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只为与你同行
艾欧里亚2011-10-02共4天
23552541[70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1年10月2日
兰州
添加印象

0/1000字

从七藏沟归来已有一周,一直在补我不在公司时留下来的工作,4000多封邮件,整整忙了三天才倒腾差不多。在以前只知道埋头工作的时光里,我看到别人出行带回来的经历、感受和照片,只能羡慕。现在有些明白,有些事儿不能等的,想去做就去做,现在不做,以后也做不成。千总的游记已经更新了很多,借着游记中的一句话和这次活动的主题为标题好了:《只为与你同行》。
你看到一张美景的照片,没多久你就能去那个地方旅行,那种快感就如同在大街上看到美女就能拉进家里那么爽。 一切从三个月前和莫小北的一次聊天说起。第一次由他那听到七藏沟的名字,于是回家搜集了一下相关照片,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高原、海子、雪山、川西秋景... 想了想,这个得去。然后,就是慢慢的准备和筹划,也没费太多的事儿,10月1日的下午,我们登上开往兰州的Z55,So... it begins。

为什么要从兰州过去,因为一是因为火车票相对成都不是那么紧张,二是因为甘南线沿路也有景色可看,三,是因为拉面。兰州站下车后直接打车至马子禄牛肉面,现场很火爆,当然,面也确实不错。

0
0

马子禄牛肉面馆

0
0

口水哗哗的来了

0
1
0/1000字

吃完面又买了60块钱的牛肉,抹抹油花花的嘴巴打车直奔汽车站,那有途径郎木寺的班车,一天两班,晚班是9点40发车,票价120。车还是比较豪华的,坐着很舒服,车整整开了大半天,下午四五点了,才到郎木寺站的路口。

0
0

中午停车吃饭间隙还跑去河边照相

0
0

看到甘南的雪山,还是有点HOLD不住

0
1

郎木寺路口,貌似是白龙江的汇入地

0
0
郎木寺
添加印象

0/1000字

郎木寺这个地方位于甘南和川西交界处,一座桥把一个镇子分归两省,围绕着郎木寺景区形成的一座小镇,白龙江川镇而过。
从郎木寺路口还要步行大概40分钟才能到郎木寺镇口,由于第一次上高海拔的地方,又是重装,所以不敢走的太快。

0
0

添加描述

1
1
0/1000字

郎木寺其实已经不那么淳朴了,商业化是比较严重的,超市、旅店 、饭店、商店、酒吧一应俱全,也许这是每一个被人类看上的景点都逃脱不了的命运。所幸的是,它还是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和习俗,比如藏族家的古朴民居和装饰,比如虔诚的转经人和神圣的庙宇,比如天葬等等。由于在郎木寺只有一天的逗留时间,所以只能了解个皮毛。

0
0

从摄影角度来说,景色最美的摄影点在郎木寺庙的半山上,可以俯瞰整个郎木寺镇。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期盼”中的天葬没有看到,因为不是每天都有的。从网上相关的帖子看了下相关的程序,还是比较血腥的,胆小的还是别看为好。在这里,也是第一次看到人的虔诚,虔诚的转经,虔诚的祈福,虔诚的做每一件事。据说拉扑楞寺的转经廊是世界上最长的,明年要去转一转。

0
0

天葬台

0
0

这个... 你懂的

0
0

鸟儿们来了

0
0

郎木寺转经廊

0
0
0/1000字

10月3日上午10点的样子,我们包车从郎木寺出发直奔七藏沟的中转站川主寺,价钱大概是500左右,开了5个多小时,途径花湖景区和若尔盖湿地。进入四川境内后半程开始下雨,到川主寺准备找地方住宿才发现那的物价真是贵的离谱,吃喝住都很贵,气得我们直接找车去卡卡沟(也就是七藏沟的入口)扎营。在川主寺和一位警察兄弟聊天得知,七藏沟在下雪,而不远处的雪宝鼎在下大雪,昨儿因为雪崩,死了一个人。想起在雪宝鼎的小狂,心里不禁的紧张了一阵,赶紧给他电话,打通后才放下心来。由于他是一个人,所以经过再三劝说,决定下撤与我们在七藏沟汇合。

0
0

途经花湖--《花湖骑行者》

0
0

《勤劳的若尔盖人民》

0
0

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 遍地是牛羊

0
0
第2天
2011年10月3日
卡卡沟
添加印象

0/1000字

川主寺给我唯一美好的记忆,就是在等千总他们的时候,我吃的一碗酸辣粉,也许是又冷又饿的缘故,这碗酸辣粉,让我觉得倍感温暖。
在川主寺找到了去卡卡沟口的车,一辆皮卡。司机师傅还是挺好的,愿意给我们讲些当地的事儿。一路上看着周边的高山上被云雾遮罩,美不胜收,这里就是巴蜀之地了。卡卡沟--七藏沟的入口,在当地貌似都叫作洽洽沟,出了川主寺,过尕米寺再行大概十几公里即到。不过这个沟口最好还是白天找会比较准,晚上的话,很容易找错入口(后续我会写我在大晚上是怎么接到小狂的,他就被司机送错入口了)。

下了车,看到路边公路下湍急的喝水,心里默念道:此行的重头戏,七藏沟,我们来了。

此行七藏沟,我们计划重装穿越3号线,即要翻越两个4200以上的垭口,最后从九黄机场出沟;备用路线是2号线,只需要翻越一个4200的垭口,最后从阿翁沟出沟。从此行所遇到的驴友及他们的计划来看,大部分都是找马队帮忙穿越,这以磨房和8264的队为主。来此之前,我查找过很多和我们一样的重装队,大多是计划3号在卡卡沟扎营。也许是下雪的缘故,我们扎营的这天,没有见到其他队伍。

以下是我们七藏沟的实际行程:

Day1:卡卡沟入口内1.6km处扎营,此处海拔3400,也是整个七藏沟海拔最低的地方,权作是适应海拔;
Day2:卡卡沟→长海;营地就在长海边;徒步距离约20km;
Day3:长海→4200垭口→鱼海;营地在距马帮营地200左右的小溪边;徒步距离约10km;
Day4:鱼海→草海→红星海;营地在距马帮营地100左右的小溪边;徒步距离约8km;
Day5:红星海营地→4300垭口→九黄机场,最后由长固村出沟。因为错过了4800垭口,所以留了点小遗憾。最后一天徒步距离约24km;

以下是此行我的装备列表:

硬装备:Pureland大背包 70L(绝对的好包,不怕划不怕刮,丢了也不心疼);Salewa 冲锋衣 (珍藏了很久了冲锋衣,这次依然没有用上);K2软壳儿(凑合穿,还是能挡风的);卡鲁熊的排汗内衣(红火柴购入,效果不错);迪卡侬登山鞋(垫了一双厚鞋垫,穿了厚袜子,还是比较舒服的。虽然,防水是比较的差);袜子三双(三双超厚的袜子,基本都是迪卡侬的,也是凑合穿);Run-Justin 登山杖(还TM没到卡卡沟就丢了一根,另外一根一路也没用,早知道不背了);卡鲁熊的抓绒裤(我TM太喜欢这打底裤了,简洁轻便,冷天穿不会感觉太冷,热天穿也不会感觉太热);普尔兰德冲锋裤(由于天气和抓绒裤给力,所以冲锋裤也是没用上)。
软装备:富士长焦205及三脚架(这次大概照了1500张,两块电池省着用还是可以应付的);MP3及音箱(带给我一路的精神享受);锅、气罐(煮水做饭带一个锅就成了);卡西欧户外手表(依然准确可靠);阿拉伯围巾、太阳镜、奥克利的龟甲手套(依然是得瑟的装备);两个大号防水袋(有备无患,为保持衣物干爽);漱口水(虽然有点沉,但是方便啊,哗哗一口水,吐掉就可以睡觉了)防晒霜(这次七藏沟,从第二天起一直是艳阳高照,那么高的海拔,没晒伤,全靠它了)。

Day1卡卡沟进沟1.6km处,也就是刚刚过第一座木棍桥的地方,我们建立了营地。天空阴云密布,判断不好第二天会不会下雪。幸好的是,当时卡卡沟没有积雪。搭帐篷、煮水做饭、检查所用装备...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此时的时间大概是傍晚18点钟,天还亮着。

0
0

第一座木棍桥边

0
0

营地位置及帐篷分布

0
0

卡卡沟进沟方向,远处就是入口公路

0
0
0/1000字

依然担心小狂,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是不是安全下撤到山下了。可恨的是卡卡沟这个地方信号非常不稳定,站着居然没有信号(进帐篷睡觉时,才发现躺着居然信号还不错),一时联系不上他。天色渐暗,我们各自都钻进了帐篷。万幸的是,我再睡觉之前开了下手机,居然接到了狂的电话:你们在卡卡沟吗?我包车过来找你们。兴奋,我们几个都很兴奋,身在异乡,能和同乡的朋友相会,是多么的让人感觉亲切和温暖。我大概说了下卡卡沟的位置,然后就一直和狂保持电话联系。大概8点40左右,狂说到了卡卡沟但是找到进沟的路和我描述的进沟的标志不同。我估计要坏菜,沟通了半天还是觉得入口不对,我索性又起来穿上衣服,打着手电出沟去接小狂。到了进沟的地方,离公路大概还有100米远,我跟下面扯着嗓子就开始喊他名字,用手电来回的闪,没有回应。打通电话,他也喊,我也听不到,后来都快绝望了,因为最后的参照标志物是广告牌,可是我用强光手电一打,这一路,好多广告牌...最后没辙了他说找个车,沿路慢慢开看能不能看到我,我则在公路边等待。
夜真的很黑,我一个人在荒郊野外的路边站着,过往的机车真是冷血啊,也不主动停车问问需不需要帮助。不过上天还是没有辜负有心人的,10分钟后,一辆大吉普缓缓的行驶过来,停在了我附近。我迎过去看到前车窗外露着一个大包,心里一阵狂喜,我ca,可TM接到了。其实,他的位置离我大概有两公里,所以,即便是喊破喉咙,也是听不见。
我两一路聊到了营地,他扎营生火做饭,我则进帐躺下,没一会儿便呼呼睡着了。

0
0
第3天
2011年10月4日
长海
添加印象

0/1000字

Day2:卡卡沟→长海这是比较痛苦的一天,虽然没有什么爬升,但是进山前的路总是不好走的,过河、灌木丛、泥泞的山路,晃晃悠悠大概走了20km。
貌似是7点起的床,煮水做饭,拔营,整理装备,8点半多的样子我们才出发。

0
0

下了点小雪

0
0

清理垃圾,准备出发

0
0
0/1000字

这卡卡沟里有条流水穿过,所以,有桥的时候还好,没有桥,我们只能淌水过河。因为提前看了攻略,我们大多备好了凉鞋。这五个人过河,还是挺有意思的。
首先是狂,过河也不穿鞋,光脚丫子就冲,头一次过河还能帮两妞儿把包弄过去,也就是来回过好几次,后来就不行了,光脚丫子肯定是受不了啊,那水冷的,冰的嗷嗷叫;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两妞儿过河还算安静,不过也是咦啊的叫唤着,其实就入水几步路,上岸那脚就冷的变色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莫小北过河会发出鬼嚎一般的声音,淌水时就跟过地雷阵似的;

0
0
0/1000字

我呢,每次入水就感觉血脉再往头上涌,幸好都比较窄,十几秒就上来了。

卡卡沟→长海到长海这段路,如果一直在沟里走,真是要多次过河。每次都要停下换鞋,妈的烦人,后来腻味了,狂说我们爬上面去走吧。恩,一段不足30米高的上坡,让我体会到了爬下马威的感觉,嗷嗷的喘,肺都快出来了。

0
0

幸运的是,上来就好了,而且,沟上有不一样的摄影角度和风景。

0
0
0/1000字

实际上,马队刚刚从这里过去,这种齐腰高的灌木丛比较适合骑马走,我们走就比较费劲。狂从这个地方和我们分开走了另外一条路,虽然方向是一样的,但是看不到他,最后害我们找了他半天。

0
0

添加描述

0
0

三个人排着队过来,从前到后依次是明明、莫小北和千总。

0
0

鸟瞰卡卡沟长海方向的走势

0
0

莫小北挥杖急行

0
0

红叶露珠

0
0

一路牦牛还是挺多的,过了这家藏民的寨子,里面基本就没有人烟了。

0
0

在这里等了半天小狂,没见他过来,等到的是大部队。其实小狂已经在前面很远处等我们了。

0
0

雪山下的阿妈

0
0

向往

0
0

但是道路泥泞

0
0

河水湍急

0
0

不过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0
0

两侧的山峰遥不可及

0
0
0/1000字

这一天的20km走到让人实在是有些累,不仅仅是要经常涉水过桥,也不仅仅是道路泥泞,相信每一处风景,刚刚进入的初期,都是让人容易眼睛疲劳的。这一天也是基本没看到进沟同行的队伍,出沟的马队倒是看到有一两支。很多听着口音是南边的朋友劝我们找马队帮忙,说到长海还很远,不好走到。我们相互一笑,道谢后继续前行。
大概下午的6点钟,晃晃悠悠的上坡路来了,实际上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坡儿都不想爬的,但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大概上升了200多米的样子,海拔到3800左右,就在那么一个转弯后,她就那么安静的出现了。

0
0

添加描述

0
1
0/1000字

长海,顾名思义,一个长长的海子,安安静静,没有九寨五花海的绚丽多姿,没有熊猫海的广阔,但是她就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让你不忍发出任何响声打破她的宁静。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1

长海一角。我们的营地就在左边大石头附近的石滩上

0
1
0/1000字

营地建立后,狂砍柴生火,我们几个搭锅煮饭,边篝火边吃边聊,好不惬意。然而,吃过饭后,在检查食品的时候,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按照计划,我们还有三天要在沟里吃喝,但是由于前两天的进食量比较大,算来算去,食物只能勉强撑到明天晚上。狂说把他的吃的多留一些下来给我们,可是按照每天都徒步强度和进食量,也是不够。当时我们已经有心改走二号线了,这样的话,后天甚至是明天就可以出沟了。4个人坐在篝火边,相信每个人都心有不甘。最后商量了下,有个办法就是如果明天碰到马帮,去找他们买吃的,如果能搞到吃的,就继续按原计划走;如果没有,就二号线出沟。当晚,长海石滩周边只有我们一个队驻扎。收拾妥当后,五个人各自进帐睡去。这一夜,相当的漫长。

0
0

添加描述

0
3
第4天
2011年10月5日
鱼海
添加印象

0/1000字

Day3:长海→4200垭口→鱼海;10km
Day3的早晨还是挺冷的,我基本又是最后一个起的床。生火煮饭,收拾营帐,整理装备,外加又晒了一会儿外帐和睡袋,晃晃悠悠又快到9点了。狂因为是6号晚的飞机,所以今天必须出沟。我们再三以美景和团队引诱他,结果丫还是不为所动。今天的路程不长,但是因为要翻一个垭口,所以还是挺累的。不过幸运的是,今天是比较出片的一天。
说一下饮水问题。除了莫小北,我们基本都没带水袋,千总带了个保温壶(沿途能喝到热水是幸福啊,但是把千总累坏了),我则只有一个脉动的瓶子。每天晚上我们都是用沟里的水烧开煮饭,再烧一些冷却后灌到瓶子里。七藏沟全程如果安排的好,是不用背水的。而且在高海拔徒步,每天都进水量也是很少,像我这上个海陀要喝1L多水的人,在这里每天一个脉动瓶子的水就差不都够了。长海--晨光

0
0

添加描述

0
1

添加描述

0
0

长海边的大侠

0
0

长海边的湿人

0
0
0/1000字

在我们收拾帐篷的时候,由红星海方向过来了一个马队,晃晃悠悠离我们越来越近。全队精神为之一震,我了个cao,食物有着落了。我站在大石头上玩命喊他们停一停,两个妞儿迅速上山追到跟前实战美人计...此处省略五千八百字。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有了最后两天的口粮:100元买到的十个死面大馒头。恩,相当爽那是,大家很兴奋。

0
0

出发,沿沟方向徒步约摸四十分钟,就到了4200垭口的山口下。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兄弟们整装鼓气,沿着马队踩出来的路慢慢向上。从海拔3700多爬到4200多,大概500米左右的爬升,足足耗费了我一个多小时。接近4200垭口的时候,更是两步一喘气,三步一休息。大概11点整的样子,我第一个到达了垭口上。当回望走过的那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值得。驻足回望,下面绿色衣服的是莫小北

0
0

抬头开始欣赏美景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1

大概15分钟后,莫小北也上来了,饿的丫狂吃一顿,然后开始得色

0
0

大诗人--狂

0
0
0/1000字

莫北、狂、明明和千总也陆续上到这里,大家开始咔咔的进食和照相,狂把重的物资帮我们背到了这里,放下物资,他要去找阿翁沟并从那里出沟去赶去绵阳的班车。有点不舍得,真希望一路能一起走过来。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狂一个人背着包沿着垭口右侧的小路向山下奔去,我们几个休息了一会儿后也上包继续前行。这一段路真的是非常的出片,一天百分之70的照片都是在这里照的。
这段有个小插曲,我在过了垭口大概半个小时的时候,因为找路耽误了一些时间,狂这会儿还与我们在一起。等找到正确的路,发现又要爬升。最后又过了一个小时的样子,我们才到二垭口,上来都累够呛。我们都嘎嘎的引诱他别走了,和我们一起吧,不过先说下,他明天的机票可是花了1500大洋。

0
0

走还是留?

0
0

愁煞个人那!!!

0
0
0/1000字

后来的路就一路下降了,不过距离很长,坡度很陡。所以每次下降的时候,我都想走平路;平路走多了,我又想挑战上坡路,上坡路爬的累死累活,心里便默念道:来个下坡儿吧。过了鱼海上段营地,再过我称之为“梦想庄园”的地方(其实就是藏民家搭建的有房子有牛圈的临时住所),就是三岔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往右手边走是2号线的阿翁沟,10公里左右就能出沟;往左手边走是鱼海,1公里左右就到马帮营地。我们是往左走,狂是向右。由于明明这一路不是太舒服(后来据说半路上还哭了一鼻子?),所以我们决定在鱼海营地扎营,而没有到原计划的草海;由于马帮营地真不太干净,所以我们选择了距他们500米左右的溪水边扎营。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扎营、生火、煮饭。明明没怎么吃东西,我们三个倒是吃了不少。这一晚基本没得色,天一黑就钻进帐篷准备睡觉。不过,对于我来说,确实睡的有点早。所以,我蜷在睡袋里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好像是叫《秒速五厘米》。不过,从前到后我只记住了日本的地铁和大雪纷飞的气候。不到10点的样子,熄灯睡觉。

0
0
2011-10-02 至 2011-10-05
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