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往往只有一个。但事实却可以有很多个。一场大火发生的原因,可以用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燃瓦片、尼龙网来解释,也可以用别的原因解释。这些事实都将成立。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造成至少53人死亡的大火,它的真相,注定令人扼腕和愤怒,令有关部门恐惧。
记得15日刚着火的时候,我看到大楼着火的新闻,就在新浪微博上写:“脚手架着火,责任肯定在施工方了,而施工方负责人一般也不会爬到脚手架上,所以最后定罪时肯定是抓农民工。”现在几天过去了,果然是抓了农民工。而且就像我所担心的那样,这几名农民工果然最后成了真正罪犯们的替罪羊。
现在,上海市的这些有关部门,都在迫不及待的为自己辩护:上海市公安副局长程九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连夜侦查,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点燃了尼龙网、竹片板等可燃物。截至16日18时,公安机关已对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实施刑事拘留,这些人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所有罪恶都压在了那几名电焊工身上。
如托尔斯泰所说:“给自己辩护的人,告发了他自己。”往往当事人所竭力抹黑的,恰恰是真相的次要部分,他们所竭力忽略和回避的东西,才是越真相的存在。而这栋大楼,因何燃烧得如此之快,因何燃烧得如此之猛?这是官方竭力回避的问题。
今天早上,看到很多人转发的经济观察记者仇子明的微薄:“火灾的元凶是这个,现场偷出来的物证,目前已被官方迅速转移,官方说火势猛士尼龙绳网和竹片板是扯淡。这是保温材料中最易燃、最廉价的聚苯乙烯EPS和XPS,以及聚氨酯PU。”
聚苯乙烯。这个化学名词想必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是记者们肯定不会陌生。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这正是去年央视被烧大楼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啊!一南一北两座大楼,距离隔了十万八千里,起火原因也各不相同,却被以这种形式紧密相连,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而在今年九月份,北京市住建委就公布了新版的《北京市推广、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46种建材产品被列入了限制使用的名单,包括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等建筑外保温材料。这两种外保温材料被限制的原因是燃烧性能达不到A级,易发生火灾事故。
已经被北京列入限制使用名单的外保温材料,为何上海一直在用?北京用几亿元付之一炬的代价,换回了一份新版的建材目录,这个教训,难道不值得全国警示?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到当地烧起来一场大火之后,才会想到禁止?这就是53条人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真相远远不止如此。如此易燃的保温材料,为何被广泛推广?当然是因为它便宜。今天的《京华时报》有篇报道,或许可以窥见一斑。“该负责人介绍,苯板属于易燃物,所以在用苯板做保温的时候,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必须要在每个楼层之间增加一个防火带,这类防火带能够确保一层着火了,不会烧到其他楼层。据悉,普通的苯板造价是100元/平米,如果增加防火层的造价就高达到三倍,也就是300多元/平米。”
苯板本来就价格低廉,如果再不加防火层,就更低,100元/平米。如此一来,可以节省下多少成本,一算便知。再对比该工程的招标价格,加上使用的是大量无证农民工,我们自然可以看出其潜在的利润。
这些利润流进了谁的腰包?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的话题。首先,自然是该工程的分包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受益。这是一个怎样的公司?这个公司还承包过哪些项目?他是凭什么得到承包资格的?当初花了多少钱?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谁?背景如何?
分包公司之上,我们还看到一个总承包公司——静安区建设总公司。而这个总承包公司,才是最终、也是最大头的受益方。那么,这个公司的来龙去脉,我们自然也有必要去摸清楚。一查,发现它的背景就是静安区建委……
这之后,我又直接去仇子民的微博上看了看,竟看到一条:未经招标的施工公司的老板是某官的老婆。拿到项目后,立即分包出去。
如果属实,真是与我的猜测不谋而合。那么这场火灾的眉目,也日渐清晰起来,我们也能逐渐理解,官方各种禁令、各种封锁的缘由。因为这种使用苯板的普遍使用,一查,发现全上海用的都TM的是这种苯板,都TM的没有防火层,都TM的通过政府外包工程的方式赚取油水,那样一来,整个静安区乃至上海的建委都脱不了干系。
而以上的这些,还只是真相的一部分。着火的层面是一部分,还有救火的层面是另一部分,还有居民逃生的便利性是一部分。这些部分都能找出其丑陋的真相。我相信。
不管有关当局怎么解释救火的难度(事实上,找理由是丫们最擅长的事),但从常理上讲,在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化的、首屈一指的、独一无二的、一直号称牛逼的超级大都市里,一栋并不高的居民楼着了火,但最后消防部门只能等火烧得自然灭,这是极度不符合常识的。无论怎么开脱,都无法使人信服。唯一证明的一点,就是政府部门的无能和无力。
与这种无能成鲜明对比的是,是我们超强的舆论管制能力。