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岣嵝峰:中华文明第一碑,真耶假耶?
蒙泰恩2009-08-05共1天
1172549[12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09年8月5日
岣嵝峰
添加印象

0/1000字

来到衡阳。虽然号称“此心未肯负山水”,但说实话,对那个赫赫有名的五岳之一:寿岳衡山竟然没有一丝一毫兴趣。俺知道,俺的经验也告诉我,这只不过又是一处烧高香所在而已。天下名山僧道多,你一进门,你还没顾得上看风景呢,就有那早八晚五上班混日子的宗教工作者眇着你(盯得你都不好意思):这位施主骨像奇妙,是有大福之人呢,不过,眉间隐隐有一丝忧色,来,给佛祖(道祖)敬一柱高香吧,就能免除灾祸,佑你平安呀!!不打价的,666元一柱……没办法,你只好咬咬牙:对不起,师傅,我是信主耶稣的,不能乱拜的~~(对不起,俺十分尊重各派宗教,但十分不相信那极少数的伪宗教工作者)衡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溜儿山。由衡阳市内南岳第一峰回雁峰算起,向北绵延二三百里,直至长沙岳麓,这一带大大小小都属于衡山范围,所谓衡山七十二峰是也。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衡山没能吸引我,有一座山却早已像吸铁石一样,多少年来一直牢牢诱惑着我,岣嵝峰,中华文明第一碑——大禹碑的出现地,如果这块碑真正存在过的话。岣嵝峰属于衡山南部山峰,海拔不高,但偏居一隅,林深树茂,人迹少至;至少一路上只有俺这一辆车吱吱呀呀地沿着坑坑洼洼破破烂烂的村间公路往里走,我几乎认定那里肯定没有得到很好开发,这倒也甚合我意~~。还是被开发了。不过,几乎没有游人哉~~。岣嵝峰的来历可有来头,那得说到大禹治水啦。大禹治水之初,也是不成功的多,成功的少,他很郁闷呀,有个手下就说啦:听说,南边有个岣嵝峰,峰上有个石头洞子,里面藏着一本书叫《黄帝中经》,那本书详细记载着黄帝治水的方法。听得大禹好激动,赶紧赶来这里,白马祭奉、沐浴更衣,恭恭敬敬找到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帮了他大忙,治水,成功了。于是,大禹在岣嵝峰上立碑刻石纪念此事。同志们,大禹是四千年前的人物,这块石刻如果存在的话,那不折不扣的就是“中华文明第一碑”!大家知道,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距今几多年:才3000年,而这块刻石却出现在4000年前,4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古文字,这是好值得炫耀的事呀!

0
0

行近岣嵝主峰,满目苍绿,一带青柔。

0
0

岣嵝主峰山顶,一泓清泉僻神池。大禹至此,说:“焉无泉尔”,于是,有了泉。

0
0

透过浓密竹林,依稀一座殿宇。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大禹殿,为了纪念伟大的统帅、英明的舵手、治水的英雄——大禹,始建于汉武帝时代,重修于90年代。那斑驳陆离的莫非是岁月的留痕?嗐,哪儿呀!那是刚刷上没几年的油漆,已经开始往下脱落了,唉~~

0
0

大禹塑像,头遮风雨,脚踏山川。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千呼万唤始出来,百回千转觅此碑。大禹碑,千古之谜,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大禹真的有过治水刻石?有关刻石(或叫石碑)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时期,以后例有记载。唐朝大诗人韩愈韩大哥曾经来此遍寻此碑不得(韩大哥好像是个野驴级的人物,来衡山岣嵝峰寻找禹碑,还去华山玩鲤鱼背,差点没挂哪儿~~),到了宋代,有位姓何的小老弟,从山里拿了一张拓本献给某官,说此是岣嵝碑拓本,某官欲觅其碑,小何说:下雪,天太冷,石碑冻裂坏掉了~~,某官就按拓本在长沙岳麓山雕刻了石碑,日久湮没300年,至明朝时重被发现,这才使禹碑拓本流行海内,全国各地即有30余处有禹碑。考其传播,均出自岳麓禹碑,而岳麓禹碑又出自于岣嵝峰禹碑,岣嵝峰禹碑就是眼前这块吗?

0
0

“民国廿三年秋海城陈兴亚介卿偕僧樵登山遍寻禹碑遗迹未获而去”。哈哈,同道中人,敬礼!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很显然,不是,眼前这块碑,石质尚新,显然不是我想寻找的也是唐朝韩大哥想寻找的那块碑~~,依稀记得前几年有专家在某处农家的后墙山崖处发现一块刻字的巨石,彷佛是失逸久远的岣嵝碑,我想寻找的是这块石壁刻石,而不是眼前的这块干瘪瘪的石板……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不过,禹碑,七十七个字,有人考证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有人说,这不过是古代道士修炼时内功功法,还有人说这种文字是王莽时代的六体文字之一:谬篆…………,种种说法不一而足,无论哪种说法,毕竟,我,今天,来这儿,看到啦~~

0
0

茂密的竹林,掩藏着多少秘密和故事~~

0
0

离开岣嵝峰,田野一片碧绿,庄稼茁壮生长。

0
0
2009-08-05 至 2009-08-05
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