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 一直走
联系方式: 登录后可见
发起名义:
个人活动
公 开 度:
所有人可报名, 需批准
活动类型: 徒步
活动性质: 非营利性 查看声明
活动强度: 业余户外1.0
起止时间: 2011-12-03(周六)至2011-12-03(周六)
活动地点: 北京 八达岭、居庸关一带
出 发 地: 北京
出行方式: 公交,火车
人数限制: 36人
费用估计: 10元/人 查看明细
报名截止: 2011-12-02 17:00
集合时间: 7:40
集合地点: 北京北站进站口(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第二集合地点:八达岭火车站出口
老师只是渊博,敬仰、尊重。
朝起岔道城,日暖天寒觅古昔。
暮走居庸关,峻岭险关叹征途。
谢谢老师
有空跟老师讨论康德,最近打算研究点这方面知识
“仙枕”摩崖石刻,明嘉靖乙卯三十四年(1555)刻于昌平县城西北部南口镇居庸关城北河滩的一巨石。石高约3米,面积约50~60平方米。西面刻隶书“仙枕”二大字,落款“吕贲书”。旁刻“嘉靖乙卯三月十二日虏犯古北口,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众,由居庸关入援,廿二日虏败遁,廿五日班师取道怀来即归。阳和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灵宝许论题”。
仙枕石也称穆桂英点将台,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7N提供)
《北京文博》2004年刊出王晓静“北京地区的摩崖石刻概述”一文,指出居庸关一带目前发现有三处藏文摩崖石刻:一、刻于延庆县八达岭关城西100m处八达岭特区办事处院内的一天然岩石
上,开光 高80cm、宽85cm,藏文,大字为密宗佛教的六字真言,落款小字待考。二、延庆八达岭高速公路弹琴峡隧道东五桂头古洞东四则摩崖石刻,其中二则为梵文,一则为蒙文,一则为藏
文,内容均为佛教咒语。三、在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城北河滩“仙枕”石上,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摩崖题刻旁,残存有藏文,为六字真言的最后一字,明代题刻是将藏文磨去后所刻,由此
推知这则藏文摩崖石刻的年代应早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该藏文摩崖石刻边框残存的卷草纹,具有元代风格。《日下旧闻考》载:“泰定三年(1326)五月,遣指挥使元都蛮镌西番咒语于居庸关
崖石。”据此推测这三处摩崖石刻的年代可能为元泰定三年。
以上三处昨天走过两处。不过,弹琴峡的石刻(仅见两则)应当与旁边同治三年“居庸关古迹碑”相关,未必是元代石刻。
又, “北京地区的摩崖石刻概述”这篇文章对“居庸关古迹碑”也有提及,但不够详细。
关于“仙枕”摩崖石刻,关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与蒙古俺答军事行动,《明史》有记载,大概就是因为蒙古进犯,所以将元代石刻磨去,刻写胜利消息。题词者兵部尚书许论曾作《九
边图论》,《明史》有传。
(居然提供)
“太行散人”赋诗,小序曰:“春日之八达岭,客有言琴峡、仙枕二古迹者。访琴峡已为沙没,独仙枕石犹存,乃鉴玩移时,赋此二首。”
琴峡已不见,仙枕尚堪眠。
山色依云霭,苔痕近水鲜。
逸人留古迹,清梦自何年。
赏玩开怀抱,悠然未欲还。
磐石铭然古,仙踪去未还。
黄粱曾几度,白鹤任长年。
此事终成梦,前缘总付天。
希夷如可学,学懒正相便。
(7N提供)
感谢老师给了我们一次自然、历史、文化之旅。
下周还想参加。
一次文化驴行~
看来头天关沟的雪不大,今天已是去如春梦了无痕,雪景是拍不成了。
由于天冷,没能进行大点名即实际上的相互介绍而造成本次活动的一个不足,以后注意。
在老师的带领下,三十八人,一路谈笑意气飞扬。多温馨的场面。
很是敬佩老师。
我越来越喜欢你们这个群体了.
我一直寻找着......我想我终于找到了.
老师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对社会、人文及环境有独特的见解,印象深刻。跟随老师徒步,健身、观光、思考。。。
一直走老师对关沟的历史和景点解说得非常好,我们受益匪浅。锻炼身体、观赏风景、了解史实,一举多得也……
下次有机会还跟老师一起走
合影在活动相册里,需要的童鞋可以去下载(做好思想准备,照片有点大哟)
一周好心情。
这次看到帖子晚了,报不上名了,希望您下次再组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