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说走就走的一次旅行-洛阳龙门石窟
呼伦贝尔的河水2016-11-27共1天
34310[68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6年11月27日
0/1000字

星期天实在无事,只有自己在家好生无趣,决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12306还有火车票,走!这次旅行满足了一个心愿,去看一看龙门大佛;拜祭两位先贤,一个白居易、不来龙门真不知诗人葬在此地,不知道诗中的香山寺就在龙门,凭吊诗人顿时觉得文采横溢;一个关羽,原来这里有个关林庙,关羽的头颅葬在这里,绕关帝陵一周,顿增英武之气;还知道蒋介石曾在此避暑,名地名山名寺名人,真人杰地灵也!

11-27 00:00
0
0

高铁实在是方便,隔到从前开车还不要两天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到了

11-27 10:5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34
0
0

大门-由此进入龙门

11-27 11:42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3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42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42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4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4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0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0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1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1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1:5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2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6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6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6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7
0
0

看到大佛激动,祈求全家平安,国家昌盛

11-27 12:1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0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1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1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1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18
0
0

卢舍那佛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11-27 12:1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2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2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31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33
0
0

添加描述

11-27 12:33
0
0

为龙门做过贡献的著名大师

11-27 13:12
0
0

添加描述

11-27 13:01
0
0

添加描述

11-27 13:10
0
0

白居易的《修香山寺记》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白居易 阙塞龙门口,只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四望穷沙界,孤标出赡州。地图铺洛邑,天柱倚崧丘。 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 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 岫合云初吐,林开雾半收。静闻樵子语,远听棹郎讴。 官散殊无事,身闲甚自由。吟来携笔砚,宿去抱衾裯。 霁月当窗白,凉风满簟秋。烟香封药灶,泉冷洗茶瓯。 南祖心应学,西方社可投。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 觉路随方乐,迷涂到老愁。须除爱名障,莫作恋家囚。 便合穷年住,何言竟日游。可怜终老地,此是我菟裘。

11-27 13:1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3:24
0
0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0,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11-27 13:35
0
0

136岁,这该是有记录最高年龄的人了,好好活着,136是目标

11-27 13:39
0
0

从龙门桥西向东过伊河,就到了龙门东山。该山又叫香山。之所以叫香山,据说是因为这里盛产一种草,名为香葛,能散发出香味。人们来到这里,究竟嗅到了香气没有,不得而知。反正我是没有闻到香气,但却听到了梵音。拾阶而上,远远地,山上传来了诵经声。懂行的人一听就懂,这是《大悲咒》。循着诵经声再往前走,苍松翠柏中,掩映着一座古寺,山门上赫然写下“香山寺”三个字。诵经声不仅使人心情平添几分宁静,也使古寺显得更加神秘而幽静。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到了香山寺,人们才突然把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联系起来。说来,白居易和香山寺确有不解之缘。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58岁病退东都洛阳。之后长期住在香山寺,直到18年后终老于此。因此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与洛阳才子元稹因诗成友,被世人并称“元白”。元稹临终前,把给自己写墓志铭的事交给了白居易。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元稹撰写墓志铭得来的六七十万钱润笔费全部捐出来,修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这位诗人曾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8人结为“香山九老”,唱吟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 香山寺北侧的琵琶峰上,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称为白园。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洛阳旧居履道里,享年75岁。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如满师塔之侧。圆形墓顶之上芳草萋萋。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鎏金大字。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其东南是长长的芳草墓道,四周围以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此即为琵琶的“曲颈”。诗人精通韵律,又作千古之颂的《琵琶行》。独具匠心的设计,正圆了诗人生前的琵琶情结。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 白居易生前曾这样评价:“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来龙门石窟的游客,千万要记住,如果你只看了西山上的石窟,而不到东山,等于只看了80元门票中四分之一的景致,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正以其独特的景色,唤你前来呢!

11-27 13:3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3:36
0
0

添加描述

11-27 13:41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15
0
0

香山寺二绝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11-27 14:1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1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15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20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20
0
0

添加描述

11-27 14:20
0
0

关林庙

11-27 15:3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3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37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37
0
0

关林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馀间。后院还建有一清代石龙碑亭。

11-27 15:3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3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39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48
0
0

添加描述

11-27 15:53
0
1
2016-11-27 至 201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