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223761次浏览/283个回复 分享到 
琨玉河

说说户外的几个基本规矩(潜规则?)

 

    先转一篇很大众的帖子,这个帖子对于“三不问、三不准、三不借”的户外“潜规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详实解释偷笑

 

不知道作者是谁,很多网上都有这个也不知道哪个是原始出处,抱歉了。

**************************************

一、驴圈里的三不借
1、驴圈里的“水不借”

户外活动中水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何种地步,电影、小说里常常有所阐述:那口渴的表情,那干裂的嘴唇,那传递着谁也舍不得喝的一壶水,那危急时刻像甘露般珍贵的一口水……

因为重要,因此一般情况下,每一位老驴都会根据路程来控制自己水壶的水量,永远不让自己的水壶断水。而菜驴(新驴)就缺少经验了,有的竟然敢不带水壶就上路,有的上路没喘气多久就猛灌水,有的干脆自己的喝完了就向别人讨水喝:“大哥,水借我喝一口……”

借水不是不卫生一方面的事情,除你的口水我不想品尝外,自救更是重要的一方面。深山老林里是买不到矿泉水的!
矿泉水的水瓶经不起开水烫,到营地时是需要补给开水的,一烫就瘪,很不好用。

所以,每一位驴友出行时,都会带上自己的专业水壶(硬塑、铝制或不锈钢水壶),并非常注意自控自己水壶内的水量,很少会缺水断水!

2、驴圈里的“光不借”

户外活动中的光源包括:手电、头灯、蜡烛、火柴、化学热力带和罐装点热器等,这些都是消耗品。除公用装备外,一般情况下是不外借的。菜驴就缺少经验了,白天觉得手电多余,夜晚一来事就向别人借:“大哥,我急死了急死了,手电快借我用一下……”

为减少户外出行的负重,通常下出行自备的物品只是满足个人使用,消耗完了野外是买不到电的,有人说“买不到电就充电嘛。”去你的大头鬼吧,插到你的鼻孔里去充电哦!

所以,每一位驴友出行时,务必要带上自己的专业光源(手电、头灯、电池),而且开关要牢靠,以防放在包中被无意打开。

3、驴圈里的“睡袋不借”

睡袋不借。不是有老驴笑说嘛:过去我是书不外借、老婆不外借,现在我郑重加一条,睡袋不外借。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常不卫生。是啊,暴走一天了,常常没有水擦一擦身子、洗一洗脚,就得钻进睡袋里挺尸了,自己的汗臭体臭脚臭就算了,别人的那还了得?而菜驴就缺少经验了,觉得买个睡袋划不来,就向别人借:“大哥,我是小丽,明天我去野营,睡袋借我用一下……”

睡袋一旦借出还能还其本来面目吗?还给我时多了臭气不会好,熏得我老作恶梦!多了香气也不好呀,熏得我老做邪梦!再说了,谁知道你那臭体、香体的有什么传染病、皮肤病、艾艾病,那的确是非常不卫生的。

所以,每一位驴友出行时,务必要带上自己的睡袋,哪怕带上最薄的最便宜的那种双面绒睡袋也行,这样把别人的被褥、大衣压在上面,别人也就不生闷气了。

二、户外 “三不问”:
1、不问年龄和工作。

年龄在现实里,普遍会当“隐私”看待,并且讳言年老。西方的白领丽人们更讲究这一点。

为生而作,工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的好与坏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于的位置,在不熟悉下问的过多,你或他人有时会感到很尴尬。

2、不问收入和住址。

收入实际上与个人的能力相关,事关个人脸面。交谈时一旦涉及这些问题,便会让交谈人没有平等与尊严可言。

家庭住址被现代人看作是个人稳私是个人领地,故,对不熟悉的人是不会公开的,即便是私宅的电话号码,也通常情况下不会对外界公开。

3、不问婚姻和健康。

谈论婚恋问题,在现代人看来不仅会误认为无聊,而且还有可能被视为成心令人难堪,或是对交谈对象进行“性 骚 扰”。

健康问题,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均为其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所以轻易不会将其实情告之于人。

别人都不愿告诉你了,你还要问什么?

三、户外“三不准”

1、不准在没有经过驴友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到驴友家中打扰他的正常生活。

2、不准找驴友借钱借物。

3、不准随便公开驴友的电话和家庭住址以及个人隐私。(当然在驴友的允许下也就另当别论了)。”

户外运动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轻松和快乐,远离市区的喧嚣和尘世俗事的缠绕,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所以这“三不问”“三不准”原则很有必要。

在群众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中,尽量回避一些敏感话题也是对他(她)人的尊重,请不要拿男女之间的事情开玩笑,少打听他(她)人个人隐私,让大家能在一种无拘无束地的环境下开心户外,这样的户外才能长久。

不要把户外中的“混帐”看的过于复杂,那只是户外活动中为减少负重、为达到理想中的顶峰,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你有过乘坐火车卧铺的经历吗?那难道是混车?你有过大学中一起租套房的经历吗?难道那是混房?切,什么想法又是什么思想素质!社会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一说户外,首先想到的就是“混帐”,我觉得是对单纯户外的一种侮辱。这种思想品质、思想意思的人压根就不能进入户外,进了也会将户外搞得一团糟。

户外不是国家,更不能代表社会。不能,也不可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生活中、工作上、乃至于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一些爱昧事情,户外中可能会有。但,这并不是绝对,户外中也不可能给予干预。

户外提倡的是追求自我,是放松身心,是不干涉他人的一种活动。能本着不支持,不主张,不参与,不提供条件已是很到位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所以能聚在一起,最终靠的还是人品,户外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员,所以,她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期待这种局面能够继续下去。

让我们的户外能够长久,能够开心,能够在一种无拘无束下放松自我吧!

时间可以消磨一切。时间久了,长期在一起的驴友彼此知根知底,可以成为一生一世的好朋友,那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对新人,对不愿公开自己隐私的人来说,还是尽量回避一些话题吧。

请尊重他(她)人隐私,不要见疑就疑,挑畔事非,影响驴友间、亲情间感情,这是最基本的驴友个人素质与修养。让我们安心、快乐的户外吧!

 

 *************************************************  

      其次说说我认为的一些可能算的上是户外“潜规则”的东西,我理解这个户外“潜规则”基本就是一些玩了一段时间的驴都知道,都遵守,但是未必活动帖子里每次都要唠叨的东西,以及领队们为了减少麻烦可能采取的一些简便做法。

第一:包车活动,对于报名截止时间之后退出,无适合活动强度要求的合格替补队员替补;没有按时集合参加活动,迟到或不到的队员,应当主动A车费。

     

    事实上,我自己发队的时候,碰到有退出的队员,都是尽量自己找人来替补,因为队员自己联系的替补,大多数我都不了解其体能和户外经验,对于一定强度的路线,我宁可少带人,也不愿意带一个我不了解的人。没有替补的情况下,如果是退出队员主动提出A车费,我会热烈欢迎,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人,又没有明确表示,一般我就认了,不算了,虽然这样对于参队队员有点不公平,但是车上人少了,空间大了,大家松快了,多花几块钱也还算合适吧?!省去了追车费扯皮生气的麻烦。咱一业余爱好,已经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了,真再耽误不起这功夫了。

   

    对于迟到队员,虽然每次都信誓旦旦说,不许迟到,迟到不等,并且A车费。事实上基本每次都有迟到的队员,基本我都会等一等,只要不是太离谱,太长时间,毕竟大家都准备好久了,也出发了,北京这么大,都不容易,咱磨不开那个面儿,加上真就一分钟不等,车费怎么办啊,还得扯皮墨迹,等两分钟,大家都合适了,也还算合算。虽然这样对于早到的队员有点不公平,不过早到的队员可以先挑好位置,可以占座,也不算白早起吧?!

 

第二:确认报名队员。

   

    是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肯定也有合得来的朋友,玩儿的时候,人都愿意跟自己合得来的人一起玩儿,我也不例外。有时候名额快满了,来一个哥们儿姐们儿,瓷实,我肯定想辙给留个地方啊。可是队伍编制有限啊,只能对那些后报名的,不认识的驴友说抱歉了。我承认,我发的活动里肯定有这种情况,除此之外,对于符合报名要求,有合适履历的驴友,我都是尽量按照报名顺序批准参加活动。

    最近不少驴友私信电话催我确认报名什么的,我有点无奈。不少驴友可能对517不太熟悉,不知道在活动贴里面,点击报名列表可以看到报名详情,报名时间顺序,批准情况。大多数人都是看首页上显示还有一个名额,就觉得有名额啊,怎么不批我啊。我真欲辩无言。

    另外领队们都爱说,靠谱确认队员,是保证一次户外活动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强度?领队靠什么来评估?这个其实没什么标准,说白了,就是靠经验和感觉。一起走过的,有直观了解,没走过的,看履历中参加的活动和路线,进行纯个人主观判断。有的人说我走过什么什么路线,强度什么1.5啊2.0啊,但是我要看你跟什么领队,跟什么团队,有些领队有些团队能把2.0走成休闲,(当然我也这么干过

偷笑)所以有些履历我是不能认可的。至于是否公平准确,对不起,肯定存在很多个人主观因素,毕竟我个人对户外的了解也很有限,但是我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既然是我的地盘,我就自己做主了,似乎也说得过去?!

    当然以上问题都是针对有强度的路线而言的,如果是休闲活动或者1.0入门活动,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是十分愿意和所有对户外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分享户外快乐的。

 

第三,活动过程中,队员应当避免独自行动,不管活动路线你是否熟悉,都应保持和领队或者同行队员的联系,临时离开队伍要和领队打招呼。

    我个人不喜欢临时脱队的现象。因为户外的偶然因素很多,我希望尽量避免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发生,迷信也好,过分也好,我希望参加活动的队员都避免节外生枝,弄出计划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行进过程中,我也非常反感独自行走,又没有手台等联通方式的行为。你自己觉得没问题了,领队们跟着担多少心啊。

    所以现在觉得怀念军装在【蚂蚁兵团】的活动中,要求的前中后队相互呼应,领队收队控制整体速度和节奏的做法,虽然减少了一些冒险的乐趣,但是确实保障了队员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组队方式。

 

    先想到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拍砖。不过事先说明,这里说的是户外运动的事儿,不相干的主题请换地方水。

琨玉河发表于2011-06-17 10:23
分享到
  223761次浏览/283个回复 
    苏丹
    不错,学习了。
    云飘啊飘

    户外虽说是玩儿,也要有玩的规矩,学习了!

      琨玉河
      毕竟是高风险范畴的玩儿,规矩更显得重要。
    鸡公山特警

    俺已经从户外运动这事儿上升到对琨玉河个人的崇拜了,哈哈。

    我每次带的东西都有多,仗着自己年轻体力好,善于克制自己,所以经常也借人,没那么强的原则性,不过救急不救穷说的很对。喜欢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能一起爬山也是种缘分,很多人可能只遇到过一次,也有一些人可能聊得来,就成了好朋友。

      琨玉河
      偷笑每次都能遇上体力好,又热心的队友,真是很幸福啊。
    神偷萌萌®™
    谁又惹到我们琨玉河了??
      琨玉河
      我这么温柔贤淑,怎么可能被惹呢?哈哈。
    西北兵
    开明领队!强.
    左_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阿里山

    我经常被人家问年龄!

    我去年38,今年38,明年还是38,后年也是。。。问吧!哈哈呲牙

    王季米饭

    广告 时间

    到。。。。。

    我借 过水 给别人

    夜爬时候 灯都是 给别人 带的

    睡袋 也是 没有的 主儿

    但是 我是 个 不太靠谱的 孩子

    过去是喝酒老喝多 迟到 也有过

    现在 主业 是陪媳妇 强度大的 都不眼馋了  为了媳妇的 安全 健康我 可以 来点 靠谱的 活动

    我们 队员也是挑领队的 啊 比方  军装  河姐 萌萌 等 熟络的  就坚决要去啊 我现在 是标准  外挂  加 媳妇的全职保姆

    这里边的 规则 我真的 老听说 也不反感  就是 其实  就是 本人 习惯 问题 还有 喜好吧 

    以后 多多 腐败 我们 常常  参与啊

    我也会 顾及  某些 善意的 批评 不要 太过 亲密的  在集体 合影里边 啊哈哈 

    我们  会一起开心 快乐的 一起 走下去 哈哈 

    顶  河姐 一下

    顶 一下 婚姻前真好  大哥

    我们 也要 进 去的 哈 哈哈

    给她 一个 房子 给她 一个家 给她 一个 围城 幸福你我 还有 “她 或 他”哈哈  给她 一个 户外  健康 快乐 驴友“家”

      琨玉河
      这首诗不错哈哈。
    北羽(hzj980)
    强蚂蚁的领队方式俺是喜欢的
      琨玉河
      谢谢北羽大哥,我总记得您在燕羽山的时候,在路口等后队指路的场景。蚂蚁的每次活动中都少不了经验丰富的队员在队伍中热心的帮助,少不了众位蚂蚁们的支持和包容。领队们虽说是服务大家,其实所有的队员都是队伍的一部分,一支队伍是一个整体,队员们的努力和付出也是活动成败的关键。很幸运遇到众多的好驴友好朋友,和大家一起玩儿真的很多开心,很多感动。
      北羽(hzj980)
      说得好!让我们共同建设好这个集体,希望每次出行都会给大家喝自己带来快乐!呲牙
    对家
    值得大家学习,看得出来都是真心话,讲理也讲清。赞
      琨玉河
      哈哈,握手
    头发没了
    强
      头发没了
      还没参加过蚂蚁的活动呢,有1.0的活动一定参加哈~
      琨玉河
      欢迎呵呵。
    怀山
    碰到一个我全面支持其观点的文章,还是很不容易的嘿嘿赞一个……呲牙
      琨玉河
      微笑荣幸啊。
    超级羽迷
    每个行业看来都有潜规则呀。看来被潜的人不只是娱乐圈。
      琨玉河
      嘿嘿,噱头噱头,算不上啥潜规则。
    邢璐
    跟着这样的领队出行是福气呀:)
    阿里山

    如果是规矩,那就是明讲明说的事,就不是潜规则。

    潜规则,如果遇上不买账的人,你怎么办?

    流汗

    跟头

        “三不借”有利训练自助意识,支持。我是决不会向别人借的,至于是不是借给别人,我的原则是“借急不借穷”,有人万不得已情有可原的,我不会太坚持。

        关于“水不借”。活动中控制速度和强度,不让自己出大汗,所以耗水较少。昨天一日小五台,给自己规划了两升水,出山喝完最后一滴,刚刚好。不过半路感觉口渴难耐,忍着没有向别人借水,虽然有很多现成的,就为了警醒自己,以后车上备一瓶水。

        关于“光不借”。户外很少夜晚赶路,或者走危险路段,没光源也不至于有危险。小时候走夜路习惯了,比较习惯凭借微弱光亮判断路况,夜爬也尽量借助队友的光源,所以头灯电池能坚持多半年。所以对于借光请求,我一般会答应,有时候还主动。   

        关于“睡袋不借”。我有四条睡袋,温标分别是零上、零度和零下,我原则上只出借零下那条,因为冬季活动较少出汗,也不会裸睡。不过前提是借给熟识的朋友,睡袋属私人物品,随便向别人借睡袋的人,感觉不靠谱。

      琨玉河

      强三不借有利于自助意识。这句说的真好。

      其实并不是一定不能借,我经常给队员水啊,光啊啥的,因为真正极端的情况毕竟很少碰到,自己也都基本带的富余。

      这个帖子其实是呼吁驴友,建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队友给予的帮助不是应该应分的,照顾好自己才是应该应分的,对于得到的帮助,要十万分感恩,因为在户外,这些帮助的可贵和不易有时候是和生命关联的,不同于日常生活。

      鸡公山特警
      跟头,咱俩想的很相似,哈哈。
    草莓
    微笑
    Julia
    呵呵,我喜欢那句去你的大头鬼吧偷笑
      琨玉河
      微笑原帖作者真的很风趣幽默,又言之有理。这种略带辛辣的轻松文风,很有意思。
    雪人
    如果大家都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部分,一切就会是轻轻松松,简简单单。
    飘漂土狼

    说的好!我还借光过呢,不过现在买了手电。

    下次你那里有活动我参加啊。

      琨玉河
      微笑好,你好好锻炼啊哈哈。
      飘漂土狼

      我还真得锻炼锻炼了,要不然就是打狼的了。不能拖后腿儿

<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