武帝刘裕、齐武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南徐人,陈武帝陈霸先也在南徐做过剌史。),镇江一共出了20位皇帝。从此,镇江文人巨擘云集,成为汉文化的研究创作中心,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著作和辉煌成果。总的说来,作为中国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汇地,镇江与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从而留下众多的人文胜迹。在镇江,有几处集中展示的地方,如镇江博物馆内36米长的浮雕墙,上面浓缩了“镇江三千年文明精髓“;在润州广场上有十几根柱灯,绕柱浮雕反映了镇江地方文化和名人伟绩;另外在南山文苑的学林轩,还有一处《群星璀灿》的镇江历史人物刻瓷壁画,那也是中国之最。
以下,粘贴、改编一段网友整理的镇江名人:
孙权:在镇江筑铁瓮城,北固山与刘备结亲,另外据学者考证,美女大乔,小乔皆为镇江人。
太史慈:三国东吴第一名将,今北固山下有太史慈墓
王羲之:他曾在镇江读书十年,被成为“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书法冠冕”“天下第一书法”的焦山“瘞鹤铭”,一说为其所书。(此说不甚靠谱)
萧统:梁朝昭明太子,他隐居镇江南山招隐寺,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后来陈独秀,鲁迅,胡适在“五四运动”中高呼要打倒“文选妖孽”,“桐城缪种”(指安徽桐城学派),盖《昭明文选》名气太大。
刘勰:学文科的人不知道他,可以回家种地,他是萧统请来的文坛盟主,在招隐寺附近的文苑写书----《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世界《文心雕龙》研究学会”经常来开会,据说萧统每个月给他500两黄金,那阔气,让人眼馋也!
刘义庆:镇江人,著有(现在多倾向于说主编)《世说新语》,为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
刘裕:镇江人,南朝开国皇帝,两度挥师北伐,先后消灭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和长安,这也是江南政权对江北政权少有的胜绩。
玄奘:玄奘幼时在镇江金山寺出家,县志和后来的《西游记》都提到过。
米芾:宋朝书画第一名家,所谓的“米黄苏蔡”,米芾父子在镇江定居了50年,现在南山附近黄鹤山下有米芾墓,他创造出“米氏云山"画法,风靡世界,惜无有存世画作。大词人李清照乃其干女儿。
周敦颐:《爱莲说》作者,镇江人,在南山鹤林寺留下“茂叔莲池”,创立宋明理学。
三茅祖师:茅山派道士的祖师爷,三个兄弟,传说同时升天成仙,地点在镇江句容境内,成仙的地方叫茅山,后来成了陈毅元帅的新四军总部所在地,三茅道派在道教地位很高,好像现在北大在大学中的地位,是三大道派之一,和武当山张三丰,龙虎山张道陵齐名,茅山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是东南道教的中心。
陆羽:大名鼎鼎的“茶神”“茶圣”,将镇江金山寺附近的中泠泉评为“天下第一泉”,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辞海》。
蒙敖:秦朝大将,路过镇江瑞山后,向秦始皇打小报告,说瑞山有“王气”, 秦始皇下令将“瑞”字的“王”字去掉,用“口”将瑞气围住,改名叫 “圌(chui)山”,典故在《太平御览》,圌山上的报恩塔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王昌龄:贬官镇江时,在北固山芙蓉楼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诗被收入日本课本和课外书,故常引得日本游客来寻故迹)。
王安石:路过镇江在对岸写下“京口瓜洲一水间。。。。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他在镇江做官时,在鹤林寺留下一座“苏公竹园”,在里面写了一首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经常去金山寺以其好友佛印开茶话会。
沈括:被西方评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科学家”,当过宋朝的钦天监,攻击过王安石,最后贬官镇江,终老而死,虽说人品有人怀疑,但毕竟写了一部百科全书----《梦溪笔谈》(被老外誉为“十一世纪全人类的科学坐标”,首次提到了“石油”----“日后必大行于世”,提出磁偏角理论,比西方早了几个世纪。
杨一清:镇江人,明朝大名臣,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他捧上了天。
张玉书:镇江人,清朝三朝名相,著作太多,只讲两部最有名的:《康熙字典》,《明史》
董永:镇江句容人,《天仙配》中人物(该故事、该人物有多地争抢)。
许仙:镇江京口人,历史上确实有其人,和《白蛇传》中一样,开药铺。
法海 :镇江人,宋朝人,金山寺鼻祖,与《白蛇传》不同,法海绝对是一位让人尊敬的大圣僧,今金山寺存有法海坐像。
韩世忠:南宋名将,和岳飞、张浚、吴阶并列为“中兴四将”,在镇江黄天荡大败金兀术。
梁红玉:韩世忠之妻,在金山寺顶上“擂鼓战金兵”被传为千古佳话。
岳飞 :曾在镇江大败金军。
宗泽:移居镇江多年,抗金名将,岳飞被他赏识和提拔,在镇江去世,临终前牵挂北伐,高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
马可.波罗:旅行家,在镇江生活过,《马可.波罗游记》中多次提到镇江。
赛珍珠:父亲是美国传教士,在镇江一直生活到上大学才离开,后来再次来到中国,以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出《大地》三部曲并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萧 衍:镇江丹阳人,梁武帝,萧统之父。
萧道成:镇江丹阳人,南朝齐高帝。
李德裕:镇江人,唐名相,和牛僧孺“党争”多年。
辛弃疾:曾任镇江知府,豪放派大词人。图北伐未踌。
葛洪:镇江句容人,晋朝道教理论家,神仙体系开创者,医学家,著有《抱朴子》,记录了火药的原始配方。
葛玄:镇江人,医药学鼻祖,学医的人太熟悉他啦。
雪舟:在日本有“千古画圣”之誉,在镇江生活多年。
臧荣绪:镇江人,《晋书》作者。
徐陵:镇江人,与大诗人庾(读yu)信齐名,有《玉台新咏》,学文科的必背。
苏颂:移居镇江多年,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张昭:镇江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麾下第一谋士。
乾隆:这家伙数下江南,六到镇江,在北固山题字“天下第一江山”(他不是第一个,孙权也题过),又在镇江宝华山隆昌寺设一个修行替身(代表皇帝修行),宝华山是佛教律宗第一山,专弘戒律。
海龄:清镇江都统,鸦片战争时的民族英雄,率部下与英军血战,全部牺牲,恩格斯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注:西方对战事的几处具体地方的描述,多有误)
赵声:镇江人,字伯先,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被追授上将,孙中山题词“民国英雄”(另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五位是镇江人)。
华危楼:世界中医骨科第一人,大泰斗。
杨百万:镇江人,“十大股神”之一,有“拨云圣手"之誉。
陈光甫:镇江人,世界级金融家。
符恼武:镇江人,世界语运动开创者。
杨济川:镇江人,华生电扇发明者,华生电扇是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民族品牌。
闻 捷:镇江谏壁(那儿有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吴邦国曾任厂长)人,先锋派诗人。
马相伯:镇江人,有名的爱国老人,复旦大学创始人,拯救过邹韬奋等“七君子”,反抗过日本侵略者,活了将近110岁,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吕凤子:镇江人,著名美术家。
李岚清:镇江人,原中共第一副总理,教育专家
唐家璇:镇江人,原中共外交部长,国务委员,有名的“鹰派”,敢于和美国叫板。
刘 鹗:镇江人,语文书上有他的《老残游记》,另一部重要作品为《铁云藏龟》。
吕叔湘:镇江人,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第一人,王力好友。
马建忠:镇江丹阳人,著有《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被誉为“当代的《文心雕龙》”。
柳诒徽:镇江人,历史学家。
秦大观:镇江人,军事迷都知道他,中国航空制造界的泰山北斗级大师。
茅以升:镇江人,桥梁专家,其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现代化大桥,建国后长期担任铁道设计院院长,和詹天佑齐名。
铭 山:镇江人,宗教界大宗师,原焦山定慧寺CEO,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精通六国语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威望,地位更在金山寺原CEO慈舟之上,他的书法很有造诣,中国书法第一人启功对他的字推崇备至。
慈 舟:镇江人,原金山寺CEO。
李竟成、解朝东:镇江人,辛亥名将。
巴玉藻:镇江人,飞机制造专家。
周华锋:镇江人,传奇地下党员,新四军,曾潜伏军统,在中共情报界享有盛誉,建国后任教育局长陶弘景:镇江人,南朝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李时珍最崇拜的偶像。
冷 橘:镇江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江珊 镇江人,演员。
陈 怡:镇江人,主持人,以主持《非常周末》成名。
。。。。。
----------------------------------------------------------------
(四)
说了镇江的名胜名人,接着捡拾些名言名句吧。(更多更全的另有专辑)
陆 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陈 亮: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李 白: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峰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 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 祜: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范仲淹: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
冷士嵋:江光浮岛屿,潭影浸楼台。
郑板桥: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杜 牧: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莫 启:金山屹立大江心,四面波光映梵林。
萨都刺:野人一过竹林寺,无数竹林生白烟。
冷士嵋:槛外晴川甘露寺,窗外秋水玉圌峰。
米 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顾炎武:河上三军合,神京一战收,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
佚 名: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作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沈 括: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芦管玉箫齐送夜,一声飞断月如烟。
李 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邓 拓:京口苍茫古渡头,大江日夜向东流,千帆影逐春山淡,万里风云一望收。
陈 毅: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张 祜:古今斯岛绝,南北大江分。水阔吞沧海,亭高宿断云。返潮千涧落,啼鸟半空闻。皆是登临处,归航酒半醺。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焦山关帝庙】江声犹带蜀,山色欲吞吴
【金山楞伽台】窗前沧海凭开眼 台上楞伽可印心
【挹江亭】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北固山甘露寺】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金山江天一览亭】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五)
最后,再来看下镇江的名吃和名优特产:
前面说镇江为江南的江北城市、苏南的苏北城市,至少能从三个方面佐证,一是人,镇江是个移民城市,“周人南迁”“永嘉南渡”“两宋移民”“江淮水灾”等的影响,使镇江的北方移民远远超过本地居民;二是语言,由于移民多为北方人,所以这里的语言多为苏北方言,属北方语系;三便是饮食。作为美食之乡,镇江主要以淮扬菜系为特色,兼收南北风味。其最著名的有“乾隆御宴”、“三鱼两头加三怪”。“三鱼”即“长江三鲜”鲥鱼、刀鱼、鮰鱼;两头即蟹粉狮子头和拆烩鲢鱼头;另外,堪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媲美的“蟹黄汤包”和“鸭血粉丝汤”也是最知名的小吃。
这里,特别提一下镇江的“三怪”,即;“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说到我国四方饮食,最出名的一句俗语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而镇江的香醋,则是香飘江南,与北方的山西陈醋齐名的醋中佳品(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药醋、福建永春老醋--福建红曲米醋)。传说中有“杜康造酒儿造醋”“二十一日酉成醋”(据此也造了“醋”字),据说镇江醋的主要工序——制醅,依然是21天左右。而肴肉(净肉经食盐及硝酸钠腌制后,再用盐水煮熟,取出压紧制成的特色肉制品。最早叫“硝肉”“水晶肴肉”“水晶猪蹄”,所以镇江人写成肴肉但仍说成硝xiáo肉),怎么看怎么象北方的“肉皮冻”和“扣肉”;锅盖面呢?显然源于北方的面条而有别于南方的米线米粉(一说面条为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带过来),不过,不晓得这个硝和锅盖,在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方面会不会有问题哦。
另外,东乡羊肉、丹阳封缸酒(传说让张飞醉倒、关羽脸红的酒,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第一)、小磨麻油(1985年3月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的金质奖章。),也都是镇江有名的特产。
说了这么多,最后要说,镇江,一个不起眼儿的、不那么出名的城市,竟然积淀着那么深厚的人文历史,假如能够弄出一个文化承载量与城市面积相比的评价指标,比如叫平米文史价,它应该能排进全国十高,只可惜,目前流行的是高房价这样的硬指标,而文化建设的软指标,留给神仙们费神去吧。
镇江,看似一本包装、制作得很粗糙的书,但如果你驻足、翻阅、审视,不信你不----惊叹不已!
谢谢老玩百科!
湖北省孝感市:因孝道感动上天,传说七仙女感动于此而下凡,所以取名孝感市也。大多数的湖北人也认为董永是山东人,卖身葬父到的孝感......近些年看到翻拍的不少关于董永七仙女的电视剧,实在是看不下去。另外:镇江香醋很不错!和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福建红曲米醋并列为四大名醋。
hehe,感谢车马炮驾临!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以及名人,太多地方都争抢其原产地。随便选个、百度一下就看得云山雾罩的,所以我但凡引用,都是含糊地说些据说字样,管它究竟是哪产的呢,反正,好多地方都有那么一说,公说公的,婆说婆的,到公家听公说,到婆家听婆说,对听众来说,都是故事。
另谢谢对醋的青睐。也还是据说啊,镇江这个醋可能是独特的另起炉灶的,包括这个醋字的产生(21日、酉时)。前段我去山西,查到原来管山西人叫老西,也与醋有关,山西那个醋叫“醯(XI)”,不晓得是不是因为镇江这个醋(估计原来也念昔)好写好记才改成这个字的。不晓得啊。
还有,针对四大名醋,有些不同的描述,特别是第四位。其实是一样的。
镇江香醋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等特色居四大名醋之冠。
保宁麸醋是四川阆中出产(保宁为古地名、府名),是惟一的药醋,素有“东方魔醋”之称,1915年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国酒茅台一并获得金奖,奠定其在四大名醋中的地位。
山西老陈醋: 原产于太原清徐县,其特征是色、香、醇、浓、酸,现有8大厂,占全国产量20%。
福建永春老醋,产于泉州永春县,源于历史上著名的福建红曲米醋。
这些地方,不看则矣,一看确实特有意思。我耗时最多的,是扬州,比镇江更厚。镇江,毕竟小了点,宣传的也还不够。
嗯。。这个好。。比较短。。
镇江,看似一本包装、制作得很粗糙的书,但如果你驻足、翻阅、审视,不信你不,惊叹不已!
请重点阅读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