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7日,参加了中华健康快车探访患者活动。这已是我第四次参与,对活动主题已没有多少新鲜感。但这一站是洛阳,而我们一家还没有踩过,所以不顾炎炎夏日而去。
上午九点,火车抵达洛阳站。用早餐后即游览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中,这是我最后游览的一个。
山依旧绿,水还在流,虔诚的人还有没有?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7月13日至17日,参加了中华健康快车探访患者活动。这已是我第四次参与,对活动主题已没有多少新鲜感。但这一站是洛阳,而我们一家还没有踩过,所以不顾炎炎夏日而去。
上午九点,火车抵达洛阳站。用早餐后即游览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中,这是我最后游览的一个。
山依旧绿,水还在流,虔诚的人还有没有?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7月14日下午,参观了健康快车洛阳站的基地医院——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晚上到洛阳饮食名店,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单位——真不同饭店品尝洛阳水席。
对洛阳水席早有耳闻,但一直不知所以。这次耳闻目睹舌尝之后算是有了比较丰富的感受。
“水席”是洛阳一带特有的宴席。之所以叫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后来先去。
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四个压桌菜。我们一行约70人来到席上,四荤四素八凉菜已经上桌。随后热菜一一尾随而来。每上一道菜,我都要尝一遍。不知不觉,主食没吃,肚皮已圆。所以,吃洛阳水席,只一两个闺蜜,三四个死党是无法品其精髓的,须呼朋唤友,去上一大帮,一桌来他至少十个饭桶,才能大概吃个淋漓尽致。我们这次桌上十一个人(有小孩),还好几个菜有剩。
据说“水席”做为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源自唐朝,先流行于民间,唐代武则天时,水席进入宫廷,经过改进加工,配以山珍海味,成为宫廷宴席。上行下效,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风行洛阳。庶民百姓吃不起山珍海味,无所不能的厨师们又发明了素食荤做,以素食为原料的“燕窝”、“海参”成了民间水席的特色菜。
因为所有热菜都有汤汤水水,已经很做了一阵家庭煮夫的我认为,无论是酸、咸、辣、甜,都要拿捏得当,才能口味适当,汤不过浓料不太淡。真不同的大厨们还是功夫到家的,十六个热菜,各有各可口的味。
水席独到之处是汤水多,菜汤交替,肠胃更舒适,菜虽多但胃口不腻。
有时候,旅游其实就是外来者在当地人熟视无睹之处感受新鲜,感受轻松,感受愉悦,感受震撼,……
这次到洛阳,难得感受“真不同”。
7月15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洛阳嵩县的一个山村。探访一个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复明的小患者。
一个贫困的家庭。
夫妻已经年近五十,一直未生育。
2008年,夫妻捡拾了一个弃婴。
弃婴给这对贫困的夫妻带来了少有的幸福和欢乐。
有了孩子,虽然苦却快乐着。
然而,快乐是短暂的。
孩子两岁多的时候,
夫妻发现孩子看不清东西。
经诊断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就在夫妻为孩子手术费用一筹莫展的时候,
健康快车来到了洛阳。
北京的眼科专家在火车医院上为孩子成功施行了复明手术。
这次,健康快车组织了我们这帮人探访这个家庭,
小朋友们带了一些文具、玩具和书本。
大人们现场捐了一些钱。
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有不妥。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受到善意的伤害。
至少,是善良温暖了一个弃婴。
未来怎么样?我们不知道。
至少,可以给现在一点爱。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和中华健康快车以往探访活动不同,这次洛阳之行增加了一项内容。
从小患者家里出来后,一行人来到该村村小。
主办方的想法有两个,一是给村小捐一些书,二是让城乡的孩子们相互接触交流。捐书也是随意的,也就是事前通知各队员,方便的话愿意的话带上几本适合孩子的书籍。
校长简单向我们一行讲了一下学校的大概情况后,便把时间交给了孩子们。
没有刻意的安排,让孩子们自己随意结对找伴,聊天互动。
因我们队伍中有一对双胞胎女孩,我说了句,你们这里面有没有双胞胎啊。刚好也有一对双胞胎女生。她们就高高兴兴地牵手进教室去了。
他们需要这种交流吗?是否活动的过程必然达到企划的目标?还是沦为做秀?到学校之前,我曾想过。所以,到学校后我一直仔细的观察,当然主要是观察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是主体。
我确信,这个过程这些城乡孩子们是快乐的,也许快乐就足够了。
我发现,孩子们比大人之间更容易亲近更容易交流,也许因为没有大人那么多的顾虑和杂念。
我没有注意他(她)们在说什么,但不放过他(她)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肢体动作。
以本人的观察判断,我个人对这种交流互动持支持态度。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7月16日,一大早坐大巴赶往焦作云台山。这次安排了云台山游览。
不知主办方是怎么想的,前年焦作探访活动却不安排云台山游览,而是去了少林寺。
舍近求远的结果是,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两日有效的门票,我们在景区时间不足五小时,这还包括在景区内吃中饭。所以,只是在红石峡景点转了一圈。
云台山的广告在北京是做的比较成功的。曾经累累在地铁站,火车站看到云台山迷人的风景海报,也在电视里频频出现。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未去之前,云台山早已刺激了耳膜视觉,期待向往。
虽然人多,但入得峡谷随着人流移动,先期感觉还是良好。不得不说红石峡谷是独特的,有其做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典型性。盛夏里一路冒着烈日而去,峡谷的清凉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还其它几处,这次无缘踏访。有些遗憾,但又不太遗憾。因为走到峡谷的尽头即子房湖大坝之后,感觉瞬间发生了些变化。就如正欣赏迷人的自然风光,却突然眼中侵入一粒沙子。
也许我太过追求自然完美。但感觉就是这样,游记得记述自己真实的感受。峡谷是自然的,临近大坝时的大瀑布却是人造的。
个人认为,做为自然风光,如果有人工干预,特别是干预的是风景的核心区,就没有入选顶级风景名胜的资格了。
但金钱时代,旅游时代,简言之欲望膨胀到企图不劳而获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我们能发现,很多风景名胜都在炫耀着名符其实和名不符实的各种名头。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奇怪,宗教也以上市的方式传承发展。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
添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