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沟中一日——京西古道中线
拼音2011-12-24共1天
1087513[29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1年12月24日
0/1000字

12月16日,我和蚂蚁兵团的第一次约会。
本来已经报名参加琨队上周组织的活动,可没有想到,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打乱了全部计划,只能抱歉取消。还好,这周能继续跟随琨队一起拉练。
不能不说老天爷很照顾,连续几个周末,天气都很好。因为提前预习了一直走先生关于京西古道的几篇游记,心里痒痒的,恨不能插翅飞到门头沟。
早上6:30起床,来了一顿舒舒服服的早餐后,乘坐一号线地铁赶往苹果园地铁站。7:50,苹果园地铁站口已经人头攒动,看来有不少队伍也要去门头沟徒步。找到刚果和苦味,到老白那里报了名,后来才知道负责签到的是老白,毕竟我和蚂蚁兵团的约会是第一次。8:00出发,才知道一直走先生已经和前队提前出发了。走到929路车站时,等车的人不少,个人感觉以后可以再早起一段时间,争取7:00出发的话,会不会人少些。929路被我们一行塞满了,到处都是交换徒步经验的驴友们。呵呵,我们会不会被别人认为出来抽风的野驴呢?也有人提议能否包车出行呢,我看最环保最公益的方式恐怕就是利用公共交通吧,实际上除了到郊区徒步旅行之外,我们还能有几次乘坐郊区通行公共交通的机会?还是好好享受一下这份难得的快乐吧。
车窗玻璃逐渐浮起一层白雾,但随之而来的是空气变得有些浑浊,个别同志们似乎也有些晕车。还好,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929路灰地车站,下车看看车牌上写着最后两站的站名:玉皇庙、木城涧,似乎也是值得以后去探访的地方。

0
0

灰地

0
0
0/1000字

和一直走先生的第一拨、乘929路下一班车的第三拨汇合后,我们成为55人的大蚂蚁兵团,10:00开始进发。
西山多乌金,石炭皆成薪。进发之初,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大车过后的小路上,满布黑灰,恐怕也是灰地之名的源来。快步转过一个桥梁山洞,听一直走先生讲,这是100多年前,詹天佑先生修建京张铁路后,为解决燃料问题专门修建的京门铁路,可将京西煤矿产出的煤运出,供京张铁路燃煤使用,而京门铁路的终点就是木城涧煤矿。

0
0

京门铁路

0
0

大华沟

0
0

玉成桥

0
0
0/1000字

再前行2分钟即有分岔,直行抵达前面的小村庄,据说也只有一户人家还在。而我们在先生的指挥下,选择了一段小幅爬升的线路,走上右临深壑、左伴山崖的百岩子古道中缓缓前行,途中的野山楂林给我们找了不少麻烦。半个小时过去了,仍然看不到头,而山楂林多杈的枝干噼噼啪啪的敲打在衣服上、胳膊上和脸上,觉得此行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枯藤老树了。

0
0

在经过短暂的下降和一段急速的爬升,来到“过山总路”的王平口关城。有图为证:

0
0
0/1000字

我们此次行进的路线,似乎是红线标注的地方。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网上讲:王平口老村,建于明代。明代为宛平县王平口巡检司守卫,清代为绿营兵平罗营王平汛防地,设把总。城门东西向,山石砌筑,券洞已毁,券洞宽3.7米,进深5.4米。城门及城墙南北与山峰相连,明清时期此关城是扼守京西古道的重要关口。门头沟区政府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可惜的是,一块碑文被无端的损坏了,不能看清全貌。

0
0

王平口关城

0
0

石碑

0
0

一直走先生给我们做精彩讲解

0
0
0/1000字

看过王平口关城,不能前行,必须沿路返回下坡,前行进入岩柳沟。途中找了个阳光普照的地方打尖吃饭,还有驴友带来瓦斯炉,煮上一顿热腾腾的面条,令人羡慕。而岩柳沟属于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峡谷两边如刀砍斧剁,甚是险峻。

0
0

一直走先生利用手台给我们讲解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其中最奇妙的是在山岩中自然形成的山窟,如果在此设伏,一定可以像孔明先生羽扇纶巾,痛快地看一场火烧新野。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按照先生指点的道路,我们登上三四十米的岩柳沟侧的山岩,可以看到连绵三个洞窟。三个洞窟相隔不远,之间有开凿的山路相连,仅容一人通过。山下有一泉眼,可惜早已干涸,先生介绍说这里原本是盛泉岩道观。

0
0

第一观

0
0

第二观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洞窟最宽30米,深20米,据传为清康熙20年(1682),京都白云观伊喜祖派玄门弟子玉明子发慧云游四方,来到此山,见道观破旧不堪,发愿重修,在高达数十米高的洞前悬崖上垒砌石墙,既利于通行,又保护了人们安全,今天石墙还在。他还在周围20多个村庄募化,添置了铜钟,修建了龛台及居住之所,盛泉岩道观渐成规模。洞穴摩崖上刻有《重修盛泉岩道观碑记》一方,碑圆首,高1.25米,宽0.5米,额雕云纹,额书“万古流芳”,碑文楷书,字迹清晰,为清道光22年(1843)所立,记述当年发慧重修道观一事。清代以后,盛泉岩道观逐渐破败,后来,便成了放牧人及过路行人避雨、休息的地方。

0
0

摩崖石刻

0
0

第三观

0
0

十字弯沟壑

0
0

迎客松

0
0
0/1000字

从摩崖碑刻原路下山,继续前行,不时可听到前队驴友通过手台向一直走先生打听前行的道路。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似乎是小店子村。

0
0

小店子村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暖暖的阳光照耀着,墙头的枯草随风摇摆,看我们的驴友在午休,是不是十分惬意。行进的道路上出现很多驴友留下的路标,可惜不是我们要走的正途。在琨队、老白领队的照顾下,继续南行,抵达十字道关。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走出十字道关,即可到达新修的公路,在中间一座桥梁处,我们这些蚂蚁们展开我们的团旗,留下精彩的一页。通过手台,远处传来老九向一直走先生发来的问候,让人感慨。

0
0

公路拉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沿公路前行,在一处拐弯处切上旁边的土路,一路爬升,军装同志带着我们冲在前队,算是出了一些汗,弥补了冲锋不足的遗憾。
抵达峰口庵,可见南边山顶有一雷达站,刚果上次翻越此山时被军犬追逐,军事禁区管理相当严格。据说此雷达站时刻监测着首都的领空,当年林彪出逃的时候就是此雷达站首先发现了他的踪迹并迅即上报的。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0
0

峰口庵,不知对否,被人涂鸦成了金泰旅游,很是遗憾。

0
0
0/1000字

从峰口庵开始,基本上一路下行,在军装的带领下,也算是为了追逐苦味这个飞毛腿MM的脚步,一路飞奔,错过了驴蹄窝,可惜了。经过十八盘、天梯,很漫长的一段,跑得有些辛苦,脚拇指也顶得有些痛。看来以后想像军装那样的速度成为蚂蚁兵团的一名合格的团员,还有好一段距离。

0
0

天梯下来后的龙浮山庄

0
0

京西古道

0
0

传说中的计划生育宣传墙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路过天桥浮村、戏楼,抵达圈门370路车站。呵呵,拉练结束了,等我坐上370路,准备拿出矿泉水润润喉的时候,水瓶口结了一层薄冰,温度真是够低的。
最后,谢谢琨队、老白、军装等领队和蚂蚁兵团的各位朋友们。请一直走先生帮我看看,路上的地名是不是搞错了。
以上仅供参考。

0
0
2011-12-24 至 2011-12-24
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