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八千里路云和月——青海甘南豁车记
森林熊2012-07-28共18天
2498463[176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2年7月28日
定边
添加印象

0/1000字

7月28-8月14,北京—青海-甘南,往返7800公里,3775块钱的油,1375块钱的过路费,最高海拔4800(巴彦喀拉垭口);吃饭才花了1835,还包括洗澡吃瓜,三个人日子过得太苦了。D1北京-保定-五台-忻州-太原-吕梁-绥德-靖边-定边-盐池-中宁-中卫 1360km,过路费485元,油费950元D2中卫-泗水镇-武威-张掖-民乐县 620km,过路费108元,油费330元出武威半小时车子出了点事故耽误了,没能赶到祁连县。D3民乐-峨堡乡-祁连县(卓尔山)-刚察县-石乃海乡-黑马河乡-茶卡盐湖-共和县 750km,过路费95元,油费270元
D4共和县-花石峡-玛多-清水河-玉树700kmD5玉树-清水河-玛多353kmD6玛多-鄂陵湖-牛头碑-扎陵湖-玛多-花石峡-达日 487kmD7达日-满掌乡-多贡麻乡-白玉乡-年保玉则-仙女湖-妖女湖 320kmD8妖女湖-仙女湖-年宝大滩-久治 50kmD9久治-阿坝-红原-唐克-索客藏寺-黄河九曲 336kmD10唐克-若尔盖-郎木寺-达仓郎木寺-天葬台D11格尔底寺-白龙江源头D12郎木寺-迭部-扎尕那-东哇村D13扎尕那峡谷4天270kmD14扎尕那-尕海乡-碌曲-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夏河 270kmD15拉卜楞寺转经筒D16夏河-临夏-永靖-永登-天祝-古浪-武威490kmD17武威-中卫-中宁-银川-乌海-巴彦淖尔800kmD18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900km

0
1

添加描述

0
1

第一天定边加油时,躲过的积雨云。

0
0

盐池到中宁高速修路,绕路时宁夏草原上的机动滑翔伞。

0
0
卓尔山
添加印象

0/1000字

卓尔山的相关功课:“宗姆玛釉玛(卓尔山)"是藏语音译,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传说祁连县之所以山清水秀、牛羊肥壮、物产丰富,其原因是就在于她这位来自龙界的王后,因为藏族的传统观念中龙神是财富的主人和象征,守护着秘密的财富。传说宗姆玛釉玛原为一龙界公主,一次偶然的邂逅,使她深深爱上了守护这里的山神——英武非凡的的阿咪东素,甘愿冒犯天规,冲突冲冲阻碍,嫁给阿咪东素为妃,龙王夫妇虽然坚决反对他们成亲,但她还是选择留在人间,与阿咪东素隔河相望,不离不弃。当然她为此付出了代价,变成一座石山。即使这样,她也无怨无悔,因为她和恋人——阿咪东素终身相伴守护着祁连的秀美山川和物华。

宗釉玛釉玛是众多游客来祁连之旅必登的胜境,作家、诗人艺术家写生采风必到宗姆玛釉玛座落于八宝河北岸,山顶绿茵葱笼,挺拔苍翠的青海松柏点缀其中,与阿咪东素隔河相望。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

0
0

民乐县的笑脸油菜花田。

0
1

卓尔山停车场西侧景色

0
0

添加描述

0
0

一起观景吧

0
1

添加描述

0
0

卓尔山的盛花期

0
1

丹霞和金毯映衬着斑斓的卓尔山

0
0

对面牛心山顶云雾缭绕。

0
0

添加描述

0
1
第2天
2012年7月29日
青海湖
添加印象

由于贪心赶路到茶卡盐湖,青海湖留影不多

0
1

添加描述

0
0

湖边的油菜花

0
0

添加描述

0
0

群峰飞舞,车门都不敢开

0
0
0/1000字

爆料一下豁车经历。第二天出武威后刮蹭了,蓝胖子变成一只耳了。悲桑!

0
0

添加描述

0
0

耳朵缠胶带影响玻璃升降,最后还是拿掉了。晚上到了民乐才把玻璃粘粘好。

0
0

添加描述

0
0
武威
添加印象

0/1000字

中午在武威凉州市场吃的太high了,著名的面皮子,三套车(腊肉,行面,茯茶),羊肉串。哎!豁车元凶啊!大家都懂得。(借用了同伴的微博)
茶卡盐湖相关功课: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
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

  大约从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0
0

木有蓝天显得盐雕比较脏。

0
1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1
玉树
添加印象

0/1000字

共玉公路G214——玉树援建的生命线,全程体验了一次。早上8:30出发,下午19:00到达玉树;共和到玛多330km,玛多到玉树380km。从黄河源到三江源,最高翻越4800m巴彦喀拉山口;过玛多后有40km的碎石路,坡起时一档地板油差点没起来。从中雨开到了晴天,从黄河开到了通天河。整个下午都在超越“大金刚”。换来的是藩唐古道的大美景色。

0
0

清脆的高山草甸

0
1

小尖白帐篷是待嫁闺中女子的闺房。

0
1

修缮中的寺院

0
1

三江源

0
1

巴彦喀拉雪山

0
0
0/1000字

玉树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我是伴着水泥搅拌车的隆隆声入睡的。
结古寺搬到了半山腰重建。世界第一玛尼堆震塌了,重建中。

0
0

塔吊林立

0
0

结古寺白塔

0
1

画寺的小哥甲

0
0

小哥丙

0
0

小哥乙

0
0

转寺的藏族美女

0
0

周围满山的野花

0
2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1

返回途中晴天的三江源

0
3

星星海的夕阳

0
0
第6天
2012年8月2日
扎陵湖和鄂陵湖
添加印象

0/1000字

四天的疯狂赶路,身心疲惫。决定第五天下午休整,第二天早上去鄂陵湖和扎陵湖。在旅社联系到广东来的小黄。她们包车的司机刘师傅技术非常好。据说30年驾龄。做个广告,刘师傅手机13897448924,旺季每天1000,吃住另算,路程每天不超过500km。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玛多到著名的牛头碑差不多110km。30km铺装路,后面的都是碎石路,还是纯正的搓板状。雨大还会涉水,路况复杂些;更意外的是门票80元,免费时代终结了。即使这样刘师傅的爱丽舍仍然60-80的时速通过,我也只能远远的看着扬起的尘土。鄂陵湖与扎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意为蓝色长湖。扎陵湖是黄河上游大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

0
0

湖畔遐想

0
0

热贡尖扎藏族文化对箭的崇拜。

0
0

添加描述

0
0

著名的牛头碑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湖畔刚被啃食的羊头骨

0
0

途中打鸟

0
1
0/1000字

雄伟壮丽的阿尼玛卿雪山也称积石山或玛积雪山,它坐落在青海省的东南部,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北部的雪山乡。距自治州州府大武镇80公里,距西宁521公里。主峰海拔6282米,山势巍峨,气势滂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著名山峰之一。阿尼玛卿雪山迷人的传说使它具有神圣、神秘、神奇的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神山,被藏族人民奉为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都有大批信徒不远万里叩着长头来朝拜神山,祭祀山神,顶礼膜拜。 阿尼玛卿雪山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雪山,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流经的大雪山爷爷”,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云南的梅里。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四大神山”。
玛多出发在花石峡转向达日方向,临近阿尼玛卿雪山的路段没有铺装路面,原因是雨季阿尼玛卿雪山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冲毁道路。沙石路段大约80km。

0
0

山花烂漫

0
0

阿尼玛卿雪山

0
0

雪山经幡

0
0
0/1000字

年保玉则是青海果洛草原的一座神山,主峰海拔5369米。年保玉则,藏语意为圣洁的松耳石峰,又称果洛山、年宝叶什则。它地处久治县城西南约45公里,南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主峰海拔5369米,自西往东绵延四十多公里,宽二十五公里,因其风景独特,神奇瑰丽,险峻隽秀而闻名于青、甘、川广大藏区。年保玉则的神秘,莫过于变幻莫测的天气,七八月旬,也会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之变迁。清晨满天星斗,却有大雪纷纷扬扬降下,寒气逼人,俨然隆冬景象,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整个山体被浓雾弥漫,不久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碧空如洗。上午,山上浓去密布,下起倾盆大雨;正午时分,云开雾散,烈日炎炎,回到了盛夏的酷暑季节;午后,突然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冰雹从天而降;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草原完全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年保玉则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她慈祥、和蔼的面容又展现在人们面前。神山年保玉则,以其重峦叠嶂,雪岭泛银,严冬打雷,盛夏飞雪,风吹石鸣,月明星灿而闻名。年保玉则的神奇,就在于她蕴含了太多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金沙江藏古科龙哇一位勇敢善良、英俊壮美、武艺超群的年青猎人,舍家弃业,只身来到年保玉则山脚下,看到湖畔景色迷人,牧草丰美,就定居下来,以打猎为生。一天,他看到从空中飞来的一只老雕,嘴里噙着一条小白蛇正是年保玉则山神的三女儿,老雕是恶魔的化身,经常出来危害生灵。后来,年保玉则山神幻化成白牦牛与前来强占神山的恶魔的化身——黑牦牛激战七天七夜。年青猎人看到白牦牛身疲力竭,渐有不敌之态,就勇敢地加入激战行列,协同白牦牛打败并杀死了恶魔。年保玉则山神为了报答年青猎人对他们一家的救命之恩,就把最小、也是最美丽的三女儿许配给了年轻猎人为妻,后来生了儿子,儿子又有了三个孙子,分别叫昂欠本、阿什姜本和班玛本,他们各个勤劳勇敢,聪慧善良,为了生存和发展,开疆拓土,各奔东西,繁衍生息,创下了人们今天常说的上、中、下三果洛。至今,传说住在年保湖周围的牧民仍可看到湖中的白牦牛潜出碧波,徜徉戏嬉于湖岸上久久不肯离去。年保玉则主峰下耸立着一座酷似美女的小山峰,传说就是年保玉则山神三女儿的化身。 在达日咨询住宿的老板,只得到一句话“年保玉则那鬼天气。”当时不以为然。第二天早起出发就慢慢的有所体会;一路在雨云下穿梭,不时的遇上太阳雨,有幸遇到了青海领导视察的两台陆巡;跟车通过了几个深坑路段,中午十分安全到达年宝玉则。阳光洒在仙女湖的草滩上,心里庆幸一路念咒管用了。租马驼上了行李,徒步仙女湖右岸;出发没20分钟狂风大作,大雨瓢泼,一片灰蒙蒙;最糟心的是路途湿滑,十分消耗体力,十分钟以后鞋里灌满水了,就像踩着两个鱼缸再走。泥地加灌木十分消耗体力,摔了无数跤,途中被几个小喇嘛超过。终于爬到了营地——仙女湖和妖女湖之间的花海。支帐篷埋锅造饭,这里值得分享的是腾出了放衣服的防雨带烧热水人,惬意的泡了个热水脚。没有夕阳没有光,晚上也没有星空。

0
0

沐浴阳光

0
0

乌云滚滚

0
0

艺术家师傅

0
0

到此一游

0
0

妖女湖倒影

0
1

天边的一抹蓝

0
0
0/1000字

妖女湖的早晨雾纱慢慢没有朝阳,比较郁闷;冰冷的湿鞋没有了翻垭口的斗志。正在纠结是否继续等待自然醒,一阵悉悉索索引得我探头帐篷外一看究竟;原来是一只肥硕的旱獭,于是我戴上迷彩帽子,架起了70-200,山寨了一回国家地理的摄影师。

0
0

洞口蹲了有十分钟,我觉得它也在看我评估风险。

0
0

终于露出丰盈的背影

0
0

标准定妆照

0
0

伟岸的正面

0
0

捕食野花,淹没在草海中。最后决定让它踏踏实实吃顿早饭,别招不待见。

0
0
0/1000字

折腾一翻睡意全无,打算用袜子吸干鞋里的水分。随即起身胡乱拍拍晨雾。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静静的妖女湖

0
0
0/1000字

待马夫到达收拾行装返回,走到一半天空放晴赶紧捏了几张。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天地交汇辨不清界限,忘却了脚下的泥泞。很快返回了仙女湖草滩。同藏族人民一起感受这份阳光和微风带来的惬意和无限的暖阳。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一个小家庭的组照

0
0

嬉戏的女孩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出发去久治途径年宝大滩,又收获了一幅幅精美的油画。

0
0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0

光影的力量

0
1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0

还是去久治的路上留恋着大美青海。

0
1
第13天
2012年8月9日
郎木寺
添加印象

0/1000字

黄河在三省交界处蜿蜒徘徊于唐克金银滩,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又折向西北流入甘肃省、青海省。由于唐克金银滩地势平坦,河面开阔,水势平缓,河中沙洲点点。这里,就是著名的九曲黄河的第一弯。汇聚唐克金银滩上的白河(嘎曲)、黑河(墨曲)和贾曲三条支流。相传很古的时候,智勇双全的黄河俊男从雪山冰川腾云驾雾一路流来,看到美丽贤惠的白河靓女,便一见钟情,流连唐克金银滩,直至在索克藏寺迎娶白河靓女后,才义无反顾地携手与白河靓女一道踏上了东征的征途。离开唐克金银滩时,他俩眼前出现了巍峨壮观的岷山主峰东方海螺山——雪宝顶的“海市蜃楼”。从此,大凡到唐克金银滩旅游的人都把能否见到或出现东方海螺山的“海市蜃楼”视为一种吉兆。

0
0

途中偶遇了彩虹

0
0

唐克金银滩,远处是索客藏寺,山顶是经典九曲拍摄地点。

0
0

索客藏寺

0
0

九曲全景

0
0

九曲余辉

0
0
0/1000字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郎木在藏语中的原意就是“虎穴仙女”。 因纳摩峡谷口的石崖上有一天然溶洞,洞内的岩壁上有一酷似美女的天然浮雕像而得名。 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虎穴仙女寺”——郎木寺。而且,这地跨两省的大寺内,最受民众尊崇的不是诸天众佛,而是传说中的老祖母郎(藏语虎)木(藏语女性),其原来居住的洞穴,那是圣地中的圣地。洞外地下涌出的泉水,就是嘉陵江主源之一的白龙江的源头。许多人都认为郎木寺就是寺院名,其实,这里有三座寺院。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格尔底寺的入口处,还有一座清真寺。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叫醒楼与浑圆的佛塔并立,显得十分壮观。与格尔底寺遥相对应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赛赤寺。他们的全名分别是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郎木寺清真寺和安多达仓赛赤寺。
上个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1957年才离开。十几年的经历,对于人生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十几年与当地人的相处,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民族的生活。神奇的传说、秀美的山川以及豪放粗犷的民风,在他心中永远定格。他将耳闻目睹记之于笔下,最后,写成了一本英文书《Tibetlife》,在美国出版后,便有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青藏高原东缘的群山、草原、寺院和藏民族。

0
1

穿城的白龙江

0
0

达仓郎木寺白塔

0
0

寺院金顶

0
0

添加描述

0
0

红崖映衬下的达仓郎木寺

0
0

添加描述

0
0

红崖余辉

0
0

远处的天葬台

0
0

痴迷于彩绘之中

0
0

添加描述

0
0

下课的小喇嘛

0
0

格尔底寺

0
0

格尔底寺周围的转经筒

0
0

添加描述

0
0

建设中的寺院

0
0
0/1000字

说说腐败那点事。来到甘南队员讨论由于青海段跑得太累睡得太苦,吃的太差,一致决定深度游,琢磨吃点啥好的,睡到自然醒之类的。

0
0

在唐克的第一顿藏餐,奶茶,糌粑,肉饼。(格桑藏餐)

0
1

小院树阴下,酸奶,牛肉干,野生蘑菇。这就才是休假!

0
0

郎木寺镇。丽萨餐厅,苹果派,炮仗面,扬州炒饭,还有隔壁大哥要的牦牛肉汉堡。太咸了!

0
0

八闲卦,吃酸奶

0
0

小院慵懒的天空

0
0

阿里餐厅的羊肉氽面,巧克力派,煎蛋,羊汤,馍

0
0

晚上的靠羊腿

0
0

阿里餐厅的夹肉土豆泥

0
0

贴秋膘就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0
0
0/1000字

纳摩峡谷组图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到此一游

0
0

添加描述

0
0

转场的藏族牧民

0
0

维持队形的藏狗

0
0
第16天
2012年8月12日
0/1000字

扎尕那:地理位置: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为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勾画香格里拉胜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的伟大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迭部采集植物,他写道:“靠山边栖息着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庄,房子挨着房子,还有小麦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这些的后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郁郁葱葱的云杉和冷杉布满峡谷和坡地。” 作为第一个到甘南境内进行探险,第一个在迭部境内采集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的西方人,扎尕那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他心中的天堂 “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惊,广阔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学博物馆,绝对是一块处女地。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
无意中我们住进了村长家,主要是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住宿比较干净;村长不会做汉餐,只会做面片,面条,青菜储存在菜窖里,馍馍每天早上购买,猪肉按需求购买。

0
0
拉卜楞寺
添加印象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午后下起了小雨,推算上山的道路必然泥泞,随即决定将腐败进行到底,保留了午睡项目。雨后阳光明媚,光束照亮了眼皮叫醒了我。享受着趴在床上就能看到的美景,此时一小队蕨麻猪迈着欢快的小碎步穿梭于挂着水珠的草丛中觅食。路上数次被过马路的蕨麻猪小队拦下,LP一直说这是自绝于党和人民,主动地喂熊行为啊! 现在看到这通体黝黑的小猪队伍甚是可爱,真是心情浮躁感觉迥异啊。

0
0

下午茶时间到了,要了一暖壶奶茶享受这明媚,湿润清新的下午。

0
0

奶茶香气很纯正。

0
0

晚霞时间组图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朝霞组图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扎尕那全景图

0
0
0/1000字

有午睡的扎尕那生活,两天过成了四天,最神奇的是每次揉开惺忪睡眼看到的美景中必有蕨麻猪小队,不同的是行进方向。每天下午的重要工作是做饭,队友的手艺很好。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第一天拍落日回来晚了,赶上村里停电,就做了一顿烛光晚餐,黄瓜炒鸡蛋,油菜炒香肠,还有汤真完美。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第二天黄昏阴天,晚餐很橫,从村长那搞到了蕨麻猪肉,其实每次醒来都想象它在盘子里的样子和味道,哎!没办法吃货思维。分别用土豆和芹菜炒制,没买到馍馍就只好凑合面条了。自制的梅子酒很给力。

0
0

扎尕那的星空很灿烂,没有赤道仪星星是虚的。

0
0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途径当日和业日小村时的随拍,突然感觉遗憾,应该早上在当日或是业日逆光拍东哇村的晨雾。

0
0
0/1000字

本想翻迭山去卓尼县,没走多久就遇到路基沉降;其实车子勉强可以过,就怕以后的路更差。保险起见还是去走国道。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途中路过安多米拉日巴佛阁,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 1777 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建筑总面积 4028 平方米,高 40 余米,共九层。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楼内壁画琳琅满目,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颇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楼梯盘旋直达楼顶,一至九层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葛举派、葛丹派、格鲁派等诸多角派,有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还有佛、菩萨、护法、财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米拉日巴佛阁的僧侣们每年还要举行各类佛事活动。从后藏扎什伦布寺习而来的宗教法舞蹈形象或兽、或鬼或神,或善或恶,服装奇特、面具繁多,法号锣鼓激越,震颤人心。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佛阁的酥油都是虔诚的藏民用矿泉水瓶背来的,香火不断。

0
1
0/1000字

夏河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自1709年创建至今,在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经历了历代寺主嘉木样活佛和广大僧俗教民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108属寺和八大教区的综合性大型寺院,在起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包括建筑、学院、法会、佛教艺术、藏经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
拉卜楞寺下设六大学院,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属于显宗)、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拉卜楞寺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
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 ,简称为“拉章扎西旗”。据闻,第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拉章(佛宫)建成后,出于对大师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章”,称“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广泛使用,于是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

0
0

拉卜楞寺全景

0
0

跟随藏族老阿妈一起转经

0
0

漂亮的彩绘门饰

0
0

浇花的老喇嘛

0
0

转经见闻

0
0

漂亮的门闩

0
0
0/1000字

接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梅朵赛钦的藏餐,梅朵赛钦在红石国际青年旅舍院里。环境别致,小资情调。

0
0

添加描述

0
0

小资情调的梅朵赛钦

0
0

添加描述

0
1

就记住藏包子,其他忘了

0
0
第18天
2012年8月14日
拉卜楞寺
添加印象

前台的摆设

0
0

添加描述

0
0

奶茶很好喝

0
0

康巴肉饼是唯一印象

0
1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第二天晚饭华侨饭店难吃急了,车友群里表达了严重不满,有回应说鸿雁宾馆楼下餐厅有蕨麻扣肉,随即驱车两公里加了一顿硬夜宵满意而归。

0
1
2012-07-28 至 2012-08-14
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