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桥古镇 据说黄丝桥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石头古城。此城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以前这里叫渭阳城,是凤凰原先的县城,后来因为这里缺水,县城才搬迁到现在的凤凰古城座落的地方,这里是苗汉居界接壤地,也是湘、黔、川三省会通重要之道。自垂拱三年设兵把守该城以来,历朝历代,都将黄丝桥视为重兵之家地。。关于黄丝桥名字的来历有很多的说法,最早的传说是因为河水泛滥,有三位老婆婆纺丝换得钱财捐建修桥,因为工艺落后,丝皆为黄色,故取名黄丝桥。(摘自网络)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实际建筑物的建造和修缮年代记载不详,感觉不像唐代建造的。找不到唐代的历史味道。
黄丝桥古镇的和育门,售票处陈旧凄凉。我们的到来才显得有些人气。
黄丝桥古镇 据说黄丝桥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石头古城。此城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以前这里叫渭阳城,是凤凰原先的县城,后来因为这里缺水,县城才搬迁到现在的凤凰古城座落的地方,这里是苗汉居界接壤地,也是湘、黔、川三省会通重要之道。自垂拱三年设兵把守该城以来,历朝历代,都将黄丝桥视为重兵之家地。。关于黄丝桥名字的来历有很多的说法,最早的传说是因为河水泛滥,有三位老婆婆纺丝换得钱财捐建修桥,因为工艺落后,丝皆为黄色,故取名黄丝桥。(摘自网络)
石板路不知何年铺就,俩侧的房屋建造年代有着明显差异,但不会是唐代的。
从城墙上往下看,现代遮雨塑料布显得杂乱无章。
城墙上的石板路也看不出有多久的年代岁月,墙体的石料开采痕迹清晰,棱角分明没有明显的雨水腐蚀。
凄凉的 街道。
修缮中的城门楼穹顶绘画。
城门楼顶俯视。
所谓的府衙,到时看上去是最陈旧的建筑。
衙门府里的正厅摆放着不知何人的遗像,没有拍照。
带着遗憾离开了唐代古城。
二十一世纪在原遗址上新建的“长城”,没有看到历史痕迹。
专家证实,凤凰发现的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全长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县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城墙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时沿线一般驻有4000-5000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摘自网络]
在公路上看到的一段南方长城,也就是我们逃票要进入的那一段。
由当地的向导带领大家从景区旁的村庄穿过来到了后山,准备逃票。
到长城脚下时间有点早,防止景区管理人员看到人们从敌楼内架梯子爬上长城,
景区管理人员下班了,大部人员从城墙较低处登梯子上来。
从城墙眺望村庄与农田。
城墙旁的农家,看得出很富有。
人们从他家旁边的城墙由梯子下来。
站在长城的至高处。
长城跨过公路。旁边有几处酒坊。
长城脚下的水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