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1130次浏览/3个回复 分享到 
滚雪球

狙击手瓦西里的幸运星

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进入最后的巷战。苏联“神鹰狙击队”的队长瓦西里奉命率领队友炸毁第聂伯河上的大桥,这意味着他们要深入敌占区完成任务后,在撤退的过程中,在一片红树林里,神鹰队员遭遇了德国狙击手,经过激烈的交战,敌人尸横遍地,神鹰队员也倒下了八个,只有伊万还生死未卜!就在此时,树林深处接连传来两声枪响。瓦西里心头一紧,循着枪声快步摸去。没错,是伊万!他躺在血泊中,胸口中了一枪。

    瓦西里循着草地上的血迹,悄然摸出了树林。外面是一座小石丘,只有几堆乱石,没有人影。突然,瓦西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微弱的光点正在他的太阳穴上晃动。他本能地弹身而起,向右侧一块巨石后面扑去。枪响了,他的左大腿一阵剧痛,已被子弹打穿。瓦西里躲在大石背后,疼得呼哧直喘。凭着这一枪,瓦西里判断敌人藏在前方那块巨石后面,但从石缝中看过去,前方却毫无动静。腿上血流如注,他只好取出止血药敷上,用绷带包扎好。然后忍着腿上的疼痛,抠去石缝里的泥土,挖出一个小洞,形成一个射击孔,凝神以待。敌人躲在一块孤立的巨石后,瓦西里也一样,俩人相距有五十米,瓦西里耐心地等待着,只要敌人离开那块石头,他就有把握将其击毙。

    没想到敌人出奇的冷静,三个小时过去了仍然纹丝不动,就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瓦西里都的橡胶手套,吹成手掌那么大,绑在枪口上,让它像只真手一样在石头边上爬动。只听“砰”的一声,橡胶手套的两根手指被齐根打断。敌人枪法奇准,不但没走,还在时刻监视着他。

    俩人默默僵持着。瓦西里明白这回遇到了真正的狙击高手。夜色降临,敌人没动,瓦西里也没动。他不敢合眼,牢牢地盯着那块巨石,可敌人就像死了一样毫无动静。

    一天一夜过去了,两个人仍僵持着。谁先从石头后走出来,就意味着走向了死亡。“轰隆隆!”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淋在伤口上,刺痛难忍,瓦西里咬牙忍住。他相信敌人同样也在受着煎熬,只要那家伙忍不住就会悄悄摸上来,那就是他瓦西里惟一的机会了。但是,敌人仍然一动不动,就像死了一样。瓦西里心中暗暗吃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敌人,竟有如此惊人的耐力!

    第二个夜晚又来临了,敌人,仍是纹丝不动。瓦西里的信心开始动摇,一阵极度的疲惫感涌来.“不能睡!”他警告自己,然而眼皮完全不听使唤。这时候,他的手无意中摸到了胸前,碰到一个硬东西“丽莎!”他猛然惊醒,从怀里摸出一枚像章。尽管夜色下看不分明,丽莎却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她俏生生地站在白桦树下,就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然而德国人的飞机来了,她的父母都死于轰炸,在那故乡的小河边,丽莎亲自为他戴上了这枚像章,送他上了战场。“瓦西里,活着回来。”她眼含热泪的嘱托就像烙铁一样烙在了他的心里。“为了丽莎,我要活着回去!”瓦西里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顿时睡意全消。

    他脱下衣服塞进钢盔,在黑夜中看起来,钢盔就像一个人头,他将这“人头”绑在枪托上缓缓地从巨石背后探出,猛一下又缩回来,一连试探了三次,第四次“人头”完全露在了石头外面。果然,对面的枪响了,钢盔被打出一个窟窿。瓦西里很快地发出了一声惨叫。

    敌人并没有冲过来,仍是按兵不动。

    太阳出来了,敌人还是没有出来,瓦西里已经有点沉不住气,这个德国佬实在太冷静了!他几乎忍不住想冲过去,看看敌人是不是在睡觉! ·

    突然间,对面的大石后面探出一个人影!瓦西里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把枪口对着石缝瞄向了人影。“假人!”他吃了一惊,扳动扳机的手指猛然停住。那是一个非常逼真的头,然而以五十米的距离来说,这个头显得大了点。“假头”一连伸了五次,瓦西里一动不动。终于,从石头的另一侧缓缓探出一顶钢盔,一个人无声地站起,瓦西里毫不犹豫地扳动了扳机,那人直挺挺地倒下了。

    瓦西里挺着枪走了过去。德国人脸色苍白地倒在地上,额头上被打出一个洞。瓦西里蹲下身,从德国人胸口摸出一张证件,上面写着:克尼格,党卫军上校,王牌狙击手。德国人手中握着一面镜框,镜框里是一个蓝眼睛的姑娘,面带微笑,站在清澈的小河边。瓦西里心中一阵刺痛,他想到了丽莎,也许这个德国姑娘也像丽莎一样盼着她的心上人能活着回去!他终于明白,这个德国人为什么能有惊人的毅力和他僵持了两天两夜!他的心里,该有多么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命运却注定要让他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你已经很努力了!”瓦西里轻轻地合上了德国人的眼睛,把镜框放在他的胸口上,站起身,敬了个军礼。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

滚雪球发表于2010-12-02 18:27
分享到
  1130次浏览/3个回复 
    菡萏
    电影《兵临城下》就是通过这部电影稀饭上裘德洛滴。
      滚雪球
      哈哈,我就是通过这部电影稀饭上二战老枪.
    滚雪球

    M1891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枪。


    研制历史
      M1891步枪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争议,有两个设计能够进入官方评审的最后阶段,一个是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的样枪,另一个是比利时的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设计的样枪。

      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他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他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II步枪的改进,莫辛-纳甘步枪算是他的第二个设计,虽然定型的莫辛-纳甘步枪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设计。莫辛是在1883年开始设计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他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最初的设计是10.6mm口径。但莫辛的努力成果没有受到俄罗斯军队的重视。

      在1886年法国采用8mm口径M1886勒贝尔步枪后(这是第一种采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枪弹的军用武器),此举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枪弹(相对之前的弹药)的轻武器军备变革,在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类似的武器,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枪,代替现役的伯丹步枪(类似于英国马蒂尼-享利步枪的黑火药枪弹单发后装枪)。为此俄罗斯政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莫辛也接受委托设计了一种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步枪参与招标。根据古老的俄罗斯度量衡称为3线口径【注:liniya,英文为line,旧俄罗斯度量衡,1线等于0.1英寸或2.54mm,因此,3线等于7.62mm或.30英寸】。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则向俄罗斯军队提交了一种3.5线口径(8.89mm)步枪和500发枪弹进行测试。

      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俄罗斯军队偏爱纳甘的设计。原本对纳甘的设计有利,但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政府对莫辛的步枪很感兴趣。由于政府和军队的意见分岐,互不相让,最后委员会用了折衷的方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结果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因此这种步枪系统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而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获得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后来纳甘兄弟设计的M1895手枪也被俄罗斯军队采用),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继续改进和生产这种步枪,莫辛上校于1902年2月8日去世,安葬在图拉。在1960年,苏联设立了一个S.I.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莫辛-纳甘步枪被采用时俄国的轻武器企业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纳甘步枪是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来生产这种步枪,当时俄国非常缺乏步枪,所以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枪由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M1891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


    改进型号
      苏联时期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进,1924年,以龙骑兵步枪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枪。1930年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M1891/30式步枪,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生产,M1891/30步枪与M1891龙骑兵步枪的长度相同,因此比M1891步枪短。在M1891/30步枪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枪仍然采用M1891步枪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这是因为原有的M1891步枪的备件(枪管、机匣、枪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枪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他方面M1891/30步枪与M1891步枪基本相同。六角形机匣的一般称为第1型,圆形机匣一般称为第2型。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Mosin-Nagant Model 1891/30)于1930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38年为骑兵部队改进了38式步骑枪。M1938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一种缩短型。1941和1943年又进一步改进为41/43式步骑枪。到了1943年,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使用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退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步枪开始显得过时,苏联最终决定用使用中间威力型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代替莫辛-纳甘步枪。大概在1948年左右,莫辛-纳甘步枪在前苏联停产,后来机器设备被卖到波兰。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苏联政府曾先后向中国援助过莫辛-纳甘步枪。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军正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将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

      虽然在其他国家,这种过时的步枪也逐步被AK步枪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纳甘步枪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因为这种枪相对便宜,而所配用的枪弹也很便宜很容易搞到,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武器所配用的弹药早已经不是制式弹药(如.30-06或7.92mm毛瑟弹等),因此产量低价格也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