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穿越高黎贡山,体验古丝绸路,缅怀抗日战场。
西北兵2013-04-28共2天
331245[136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3年4月28日
0/1000字

按照我们的旅游计划,于2013年4月27日--5月3日我和夫人在云南腾冲及周边地区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了百花岭-南斋公房-林家铺子古道,腾冲和顺古镇,瑞丽边境,芒市奇珍园,以及昆明民族村。
腾冲,瑞丽,芒市到处都充斥着翡翠玉石,市场单调的很。也许这就是那里的翡翠经济特点吧。
高黎贡山的古丝绸之路到时给这次旅游增添了深刻地映象,山坡村寨的新貌,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蕴含,著名的抗日战场,高黎贡山的动植物的新奇让人流连忘返,也吸引着你再次光顾。
4月27日北京直飞腾冲后,入住和顺古镇。下午浏览了古镇的北部,新旧房屋并存,游客较少。天气预报未来几天都有雨,于是决定先去百花岭。
4月28日中午就来到了保山隆阳区的百花岭。腾冲有去六库的班车(腾冲有俩个长途车站,分别去往不同的地方,乘车前要搞清楚你要去的地方在哪个长途车站),在中途的岗党下车,离百花岭还有10公里可以找摩托车或汽车送你到百花岭。我们为了省时间,从腾冲包了辆车直接到百花岭的。

0
0
百花岭

百花岭,可以说有三峡的险峻、黄果树瀑布的雄奇、九寨沟的幽静、民族风情的绚烂多姿。“百花岭”是花的海洋,鸟的世界,哺乳动物的乐园。药类植物的基因库,又是“蜀身毒道”驿站,那里有炽热的温泉、星罗棋布的战争遗址,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是人们观光、探幽、科考的绝妙之地,在“百花岭”你可畅游神奇的高黎贡山,感受高黎贡山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饱览高黎贡山壮美的自然风光,探索原始森林的奥秘,观赏繁花似锦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探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沐浴于裸露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高山温泉,踏寻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西南丝绸古道”上的小街遗址。(摘自网络)

百花岭古道:这是著名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

05-07 14:10
0
0
0/1000字

上世纪80年代,曾经为了开放旅游维护过一次,路况很好,走起来很舒服,脚踩多年的落叶,头顶树荫遮日。
徒步的俩头:东起百花岭老侯家;西起林家铺子护林站老彭(现在建设了动植物保护站不久就可以安排住宿),约19公里。南斋公房垭口海拔3180米,老候家至南斋公房约12.6公里,南斋公房至林家铺子护林站约6.5公里。大多数人们是从老侯家开始出发穿越到林家铺子护林站,主要是老侯家可以接待30-40人的住宿,人们都是前一天入住,第二天早7点出发。轻装的话8-10小时就可以到林家铺子,重装的话一般都在南斋公房住一宿第二日到林家铺子。在百花岭和林家铺子都可以请向导或马帮,今年向导一天(负责送到南斋公房)150元,马也一天150元。如果要负责送全程需要按俩天算向导费另加一晚食宿费,也可以变通,让对方来人到南斋公房接应,可以节省一晚的食宿费。我这次就是让对方来南斋公房接应的。其实这条路几乎没有岔路,路基很清晰,完全可以自己穿越。不过有个向导可以介绍山里的动植物及典故。

0
0

老侯家在汉龙寨,沿着这条林场的路就可以到温泉和南斋公房

04-28 13:42
0
0

汉龙寨,林场路上拍摄

04-28 13:55
0
0
0/1000字

4月28日中午到了百花岭老侯家,主要接待以拍摄鸟的摄友为主的农家乐。下午有时间可以浏览一下这里的景色百花岭澡塘河温泉。老侯给找了一个向导,80元一下午,负责背包和带路。路程7公里左右,是一个环线,没什么岔路。

0
0
0/1000字

百花岭澡塘河温泉就是一个真正的温泉,是在高黎贡山的密林中放置的一口“大锅”,“锅”底是平平的细沙,不断有气泡冒出水面,升腾出袅袅的热气。而旁边清澈的小溪从岩石的缝隙中渗入温泉,就像注入冷水一般,把温度调节得刚好适于我们的进入。这样的温泉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

阴阳谷温泉,坐落在高黎贡山海拔1000左右的丛林腹地,从鱼塘村步行至温泉,大约5公里左右。哗哗的流水声越来越近,抬头看见一处瀑布,飞溅的水花打在野芭蕉的叶子上,旋即变成一颗颗金银剔透的露珠滑落,当地人称之为美女瀑。高约五六丈的美人瀑布,上窄下宽,无论远观还是近看,瀑布都如一亭亭玉立的美女。长长的瀑布犹如美女的披肩长发,缕缕“青丝”垂于脚跟,泛着晶莹的光泽。再往前走100米,眼前迷雾缭绕,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温泉进入我们的视线。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宽衣解带跳入池中。据当地风俗,上面的大池为男池,下面的小池为女池,女池的水是由男池流下来的,故称之为阴阳泉。(摘自网络)

0
0

林场路走十分钟左右就有个指示去温泉的岔路口

04-28 14:02
0
0

个人的承包林,好多被砍伐了,准备种植玉米之类的农作物。似乎政府无暇管理

04-28 14:04
0
0

仙人石,在其后面还有俩块。传说神仙般石堵怒江,在这里停住了。哪位神仙不得而知。

04-28 14:07
0
0

我的向导老杨,是汉龙寨的上门女婿。曾经是地质队的,得了胃癌,病退了。据其自己说,是用他家祖传秘方治好了他的病。这是他们家的林地。

04-28 14:13
0
0

下雨了,我们在岩石下避雨。老杨讲他们家的治胃病祖传秘方,30多位药,其中有豪猪的胃,其它不愿讲,向其讨药未果。说是现在无法配齐。他认识很多草药,知道很多偏方。

04-28 14:57
0
1

去温泉路上的植被有的很茂盛,有的被砍伐严重。老杨讲他家的就不砍,还在继续栽植。

04-28 15:18
0
0

温泉上游的大瀑布,美女瀑布。也就15米左右高吧。

04-28 15:20
0
1

瀑布右侧的石崖上有个大蜂巢,叫崖蜂。

04-28 15:26
0
0

由瀑布去温泉的路上,古树形状各异。

04-28 15:40
0
0

由汉龙寨去温泉,可以走环线,先去瀑布再去温泉是走下坡路,较省力。

04-28 15:46
0
0

从瀑布走600米左右就到了温泉,池中有小的气泡,应该是温泉眼吧。

04-28 16:00
0
0

硫磺味较浓,泡脚水温正好,40度左右。

04-28 16:05
0
0

温泉的左侧就是从瀑布那里流下来的山水,很凉。

04-28 16:27
0
0

仙人石的另一侧,是回来的路上拍的。

04-28 17:05
0
0

昔阳下的汉龙寨

04-28 17:15
0
0

残留的咖啡豆果。

04-28 17:43
0
0

怒江流域适合种植咖啡,汉龙寨的主要收入就是咖啡,其次是核桃及其他果类。每年的春节前后是收咖啡的季节。种植咖啡多的农户要雇人收咖啡,每斤0.4元的工资。

04-28 17:43
0
0

小油桃。我们从温泉回来后老侯带我们去他们家的果林摘油桃。

04-28 17:59
0
1

老侯,是汉龙寨的首富,一个孩子在美国读大学。他家地多,又有一个客栈,借着观鸟协会网络联络站生意很好。

04-28 18:04
0
1

老杨家门口的摩托。

04-28 18:29
0
0

老杨请我们参观他家。右侧上层是凉谷物的,下层是圈养家畜的。左侧那个房子是他家厨房,主卧没有拍在这张照片里。

04-28 18:30
0
0

晒干的咖啡豆,还需脱壳。

04-28 18:32
0
0

脱壳的咖啡豆与带壳的咖啡豆。

04-28 18:33
0
0

干的咖啡果,还需脱皮与壳。

04-28 18:35
0
0
第2天
2013年4月29日
0/1000字

今天就要穿越高黎贡山,经南斋公房到林家铺子。出发地百花岭属于保山隆阳区,林家铺子属于腾冲县。当地人把从百花岭穿越到林家铺子称去腾冲。
这次,陪夫人一起穿越,她身体不好,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尽管我陪她走过尼泊尔ABC小环线和雨崩,但我还是担心路途太远的话她吃不消,在北京做功课时,给老侯电话,他说是去腾冲32公里。如果真是32公里,我会放弃穿越的。到了百花岭得知,关于这段路程有多长,当地人有多种说法:一是老侯家到林家铺子32公里,另一是25公里,还有40多公里的说法。我在六脚印查到的GPS记录是19.1公里。为此我向几个向导验证,问他们去腾冲需多长时间,他们几乎都是说快走5个半小时,这说明19公里是实际的路程。另外我用GPS记录去温泉的路程和向导老杨说的路程也有差异,他们说的都偏大。其实根据我的实测数据和他们的说法对比,我觉得19公里是实际的。于是决定我们一起穿越。

0
0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名称的由来:高黎(又叫高丽或高日)是景颇族一个家族名称的音译,“贡”为景颇语,是“山”的意思。高黎贡原意为“高黎家族的山”,后来的汉族按自己的习惯在“高黎贡”后加又加“山”,最后形成高黎贡山的名称,“高黎贡山”最早始见于唐代著名学者樊绰在其所著的《蛮书》。  高黎贡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 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生命的避难所”、“野生动物的乐园”、“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人类的双面书架”的美称。 在高黎贡山内保存有公元前四世纪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到昆明、大理、保山,翻越高黎贡山,经腾冲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它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的历史。丝绸古道路宽1.5—2米,路面全部用石块砌成。沿路风光秀丽,历史古迹众多,旅游价值极高。从百花岭开始,顺着山路蜿蜒而上,便是南方丝绸之路高黎贡山段。跋涉在古老的驿道,往日繁华喧嚣的古道成了一部无言的史书。踏着爬满翠绿苔藓的石板,摩挲脚板的是不知飘零了几千年的落叶,苔藓与落叶掩盖了古道昔日的传说。偶尔能看到石板上嵌入的半圆形马蹄印,间或还能拾到锈迹斑斑的马掌,似乎还能触摸到厚重有历史的一页:一队队马帮在马锅头和马帮汉子的吆喝下,走过险象环生的古驿道,把文明和希望一站站传递下去,清脆的铜铃和马蹄错落有致的声音,一直响彻几个世纪。 高黎贡山有三天古道,至今芒宽还留有三条古道遗迹 百花岭古道:这是著名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 芒宽古道:从芒宽村后西面延伸,从芒宽直到腾冲界头,是一条悠久的人行古道,约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 灰坡驿道:是从西亚到腾冲的一条古道。据考证,灰驿道开发于明朝中期。灰坡驿道貌岸然不仅把边疆和内地紧紧连接,也是一条通往中亚的国际通道。西亚古丝绸驿道上留下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老桥梁就在芒宽,这是芒宽烫习村怒江上屹立着的双虹桥,这也是怒江上至今留下的最古老的铁索桥。(摘自网络)

0/1000字

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北部进犯中国云南,占领了怒江以西大片国土,并派大佐藏重康美指挥的第148联队,共3000多人驻守在腾冲城。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抗日战场也迎来了新的局面。为打通滇缅公路,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在不宜渡江的雨季强渡怒江,剑指腾冲,揭开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腾冲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是中国出缅通道上的要塞,控制腾冲就等于控制了两条运输大动脉,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滇西全局。湍急的怒江和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是护卫腾冲的两道天然屏障。藏重康美似乎预感到中国远征军即将反攻,预先将主力调往高黎贡山,在险峻的隘口设下重重关卡,企图据险阻击中国远征军。
老天爷好像故意把高黎贡山砍削得最陡峭的一面留给了中国远征军,由于山高路险,大炮一时拉不上去,刚刚战胜了惊涛骇浪的第20集团军数万大军,只能依靠步兵和轻武器,艰难地展开仰攻。战斗最激烈的是通往北公斋房的冷水沟隘口,这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中国军队的官兵凭着一腔热血,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个团打光了,另一个团接着冲上去。几天下来,尸体填满了山沟,血水顺着山沟往下淌。面对死亡,中国远征军官兵毫不畏惧,在血泊中顽强地战斗着。负责攻打冷水沟的第198师两个团,战后每个团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从5月12日到6月21日,历时40天,中国远征军伤亡近万人(其中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阵亡),以高昂的代价取得了高黎贡山战斗的胜利。(摘自网络)
美国军人对这次战役五体投地,“世界上大概只有这样的军队能够打上去”。

0
0

今天我们开始穿越百花岭古道,为了节省体力,让老候开车送到了叫旧街子的地方,这段路程我用GPS测量是4.2公里,老侯说是6公里,他说是测量队用仪器测量出的结果。这其中的差异,我也没搞清楚是何原因。

04-29 07:06
0
0

我的向导老杨,他也为了少走路,骑摩托车到旧街子。他今天给我背包,一个相机俩个头,以及俩身冲锋衣裤。其它吃喝我们自己背。这次主要是穿越,一路没用单反,只用我的三防TG-2卡片机记录。

04-29 07:07
0
0

从旧街子到二台坡,一直是缓慢的上升路,大约30分钟的路程。这次没带手杖,在老侯家拿了倆根别人用过的木棍儿。

04-29 07:12
0
0

路基很清楚,磨光的石板,长着青苔,上面铺满了落叶。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开始了体验。。。。。。。。

04-29 07:13
0
0

树荫遮日,落叶松软,鸟语清脆,清香扑鼻。这里是“打鸟”的天堂,可惜我没有打鸟的镜头。

04-29 07:30
0
0

常年雨水冲刷,把路基俩侧的树根都裸露出来了。

04-29 07:34
0
0

从这里开始去往黄竹河的路较平缓了。

04-29 07:41
0
0

听向导说,雨季蚂蝗还是不少的。所以要想走这条路还是旱季为好,一是可以免去蚂蝗的烦恼,二是鸟儿更多,打鸟的季节,三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杜鹃花盛开。

04-29 07:46
0
0

砍倒得树木乱七八糟的横在路上。

04-29 08:04
0
0

这个地方到黄竹河是一条略有下降的路,走起来很轻松。

04-29 08:07
0
0

向导说去黄竹河的路牌有6块,6公里长。我用GPS实际测量4公里左右。

04-29 08:10
0
0

去黄竹河的路是沿着山坡横切到南斋公房下面的黄竹河的。

04-29 08:10
0
0

在去黄竹的路上可以看到南斋公房,垭口的白房子。

04-29 08:16
0
0

大峰包过来有个岔路,这张图是朝着百花岭方向拍摄的,右边的路可以下到山谷。

04-29 08:46
0
0

向导们用竹子做的接水的水槽。

04-29 08:48
0
0

快到黄竹河了,晚开的杜鹃花渐渐地多起来啦。

04-29 09:05
0
0

添加描述

04-29 09:18
0
0

哈哈,踩着松软的落叶,漫步在盛开的的鲜花下,鸟语相伴。听说,这里的2-3月,木棉花盛开;3月中旬-4月中旬,杜鹃花盛开。我们这次赶上了杜鹃花期的末尾,高海拔处还有晚开的杜鹃花。

04-29 09:20
0
0

黄竹河不远处的古驿站。应该是维修过的。

04-29 09:26
0
0

过黄竹河的古道桥,被青苔包围着,应该和古道的历史相同。据说该古道开通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04-29 09:34
0
0

与向导核对GPS数据。

04-29 09:37
0
0

从黄竹河出发,很快就到了黄心树。古道的一个地名。

04-29 09:58
0
0

从黄心树开始,这种被雨水冲刷成深沟的路铺满了落叶。沟有一人多深,有时有5,6米多深。俩侧长满了青苔。

04-29 10:05
0
0

杜鹃花的树枝叶长满了青苔。

04-29 10:17
0
0

在沟的上面发现了这个人为的痕迹,是抗日时期的个人掩体工事。

04-29 10:17
0
0

哈哈,这种在落叶上撒满杜鹃花的路有很多处,可以想象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来了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04-29 10:18
0
0

沟的俩侧上方都裸露着树根。

04-29 10:18
0
0

杜鹃花的种类在这个山上有很多种(向导说有上百种),我不懂其分类,只是看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型,不同的树叶,名称不得而知。

04-29 10:20
0
0

人影处有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平地,听说当年是给马帮提供补给的。

04-29 10:26
0
0

晚开的杜鹃花,从黄竹河到南斋公房(海拔从2400米上升到3100多米)沿路都可见。

04-29 10:27
0
0

在这种景致下徒步是种什么心境?

04-29 10:28
0
0

趴在这种掩体里又是什么心情?

04-29 10:40
0
0

听说这种掩体在北斋公房一带也很多。可见当年战斗是很艰苦的。

04-29 10:40
0
0

红花是当年抗日战士的鲜血染红的吧。白花是算是我们对他们的祭奠。

04-29 10:41
0
0

盛开的白杜鹃花,是对这对情人的祭奠。

04-29 10:41
0
0

哈哈,这里不仅有抗日的壮歌,也有知青们的悲情。

04-29 10:44
0
0

传说一对上海知青,时间长了想回家,在翻越高黎贡山走到这里时,断粮断水,饥寒交迫,没能走出大山。于是有了这对互相缠抱在一起的不同颜色的大树。被当地人称作“情人树”。

04-29 10:45
0
0

这根树藤形状像什么?

04-29 10:46
0
0

测量桩,现代人的痕迹。

04-29 11:18
0
0

腐烂的树根。

04-29 11:18
0
0

申在杂草中的杜鹃花。

04-29 11:25
0
0

快到懒板凳了,听说人们到了这里都懒得走不动了,都想坐着休息。从这里到垭口也就一刻钟的路程了。

04-29 11:32
0
0

长满青苔的数与杜鹃花。

04-29 11:34
0
0

含苞待放的杜鹃花,海拔近3000米了。

04-29 11:36
0
0

挣扎出青苔的杜鹃花。

04-29 11:37
0
0

厚厚的青苔,把树枝裹得严严实实。

04-29 11:40
0
0

这种杜鹃花,带刺。

04-29 11:41
0
0

这就是那棵带刺的杜鹃花树。

04-29 11:42
0
0

小白花,不知是否也是杜鹃花?

04-29 11:43
0
0

粉与红。

04-29 11:44
0
0

盛开的杜鹃花。

04-29 11:45
0
0

造型优美。

04-29 11:45
0
0

撒满鲜花的古道。

04-29 11:49
0
0

古道路边的毒草,是当地少数民族用其根茎的汁液浸泡箭头。名称没记住。

04-29 11:50
0
0

看起来有点恐怖的森林。

04-29 11:55
0
0

开败得杜鹃花。

04-29 11:48
0
0

哈哈,夫人是很有毅力的。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赏花。

04-29 11:57
0
0

一花独放。

04-29 11:58
0
0

群花争艳。

04-29 12:00
0
0

迟开的花朵。

04-29 12:01
0
0

寒处盛开。

04-29 12:02
0
0

别样的杜鹃花。

04-29 12:03
0
0

即将开败。

04-29 12:04
0
0

败了的花朵。

04-29 12:04
0
0

你方唱罢,我登场。杜鹃花将去了,她来了。

04-29 12:05
0
0

即将登顶时的大雾。

04-29 12:06
0
0

带钩的蕨类。

04-29 12:07
0
0

看到了南斋公房。

04-29 12:08
0
0

山顶的雾。

04-29 12:10
0
0

南斋公房。看得出是新修缮过的。当年这里的道人,为了马帮提供休息住宿。

04-29 12:11
0
0

这是保山国土资源队的向导,先行烧开水。

04-29 12:12
0
0

南斋公房的牌匾,年代不详。

04-29 12:39
0
0

GPS 留个纪念照。

04-29 12:40
0
0

登山表也留个纪念照。海拔没校准,比GPS低100米。

04-29 12:41
0
0

南斋公房修缮纪念碑。

04-29 12:53
0
0

南斋公房全景。

04-29 12:53
0
0

南斋公房上面的垭口处,遇到了从林家铺子上来的8位驴友,他们的向导要带我们下山和背包。

04-29 12:54
0
0

垭口风很大,没敢多留,没等向导,就自行下山了。

04-29 12:55
0
0

抗日时日军的碉堡。

04-29 13:01
0
0
0/1000字

南斋公房争夺战遗址

  主要分布在隆阳区芒宽百花岭村与腾冲曲石大坝村交界的高黎贡山山顶南斋公房一带。为我远征军第53军反攻高黎贡山古道中线最关键的一处战场。山口横截高黎贡山主脉呈西东走向,海拔约3400米。丫口两端危岩耸峙,千年古道在悬崖间曲折蜿蜒,险象环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的抗日战场,以丫口为中心向两侧山梁延伸,东西纵深约250米,南北横距约1000米,区内设施主要为日军修筑的土石碉堡和战壕掩体等,面对山口呈交叉俯控之势。山梁战壕之间,到处可见密集的弹坑,表明当年曾有过激烈的争夺。南斋公房系因古代有斋公(道士)在此建房救助往来行人且位于北斋公房之南而得名,是古代保山至腾冲段古道中线翻越高黎贡山的天险关隘。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后,曾派擅长山地作战的148、146联队一部组成著名的黑风队在这里常驻。并将触角延伸到山下的大塘子、百花岭一带,构筑前后呼应的两道防线。与我远征军隔江对峙,并多次沿江向敢顶、芒宽一带抢掠扫荡。1944年5月,我远征军渡江后,担任右翼南线攻击任务的53军在夺取敌大塘子前线阵地的基础上,于5月25日将主力兵分两路:一路由116师师长赵镇藩率所部沿古道正线仰攻南斋公房;一路由130师师长张玉廷率所部从南翼小新寨、芒黑河头经新路头越高黎贡山,绕袭敌后的大坝、江苴等地。5月26日,116师先头突破敌沿路设置的障碍进至斋公房下黄心树,因在大路上触雷,遂改从两侧密林中搜索前进。27日进至斋公房敌阵前,与其警戒部队发生对射。28日,随着主力部队的跟进,遂从正面发起大规模进攻,将敌山口下的前进阵地占领。之后,在连续发动正面进攻的同时,相继派兵力在两侧山崖密林中开辟道路直达山顶,对敌丫口主阵地实施迂回攻击,经过10余天激战,于6月11日从东、北、南三面将残余守敌300余人赶下丫口以西的雪冲洼,夺回了南斋公房山口的控制权。此役是整个滇西抗战中继北斋公房之后第二个高海拔交通要塞的争夺战。由于日军居高临下,据险死守,加之雨季来临,山顶气候恶劣,我军在毙伤日军200余人的同时,也付出了伤亡300余人的代价。(摘自网络)

0
0

从垭口到林家铺子几乎都是下降,一开始有1公里多的路交陡。这段路在垭口的西面,风较大,也比较冷。

04-29 13:15
0
0

这个刻在石板上的脚印,刻痕清晰,没怎么磨损,应该是最近修缮时刻得吧。

04-29 13:28
0
0

哈哈,大石板是按照步伐刻得脚印。也许是为了雨雪时防滑吧。

04-29 13:35
0
0

添加描述

04-29 13:35
0
0

添加描述

04-29 13:37
0
0

添加描述

04-29 13:46
0
0

从这个高脚岩开始有段缓慢的上升。

04-29 13:48
0
0

高脚岩。也就不到20米高吧。

04-29 13:48
0
0

从岩石的青苔下面流出来的山水。

04-29 13:53
0
0

一路这种排水式的路基有好多处。

04-29 13:53
0
0

人在古树面前,显得微弱。

04-29 14:02
0
0

古树干上长的是青苔还是蕨类?

04-29 14:05
0
0

在岗房附件的这个指示牌,指向一个与英国人弗雷斯特探险家有关故事的岩石,由于道路不好走故没去那里观看。

04-29 15:12
0
0

撒马坝,是当年马帮们休息时放马吃草喂料的地方。平坦的一块草地。

04-29 15:32
0
0

又见杜鹃花?

04-29 15:33
0
0

从撒马坝到林家铺子护林站路过一片竹林,有600多米长的路,竹林掩盖了路,从其间穿过,由于刚下过雨,把身体弄得湿透了。这片竹林里有小熊猫,护林员经常看到。

04-29 15:40
0
0

马缨花杜鹃花

04-29 16:09
0
0

马缨花杜鹃花

04-29 16:09
0
0

护林站周围的宣传牌。

04-29 16:16
0
0

办理进山证的提示牌。我们在百花岭出发的前一天晚去护林员家里办理了进山证,交了40元的垃圾清运费。

04-29 16:17
0
0

男右一,是林家铺子护林站的负责人老彭。为人热情,但这里的吃住比百花岭都贵。

04-29 16:17
0
0

夫人在用单反拍摄护林站旁边树上的猴子,这里树林里猴子很多,这条黑狗是老彭养的,经常与猴子打架,可是它屡屡败阵。不过在路上我见它抓老鼠很娴熟。

04-29 16:30
0
0

护林站周围的告示牌。

04-29 16:31
0
0

告示牌。

04-29 16:32
0
0

主要植物名录

04-29 16:32
0
0

出山登记。

04-29 16:33
0
0

新建的动植物保护站,估计又是用来创收的人类这种动物的“保护站”。

04-29 17:01
0
0

现在进山都要登记,并要求自愿缴费。

04-29 17:02
0
0

林家铺子进山口。这里到江苴(有班车到腾冲)十多公里,可以让老彭用摩托车送到那里(每人50元),或者打电话让车直接来这里接(去腾冲150元左右)。

04-29 17:03
0
0

中间俩位是保山隆阳国土局的干部,他们是组织同事翻越高黎贡山的,在南斋公房听到我准备打电话联系到腾冲的车时,主动让我们坐他们的车,为此还特意多安排了一辆车。并让我俩坐其领导的车。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04-29 17:25
0
0
2013-04-28 至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